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妻鹤子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覆水之舟
亡国之君,手中握着的最后一条马鞭。你就是卧塌下的薪柴,你就是悬在床头的苦胆了,浣纱的女子从民间一路走来,因你遗弃的棒槌已长成苎萝山的丛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苎萝村。天生丽质。2400年前,春秋末年,吴越争战,越败夫椒。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复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为兴越灭吴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后人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或多或少有些对历史不恭了。
  她长袖善舞,绊倒一代豪杰座下腾空的马蹄。
  她柔骨似水,熄灭一代壮士胸囊四海烈火般的激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的事实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女人,一旦成为武器,没有任何盾可以抵御,没有任何矛可以击穿。能让一个君主失却江山,也能让另一个君主得到江山。
  得也好,失也罢,过眼的富贵云烟,恰如太湖泛舟的那份恬静。
  传说吴被灭亡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不知这片舟子是否也被覆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一骑红尘妃子笑
清风明月夜半无人,长生殿前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虽是浅语低诉花前月下,但天上的比翼鸟听见了,地下的连理枝也知道了,于是,一段情爱成了千古绝唱。
  历史辗转了千年,那段情爱的绝唱随风而逝了,人们却真切地记住了以肥硕为美的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美人,三千宠爱集于一生,衣袂飘动,暗影浮光,《霓掌羽衣曲》的旋律,淹没历史的钟鼓。
  杨贵妃靠一身姿色赢得重宠,她的兄弟均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为市井无赖,因善计筹,玄宗与杨氏诸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账,赐名国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穿一色衣,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真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李肇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证: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代帝王被几颗“妃子笑”迷倒,那才是历史的真正悲哀啊!
  渔阳的鼓点惊醒一夜春梦,马嵬坡、早就为《长恨歌》填上了一个苍凉的休止符。古藤老树昏鸦,有幸与千载难逢的凄美拴到一处。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儿子。禄山以入宫谒见干娘为名,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杨贵妃来。
  这些是为安禄山后来造反奠定了基础,杜牧《过华清宫》诗: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755年11月,安禄山反,玄宗仓皇入川,次年途经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时年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玄宗与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能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贵妃写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复比之岭上风云,飘忽无定,人生无常,更比之柳丝拂水,婀娜轻柔,衬以罗袖动香,可谓出神入化。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其:“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旅”名句(《李太白全集》卷五)更成为千古绝句。贵妃死后,玄宗人蜀,“行至扶风道,……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杨太真外传》)这就是后来宋词《雨霖铃》词牌的由来。
  一条丝巾怎能悬住生命的沉重?
  一代帝王啊!你不是万人之上吗?却护不住自己柔弱的爱妃;你不是一言九鼎吗?却眼睁睁看着落鱼沉雁闭月羞花的容颜伸向死神的白绫。
  把一场战争的罪过,加到妩媚的女人身上,这是男人莫大的悲剧。
  红颜祸水?坐在龙椅上的帝王,你这样说吗?
  帝王啊!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帝王,江山已失,美人蔫存?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中国古典四大美人中的昭君,命运该算是最为悲惨的。
  汉家宫阙,在画师私欲蘸泡的笔下,抹上了古道西风瘦马柳弯残阳。塞外加急传来牧羊曲,又一个女人,成为权贵的礼品,去安抚千里之外动荡的大漠孤烟。用自己的美色去征服历史,平息战争,在那个时代,作为区区一小女子来说,昭君无疑是伟大的,在胭脂泪中凝聚着整个民族的魂魄。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昭君,政治悲剧的一个符号。王昭君较其他三位美女来说,是被历代诗人、画家、作曲家们着笔最多的一位古典女性,然而她的命运是最为悲惨的,其根本原因或许是由于这千载难平的“昭君之怨”吧?!当然,历史和世人的眼光毕竟有着区别,历史是不能更改的:历史上的昭君在向着我们微笑,充分展现了她的深明大义,而文学作品中创造的昭君形象似乎在对着我们哭泣,怨而不怒。古往今来,那些怀才不遇、在官场苦苦挣扎的人们,则更易沉湎在“昭君之怨”中,找寻自己或深或浅的身影……毋庸讳言,在汉文化中这“怨”字才真正是“昭君之美”的美学意义的核心与真谛。
  而“昭君之美”又是那么的残酷!美的极限。
  她就这样朝胡地深处义无返顾走去,那是一条不能回归的路,她一连走了数十日。数十日,在苍茫的一生中,又算得了什么呢?可那数十日于她一生来说,也许是一辈子的事情。历史上的昭君,定格了她的人生模板:怀抱琵琶,寂寞地走在斜阳凄草之间。这是她生命转折的曲线。
  “目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浩浩乎平沙无垠,不见人。”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苦难,昭君瘦削的肩膀如何能承受这些苦难呢?宿命的东西是永远摆脱不了的,她前脚刚踏出塞外一步,就注定了她一去不返。
  “阳光万里遥,不见一人归。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出使的昭君颇有几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度了,然而,她的内心是怎样的沸腾?历史不能理解。
  历史就走在一个归与不归的极限上,在进与退之间定格了她的命运。
  漂泊是件痛苦的事,天灾人祸,永远逃避不了的战争和了无声息的死亡。故土在漫长的回忆中渐次温馨,永远对个体生命的接纳和承认,而走在塞外的路上,一路风萧萧,沙茫茫,个体的生命在广寂的天空下又是如此的渺小和绝望,稍不经意,就会被历史的尘烟淹没,回归的路是何其的遥远啊!那不可企及的远,使生命变得虚幻。
  还能回去吗?汉乐府一曲“兔从狗窦出,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当那虚幻转换为血淋淋的现实,归去还有何意义呢?人往往在这一刻容易悟出关于生命的哲理,昭君也许明白了,她只是历史上的一个代号罢了,还能期待些什么呢?
