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639|回复: 0

不以作品为基础的艺术批评是没有意义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4 02: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以作品为基础的艺术批评是没有意义的
——对国内新一代艺术批评家群体在批评方式上的质疑
不以作品为基础的艺术批评是没有意义的
——对国内新一代艺术批评家群体在批评方式上的质疑
                                                              宋文翔/文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如火如荼的发展,艺术批评也异常活跃。新一代年轻批评家以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视角、扎实的理论学养,鲜明的观点、强势的个性、自信的态度,一扫往日前辈们沉稳的批评局面,锐利开拓,逐渐形成了艺术批评的新气象。不过,笔者发现,这些学历相对比较高的年轻批评家却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他们的批评大都不以作品为基础,而是从文本到文本。笔者认为,不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艺术批评是没有意义的。大凡优秀的艺术批评文章大部分都立足于作品的感性认识,通过作品的感受生发出问题,进而进行理性的批评分析。或者我们反过来说,不以作品为依据的批评文章,那在批评谁?“皮之不存毛将焉?”
    造成此种批评文风的原因是什么?笔者在此陈述下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首先,批评家存在对艺术批评认识根源的错误,他们认为在批评过程中重视思想、轻视艺术作品无法直接产生思想的源动力;认为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创造,只要占领思想的高地,没必要去考虑具体的作品,想当然地以观念对观念去认识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李一凡在与鲍栋的讨论中认为:批评家“玩的是先验,觉得自己能掌握一种经验,最后还能被经验证明的东西。”这种先验从哪里来?又如何被证明?这些没有介绍清楚。难道类似第四代批评家那样从书本到书本获得的知识经验就可以了吗?批评家进行概念化的论证是这种经验的证明方式吗?笔者想没有对具体作品的感性经验,我们很难再去批评事理吧。在现实中,艺术家和批评家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艺术家以很感性的方式在进行创作艺术作品,批评家则以很理性的方式在进行批评,两者互不相干。这种将两者的二元对立,可能就使很多艺术批评家敢将自己的批评完全撇开艺术作品。
    部分批评家不懂作品,缺乏艺术家对画面的感知能力尤其是无法把握画面的绘画语言,即批评家缺乏解读作品的技能,无法从画面发现问题,这可能这是造成艺术批评不以作品为依据的关键所在。批评家不能解读作品导致了批评家在批评时故意回避对作品的直接感受,而是提出一些思想、概念。鲍栋在与李一凡的讨论中认为,“不能把抽象的知识脱离具体的情境,不能为了填补所谓艺术史逻辑而去搞艺术,不能为了某某理论而搞艺术。”这番话也曾反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却存在脱离艺术而叙述理论的现象存在。
    仇海波在《对国内当下艺术批评现状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当下批评一种非常显著的现象就是很多批评家的文章大多是从西方的艺术理论体系中借用大量晦涩、非语境化的概念,从帕诺夫斯基、罗杰·弗莱说到康定斯基、格林伯格、T.J.克拉克等等,然后用他们的概念去论证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西方的理论中寻找知识去解释中国当代艺术,有的批评家甚至用西方的概念去解释概念。”这种所谓的文本批评其实没有真正的批评性,因为脱离了作品的具体指向,批评问题的来源是文本,而思想的产生也是来源于别人的思想,这样从文本到文本的思想较量,完全是空对空、批评到批评的文字批评,难怪仇海波说“完全是在堆砌一大堆名词、形容词、副词,句子的组合又缺乏逻辑性,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有些文章无法找到作者本人的观点,文章看上去更像是西方理论的排列和组合,批评家在语词中态度模糊,无鲜明的立场,有的甚至具有投机色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因为脱离了作品,无法认知到作品内部结构所透视出来的问题,其批评中社会文化意义的价值可想而知。
    不以作品为依据的批评文章,其说服力是值得怀疑的。无论作者的思辨再怎么睿智,对整个艺术史而言注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