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331|回复: 0

[转帖]是谁掀起了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8 2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谁掀起了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热
            ——探析中国艺术品投资群体

--------------------------------------------------------------------------------

   编辑按:近两年来, 一浪高过一浪的艺术品投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参与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艺术品成交价格屡破记录前所未有。许多业内人士纷纷预言:世界的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将移至中国。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自然不能置之度外。为了寻找其中的奥秘,本刊记者以艺术品投资的主角——人作为突破口,通过对各地20多名各领域人士进行采访,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力图探析中国艺术品投资群体的特征。
   艺术品投资神话在中国显现
               
   今年42岁、三年前下岗的河北雄县的李先生,多年受同事和朋友的熏陶,经不住诱惑,2002年干起了古玩生意。今年7月10日星期六,不到7点,位于北京东南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早已人头攒动,李先生照例摆起了属于自己的不到5平方米的摊位。在与顾客讨价还价的空隙中,他告诉记者,古董生意的确让他有点扬眉吐气。如今他把生意做到了北方各大古玩市场:星期二在河北雄县,星期四在北京的报国寺,星期五在天津,周六、周日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不到两年,3000元的本钱已变成了十几万元的流动资金和存货。他说,现在单是雄县就可能有上千人在做古董生意了,他不过是小本生意,那些做得早的已经做到了几百万元了。市场管理人员韩克勤告诉记者,周六、周日这里清晨四点半就开业,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商贩来这里交易,客流量能达到六、七万人,高峰时多达10万人,人员涉及各行各业,上至外国总统、总理,下至平民百姓,性别年龄不分男女老少,肤色不论黑、白、黄。上午9点以后,停靠在这个占地50亩的市场周边的轿车、货车、三轮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便让人难于插足。这种场面从2000年这个市场正式建立以来,一直持续至今。因此,有人说,每个周日的清晨,北京有两处人潮汹涌:一处是在天安门前抬头看国旗的人,另一处是在潘家园低头寻宝的人。像这样的景观在北京的报国寺、朝外,上海的城隍庙、江阴路,西安的书院门、化觉巷、八仙宫,武汉的阅马场红楼,苏州的吴趋街等全国许多城市的同类市场里也能看到。
    在从事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人数迅速发展和与老百姓贴近的古玩跳蚤市场火爆的同时,被认为是属于精英、有钱人玩艺术品的场所——拍卖会,同样让人看到一股股井喷的行情。6月25日,北京中鸿信拍卖行春拍如期举行,总经理王忠义告诉记者,公司成立6年来第一次出现了200个实拍牌和所有图录派送光的情形。而在当天,在北京还有4家大的拍卖公司正在进行类似的拍卖会。参加了当天在北京京广中心举行的翰海拍卖会的佳士得中国代表江炳强向记者这样描述:由于限电,6月暑天,大厅里没有开冷气,几百人的拍卖会场上,竟没有人离开。经常到世界各地参加拍卖会的江炳强为此啧啧称奇。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成了欧美等国外拍卖公司轮番举办艺术品巡回预展的重要一站。而以往的此类巡展都选择在东南亚和香港。老外们千里迢迢把巡展搬到中国内地来,并非无的放矢。“哪里有中国艺术品,哪里就会有中国内地藏家的身影。”海外人士说出了近几年看到的情景。去年9月,朵儿拍卖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拍卖会上,当几件中国明代瓷器竞拍时,人们惊异地发现,竞买者中竟有一半来自中国。其中一位来自浙江宁波的藏家一口气花16万多美元买下4件青花瓷器;一位浙江慈溪的买家以7.77万英镑购得一只14世纪的梨形醒酒瓶,让一些海外人士感到“不可思议”。德国纳高拍卖行掌门人罗宾先生说,据他们近年来统计,发现买家队伍中竟有5成是中国人,他们的购买力占拍卖总额的近3成。近几年来,各国拍卖行拍卖的亚洲艺术品中,有70%是中国艺术品,而几年前却是日本艺术品占了70%。《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购买者正在世界各地对中国艺术品提出高额报价。旧金山的玉器交易商山姆·伯恩斯坦指出,在许多艺术品拍卖中,中国的价格甚至比美国高30%。在他的眼中,有些中国购买者看来完全“不惜血本”。该报评论说,使这些国宝重返祖国,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地位上升的重要标志。