  唐代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昭君之美,在于既有沉鱼落雁之貌,更具凄楚艾怨之情。而昭君之怨,则是对命运的无奈的怨艾——锁在深宫人不识,她向往像寻常女子那样生活,有圆满的爱情,享受天伦之乐,而她只能代替皇家骨肉远嫁异邦,用一生的情爱去换取和平,思念故土却欲归不能……。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回归之路是相同的,但那过程和仪式却有着质的相近之处,凝为一个坚不可摧的象征。走在一望无垠的大漠深处和飞沙的面前,人生的具体细节都可以省略了。绝望一望无涯,痛苦一望无涯,回归的路也只能永远的延伸,化着一滴滴的清泪,溅落在历史的门槛。
  昭君在回归的梦幻中无数次上书汉朝廷,在呼韩邪单于死后,她把所有的痛苦化着回望的缕缕期待,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任何人都没有修改历史的可能。等到最后,她得到的是一纸御书:从胡俗。在昭君的舞台上,上演了太多的苦痛,而这一次又把她钉在极其悲痛的银幕上,继续上演绵延不尽的悲剧。此时的她,泪已被胡地的风沙淹干,人生于她,只剩下亘古的沉默。呼韩邪死,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我们暂且撇开伦理不说,就让历史去沉默吧!昭君怀中那把琵琶,我想再怎么的弹唱也不会让历史的乐曲具有一丝音乐的感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贪色忘礼,抢自己的儿媳妇,横刀夺爱,杨玉环也许会一生平静,过一种悠闲的相夫教子的贵夫人生活,她也就不会为世人所知。然而,玄宗忘情夺爱,改变了她的生活。
    玄宗李隆基是风情中人,对于感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专一。他先后爱过很多女人,包括他在迷恋杨玉环时,对于梅妃江采萍也不能忘情,同时还有一位名叫念奴的美女常常随侍左右。
    当念奴每每执板吟咏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玄宗则总是乐于享受,后来《念奴娇》便成了宫中的一种曲牌。
    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无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
    这时,有近臣进奏说,杨玄琰有个女儿,名叫杨玉环,现为寿王妃,姿质天成,玄宗闻言大喜,也不管人家是自己的儿媳妇,当即吩咐入暗中招来观看。
    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玄宗傻了眼。杨玉环长得美艳无比,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这样丰艳照人,风情万种的女人没法不让一个正常的男人动心,何况风流种子李隆基?李隆基傻眼一阵以后,缓过神来,觉得这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还不能马上搂过来,因为她不是王妃,是自己的儿媳妇,起码先得改变这种身份。于是玄宗吩咐,让杨玉环先入籍女道士,赐号太真,尔后再迎后宫。最后独享专房,令六宫粉黛失去颜色。
    寿王见媳妇被父皇抢去,半句话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寿王除听任摆布,又能如何呢?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当然有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有观点认为:玄宗熟悉音律,这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而杨玉环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这对于重于声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玄宗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倦怠感,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就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美人系列
简短对话
    西施对越王勾践的印象很模糊。
    西施只知道在自己为时几年的习艺生活中,勾践会不时来巡视一番。虽然西
施在几十个女孩里最为出色,却并未因此被越王勾践特别关注过。西施倒也不在
意,西施知道越王很忙,而自己只是学习歌舞,而已。何况西施喜欢歌舞,喜欢
歌舞升平的场面,西施害怕陷入童年时代的战争回忆。
    西施与越王勾践的初次对话,是在西施与其他几个女孩被送往吴国的前夕。
    你们要象对待君主、父亲和丈夫一样伺候吴王。越王勾践的语气很和蔼。吴
王满意了才不会兴兵攻打越国,你们的家人会因此平安,你们自己也能过上舒适
的生活。
    我们什么时候能回来?西施忽然问。
    越王勾践一愣,随即苦笑道,我也不知道。
    当船下的河水缓缓流去的时候,西施预感到自己将不再回来。西施并不怎么
悲伤,西施想我终于可以逃离那片记忆了。
    吴王夫差果然象君主、父亲和丈夫一样宠爱着西施。西施最初对这个战争的
发起者怀着深深的畏惧,但她却逐渐发现了吴王夫差温柔和脆弱的另一面。这就
是人们传说中残暴的吴王夫差吗?一次西施从疾病的昏睡中醒来,正看见吴王夫
差坐在自己床边垂泪时,西施不由轻轻握住了吴王夫差的手。
    我刚才又做噩梦了,我梦见父亲和兄长在战争中悲惨地死去。答应我,永远
不要和越国开战,好吗?
    我也不喜欢战争,我只要永远这样守着你。吴王夫差说,战争已经过去了。
    西施最害怕的人是伍子胥,西施总是象逃避太阳的雪人一样逃避着伍子胥。
然而他们终于无可避免地在长廊上单独相遇。
    越王勾践这个人怎么样?伍子胥问。
    他很沉默,但他对百姓很好。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仁慈的人。
    而说吴王夫差是一个冷酷的人,是吧?伍子胥微微冷笑。
    西施犹豫了一会,答道,那是百姓不了解吴王。
    那是百姓不了解勾践。伍子胥纠正道。越国真该为这样了不起的国王而骄傲,
也为你了不起的骗术而骄傲,是吧?
    什么骗术?西施的心一紧。
    美丽的谎言遮不住你眼中的诅咒。
    不,我没有。西施避开伍子胥咄咄逼人的目光。我喜欢吴王,也喜欢吴国。
你看,我现在用的是吴国的方言,我的生活习惯也已经和吴人没有任何区别了。
越国是我的故乡吗,可是它给我的只是一些遥远的悲惨的记忆罢了。
    你说谎说得太久,连你自己也相信这谎言了。可是我,你骗不了。伍子胥的
语气不容置疑。
    住口,你这个疯子。吴王夫差的出现结束了西施的尴尬。我知道西施说的是
真话。吴王夫差拉着西施扬长而去,可西施却听见夫差疲惫的低语,我知道就够
了。
    西施再次见到越王勾践的时候,战争仍然无可避免地来了。只是胜负双方调
换了位置。
    你做得很好。越王勾践站在吴宫的大殿中时,终于向西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西施望向了吴王夫差,他的眼睛里没有怨恨,只有深深的疲惫。
    我许诺过什么吗,为什么我一点也想不起来?西施的心口又开始发疼。
    争斗仍然在继续,熟悉的人一个个地倒下。当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剑同时
刺向对方时,西施奔进了两人中间。
    出塞
    我在这里只是等死。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
王昭君无法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
    王昭君凝视着铜镜里自己的面容,专心地抹上鲜艳的口脂,灿烂如同汉宫中
缤纷的桃花。
    然后王昭君被带去朝堂与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相见。
    汉元帝的脸色很黄。当呼韩邪单于脸上溢出满足的笑容时,汉元帝的脸色更
黄。王昭君准备离开汉宫的时候,见到了汉元帝终于掩饰不住的遗憾神色。王昭
君暗暗冷笑了一下,她想能让皇帝懊丧自己也应知足了。
    王昭君出塞的时候并没有象人们传说中那样抱着琵琶。长途跋涉的劳顿让她
疲惫不堪。
    王昭君随身携带的只是那面铜镜,因为她听说匈奴造不出这种精致的物件。
    王昭君逐步适应了草原的生活,也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了两个孩子。铜镜里的
容颜渐渐有点沧桑,王昭君看着身边老态龙钟的呼韩邪单于,心想一旦自己的使
命完成,便可以要求回家了。家,不在汉宫,在遥远的南方。
    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是很久以后才传到的。王昭君的心情很奇特。她想那曾经
是自己日思夜盼的男人啊,于是感到一点点感伤。而呼韩邪单于去世的时候,王
昭君在一片悲痛中却又闪过一丝丝的庆幸,自己终于可以离开这片化外之地了。
在这种早已厌倦的单调生活中,除了老去王昭君无事可做,简直有点类似于当年
在汉宫的感觉。
    虽然王昭君知道匈奴的风俗是父死娶母,但她在起初的震惊后,仍是存着侥
幸,毕竟自己身份特殊。于是王昭君写了一道奏章给长安的新皇帝,请求接自己
回国。奏章送出去后,王昭君的心情很烦躁,原先早已看惯的一切,现在却都变
得扎眼起来。直到破天荒地打了奴婢,王昭君才省悟自己这些年来想回家的愿望
是多么强烈。
    长安新皇帝的诏书终于来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从胡俗”。王昭君的心
很凉,又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清醒,新皇帝怎么能指望呢?王昭君蓦地回忆起汉元
帝终于掩饰不住的遗憾神色,明知于事无补,却仍然为汉元帝的死尽心尽意地哭
了一场。
    新单于自然不会象呼韩邪单于一样宠爱王昭君,毕竟游牧生活中的女人更容
易衰老。于是王昭君枯坐之余,便是回忆呼韩邪单于原先的恩爱。王昭君也想好
好教育两个孩子,但他们都有匈奴最好的师傅和奴仆伺候,王昭君根本插不上手。
毕竟,要培养匈奴的勇士,汉家女人是一窍不通的。
    忽然有一天,王昭君发现两个孩子跟自己一点也不象,他们对自己孜孜保持
的汉家风俗嗤之以鼻。
    “如果我做了单于,我就可以娶你了,母亲。”儿子说。
    王昭君心一抖:“你到底是愿意做汉人还是做蛮人?‘”做蛮人高兴,我要
做蛮人。“儿子笑嘻嘻地说,出帐去了。
    王昭君叹息了一声,看了看角落里的铜镜。闲置了许久,上面生满了绿锈。
下面还压了一封家书,是一年前所写,说和亲使得边关多年平静,百姓都在感激
王昭君的功德。
    功德么?王昭君苦笑着,在汉宫中可以选择出塞,出塞后呢?王昭君望望夕
阳荒草,取出了一只酒杯。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王昭君为何出塞?

