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3741|回复: 13

[陈传席说画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5 16: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传席说画道]
    外国人讲欧洲绘画是科学的,中国绘画是哲学的,这句话基本上是有道理的。文艺复兴时候那些画家,讲究解剖啊,光线啊,它是从科学来的。到后来,那些点彩派,印象派。也和科学有关系,点彩派几种彩色在一起。这和光学、色彩学有关,后来发展了,有的不符合科学。但是从科学变来的,反科学也以科学为根基。而中国画是道,中国文化哲学也是道,这一点。他们讲看出来问题了,但是如果考证,从原本的问题考证。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中国的绘画。成为艺术的最早绘画确实和道有关系。当然汉代魏晋之前,中国绘画是不自觉的艺术,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没有理论指导的绘画是不自觉的绘画,而不自觉的绘画是以功利和政治的附庸为目的。我举个例子,自觉的绘画以审美为目的,因为绘画必竟要美,绘画的多种功能以审美为最基础的功能,没有审美这一点,不能成为艺术。你说它有教育功能,有认识功能,那标本有认识功能。NIrla?
    标语口号,政治的报告也是有教育功能的,但不是艺术。艺术不管有多少功能,它是以审美为最基础,没有这一条不能成为艺术。这一点首先要区别,一切事你必须把根本的事情弄清,否则你就不要去谈现代美术界批评问题,美术批评画家根本就没有把最根本的东西弄懂,再这样乱批评。他的文章就没有生命力,要把根本的问题弄清楚。中国的绘画在魏晋之前是不自觉的,例如汉画像砖。它是汉代最了不起最广泛的艺术。它不是以审美为标准,因为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你只要孝你就可以做官,在家是孝子出来就是忠臣。大家都要孝,当然穷人的孝,贫困人的孝,是有限的,比如你安葬你的父母没有几十亩地,你搞不了大棺材,你的孝是有限的;我搞几十亩地,种上大树林,墓和坟都大,棺和椁更大更厚,再绣墙即画像砖,让父母在阴间享受。怎么不孝顺,你弄个小的坟墓埋你父母,人家是大坟墓,人家是大孝敬人,是有财力问题。以孝治天下,画出来的画,就不是以审美为目的(他像宣传画功能一样的)。不自觉的艺术也有艺术性,不自觉的文章相当高,但是仍然不自觉。因为它是不自觉艺术,他就不在审美上着想,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后来呢,六朝以后就以审美为目的,文人参与了。中国画才走上自觉。走上自觉以后,是以哲学为指导的。我举个例子。顾恺之是以传神为绘画境界,绘画必须传神。传神就是把神态画出来,那你就不能只画大动作了,渐渐地走上精细的刻画。传神我们不谈,当然传神也是画之道。我们再围绕画道来谈问题。宗炳画山水,写的画山水序,第一次就提出了画和道的关系。山水以形媚道,圣人以神法道,都是谈道。又谈到画之理,道和理是我最早考证出来的,我查了先秦很多文章。什么叫道,什么叫理,后来别人讲,这个不必要搞了。我们学校的老先生讲了,你必须把这个搞清楚,我们搞了几十年没搞清楚,为什么有道和理,我想想也是,为什么有画道和画理呢?道和理确实不一样,古人讲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道是创始,最早的,一切都是道生的。理呢是一个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理是创生的。以理见道,以道统理。统这个理,这个道是最大的。他提到画,这个画的道理是什么呢?是哲学的。为什么呢?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画画,是为了“味道”。“体道”,再现“道”,画是用以载”道”的。中国的绘画主要表现画外主义和弦外之音。这就是”道”。jqCL/|
    下面我要谈到,中国绘画怎么样不是在本体而是在画外的东西更重要。而外国的绘画就是画的本身,结构对不对色彩对不对,本身好就好,而中国画本身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他说他游览山水,游览山水干什么呢?他体会道。《老子》、《庄子》都以为“道”像水一样。“处下”、”柔软”,“大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者,以其处下也”。”处下”者反而为王,教育人们不要处处点上峰,不要刚强。“刚强者死之徒”。宗炳游山水时看到水因柔弱。一泻千里,畅通无阻,木头因硬。便不可能畅通无阻,石头更硬,更不能流动。庄子又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宗炳游山水时都体会到了。