    在政府努力从国外追回流失的国宝的同时,商界也开始行动起来,而且他们正在以比政府法令更快的速度实现着与政府同样的目标。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买家已占据了主导地位。例如在1994年朵云轩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在举牌的159人中境外有68人,大陆有91人。在大陆竞拍者中,以企业家、收藏家、个体户居多,这些投资者、收藏家群体在购买艺术品的经济实力上呈上升势头,改变了以往以境外收藏家为主的局面。《华尔街日报》预言,中国新生的一代商界领袖正在成为推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几年来,所有拍卖中国艺术品的拍卖行均取得了骄人战绩。统计显示,2003年大型拍卖会成交率基本在70-80%以上,2003年全球中国艺术品全年共成交近50亿元,比2002年增长50%左右,北京市场2003年拍卖总成交额达11亿元多,比上年增长大约4亿元。进入2004年,一季度仅京城四大拍卖公司翰海、嘉德、中贸圣佳、华辰就创下了11.25亿元的佳绩。在香港,苏富比拍卖的中国艺术品及珠宝等成交额创历年来最高,达4.45亿港元,比去年秋季拍卖增长了28%。从去年秋拍至今,北京连续创造出了五个百分之百的成交场次,它们是去年嘉德公司的海外遗珍专场、俪松居收藏专场,今年6月初中贸圣佳的许麟庐专场、帝王御笔专场和扇画专场。天津国拍“海内外华人文物艺术品慈善拍卖会”的成交率也达到了100%。同时一大批艺术品连续创出高价,至少有30多位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成交不断被刷新记录。在北京翰海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众人期待的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页》以6300万元落槌,6930万元成交,不仅创下了中国书画拍卖有史以来最高价,而且是中国整个文物拍卖的第二高价。业内人士对此惊讶不已。频频现身在海外拍卖市场、购回大量流失文物的金轮集团所属的金轮艺术馆负责人姚先生表示,2001年、2002年中国艺术品突然很热,特别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成交价至少翻了二、三倍,好的瓷器也翻了一倍以上。
    世界最大的拍卖行英国佳士得拍卖公司驻中国代表江炳强认为,以去年发生的“非典”为界,“非典”后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最少比“非典”以前平均翻了3倍以上。面对中国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惊人的发展和增长速度,人们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流入艺术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二是涉足艺术市场人越来越多;三是创新高的艺术品越来越多。专家表示,中国内地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艺术品投资热正在涌起。中国第四次艺术品收藏投资高潮来临。
    自亘古洪荒到人类祖先的出现,人即对艺术品产生了兴趣。开始有感于石头的精美,后又钟情于贝壳的亮丽,并花很大的功夫将石头和贝壳琢磨出孔,再用树皮、麻棕将这些东西串连起来。这可能就是以后项链的雏形。与此同时,人们又将各色石头和骨骼磨刻成似是而非的动物、人物及其它造型的物品,这也许就是今天艺术品的滥觞。据有关专家研究,历史上中国人对收藏和投资古玩字画的偏爱数千年中从未间断,但形成全国性的收藏和投资热却只有三次:第一次是北宋末年;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它们共同的征候表现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都视收藏和投资艺术品为乐事;从古到今的艺术品大量涌现,古玩的成交相当活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特别是节假日的增多,为人们从事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2年,深圳市率先举办“首届当代名家字画拍卖会”后,各地的艺术品拍卖迅速崛起。由此拉开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股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热潮,卷入的群众大约有2000万之众。然而,此阶段的热潮主要是集邮和集币,拍卖的广度和深度都还处于较浅层次。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独步于世界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国民收入的相应增长,目前,我国居民储蓄超过12万亿元,全面踏上了进入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项目房地产、金融、艺术品中,房地产和股票,在我国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热潮后,已渐式微。而目前我国存款利率较低,许多业内专家认为,我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同时我国的投资渠道还有待完善,企业和老百姓的大量闲钱急寻有回报的出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显示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居民投资方向会渐渐由房地产、股票等转向需有相当专业水平的艺术品。