当年遗恨叹昭君,
玉貌冰肤染胡尘.
边塞未安嫔侮虏,
朝廷何事拜功臣?
朝云鹤唳天山外,
残日猿悲黑水滨.
十里东风青冢道,
落花犹似汉宫春.


  王昭君是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时人也称她为明君或明妃。对于她为何出塞匈奴,历来众说纷纭,贬褒不一。
  据传,王昭君是齐王襄的女儿,十七岁时,被汉元帝选入宫中。汉元帝是按画工的画像选宫奴的,深居后宫的宫女们,为了能被皇上幸召,总想把自己画得美点儿。所以,她们不惜重金贿赂画工。
  王昭君初入宫廷,一来不懂这些规矩,所以没有备下这笔贿金;二来自恃美貌,不愁皇上不召见。据说,画工毛延寿当画到王昭君的眼睛时,便启口说:“这画人的传神之笔在于点睛,真是一点千金呀!”昭君对毛的暗示虽心领神会,但她没有买他的账,相反讽刺了他几句便离去了。毛延寿见她如此傲慢,便把那点该点到昭君眼睛上的丹青,点到了她的脸上。就是这么一点,竟让王昭君在掖庭里苦守了不知多少时光。
  这时,恰好匈奴呼韩邪单来于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元帝正苦于无法抵御匈奴的侵犯,见到呼韩邪单于来朝求娶,觉得正是开展政治和亲外交的好机会,于是便赐给他五名宫女。王昭君久居深宫,面见圣上无望 积怨甚深,听说匈奴前来求亲联姻,便主动要求离汉宫去匈奴。汉元帝只知她缺少姿色,因此同意了她的要求。
  到了呼韩邪单于临别的那天,汉元帝见王昭君丰容盛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不禁大吃一惊。他本想把她留下,可是怕失信于人,只好忍痛割爱,让王昭君出塞和亲。据传,汉元帝由此对画工毛延寿大为恼火,遂有杀毛延寿等画工之说。
  从上面记传的情况看,王昭君为何出塞应这样解释:王昭君因自傲,未买通话工毛延寿,结果被丑化。美貌的昭君因此的不到皇上的宠爱,久留宫中实在无聊,于是自请去匈奴,经汉元帝同意,便出塞去和亲了。
  历史上却有人认为,王昭君所以出塞,是毛延寿设下的救国计策。据传,毛延寿见昭君美貌非凡,生怕已经沉恋于女色的汉元帝更不能自拔而误国,于是在画王昭君肖像时,有意把她丑化了。汉元帝未能察觉,后来呼韩邪单入朝要娶汉人女子为妻,汉元帝原想以丑送人,结果误将王昭君送了出去。若昭君不被送出,有朝一日必得宠,就会变为妲己式的人物,到时误国殃民,后患无穷。因此,毛延寿就成为了“忠臣唯有毛延寿,能送名妃出宫门”的大好人。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
  王昭君为何出塞虽众说纷纭,但她作为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传至今,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杜甫诗云:“群山万壑(he)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自古“和亲”的人不少,独王昭君的事迹,代代相传,妇孺皆知,这是什么原因呢?
  汉高祖时,娄敬提出和亲的建议,但吕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将她远嫁番邦,因此和亲的计划并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
  这中间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当时的匈奴单于对和亲大感兴趣,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居然向吕后求婚,说什么“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境,愿游中国。孤偾独居,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尽管亵渎得不成体统,可由于汉政权的力量还赶不上匈奴,吕后无奈,只好以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冒顿,正式走上和亲之路。
  以后,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多汉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却是以民女的身份担任和亲的任务,事情便显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众的同情与关切,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便多对她进行描述、吟咏、赞叹,使王昭君的事迹广为流传。
  除了《汉书》、《琴操》、《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对王昭君的事迹有详细的记载外,历代诗人词客为王昭君写的诗词,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小说、戏剧等等。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长江三峡中,一个叫秭归的地方,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两岸悬崖峭壁,怪石磷峋,战国时这里曾出过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
  王昭君出生时正值汉朝的辉煌盛世,百姓丰衣足食,但秭归这里比较荒僻,王昭君的父亲,带着两子一女,和妻子一道,耕种小得可怜的几块山坡地,种些杂粮维持生计,仍然过着勉强温饱的艰苦生活。有时还要替溯江而上的船只拉纤贴补家用。
  生活虽然清苦,但全家和乐,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先人的传统,没有忘记她们也曾是受人尊敬的诗礼门第。王昭君有一个哥哥叫王新,有一个弟弟叫王飒,出力的活儿轮不到她,她除了跟着母亲娴习女红之外,更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习字,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却饶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汉元帝建昭元年,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年当二八,仿如空谷幽兰,自然被选入宫。
  从全国各地挑选人宫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一见面,首先由画工毛延寿各画肖像一幅呈奉御览。出身富贵人家,或京城有亲友支援的,莫不运用各种管道贿赂画工,惟独王昭君家境寒愫,更自恃美冠群芳,既无力贿赂,也不屑于欺瞒天子,使毛延寿心中十分不是滋味,不但把她画得十分平庸,而且更在面颊上点了一颗硕大的黑德,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画像时,嫌恶之余,更以为她是个不实在的女人,因此,五年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的宫女身份。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与现在读一个大学本科的时间还要长一点。王昭君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然而午夜梦回,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又是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最易惹人遐思。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五日欢乐团聚的时光,愁思如麻。信手拿过琵琶,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
  王昭君无声无息地打发着漫漫的长夜和日复一日的白昼,意志消沉,“自叹人生皆有定。”然而,事实上命运总是在“有定”中包含着“无定”,汉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前来朝觐,王昭君的命运无意间起了突破性的变化。
  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时好时坏,这年匈奴内乱,分为两支,那单于领导北匈奴,呼韩邪单于领导南匈奴。利用这个机会,汉朝西域都护甘延寿击败北匈奴,并将那支单于诛杀,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连忙上书请求前来长安朝觐,以尽藩臣之礼。
  呼韩邪携带大批皮毛及骏马作为贡品来到长安,对汉元帝执礼甚恭,汉元帝大为高兴,大排筵席,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席中呼韩邪提出“愿为天朝之婿”的请求。汉元帝乐得以此羁系呼韩邪,更为高兴,兴之所至,决定在未把公主出嫁之前,先让他见见朝佳丽,唬一唬他,于是下旨由那些后宫未曾临幸的美女前来侑酒。
  聪明的姑娘马上意识到这事的重要性,这是个引起皇帝注意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个浓装淡抹,希望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
  来了,宫女们一队队鱼贯而入,果然是花枝招展,娇娆婀娜,彩袖在桌上来去,香气在席间飘散。匈奴番王哪里见过如此多彩多姿的场面,不禁心醉神驰,浑然忘我。突然他看到了出墙红杏,犹如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是那么突出,他震惊于她的美艳。聪明的呼韩邪立即向汉元帝提出:“愿为天朝之婿,不一定硬要公主,就在这些美女中选一名可以。”汉元帝心想:原本要物色一位宗室郡主,如今要在待诏宫女中挑选,岂不是省却了许多麻烦。于是漫不经意地答:“你看中了那一位,那一位就归你。”呼韩邪太高兴了啦,喊道:“就是她!”汉元帝顺着他的手看去,但见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盈盈为礼。汉元帝眼前的这位待诏宫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太美了,但皇帝金口玉牙,不能反悔。
