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336|回复: 3

[原创]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0 22: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下府岸人在 2007/06/24 03:28am 第 1 次编辑]

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
由《大魂赋》中“了却”一词而说屈原之死!
文/下府岸人
去岁,我作了一篇辞章,曰《悲三闾大夫辞》。辞哀屈子:有而非有,为而非为;命而非命,死而非死。今年,又是端阳,只是想来去岁文之未尽,续吟一篇赋文,曰《大魂赋》,念屈子:死撼沉沙,醉拂阴风卧古龙;楚世骚经,醒播紫气耀华封。其中节有5首律诗,集曰:《行吟泽畔歌忠魂》。其(二)曰:《沉身》。拙诗中有 “左徒了却身心事,汨水之中倚晚睛。”句,从文面上看,一如正有风云东方朔诗家所言:“了却”,“一死卸负,屈大夫胸怀(之何有)尔尔?”也。呵。这不正是涉及到了辩衍千百年来的文史界的热门课题:“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 “屈原不该跳江自杀。”吗!由此,岸人想起来,我们如果愿意展开点文学话题,且这是个十分有意义的话点,我们是可以从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而来交谈文谊的。
且先考词出:“了”,毕也,完结也。「宋书·戴法兴传」:彭城王觅一了了令史,得法兴使为之。又讫也,毕也。又,「杜甫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却”,去,冷却,俗却也。「疏」:却,仰也,谓仰于地。又,「说文」:节欲也。
“了却”,冷却地完毕。「沉身」:“左徒了却身心事,汨水之中倚晚睛。”句,意曰:屈子冷却地、悲愤地去却了自己身心上的事而赴死,唯此肉身只有到这汨罗江中去期待、企看那“晚(后)睛”了。
关于屈原之死,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论题。对屈原史迹的怀疑尤对其死之质疑,并非起自近代。早在宋代就有人认为,屈原之死的崇拜只是源于一种面对民族危亡时际之现实的理智兴趣和道德的社会需要。在近代有学者认为,在疑古思潮中,对屈原之死的认崇,概是表现出的对传统的价值人生的审视和着眼人生危机与现实人生的学术精神。有的说,屈原赍志以殁,是历史必然条件下其人格合乎逻辑的推衍。有的说,屈原投江,是其人生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故而有的说,屈原是在精神上无家可归,其理想实现途径的丧失;是其进退维谷,丧失了立身之基,没有了人生归宿,是在穷途末日般的迷茫和悲愤之下的绝望而死。有的也说,从古来,贤不必识、忠不必用,“露申辛夷流落草丛”、“空谷幽兰自调零。”屈原之死,“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之死”。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左徒公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且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屈原奉王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于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心志。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曾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由于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在内政外交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受到了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后又遭到群小妃嫔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故岸人在旧文《悲三闾大夫辞》文中对屈子有:“汨罗之上兮,屈原已死二千载。波白水黑兮,国殇哀歌衍流年。” 之哀,有“菰叶裹角黍,五颜驱蛟龙;茶韵些诗盏,十色描尊容。”之颂、又有“击棹独长叹,嗟嗟楚大夫尔何与安?迩来邀明月,九重开乾坤。”之叹也!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四」中说,屈原被流放至江滨,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后怀石(沙)遂自汨罗以死。乃后有作怀沙之赋。古今中外文人、士大夫之死可谓多如牛毛。尽管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捍卫某种尊严或是向黑暗势力提出的挑战,也有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方,但在史学、文学上的地位,却很难与屈原相提并论的。故有众口传颂此“屈原以死报国”说。国人从此说,则有屈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屈原“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他了却自已的生命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之大赞。由此几上,我的拙诗句“了却身心”与 “汨罗沉身”似乎是更比较一致,比较适合时之境遇、比较衬映于时之践为的了, “了却身心”和 “汨罗沉身”一样,不一定就等于“屈大夫一死卸负,胸怀之何有尔?”,也不一定等于“以死了世”,“绝望投江”哉。故而有世人有赞左徒,曰:“国志未酬”,“悲愤难捱”,“遂自沉江”,“以身殉国”也。在这里,岸人用了“了却”这么一个中性词或曰直陈词,不知是否贴切,不知是否妥当。显然,除“了却”一词,如有更好的表陈句字,当然是可删酌的。
岸人以为,屈原诗歌辞赋文学文化的基创性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其“爱国主义诗人”进而“爱国主义”人文品格传颂的坚实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我国世人世代端阳龙舟竞渡棕香祭典,皆渊于屈原文学巨人的致巅、历代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崇奉,衍至而中华民族民间传统俗文化的强劲力量。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屈原的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体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其影响,历代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绘画艺术等难以数计。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汉文学史纲要》) 。
我国诗歌辞赋文学的源头之巨典主要有两部,即《诗经》和《楚辞》。《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录诗歌大多采集自民间民歌,又一部分多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大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至被儒家奉为经典。又,《毛诗》称《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而《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在西汉末年,由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这种韵文形式,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所以,我们称屈原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国最伟大的辞赋家”,是再确切不过的了;所以,许多诗人、辞赋家把每年的“五月初五”视为“中国诗人节”,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中国诗词歌赋源远流长。岸人的一个诗友,著名学者金力先生说:“不读诗经,莫谈作诗。不习楚辞,莫为诗人”。 著名诗人弦意先生说的好,“这些汉文化的奠基作品,古拙之美是无法超越的。”二十世纪,屈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2007.6.21)
发表于 2007-6-21 2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

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6-29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