     放眼国际艺术品市场可以发现,富裕起来的西方民众对艺术品投资青睐有加。据1999年6月美国的一份《十年内投资家赢利的报告》统计,投资股票利润为17.3%,公债为12.6%,钱币为7.3%,房地产为4.4%。投资当代艺术的得益率是21.7%,现代艺术24%,印象派艺术21.6%。艺术品诱人的增值前景,令西方许多艺术品拍卖都创下了天价。毕加索的《自画像》1981年以583万美元售出,1989年再次出手,已达4785万美元。凡高的《向日葵》,1987年3月以3980万美元成交;当年11月,其另一幅作品《蓝蝴蝶花》创下了售价5300多万美元的记录,这幅画上次转手是1947年,售价不到10万美元,40年后,价格一下翻了500多倍。堪称东方文化精髓的中国艺术品的价位,却长期在低位徘徊。按国际通行的说法,一个国家艺术品市场的启动条件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2000美元,而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已达到这一水平,这是收藏市场兴起的经济基础。正是在这种中国艺术品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背景下,大量富起来的中国人才卷进了这次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热潮。
    大量专家认为,近段时间这股热潮,与前三次高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的收藏和投资绝大多数是王公贵族、朝廷官员、一些书生以及一些大的收藏家,而现在无论是进入其中的人数、参与的艺术品种和成交的金额都是过去难于比拟的。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从事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人数已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2000万人发展到目前的3000万人,各种收藏社会团体300多个。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表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已由去年的4000名扩展到目前的5000多名,仅今年前7个月发展的就有600多名,而企业家占了20%左右。会员藏品平均都在100件以上。此情此景,阎振堂拟了一幅这样的对联:太平盛世家家奔小康,国富民强人人搞收藏。
    他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神州大地正在掀起第四次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高潮。国力强盛、人们收入提高是这次高潮的主要推动力。
               
七类人成为这股热浪的“弄潮儿”
               
    在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成交最为活跃的首推瓷器和书画,每年成交金额都在数亿元以上。那么,谁在参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记者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从参与古玩市场的人看,人员最为复杂,几乎涉及各行各业;从参与画廊、画店的人来看,主要以专业收藏和投资者为主,也有一些用于公关送礼和家庭装饰的人群。从拍卖行业来说,主要有境内和境外两大买家,其中境内买家占了80%左右。他们的特征表现为:对中国艺术品普遍看好,收藏兼投资的占绝大多数;有的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惜倾其所有购买,只为收藏;有的低进高出,获取经济利益;有的把它作为高级礼物,馈赠他人。
    具体说:下述七种群体是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主力军:
               