  筵席结束了,呼韩邪意兴遄飞地回到驿馆。准备择吉迎娶汉宫美人,汉元帝却心中快快地回到后宫,找出了待诏宫女图册,翻到王昭君的画像,只见画像与本人有天壤之别,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愤怒,当即传命有司彻底追查,才知道都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对这件事,后人自有评说。
  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意思是毛延寿虽然胡作非为,而汉元帝也太过糊涂。正象王安石所讲:“耳目听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无论如何,汉元帝心中对王昭君的歉疚、悔恨、怜惜与不忍割舍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他要设法加以弥补,于是诓称:“妆奁尚未齐备,后三日即行。”他既然已无法留住王昭君,他必须好好利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来享受王昭君,这就是才智平庸的汉元帝的想法自然与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之间有显著区别。
  汉元帝在未夫殿中召见王昭君,目睹一个冠绝古今的绝色美女,即将落入他人怀抱,心中那份窝囊劲就甭提了。他假惺惺地先说了许多安慰和鼓励的话,等到王昭君饱孕泪光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地向汉元帝凝视时,汉元帝终于无法自恃,疯狂般地离开御座,饿虎扑羊般地抱住王昭君,踉踉跄跄地走向殿角的暖阁,像一个虐待狂一样地把王昭君折磨了三天三夜。
  临行之日,王昭君戎装打扮,妩媚中更见英爽之气,面向未央宫拜别了天子,带着一种异样的感情,看了最后一眼长安,怀抱着琵琶上马而去。匈奴人马和朝廷派出的卫护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眼看如此风情万种的美人儿,离开繁华的帝京,前往荒凉的胡地,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匈奴单于,无不为之嗟叹不已。
  王昭君出了长安北门,一路晓行夜宿,渐行渐远,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慰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声声令人肝肠寸断,回望长安已经了无踪影,王昭君手弹琵琶,吟出一首“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中原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塞外犹是寒风凛冽的季节,真个是“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如何不回头。”王昭君终于在漫漫长路中病倒了,只得暂时停止前进,养病期间,她想起了父母兄弟,也想到了曾和她缠绵三天三夜的大汉皇帝,于是挑灯披衣,儒泪和墨,向汉元帝写信:
  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迓,抵达王庭之日,但见平沙雁落,黄尘滚滚,牛羊遍地,无边青草。一座座帐蓬中,张灯结彩,欢腾达旦,呼韩邪单于封她为宁胡阏氏(亦即安宁胡地的皇后),百般迁就,以博取她的欢心。然而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异邦风月,使王昭君总是对故国充满思念之情。所谓:
  汉使回朝频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而呼韩邪自得汉廷绝色美人之后,心中大为高兴,整天置酒作乐,并遣使致送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遇,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汉宣帝在看了郎中侯应上奏的“十不可”之后,谢绝了他的这一好意。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与懊恼的前提下,恹恹病榻,拖到初夏时节,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韩邪去世,这年王昭君二十四岁。
  一个美艳的少妇,三年的异地生活,逐渐习惯了喝羊奶,住毡帐,骑马射猪,也学会了一些胡语。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职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三十五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好整以暇地参予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产生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就是汉元帝的皇后,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可惜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迭起,祸乱无穷。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家”。
  关于“青家”也另有解释:《筠廓偶笔》:“王昭君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青色,故云青家。”《塞北纪游》上也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垓朦胧,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家。”
  历来提到“青家”的诗句很多。如白居易的“不见青家上,行人为浇酒。”杜牧的“青家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下暮云秋。”
  王昭君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妃”,系西晋时,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昭君”为“明君”,后渐渐有“明妃”一说。
  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如: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王昭君的儿子右逐日王一系后来日益强盛,与东汉交恶,被窦宪追击,一路西窜,越过葱岭进入欧洲,占领哥特人的地盘引起罗马帝国的崩溃,在欧洲大陆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昭君出塞传佳话

昭君墓,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旧城南9公里处的大黑河畔,由于每年"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大地草木枯萎,只有高耸的昭君墓上草色青青,人们把昭君墓称作"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人,慕名前来观光游览,凭吊千古传颂的为民族团结做出巨大贡献的汉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名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估计在新莽年间(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氍?毛毯,踏实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杨少征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考古学家从昭君坟得到的文物推断,金元时期,墓前就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到青冢南琉璃瓦碎片成堆,并有黑色的石虎、石马各一个,白色的石狮一个,石头房子一座,石头小房子上还竖着用蒙古文书写的幡旗,以及当地人在青冢顶用土垒的一个小方亭,方亭内藏佛像、绸布和豆麦。青冢旁还有一棵古柳,浓荫覆地,苍翠扑人。那些石虎、石狮、石马、石头房子和小方亭,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深刻眷恋和哀思,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栩栩如生。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点解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婵婵  
  婵婵的父亲是一个天文工作者。在东汉末期的党锢之祸中被杀害,婵婵也颠帔流离,
被卖到王允家作丫环。王允是个老色色,婵婵很讨厌他,可是,作为丫环,又不能对他
怎么样。
  父亲学天文,精通历算,她是中国最早推算出日食和月食规律的人。可
是,还没有来得及申报成果,便家破人亡。自从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学派在政治上得势
之后,天人感应的学说盛行,各种图谶和迷信活动猖獗一时,连在政治还算清明的西汉
前期,就已经如此(可参看史记,武帝本纪。)到了东汉末期,就更别提了。婵婵算到
当月十五,有一次月食。于是……
  这天,当王允再次嘻皮笑脸地凑上来时, 挎 叹了一口气:“王大人,人非草木,
谁能无情。大人对我的爱,有如滔滔江水,灌进我的心里,我怎么会不动心?奈何妾乃
罪人之后,唯恐有辱大人家声。不如容妾在十五月圆之夜,焚香一柱,对天默祷。若天
无异状,妾身愿为大人执帚。否则,天命难违……”(以上均是原话)王允一口答应。
  
  在十五的晚上,婵婵对月而祷。王允坐在廊下,与一班大名士如山涛,刘表,大谈
空无灵虚,叹天命之悠悠。这是,月食发生了,众人目瞪口呆。王允强作欢颜,叹到:
“美乎婵婵,感天动地。”于是婵婵解放了。后来,她自由恋爱,嫁给了吕布,过上了
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称婵婵“闭月”!