下面引用由蓝沙2007/06/21 09:41pm 发表的内容:
佩服!!
谢阅!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1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屈子之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

从屈原的死说文天祥等爱国者之死
文/白山
上午看了辞赋名家、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创建人张友茂先生的《屈子的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一文。张友茂先生在文中谈到由其《大魂赋》中“了却”一词引发的 “屈大夫一死卸负,胸怀之何有尔?”就“了却”一词旁征博引作出回答,其中谈到各个时代各界对屈原之死的争论。张友茂先生引用了「史记卷•八十四」中语,“屈原被流放至江滨,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对屈原之死作出了正面的肯定,归结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以身殉国。读后我在张友茂先生的文章下面做了回复,提到另一爱国诗人南宋末丞相文天祥之死和屈原的死的不同与相同,言犹未尽,因此这里就两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死再作些絮语。
张友茂先生在文中引用了三条与他观点完全相悖的言论。一,有的说,屈原投江,是其人生终极观的坍塌和终极理想的幻灭。二,有的说,屈原是在精神上无家可归,其理想实现途径的丧失;是其进退维谷,丧失了立身之基,没有了人生归宿,是在穷途末日般的迷茫和悲愤之下的绝望而死。三,有的也说,从古来, “露申辛夷流落草丛”、“空谷幽兰自调零。”屈原之死,“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之死”。张友茂先生宏达,对此言论并未做直面的批判,而是以自己对屈子的研究与认识,另做新说。反正是是非非,世人自明,况且历史早已以端午节日的命名和祭祀来给伟大的爱国诗人做了最响亮的回答。
某些人就如此,总喜欢在伟人身上做出些文章来,标榜自己的学识,关于以上三条言论,不免让国人嗤鼻。“贤不必识、忠不必用”对于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来说,他的行为与举动都缘于对祖国的忠与爱,他的一举一动都发乎内心,他的作为料想不用人们来感慨识与不识、用与不用;他因祖国的变化而应生出的变化与举动,料想不因为人们与国家的识与不识、用与不用而改变。他的死也决非是进退维谷、穷途末日般的迷茫和悲愤之下的绝望而死,因为无望而放弃了斗争和不斗争。恰恰相反,我以为,他的死是一种永恒的斗争,永恒的姿势。我们都知道,人生不过百年,因此生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能成为永恒,肉身的斗争也只能在有生之年;而死不同,死却是永恒的标致,就看死者保持哪种姿势,为何而死,通俗的说也就是哪一种死相。死相是永恒的,死者死时是妥协的、投降的,那他记载入史册的就永远是这种姿势,如秦桧之流,他永恒的在岳武穆墓前、在人们面前保持着一种跪姿;如果他死时是战斗的,他就把战斗的永恒的持续了下去,永远保持着战斗的姿势,儋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人们对这感触要深的多,强烈的多,纪念碑上浮雕的英雄们,永远保持着死时的战斗姿态,一种凝固有姿态,如果你以手去摸,你会感觉到石头里有热血在奔涌。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屈子投水而死,《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亦曾多次投水求死,未遂。很多人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就如上面引用的三条言论来说,很多人以为屈子与文天祥是丧失了立身之基,进退维谷怕了斗争,放弃了斗争。更有人提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指责伟大的爱国者们的懦弱,缺乏尚武精神,没有血性,没能起而出手抵御。这是很不科学的,其实,屈子、文天祥以及众多的爱国文人志士生前都已同现实环境一直做着最剧烈的斗争,屈原曾几度与楚国内外的敌人斗争,几遭流放,最终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不得不死,投水而亡。文天祥亦曾带兵坚持宋末陆路的征战,打到人粮两绝,无路可退,在海上被元军张弘范部所俘,威逼诱降,死都不得。屈原在同楚国内外的斗争中,文天祥在抗元战争中,面向群丑不屈不饶、不折不俯,都建立了最高的声望,赢得了敌人最大的尊敬与关注,成了双方斗争的核心,故屈原在秦破郢都,文天祥在海上被俘,此时都面临同一个问题:不得不死。为什么不得不死?影响太大,敌国非得他死。若是贪生下去,就非得同自己斗争了一生的小人一样,向敌国投降与妥协,蚁蝼一样没生气的活着,再也没法保节,保留自己的思想,再也无法继续伟大的斗争。死没有该与不该,唯有轻重,有的死烟灭无迹可寻,有的死更遗臭青史,有的死就如神话一般美丽,浩浩然然如一首史诗。这些巨人,他们站在人们中间是多么的高大;在人群之中,我们一眼就能看见他们,致使我们再也遮挡不了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什么都遮挡不了他们,他们也不要什么来遮挡,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前面,致使敌人的刺刀是那么的轻易的就刺中他们。这绝决时刻,他们毅然选择了舍身就死,把自己干净的身躯投向一江纯洁碧水,一死明志,以死来把斗争持续,以最后的永恒的死来同这个活着的世界作斗争,感召着活着的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也并非都是停止与消亡,也并非都是退却,有一种死是永恒的持续,永恒的动。不信,用手去摸摸八一广场的纪念塔,那些石头下都有脉搏在律动。还有那些投水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陆秀夫、饶州江万里。。。。。他们都在水下睁着眼,说着话,就让我们一并向他们致敬吧,这些战斗着的、可爱的人们。
07-07-14下午,张村于铁石山居,待修改。

岸人注:
白山先生,「中国诗歌」驻站作家,著名诗人。
此文发表在「中国诗歌网」上。
http://zgsgw.cn/showtopic.aspx?f ... d=58339&go=next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