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617|回复: 0

张大千摹赵孟 《九歌》图赏析[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 14: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2004-6-30 15:11:30


来源:中国文物报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羡,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自幼喜画,后师曾农髯、李梅庵习山水,人物、花鸟及书法。
张大千天分很高,诗、书、画无一不精,被画坛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其书画成名较早,绘画技巧极高,一生画风数变,艺术成就不断向前推进。早年曾画追八大、清湘、髡残诸家,得古人画中真味、赴敦煌莫高窟后,将古人宗教壁画绘技及藏僧制绘画材料诸法融入,其金碧山水与香女人物画风又一大变,后移印度、居巴西、赴美国,到台湾后,创泼墨泼彩之法,渐入其绘画艺术之顶峰,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大千成名较早,当时画坛中论山水题材绘画有“南张(大千)北溥(儒)”之尊,人物画有“南张(大千)北徐(燕荪、一为悲鸿)”之尊,花鸟画有“南张(大千)北齐(白石)”之尊,大千一人独享三家之首,可见其天赋才智,技艺之高。
大千人物绘画虽不及其山水绘画的名气响亮,但内在艺术价值和对后学的影响,并不逊于山水等诸画。
大千人物绘画中的重彩供养人题材,因其富丽堂皇又带佛教色彩,多被文物艺术品市场中收藏投资者看好,而其早期人物画因流传较少,但师法传统更易于帮助我们认识张大千绘画艺术发展的心路历程。
《屈子行吟图》被画在一张清代乾隆时期的库存纸上,整纸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形态对称的行龙,为清代乾隆时期御制夹宣之法,纸上的龙迹隐隐可见,世间流传稀少,张大千十分珍惜自己的这幅人物画作。
画中屈原,宽袍大袖,双手拢于胸前,头挽布冠,面上长眉微卧,含目平视前方,长髯飘于胸前。寥寥数笔,画出人过中年的屈原,目光深峻,面带疲倦和忧愁,显示出对国家、对君王、对朝臣的无奈,对理想、对人民、对真理坚定的追求。
整幅画面未敷它色,仅以深浅变化的铁钱描墨线勾勒,轻染以深淡墨色,风格典雅,颇具古意,从画左大千题跋中可知,此幅画摹自大千家旧藏赵孟兆页绘《九歌》图真迹。应属多幅作品之一。
史载宋代李公麟曾绘有《九歌》图,元代张渥有多件摹李公麟《九歌》图本存世,张渥的《九歌》图与这幅张大千的《九歌》摹本相比,用笔用墨及造型等方面的风格十分一致,张、赵二人且为同时代人,而张大千鉴别书画真伪的水平很高,确有可能家藏有赵孟兆页绘《九歌》图真迹。
大千一生收藏古代书画约千件左右,他从中借鉴、临摹、汲取了无穷的益处,不但能鉴,能学、还能摹,能仿,既是书画后学的楷模,又给后世收藏者留下了不少麻烦。近年来曾藏张大千处的《溪岩图》真伪之争,正是缘于此处。
《屈子行吟图》画成后,一直跟随大千身边,未曾装裱示人,可见大千对此画珍视非常。时至今日,我们从中可窥见赵孟兆页绘《九歌》图的艺术传承、清代皇宫御纸的风采、张大千早期人物绘画的艺术风格及大千门生何海霞拜观的真实见证,数百年的珍贵历史遗迹宛如颗颗的明珠,被时空化成的细线穿在了一起,展现在我们面前。 (车士心)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