   杨玉环
    杨玉环从小缺碘,落下了一个毛病,狐臭。虽然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是总觉得好
不爽。自从梅娘娘来了之后,阿基的心便有一点点花了。玉环很着急,听说华清池的水
是矿泉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包治百病。于是玉环便向阿基撒娇,要了华清池,有空便
洗。可是,浴室里供氧老是不足,她又治病心切,常常一泡便是几个时辰,常常晕倒在
池里。于是,无聊的文人们便写:“伺儿扶起娇无力。”
  一个疗程结束了,玉环的狐臭好了许多。一天,牡丹开放,美不胜收。玉环备了一
点小菜,要阿基同酌,阿基满口答应。可是,当阿基在路上的时候,梅娘娘派人来说,
她病了是重感冒,要阿基去看看。阿基左右想了一下,对高力士说,告诉玉环,朕一会
再去赏花。可是,高力士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加上陕西人口音重了一点(毕竟那时还没
有普通话),传成“朕要你一个人看花”玉环伤心极了。面对这满园春色,玉环愁上心
来。她一气干了十八碗茅台,大醉而卧。大家知道,玉环的狐臭毕竟没有根治,心情不
好,又喝多了一点,又犯了。把众人熏得不亦乐乎,花也是有感觉的耶(生物系的同学
知道),何况是花王牡丹!于是,满园牡丹都合上了。
  阿基在梅娘娘哪里坐了一会,便匆匆赶来。走得急了一点,也感冒了,鼻子闻不到
。后来,人们叫她“羞花”。

  王昭君
    王昭君出塞的时候,三北防护林还没有修好,风沙弥漫,天地一片苍茫。一个在上海
街头讨了三年饭的乞丐,回到老家也会感叹老家的落后,何况在宫中呆了多年的王昭君
?离家越远,她心情便越难受,开始还勉勉强强地梳妆一把,后来便懒起画峨眉了。再
说第一次出塞,大家都没有经验,水带少了,开始几天又用多了一点,后来连洗脸都发
生了困难,只好也作罢。王昭君想一想,自己反正要到番帮去,也无所谓了,人家陪着
自己吃苦,自己去做王后,人家还不是白辛苦?也不怪罪跟班的。于是大伙一天天地挨
着,秋天到了。“唯有河边雁,春来向南飞。”这时这首诗还没有写出来,不过大雁可
知道。于是,每年秋天,他们便南飞。这一路也的确苦,那时也没有什么环境保护,几
千里连一根草也没有(文人说这叫不毛之地),只好睡在沙堆里,早上起来刷牙,格格
孜孜都磨牙。它们想,就是有一堆枯草睡睡也好啊!
  这天黄昏,王昭君停了下来。三个月没有洗头了,飘揉啦,海废丝啦倒是带了一马
车(那叫辇),没有水也是白搭。好在她是个豁达的姑娘,也不说什么,到底是苦出生
嘛。解开辫子抖一抖吧,于是解开,摊了一地。那时,仆人们都是戴头巾的(黔首),
于是从天上看,万把个黑点中,飘扬着一从枯黄的头发,象是在黑石头滩上仅存的一把
黄草。不巧的是,大雁群正好从天上飞过,见到这一景象,发了疯似地冲下来,想落到
草丛中过一宿。
  更巧的是,呼邪韩单于为了显示他对汉朝公主的重视,提前来迎亲了。他用望远镜
看到了王昭君,头发又枯又黄,脸上黑忽忽的,大失所望。忽然他看到那么多的大雁冲
向王昭君,猎人的本性大发,与左右拔箭便射,救了王昭君。昭君虽然好累,好害怕,
但还是尽力给了单于一个微笑,单于被这一微笑惊呆了……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叫昭君“落雁”。

  西施
    浙江是个体经济发达的地方,自古如此。西施的爸爸是开小印染厂的。那时不知道什
么863计划,用的都是手工生产,还大量使用氰化物和水银(那叫汞),把西湖搞得一塌
糊涂。周围的老百姓到省政府那里去抗议,省长说,勾大王要大家发展经济,西氏印染
联合株式会社是我省的利税大户,要是它不开工,大王的计划完不成,我个人的进退是
小事,我怕咱们的经济搞不上去,下次发大水的时候,发达地区的洪水还要往咱们这里
排。虽然中央夸我们省顾全大局,可是吃亏的还是大家不是?!于是骂归骂,西氏印染
厂的污水照排不误。
  西施其实也是个苦孩子。妈妈死得早,爸爸又找了一个。好容易初中毕业了,爸爸
说,女孩子上学有什么用?不给她上了,要她上厂里做工。西施年纪小,不能干重活,
于是她拿着篮子去溪边洗(那叫浣纱)。溪边臭气熏天,鱼儿都死了,干活的人都没有
好气。看到西施来了,都指桑骂槐地嘴里不干不净起来。可怜的西施只能忍着,水里的
水银含量太高了,鱼儿的肉里也有大量的水银(其化石中的水银含量也大大超标),死
鱼都沉了底。大伙连死鱼都吃不上,便编故事说西施是灾星,她到过的地方必定要倒霉
。勾践知道了,便动起了坏注意,要西施嫁到吴国去。西施死活不肯,于是勾践找她爸
爸,对他说,如果西施能够嫁到吴国去,他便是海外侨胞,还可以到临淄(相当于今天
的香港)定居。西爸爸动了心,内外夹攻,西施含着泪,到吴国去了。
  在到吴国的路上,她对范蠡哭诉了她的遭遇。范蠡很同情她,同时也爱上了她。他
对她说,我等你。
  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人们叫西施“沉鱼”。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西施沉江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战火四起。
  江南。
  苎萝村。
  三月的清晨,薄薄的白雾笼着整个小村,小河边的垂柳静而妖娆地站着。杏花蕊中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像姑娘朦胧的媚眼儿。
  远远的有细碎的脚步声,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分花拂柳而来。她的身条儿比垂柳还要柔美,她的眼波儿比露珠还要晶莹。她放下手中的竹篮,用纤白的手指梳理着洁白的纱线。
  “夷光(西施小名),今天这么早!”清脆的话声传来,柳枝后闪出一个苗条的身影,美若春花的脸上挂着娇娇的笑。
  “是啊!”西施笑道,“旦儿,你这只小懒虫,睡到现在才起来吧。”
  被叫做旦儿的少女偷偷地吐了吐舌头,放下手里的纱篮,和西施并肩浣起纱来。
  太阳越升越高。
  “西施、郑旦,你们都在这儿啊!”一个青年出现在河边。
  “东戟哥,有什么事吗?”郑旦站起身笑盈盈地问道。
  “我……我要参军了。”东戟低着头说。
  “什么?”郑旦吃了一惊,“你们家就剩你一个壮丁了,你再走了,越老伯怎么办?”
  “唉。”东戟叹了口气,“越国节节败退,大王有令,全国所有十五到五十的男人一律上战场抗敌救国。”
  三个人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西施说道:“东戟,你安心去吧,我们会替你照顾好越老伯的。”
  郑旦也抢着说:“是啊,东戟,你一定要快点回来。”她宛若秋波的眼里流动着丝丝情意。
东戟深深地看了一眼西施,毅然掉头而去。
  第二天,东戟与村里其他年轻人一起,离开了苎萝村,踏上了漫漫征程,从此沓无音讯。
  不久。
  越国战败投降,越王勾践作为人质被吴王夫差带回吴国当马夫,越国大夫范蠡伴随其左右。勾践在吴国忍辱负重,表现出对吴王的一片忠诚。
  三年后,夫差相信了勾践的忠心,决定放越王回国。相国伍子胥百般阻拦无效,暗中派人追杀勾践,均被机智的范蠡一一化解。
  勾践安全回到越国后,立志复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越国逐渐强盛起来。
  又是三月,江南风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勾践和范蠡便装沿着碧清的小河信步而行。这半年来,他们一直在民间微服私访,探察民心。
两人走入一片杏花林中,茫茫然迷失了方向。
  远远看见河边有人,便走了过去。
  见是位少女,范蠡轻声说道:“打扰姑娘了。”
  少女起身回头,范蠡和勾践顿如强光耀眼般有短时间的眩晕。少女见二人呆样,抿嘴一笑,顿如百花齐放,风华绝代。
  范蠡先回过神来,施了一礼道:“在下两人迷路于此,还望姑娘指点迷津。”
  少女见他文绉绉的样子,又抿嘴一笑问:“你们想去哪里?”