但年龄大了,不能游山水了,不能体会圣人之道了,怎么办呢?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于是他便把山水画下来,挂在墙上。卧在床上看,谓之”卧游”。但画山水也要符合”道”,线条不能刚硬。要柔弱,要如行云流水,要有变化。道家之道,各门学术都有道,孔子有孔子之道,佛家有佛家之道。那时候大家得意的榜样是在朝廷做官,为君为人民主要是儒家学说,而那时候忙起来就来不及画画。不做官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就有时间画画,他这时候遁入山林,道家思想占上风,占上风以后他的绘画就体验道家的思想。道家讲五色乱目。五颜六色乱目,他说你这个画有的丹青各种各样的颜色,那就是乱目,我就用水墨,水墨属于玄色,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就是母色,也就是黑,黑颜色。早期的绘画也是色彩,各种各样的色彩,西方也是色彩,为什么呢?他不是由道家思想指导,不是哲学思想指导的,绘画当然要有色彩了,没有色彩怎么行,到处都是色彩。而中国的绘画呢?我不是模仿大自然。我这个是表现道,而道家的那五色乱目,我必须用水墨来作画,而道家呢,讲究自由。逍遥游,一定要自由。而外国人搞那个焦点透视,就是不动,就是坐在那个地方,阳光不在的时候就不画了,等到第二天阳光来了的时候再画。一画画几个月,因为他是科学的东西嘛。今天的阳光跟明天的阳光不一样。就不能画了。而中国画是道家思想的体验,自由就是散漫,逍遥游综观天下才是对的,长构图也行,短构图也行,有人说中国画是散点透视了,又是西方的东西套中国东西。散点透视就是没有透视,透视影响自由,但是中国画可以画长卷长轴,这就是道家思想的指导。还有道家讲的是柔弱胜刚强,老子讲了,你一个人活的时候他很柔弱,尤其少女。少女那个青春时期,身材是最柔弱的,你老了就硬了。一死了就更硬了,刚强者死之徒,所以不能用刚强的线条。这就是老子思想,道家思想。后来有一批院画家文化不高,对道家思想不了解,他就是用刚强,文人就反对他。因为你的线条不符合老子的思想,不符合道德。柔弱胜刚强,你怎么刚强,你看披麻皴是正宗的。披麻皴像麻皮披下来的一样柔软的线条,而这个大片的墨,用墨狠,文人也反对。文人要文雅,文雅胜刚强。要淡,淡是自然的意思,文人和清淡有关系,你看倪云林的画绝对没有浓墨,更没有大片的浓墨。浙派是大片的黑墨上去了,张大千的大泼彩,按理论是文人画最反对的;倪云林的画淡淡的轻轻的几笔松蓬蓬的上去了。松蓬蓬的线条,绝对没有做作,更没有重颜色,这里不合适再补两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淡淡的柔软的,为什么这样搞?看着不过瘾,其实他符合道。道家讲的柔弱胜刚强,很多东西中国的绘画都是这样来的,书画讲究布白。“知白守墨”也是《老子》的话。中国的“中”字,搁在口中的那一竖,两个口一般大。书法家要是把一竖写在当中。两个口一样大了,就不是高明的书法家了。因为布白要讲究变化。“国家”的”国”字的那几个布白大小都讲究,这都是从道家的思想中来的。中国画以道来指导的,最早的绘画为什么这样发展,处处是从道家的思想中来的。现在很多画家讲我就不懂道家思想,我不是画的很好么。那是传统给你遗留下来的积淀,惯性。一个惯性一个积淀。你学当中自然能学好。前人是从哲学道理来的,而你从好看得来的,有的人连好看都不知道,别人就这么写的。别人披麻皴我就披麻皴,他不知道披麻皴是从道家思想过来的。这种长期的习惯养成了,你不懂道家思想也会了,但是你的画要想相当的高明是不可能的,你就是从前人那里来的,你头脑不清醒。就是西方的那些什么各种派别,它也是先把理论搞懂,道理弄懂了才创立一个新的画派。而且尤其是你这个画家画的好坏,最后要个学者的定位,你现在再炒的怎么样,最后学者一写美术史不写你。为什么?因为你只懂一点技术,你不知”道”啊。画画首先要知道画之”道”啊。   (录音整理)$TIaY%
发表于 2004-11-15 16: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好文章,一定细心一读。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5 16: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博导告博导
  2002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博导周积寅以专著《吴门画派研究》被指抄袭而受到名誉侵害为由,将南京师范大学博导陈传席告上法庭。这是美术史论界轰动全国的诉讼事件。最终陈传席败诉。
发表于 2004-11-15 2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下面引用由贾为甄2004/11/15 04:23pm 发表的内容:
博导告博导
