|
据《吕氏春秋·长见》和《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公对姜太公“尊贤上功”的治齐国策的绩效进行了预测,认为如果推行“尊贤上功”政策,那么“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 、 “后世必有篡杀之臣”,说尊贤上功的结果是被别人夺权。结果,历史事实似乎证明了周公的预言。
先是公元前672年,姜齐桓公小白“尊贤上功”,收留了因陈国内乱跑到齐国避难的陈完,任命他为工正,负责管理齐国的手工业。陈完本是陈国公子,陈厉公的儿子。公元前705年他出生的时候,周太史正好路过陈国,陈厉公便请他给陈完卜卦,卜的卦是《观卦》变为《否卦》,太史说:“卦辞的意思是:观看国家的风俗民情,利于做君王的上宾。这是说他将取得陈国君位拥有国家吧?也许是不在陈国而在他国吧?或者是不应验在他人身上,而应验在他的子孙身上。如果是在他国,必定是姜姓国。姜姓是帝尧时四岳的后代。事物不可能是两个同时强大,陈国衰落后,他这一支将要昌盛起来吧!”后来,陈完到齐国后,国懿仲想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为此事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这叫做凤凰飞翔,和谐的鸣声锵锵。有妫氏的后代,将在姜氏那里成长。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样。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没人比得上。”国懿仲听后非常高兴,认为陈完前途远大,自己的女儿终生有托,便把女儿嫁给陈完为妻。
后来陈完改姓田,死后他的子孙田稚孟夷、田闵孟庄均世袭工正,在姜齐政权中身居要职;第四代田文子须无、第五代田桓子无宇做到了大夫,开始在姜齐政权中崭露头脚。
从第六代田僖子乞起,田氏开始连续四代任齐相,掌握了朝廷大权,姜齐国君成了田氏摆布的傀儡。田僖子乞以大斗出贷,以小斗收进的办法得到民心,田氏家族势力越来越大。第七代田常(陈成子)继续用父亲的办法收买民心,数十年间,齐国民心背离姜氏,归向田氏,齐国人唱歌颂扬他说:“老太太采芑菜呀,送给田成子!”他还选择大量女子入后宫,生了七十多个儿子;又把自安平以东到琅琊作为自己的封邑,比国君的食邑还大,使田氏家族完全控制了姜齐的中央政权;第八代襄子盘做齐宣公相时,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把齐国的地方政权也控制在手,使田氏几乎已经拥有齐国。
经过第十代庄子白、第十一代田悼子到第十二代田和, 田氏家族越来越强盛。公元前391年,田和将齐康公姜贷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权作对其祖先的祭祀费用。公元前387年,田和求魏文侯代他转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周天子准许。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齐国的姜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从公元前672年到公元前386年,田氏家族用了整整386年的时间获得了政权。有人据此说,如果当初齐桓公不收留陈完,陈完的子孙也就不会占有齐国了,可见尊贤上功,尊来尊去,一旦“贤”的地位和影响超过了“君”,“君”的领导地位就岌岌可危,不能自保了。这种说法是不是有道理呢?我认为不尽然。
一是周公说的预言以及两个占卜的例子并不真实,很有可能是后人根据历史事实得出某个结论,再按在古人头上,伪造的。周公是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人,居然能预言到七百年之后的事,显然是不可能的;周太史、国懿仲找的占卜人,虽比周公晚点,是公元前8世纪的人,可是竟然能预言到四百年后的事,也有点太神乎其神了。这三个故事要么是战国时期田齐政权为了制造舆论,为自己寻找历史依据和政治借口;要么是一种虚妄的讲因果报应的历史宿命论,没有真实性可言。
二是这种观点是站在姜齐统治者立场,而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从姜齐统治者“私”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体制下,重用人才确实是有一定风险的,弄不好就有被篡位的危险。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使用人才十分谨慎,想出种种办法巩固君权,打压重臣,甚至不惜大肆杀戮忠臣,内心的深层心理动机也正在于此。但是作为人民群众,对谁是执政者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显然是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执政者是否能代表自己的利益,是否有诚心、有措施使自己的生活富足,精神愉快。田氏所以能够取代姜氏而拥有齐国,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主要的是由于田氏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适应了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发展规律,具体地说,是田氏代表了当时齐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取得了齐国百姓的拥护。而姜氏脱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这一事实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下”确实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二是齐桓公“尊贤上功”,善待陈完并没有错。人不可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历史更不能按照某个人的理想和愿望推进。作为齐桓公而言,他尊贤上功的主要目的是为当时的争霸服务,为后世齐国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决不可能想到三百年后自己重用的人才的后代会推翻自己子孙的政权,如果想到了,他决不可能重用陈完。
三是如果齐国不推行“尊贤上功”,不重用人才,很有可能连三百年不到就亡国了,根本用不着田氏家族“和平演变”。鲁国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鲁国采取“尊尊亲亲”的政策治国,倒是没有出现外姓人夺权的现象,但血亲内部照样出现了“三桓之乱”,最后“三分公室”,逐渐衰亡,后来被楚国灭掉。齐国如果实行“尊尊亲亲”,结果可能比鲁国更糟;齐国虽被从内部易姓,但国家还是保存了下来,仍然是齐国人掌管着齐国,而如果象鲁国呢?早就遭外敌入侵,“国已不国”了。
四是“田氏代齐”恰恰是姜齐政权不尊贤上功导致的。应该说,虽然“尊贤上功”作为齐国的政治传统,但并不是所有姜齐国君都很好的继承,在所有的历史条件下都贯彻的很好的。齐桓公“尊贤上功”,齐国兴盛,成为春秋霸主;齐景公部分的继承了“尊贤上功”,齐国保持了大国地位;但其他君主这方面就表现的比较差了,特别是姜齐后期的几个君主更是只知吃喝享受,昏庸无能,政治黑暗,不重视人才,又不能抓住民心,才导致了大权旁落的现象。如果姜齐后期的君主能审时度势,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要求,努力改革政治,重用人才,尊重民心,很有可能会遏制住田氏家族势力膨胀的势头,从而改变历史。
所以说,“田氏代齐是尊贤上功的负面结果”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作为今天的领导,如果据此认为“重用人才,人才就会功高盖主,最后自己就会丧失职位和权利”,更显得可笑。一个有大气的领导,必定是从“公”的角度、工作和事业的角度来选拔人才的,“青出于蓝而生于蓝”、“后来者据上”,自己提拔的人才最后超过自己,甚至当了自己的上级,不但不应该生气、妒忌、后悔,反而应该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事业有了更新发展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齐国的老祖宗,那些几千年前的民本思想早就说过,“社稷是主”、“以民为天”、“民为贵,君为轻”、“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因为比起人民的利益,大家的事业,个人的职位和权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