  范蠡一怔,只好说:“在下与主人外出踏青,不想在此迷路,请姑娘指点回城的路。”
  少女伸出纤纤细手指了方向,转身准备继续浣纱,却发出一声惊叫:“呀,我的纱!”
  范蠡和勾践抬眼看去,原来说话时少女的纱顺水飘走了。看着少女皱眉的样子,范蠡毫不犹豫跳进了水中。当他全身湿淋淋地把纱递给少女时,少女用大大的眼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抿嘴笑了笑,然后转身云一样地飘走了。
  “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见范蠡在发愣,勾践赶紧大声喊了一句。
  “我叫西施。”少女的声音远远地飘过来,林里的杏花纷纷往下掉。
  此后,勾践和范蠡前后多次前往苎萝村,与村民们尽皆相熟了。两人发现,苧萝村中出美女,村中其他少女虽不如西施出色,却也都是秀丽绝伦。西施的好友郑旦更是清丽无比,与西施的娇艳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在这些日子里,英俊而气质不凡的范蠡深得西施好感,两人感情逐渐升温,直到海誓山盟,卿卿我我。这让倾心于西施的勾践心中大为不快。
  一日,勾践与范蠡在住所谈复国计划。
  勾践说:“我有一个新的计划。美人计!”
  范蠡有些发愣。
  勾践笑笑,用手拨弄着柴薪堆上方吊着的苦胆说道:“吴王好色,如果我们以绝色美女献之,吴王必色心大动,荒废朝政,为越复国制造机会。”
  范蠡心中大震:“大王的意思是?”
  “西施、郑旦!”勾践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不!”范蠡本能地退了一步。
  “范将军,复国大计为重啊。”勾践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范蠡,范蠡痛苦地低下了头。
  苧萝村。
  西施静静地站在杏花林中,美丽绝伦的脸上满是悲肃。
  勾践告诉她,范蠡失手杀死欲强凌越国女子的吴国大使伍良,吴王夫差率大军前来讨伐,越国陷入又一次遭灭亡的危机。
  “只有你能救他,否则,我就只好把他交给吴王。我不能眼看着越国的百姓受战乱之苦。”勾践满脸悲伤。
  “好,我答应。”西施艰难地说。有风吹过,长发飞扬。
  杏花林中,落花如雨。
  勾践脸上露出胜利者的微容。
  站在勾践身后的范蠡痛苦地仰起了头,空中阴霾重重,丝毫不见阳光。
  “我答应你,等越国复国之后,我就带你隐居山野,闲云野鹤终老一生。”西施上马车离开苧萝村时,范蠡拉着她的手说。
  西施浅浅一笑,抬眼望向前路。风呼呼地吹着,残阳如血,古道上衰草依依,寒烟凄迷。
马车远去了,扬起一片黄沙。
  范蠡呆呆地看着,有泪滑过脸庞。
  西施身披轻纱出现在吴王夫差面前时,从夫差的眼神里,她知道,自己可以救范蠡救越国百姓了。西施的绝世容颜柔言媚语让夫差神魂颠倒。与西施一同进吴宫的其他越国美女皆不在夫差眼中。
  不久,夫差得知晋国王宫比吴国王宫豪华漂亮,心中十分不高兴,拒听伍子胥修水利工程造福社稷之良言,而接受奸臣桂坤的建议,大兴土木,专门为西施建造一座天下最豪华的宫殿。
  宫殿落成,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之能事,名为“馆娃宫”。
  从此,夫差于馆娃宫中日夜笙歌不思朝政。伍子胥不断劝諌夫差,提醒他注意越国的动静。夫差每次都哈哈大笑道:“相国多虑了!”而后置之不理。伍子胥和王后对此一筹莫展,他们密谋暗杀西施,但每次行动都被一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所阻。两人十分恼怒,却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所表示,只好暗中隐忍,等候机会。
  西施日夜面对着荒淫的夫差,心中的苦处和对范蠡的思念只能与同在宫中的郑旦倾诉。两人常常抱头痛哭。
  身在越国的范蠡亦日日夜夜思念西施。一次照例上吴国朝拜时,范蠡乘夫差大宴群臣之际,借口不胜酒力离去,潜入了馆娃宫。
  这一举动没能逃过日夜监视西施的伍子胥和王后的眼睛。两人大喜过望,觉得除掉西施的时机到了。当西施和范蠡执手倾诉衷肠的时候,伍子胥带兵冲入了馆娃宫,并派人告之夫差。
  夫差大怒,急急赶往馆娃宫。
  范蠡被五花大绑扔在大殿中。西施静静地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伍子胥和王后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
  “范蠡,你好大胆子,竟敢勾引本王的爱妃!”夫差咬牙切齿地吼道。
  “不是……”范蠡的声音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那你潜入馆娃宫做什么?”夫差发了狂一般,挥舞着手中的剑。
  范蠡沉默了。西施闭了闭眼,觉得死亡迎面扑来。她深情地看了一眼范蠡,露出一丝笑意。至少他们可以同年同月同日死,做一对同命鸳鸯了。
  “他是来找我的!”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殿门口响起。
  众人一惊,尽皆回头。
  一个身披白纱的绝色少女俏生生地站在门边,轻纱随风轻舞,飘飘欲仙。
  “郑旦?”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郑旦走到范蠡身边,轻抚着他身上的伤痕说:“范将军,是我害了你。”她款款走到夫差面前,轻轻一笑说:“大王,是我思念家乡,想请范将军前来一叙家乡之事。因怕大王不准,所以偷偷约见。”
伍子胥和王后大惊,力劝夫差立斩范蠡和西施。
  夫差半信半疑,但见范蠡一副光明磊落的样子,加上心爱的西施在旁边莺声雁语诉说想念故乡之情,带雨梨花的样子让夫差柔肠百结。他下令放了范蠡,还笑着对范蠡说:“以后范将军进宫皆可来馆娃宫陪爱妃叙叙家常,让爱妃开心。”
  伍子胥据理力争,无奈夫差主意已决,他只好愤而拂袖而去。
  西施进宫十年了。
  吴国遇到了大蝗灾,范蠡觉得越国复国时机已到,让越国进贡大批煮过的谷种给吴国。接着,吴国与晋国因小事闹起了矛盾,范蠡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让手下人扮作晋国军队侵扰吴国。夫差即命伍子胥率军征讨晋国。伍子胥劝谏,反被夫差削去兵权。
  夫差携大臣桂坤亲自带兵出征,伍子胥再伏地劝谏,被夫差赐死。临死时,伍子胥请求刽子手将他的尸体挂在城楼上,他要亲眼看到越国军队攻进吴国。
  夫差桂坤不善兵法,很快输得一塌糊涂。勾践趁机挥兵攻吴。夫差两头受夹,迅速溃败。危急时刻,桂坤提剑闯进夫差的账内要取他的人头献于勾践邀宠。幸好忠臣长风及时赶来杀死桂坤。夫差带伤逃回吴国,
人去楼空的吴宫中,夫差高高举起了宝剑,对准西施美丽的胸脯。西施安详地闭上明眸。夫差的手在空中颤抖。
  突然一截带血的剑尖从夫差的胸前露了出来。他艰难地回首:“郑旦,你?!”