    一是艺术品收藏者、收藏家,以藏养藏。这部分人主要是以收藏为主,他们中的许多人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旦在市场上遇上自己喜欢或是符合自己专题收藏需求的,他们往往会倾情出资收购。这些人大部分在工作之余进行收藏,有良好的出差条件,从个人的业余收藏进而发展到专业收藏,以藏养藏,甚至成立各类艺术品博物馆。经常到各地调研的阎振堂表示,我国现有各种民间收藏馆有1000个左右,有个人的,也有企业的。自2003年初主持协会工作以来,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接到题写馆名的请求。目前,各个收藏领域都涌现出领军人物。他们的货源渠道也很广,他们经常光顾全国各地古玩市场,或者从文物摊贩手中获得;也从朋友和有关人士中购得;时常出入各类拍卖会竞购艺术品;有的甚至到国外相关市场淘宝或是到民间走街串巷获取。越来越多的爱好中国艺术品的“老外”也参与其中。
            
    北京的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从“文革”时期开始收藏的他,基本上是出于自身爱好,很少考虑藏品的经济价值,也不受市场起伏的影响。主要是感情起主导作用,并不指望它天天升值。尽管当时每月工资才40多元,却把抽烟的钱省下来,从天津开始起步,收藏瓷器等各种艺术品。目前,他已收藏了1000多件各种瓷器和古家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私人家具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1997年1月18日在北京琉璃厂街正式开馆,2000年搬到朝阳门内南小街,新馆的面积共300多平方米。在没有政府拨款,没有大企业赞助的情况下,举办了10余个展览,接待了数万名国内外参观者,其中不乏有国内外政要、外交官和艺术家。马未都表示将来要把博物馆完整有效地转交给社会,他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卡耐基有一句话对他震动很大:一个人在巨大的财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今年60岁、云南楚雄卷烟厂的退休职工刘树生同样对艺术品收藏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从“文革”当兵开始收藏毛泽东像章和邮票开始,利用采购员的身份,不间断地从全国各地收购了书画、瓷器和钱币等艺术品300多件,价值已达到80多万元,全部放在家里供自己欣赏。他认为,云南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队伍主要集中在昆明、大理和丽江。
               
    二是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和企业。他们中的大部分有价值的艺术品主要从国内外的拍卖会上获得,也是参与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主力军。这里的机构主要指国家经营的博物馆和各地的文物公司。公立机构介入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可以追溯到199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和880万元成功收购北宋张先《十咏图》和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他们主要是履行国家文物保护的职能,收藏一些出土的文物,也经常在国内收购一些有重要价值艺术品,拥有艺术品的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不向外卖。而在艺术市场上冲锋陷阵的更多的是国内一大批企业。如北京保利集团、大连万达集团、浙江绍兴小小集团、南京王朝艺术品公司、深圳博雅、吉林彩虹、沈阳东宇等。他们大多分布在沿海一些发达省份,是一些效益很好的企业群体,民营企业占了很大部分。北京博众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介绍,参与拍卖的企业大多是房地产、证券、金融和各种做实业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了70-80%。这类企业在资金富余时,以收藏和投资为主,有的还会建立博物馆,碰到好的市场机会也频频卖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专家队伍,出手谨慎,对于好的东西,不在意其价格。西安的金泉公司,近年来通过在拍卖市场的大手笔,不断扩充自己的收藏,其中在1999年上海拍卖会上,以27.5万元的天价,将一枚有着清钱之王称号的“咸丰通宝大清一百”古钱币收归囊中。而在2003年嘉德的秋拍中,金泉公司又将清代陕西发行的纸币悉数购得。以6930万元的天价取得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的南京天地集团董事长杨休,在前不久取得这件拍品后表示:这个价格不贵,取得这件作品是为由天地集团主办的长风堂博物馆下月的开张作准备。博物馆现有的藏品以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主,天地集团已经投入了五、六亿元资金收购文物艺术品。
               