  2002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博导周积寅以专著《吴门画派研究》被指抄袭而受到名誉侵害为由,将南京师范大学博导陈传席告上法庭。这是美术史论界轰动全国的诉讼事件。最终陈传席败诉。
好文章,可惜陈传席败诉,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不声张的。
发表于 2004-11-19 11: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涯人在 2004/11/21 11:39am 编辑]


搞文化艺术的学者既要尊重历史,又不能被“历史”所限,要有所发明创造,例如,在中国的毛笔、宣纸、墨未被发明创造之前,是不可能存在以宣纸为载体的中国水墨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周恩来曾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还有人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啊,你是团迷雾。。。。。。。。。。。。。。
发表于 2004-11-29 04: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好文章。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本质区别分析的很透彻。
发表于 2004-12-2 09: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道理讲得好,文章未必好。因为不是讲话者本人所写,与整理者的水平有关。
发表于 2004-12-10 08: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子夜飞箫能找到这里也算不简单。。。。。。。。。
发表于 2005-7-23 12: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此首刊是《画道》主编侯素平的杂志文章。
发表于 2005-8-14 13: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yahooyeh在 2005/08/14 01:1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贾为甄2004/11/15 04:23pm 发表的内容:
博导告博导
  2002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博导周积寅以专著《吴门画派研究》被指抄袭而受到名誉侵害为由,将南京师范大学博导陈传席告上法庭。这是美术史论界轰动全国的诉讼事件。最终陈传席败诉。
明显的抄袭,周积寅居然能赢,估计使了不少银子。
发表于 2006-3-27 16: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再看又有新感受
发表于 2006-6-14 18: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看来支持他的人真多,那场官司的是实际上他自己都很难说清,我们就不要为他打抱不平了。现在他退步了,那天朋友送我一本他的《画坛点将录》,我看后很失望。看来他自己也无法静下心来做学问了,哎…… 误了爱情,又误了事业, 现在的名气只是泡沫。
发表于 2006-8-2 0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传席说画道]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涯人在 2006/08/03 00:55am 第 3 次编辑]

在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我以为,要想封锁中国当代艺术家真诚的艺术创新成果是徒劳无益的事情,正所谓欲盖弥彰。当然中国当代艺术家真诚的艺术创新成果并不等于以传统艺术的标准来衡量的那种完美和成熟,而是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还有时代是否能够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真诚的艺术创新成果进行公正地检验和评价的问题。我觉得有些中国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困苦、默默无闻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从事艺术,与他们坚信自己的艺术创新会有真知灼见的共鸣者正相关,而这一理想境界的达到,也就印证了他的真诚和他的艺术创新所达到的高度!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