  郑旦手执寒光闪闪的宝剑,面无表情。
  “其实,我根本不会杀西施,因为我爱……”夫差睁着大大的眼睛倒下了。郑旦一把拉起泪流满面的西施,往宫外跑去。
  迎面碰上越国的军队。
  “大王有令,带西施和郑旦两位姑娘回宫等候大王临幸。”一军士面无表情地说。
  西施与郑旦对视一眼,苦笑不已。吴宫即将变成越宫,越王也即将成为又一个吴王。
  西施再见到范蠡时,他比以前更加英姿勃发,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西施的心不断往下沉。
  “范蠡,你还记得你答应过我什么吗?”西施绝望地问道,“如今吴国已灭,越国已复。”
范蠡顿了一下,避开了西施的目光,喃喃地说:““大王喜欢你。真的西施,其实我是很想和你在一起,但是,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大王也不会放过我们的。”他不无痛苦地说。
  西施望着一脸痛苦的范蠡,突然奇怪地笑了。
  “好吧。”她说,然后就再也不理范蠡。
  第二天,船儿载着西施往越国驶去。
  到了河中央,西施站在船头,一身布衣,依旧美丽绝世,风吹起她长长的秀发翩然飞舞,好象她整个人都要乘风而去。
  风起云涌。
  西施轻盈地落入了水中,越国兵士们一片忙乱。范蠡呆呆地站在船头,海天相接的地方,残阳如血,几只孤鹜斜斜地飞过。
  兵士们怎么也找不到西施,她好象化成了水滴溶入了碧波中。范蠡知道,如果回去勾践不会放过自己,便掉转船头而去。从此隐居民间做生意,竟成为商家的始祖,世称陶朱公。这是后话。
  “西施,西施。”
  西施在熟悉的流水声中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恍若隔世的笑脸。
  “东戟?怎么是你。”西施大为不解。
  “其实我早就混进了吴宫,一直在你身边暗中保护你。”一身黑衣的东戟憨憨地笑道。
  “十年?”
  “十年!”
  西施抬起脸,理了理鬓发,展开一个最灿烂的笑脸。
  天晴了。
  不远处,苎萝村静静地伫立着,垂柳依依,河水潺潺。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一口闯关
王昭君为大汉王朝和匈奴永世修好,毅然接受皇帝的封赐,以公主身份下嫁给匈奴君主,成就了“昭君出塞”的美丽传说。可是,比她年长的君主一夜间病亡后,按照匈奴的传统,她必须嫁给君主的儿子——新即位的单于。对于从小接受汉朝礼教的王昭君来说,这实在够难为她了。迫不得已,她写了一份奏章,派人送回长安,请求大汉皇帝恩准她回家乡了此残生。没想到大汉皇帝迫于边关局势,要她嫁给单于一心一意留在匈奴。但王昭君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回一次家乡。
  这天深夜,单于正在王昭君这儿寻欢作乐,突然有人来报,说匈奴北部的莆拉巴国进犯,正千军万马杀向王城。单于大吃一惊,召集大臣商议后,亲自率领大军抗敌。此时,整个王城宫殿乱作一团。单于带兵走后,王昭君知道逃离匈奴的机会来了,她连忙和侍女德美乔装打扮,趁王城骚乱之际,顺利地策马出城。可是,第二天的黄昏,单于就带领数十人马急追上来。王昭君正不知如何是好,忽听身后不远处传来一阵阵狼的嚎叫声。此时天色昏暗,狼的叫声响在旷野十分吓人。德美欣喜地说:“有救了,公主,我们快走。”德美朝王昭君的马尾狠狠地抽了一鞭子,那马撒开四蹄,飞跑起来。
  再说单于,当狼叫声在四面八方响起的时候,他不得不命令人马停下来,准备抗击野狼。草原上的野狼十分凶残,它们往往倾巢而出,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此刻,一声一声的狼嚎,使那些战马受了惊吓,个个发出刺耳的哀鸣。可是,当单于做好迎战狼群的充分准备后,那些狼却根本不攻击他们,只是一个劲地嚎叫,叫得人心惊肉跳。
  狼叫声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渐渐地听不到了。单于觉得奇怪,他连忙叫几个侍卫去查看。侍卫不久就回来了,气急败坏地说连一只狼都没有见到。单于满腹狐疑地说:“这就怪了。昨夜说莆拉巴国来进犯,明明听到千军万马的嘶叫声,迎上去一看,不见一个人影,是不是真闹鬼了?”一个侍卫长说:“单于,我看这不像闹鬼,我们出去迎敌,没见到敌人,可汉朝来的公主不见了。我们追到这里,又有狼来袭击,但是过了这么久,一只狼也没有。这事一定与她有关,她是不是使了什么妖法?”
  这样一说,单于也觉得有道理,赶紧上马要去追王昭君。但是迟了,只见远处灰蒙蒙一片,真正的狼来了。黑夜里,四面八方的狼朝单于等人包抄过来。单于急忙下令迎战狼群,但狼群来势凶猛,难以抵挡。单于带着残兵逃回王城,一气之下,立即点了十万人马赶往与汉朝的交界处。他先派人给西北部的汉朝边关守将送信,说王昭君私自逃离匈奴,务必扣留她。如果放她进了汉朝境内,匈奴的十万大军不会无动于衷。单于知道,王昭君和她的侍女都是弱女子,一个比一个娇滴滴,哪里禁得起在草原上没日没夜的奔跑之苦,而且她们不管走哪条路,都须从汉朝的边关守城进去,量她们插翅难飞。
  王昭君她们果然一路走来都十分艰难,但是,凭着一颗回归家乡的迫切之心,她们以非凡的毅力来到了玉门关。然而,玉门关的守将贺天祥已经得到单于的口信,王昭君逃离匈奴可是灭门大罪,如果放她进了城,引起边关战火,他一家老小就会变成刀下鬼。于是,他一面派人将这个消息用八百里加急传回长安,一面严防进城之人。王昭君等人来到玉门关外,望着高大坚固的城墙进退两难。城门口盘查森严,她们又没有任何信物,更不能说明身份,该怎么进去呢?如果不从这里进去,到别处既要耽搁时间,又永远停留在别人的地盘上,死了不照样是客死他乡吗?