    据浙江省文化文物市场管理办公室卢炳均介绍,目前,在浙江比较大的民营企业从事大规模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有10几家,如金轮集团、新一佳食品公司和徐龙食品集团等,总投入资金达6亿元以上,主要集中在慈溪和宁波一带,单是慈溪就有五、六家。而以轮胎原料为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20多亿元的金轮集团是其中的佼佼者,金轮艺术馆姚先生介绍,金轮集团老板陆汉振由于个人的喜好,从20几年前就开始收藏,公司收藏是在1998年从拍卖会获取的一些杂项开始的。目前金轮集团已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拍卖会和其它渠道,投入了3亿元资金,购得了包括瓷器、玉器、明清家具和书画等各种有分量的艺术品1000多件,大部分是在纽约等地从国外人士手里购回的,也有一些是从台湾和香港获得的。其中较大的有:2000年在上海,投入100多万元从新世纪拍卖公司手中获得了雍正胭脂红珐琅彩碗;2001年砸入1500万元在香港购得了乾隆粉彩如意尊等等。未来将考虑将一部分藏品拍卖出去,以弥补一部分投资。他认为,现在很多民营企业赚到钱,不再停留在低档次为赚钱而赚钱的老路子上,而通过保护民族文化的方式,开始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品位的提高。
    他们大都对这个故事烂熟于胸:1987年3月,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安田保险公司以58亿日元的高价,从伦敦佳士得买走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而声名大噪,一时成为传媒焦点和日本国民的谈论对象,公司业务从此迅速扩展,仅直接收益就超过2万亿日元。
    有关专家认为,机构尤其是企业投资艺术品不是单纯的艺术行为或商业行为,而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有回报社会的愿望以及提高自身文化形象的动机,同时也伴随着某种经济利益的期望、分散投资风险、调节利润的目的,希望能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带来财富增值。在这个方面,国内的一些企业已经尝到了甜头。例如浙江绍兴小小集团在1996年翰海拍卖会上以94万元购入明沈士充的《仿宋元十四家笔意图卷》,时隔3年,又在翰海拍卖会上以338万元抛出,增值3倍多。
    三是以投资为主的艺术品经营者,包括艺术品收售摊贩、艺术品商店和艺术品经纪人。艺术品收售摊贩主要通过在市场上凭借自己的眼光买进卖出。他们在市场上如果遇上有利可图的艺术品,就会出资购买。若是高手,在当地买进后立马在当地抛出,就能赚取差价;稍差一点的,在当地买进,异地抛出,或是异地买进,当地抛出,赚取差价。可以说,这部分人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以投机为主,艺术品市场上的坑蒙拐骗的行为主要出自这些人,让人怦然心“捡漏”也出自这些人。艺术品商店主要面向普通大众的消费群体,他们的货源广泛,既有古代的,也有当代的,还有许多是仿制的,他们一般专注于某一领域,有固定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各地古玩市场。
    位于潘家园北侧的聚朋堂,主要经营新疆的和田玉,店面男主人施杰是中关村建筑公司的一名工程人员,1990年参加建设完北京亚运工程后,开始从事各种杂项艺术品的收藏。10几年下来,用家里的闲钱收藏了大量的铜器、石器和瓷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交了一个从事过玉器开采的新疆人,这个好赌的新疆人通过借钱还玉的方式使施先生走上了投资和收藏和田玉的道路。在去年7月投资20万元开起了这家店面,由其夫人经营,主要从新疆获取原料,送到上海、苏州等地加工。一年下来已有1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目前存货价值达到300多万元。其夫人介绍,他们的客户比较固定,基本是回头客,主要来自房地产经销商、公务员、警察、司机和社科院地质所的工作人员等。目前,还打算再开分店。
     艺术品经纪人主要是在爱好和长期从事这艺术品工作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艺术品投资道路的。他们往往经营当代艺术,称得上准行家,见多识广,朋友较多,货源渠道相对固定。位于北京东华门大街95号没有招牌的四合院画廊,是圈内较有名气的一家合资画廊,由来自法国的马小姐1996年5月创办,主要经营中国当代前卫艺术和概念艺术,代理和推介中国本土的前卫艺术工作者走向国内外。经常活跃在纽约、巴黎、伦敦、北京和上海等地艺术博览会和画廊推介会上。目前客户有90%来自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外国人、留学生和喜爱当代艺术的人,还有来自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海内外人士。