  正在王昭君一筹莫展的时候,德美带着一个人来到她面前。这是个三十几岁的汉子,看长相是汉人,但说话口音带着浓重的匈奴味。德美说他叫严实。严实对王昭君说:“公主不用为进城发愁,我有办法让你们进去。”王昭君虽然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还是有些不放心,问:“严壮士,你有什么办法呢?要不要我们配合?”严实指了指自己的嘴算是回答。见王昭君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德美说:“严壮士的嘴非同一般,他运起气来,可以发出千军万马的声音迷惑别人。那天晚上就是他在王城外施展嘴上绝技,引出了单于。”“这不是我们汉人最擅长的口技吗?”王昭君恍然大悟,说,严壮士,你这样帮我,我该怎么感激你?”严实道:“公主为了大汉,在匈奴吃尽苦头,令人敬重。老单于死了,皇上本来该把你迎接回去的。可是,他为了巩固边陲,又要牺牲你,我们这些走江湖的人实在看不过去。于是,我来到匈奴,一住就是好几年,为的是能将你救回去。前不久终于见到了德美姑娘。”王昭君顿时泪流如注,说:“我不是不为大汉考虑,我只是想回家乡去看看,可是单于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现在走到这一步,也是逼不得已。”
  当天夜里,玉门关的西门外响起一阵凄厉的哭泣声。那哭声尖锐刺耳,凄惨悲愤,这里哭了那里哭,哭声不断,好像有成千上万的鬼魂涌来。在他们的哭声里,还有下油锅的惨叫、上刀山的哀嚎、阎王的训斥、小鬼的怒骂、判官的吆喝,与凄惨的狼叫声、虎吼声、鸟鸣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守城的士兵什么也看不见,他们都吓得瑟瑟发抖,拼命掩住耳朵想不听那些声音,可是,那些声音却越来越近,好像一起涌到了城门口。接着,拍门声、叫门声、踹门声,声声不绝。风呼呼地刮着,小鬼们拿腔捏调地叫着,真是阴风惨厉。“开门哪——”“开门哪——”“我们是死在关外的将士,我们要回家乡啊——”“不要我们进城,我们的冤魂无处归呀——”“爹呀——”“娘啊——”这一声声惨叫,在寂静的夜里显得特别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守城的士兵不约而同地来开城门,想让野鬼们早点散去。城门外的严实此刻鼓着一张脸,嘴里的各种声音是那么自然地发了出来,连隐藏在他身边的王昭君也听得心惊胆战。当城门“嘎吱嘎吱”地打开后,严实停止了口技,转身道:“公主,你进去吧。进去后直接从东门出城,我会在那里接应你们。德美姑娘,小心保护公主。”王昭君知道此刻说谢谢显得多余,她点了点头,和德美进了城。
  次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王昭君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被贺天祥带人给堵住了。原来,贺天祥怕王昭君采用非常手段进城,就预先在这里守株待兔。尽管王昭君主仆二人已经化装,但她们严密包裹着脸的模样,还是引起了贺天祥的注意,王昭君被认了出来。贺天祥跪在她面前哀求道:“公主,你知道你这一走会是什么后果吗?匈奴的十万大军已经向玉门关逼过来……”王昭君当然相信,单于本来就有进犯汉朝的野心,自己这次出逃,很可能成为他动武的借口。想回去,又觉得已经到了汉朝的地界,不回趟家乡就会成为终生遗憾。王昭君左也难右也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严实一直跟在王昭君身后暗中保护着她,这时不得不现身。他走到王昭君面前,说:“公主,我听你一句话,前进,我为你开路。后退,我护送你。”王昭君抹了一下泪水,长叹一声说:“我不能为了自己而害死无辜的百姓,我回匈奴。”严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严实迎上了匈奴大军,要求见单于,单于哪肯见他这个无名小卒?这天夜里,单于忽然从睡梦中被一阵厮杀声惊醒。一个侍卫急忙来报,说怪事出现了,明明听见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声音,可是,等大家进入战备状态时,又是一个敌人都看不到。话没说完,又一个侍卫惊慌地进来禀报,说外面有一个人一路闯过来,明明看见他是一个人,但他的身后却好像有数不清的人马。单于急忙出了帐篷,只见严实昂首挺立,嘴里的人仰马翻声、震天的喊杀声、兵器相交发出的轰鸣声,使得匈奴大军乱成一团。找不到敌人的仗该怎么打?单于这回看清楚了,所有声音都是从严实嘴里发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魔法?
  “英雄住口,英雄住口,敢问英雄是何方高人?”单于慌忙迎上去叫道。“我是谁并不重要。我刚才表演的只是普通的口技而已,在我们中原没什么特别的。”严实说,“我来打扰单于,只是想请你恩准公主回一趟家乡看望亲人。如果单于答应,我立马就走。相信单于没有兴趣和十万只狼虫虎豹打一场难分胜负的仗。”此时的单于对严实的口技惊叹不已,心想何不借此机会将他收到自己帐下?便说:“好,我允许王昭君回家乡一次,但有个条件,你要到我们匈奴效力。”严实心想,王昭君返回匈奴后,说不定还会有别的麻烦,我既然帮了她,就要帮到底,便说:“我愿意在匈奴效力,但是,你得保证不进犯大汉,而且不追究公主私自逃离匈奴之罪。”
在严实的帮助下,王昭君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单于倒也是个守信之人,给汉朝皇帝修书一封,说王昭君思乡心切,等不及他护送才给玉门关守将添了麻烦。王昭君也遵守诺言,轻装简从回家乡住了两个月后回到了匈奴。严实在匈奴一直住到王昭君去世后才悄悄回到大汉……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西施与檇李

    桐乡市百桃乡桃园村有个檇李园。这李园生长的檇李,
果形硕大,皮色殷红,芬芳异常,甘甜鲜美,名列诸李之
冠。檇李果顶微凹之处,有一形似指甲掐过的爪痕,据传,


这是美女西施留下的印记。
    很早以前的春秋时候,百桃一带本是吴国与越国交界之地。这里,越国有一座城
池名檇李。春秋多事,吴越经常交战,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只好退居会稽,对
吴称臣。勾践受尽奇耻大辱,卧薪尝胆,立誓报仇雪耻。当他得知吴王夫差淫而好
色,决定采纳大臣文种所献“美女之计”。他派贤臣范蠡去诸暨苎萝村,寻访到一位
聪明漂亮、爱国心特别强的西施姑娘,准备将她献给吴王。
    西施明白越王的用意。她为了洗刷亡国之耻,毅然委曲求全,远嫁敌国。她在会
稽学习了三年宫廷礼仪和丝竹歌舞,这年春天,在一群使女的护送下,乘坐香车宝
马,从会稽出发,过钱塘,沿古道北进。一路上,只见柳绿如烟,春花似火。当她们
路过檇李城的时候,举目所见,遍地李树,雪白的李花,聚簇成球,开满枝头,犹如
雪海。西施看到这秀丽的景色,勾起一阵留恋故土的情思,禁不住低声吟叹道:“故
园李花引乡愁,此去茫茫几时归?”
    西施进入吴宫,吴王夫差果然被她的美色所动,整天相伴不离。为了博取西施的
欢心,吴王总是迎合她的需要。各地送来的贡品,首先要让西施挑选。这年暑夏,越
国向吴王进贡一批李子。夫差马上命宫女将这些李子送给西施品尝。西施听说这是故
国送来的李子,触物生情,又回忆起春天漫游梨园的情景。她真想生一对翅膀,立即
飞回越国,哪里还有心思来品尝这些李子。
    一会儿,吴王走进宫来,见宫女送来的李子,还原封不动放在案几上,就讨好的
说:“爱妃,这样好的贡果,为何不尝?”
    西施答道:“这李子采下来太久了,味已不鲜。”
    “我命他们立即贡来一些新鲜李子!”吴王说着即欲传旨。
    西施摇摇手说:“两地相距遥远,路中耽搁难以保鲜。我想去李园亲自采摘品
尝。”
    听说西施要出游品李,吴王一口应从。于是兴师动众,选派一批宫女,陪西施前
往李园。西施来到檇李城,回到故国乡土心情十分舒畅。只见城里城外,李树连片成
行,树头缀满殷红的李子,景色优美动人。她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信步来到李园。
那成熟的李子,青里透红,密缀黄点,外披白粉,其味诱人。西施随手采下一颗,用
指甲在李子顶部轻轻一掐,顿时果汁横溢,香气入鼻。放到嘴边一吸,李汁犹如甜
酒。西施连吃数颗,竟被醉倒了。从此,人们就给这里的李子取名为“醉李”。因
“醉”与“檇”同音,且这座城池名檇李,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的李子称为檇李。
    说也奇怪,自从西施来过李园以后,这里长出的檇李,果子顶部都有一条形似爪

痕的瘢纹。人们都说,这是西施吃檇李时留下的指甲印,称它为“西施爪痕”,犹如

牡丹有贵妃指痕一样,流传千古,引为美谈。清朝朱竹姹太史曾在“鸳湖擢歌”中写

道:“闻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3: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