    上海中艺行资产管理公司也是一家具有现代意识、别具特色艺术品投资公司。公司负责人谢轹甫告诉记者,公司1996年开始与台湾最大艺术品邮购公司霍克艺术品公司合作,最初主要为霍克公司提供祖国大陆的一些画作,采购、邮购及包装一些杭州画家的工作。谢轹甫通过参加大量艺术品投资活动,逐渐走上艺术品投资的道路。目前,公司吸引了多个个人、多家实业企业和金融资本参股,通过吸取霍克公司的先进艺术品投资和管理经验,主要以当代艺术为主,经营艺术品投资管理、艺术品资产运作等业务。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被买断的画家的作品推向全国(目前已签约买断作品的画家有150名,未来将达到1000名)。现在,公司已拥有一个大型展馆,在上海与7家画廊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在北京、广州、成都投资更多的画廊。公司还从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客户资料,和银行合作向存款在1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推销当代艺术,同时,公司还与一些高尔夫球场、高端百货商场和酒商轩尼诗等拥有密集的高端客户群的场所和客商达成合作事宜,把高雅的艺术品和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结合起来,推销公司拥有的艺术作品。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评估部、信息部和展览部来全面实施公司的艺术资产管理工作。
    四是用于附庸风雅、装潢门面和修饰打扮的艺术品消费者。目前城市动迁改造比较多,一大批人从旧房搬入新居。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装潢房子时已不满足于过去用挂历之类的印刷品、行画来布置,他们希望用原创作品和一些古玩来点缀,一方面可以布置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品位和身价。他们的艺术品主要来源为画廊、画店和古玩市场。再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许多人把艺术品当作美化自己的重要手段,珠宝、玉器成为人们炙手可热的首选。聚朋堂的负责人介绍,不乏有一些心脏不好的人,买玉以养心;还有一些人买玉用以搓脸,达到美容、养颜之功效;甚至一些开车的人买玉是为了避邪、不出车祸。据阎振堂介绍,由于装潢门面和内部装饰的需要,目前,一股投资和收藏赏石的热浪正席卷大江南北,赏石和书画、玉器、陶瓷也并列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艺术品。上海、广东、北京、山东、宁夏等地出现了大量的专业赏石市场,许多企业和个人不惜几百万元、几千万元购买赏石。品种也达到了100多种,北京工商联还率先成立观赏石行业商会,以指导赏石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是用于攻关送礼的人。眼下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请人办事而会选择用艺术品来送礼,这不仅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模糊,更主要是送艺术品显得高雅、有品位,接受方往往容易接受。因此,当今许多人送礼瞄准了艺术品。目前,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用艺术品送礼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投资艺术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藏和增值,而是投资人情,为了打通关节好办事。他们的货源主要来自拍卖会和画廊、画店。
    六是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他们中有一些人出于爱好和欣赏的目的,通过业余时间、用余钱来收藏或投资艺术品的,但更多的是别人馈赠而来,从新闻媒体曝光的腐败案中,许多人都有收受艺术品贿赂的情节。他们中一些人根本不爱好,经常拿一些到拍卖会或通过其它渠道变现。一些拍卖会征集的作品有许多是出自他们手中的。他们中也有一些通过收受艺术品贿赂,得到熏陶,也涉足艺术品投资和收藏。
    七是家传的人。家传宝贝是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浙江长期从事文物稽查的卢炳均介绍,这方面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中很多人经常向他咨询有关文物政策。他们可能不是出于真正的爱好,而是作为一种亲情的见证和传续把它们保存下来,不在万不得已,他们不愿出手。但也有一些人在家风的熏陶下,走向了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道路,成为艺术品经纪人。黑龙江的龙凤艺术品投资公司老板从祖传下来的50多件铜铁器、玉器和瓷器做起,逐渐发展壮大,2002年成立了该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主要从有关单位和收藏界的个人获取货源,出货渠道主要为收藏界的朋友和拍卖会。目前雇有员工10来人。据他说,目前在黑龙江有10多个类似的投资公司。
    从这次的采访调查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热浪袭人。从中,我们发现:中国艺术市场目前的热潮热得有因,热得有果,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它应验了流传几千年的一句老话:乱世黄金,盛世收藏。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