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892|回复: 1

[原创]读书小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5 12: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到如今,这是在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讲故事时,每每开头总是这样的启语。因为这是大人们说的,感到大人们说这话的神态中的那一份不可亵玩的尊崇中,让我本来已感到的敬畏里,似也多了一份的神秘,隐隐的一种向往之情浸满了好奇的小脑袋。或许小时候这种片段的集聚,凝结成了我的一份单纯,单纯于一种对文化、文明于文章中的玩赏和怡乐。逮乎畅舒快慰。
 我对于此种心态颇为欣然,也正如我的单纯,只不过每每想在单纯中增加一点力度的味道。
 “盘古开天”、“三黄五帝”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渊源。发轫的民本理性,已经早早的为我们培育了和谐生存的种子。等到“春秋”、“战国”时可谓说百家争鸣,万芳竟发,一种思想已经深植于地,根丰叶茂从而抽穗结实。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不管是“仁”、“爱”的儒,还是“恬淡”、“无为”乐天的道,“兼爱”、“非攻”的墨家等等。这种在群体中的逻辑脉承关系,无论其中怎样的攻伐争打,更迭递嬗,每一个朝代的民众总也不愿超脱由民族一脉循环范畴这一情结。
  这形如而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谓,也似显带着中华文明完整的没有大的亏损的保留下来的因由。连一个名号都无不带有其中延续性的家园理性。在人的生存,人的相处以及伦常方面,中国乃世界大方之家。其中对于一种精神的过分追求,甚而弃官归隐也变得合理而自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拂袖而去的典型明证便可见一斑。这种景况在灾难,争斗,打伐和坍陷中不是随之趋败,反而愈加的强固和坚劲。这在当时无疑多多少少的在经济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疲软,长期在自耕自足中修修补补,脚步蹒跚。
   对精神人格的过分追求走到二十世纪末,在物质,经济上才添加了一些色彩,并日渐灿烂,辉耀和景盛起来。有着充分精神的累积,历经几千年的递嬗,以浑然不可阻挡之势的强劲发展,不能不说中国在这方面的高明,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长久期待。她是不可阻断的,正象我们华夏的整体文明,她的厚度,她的凝重,她的坚韧,她的挺拔,她的锋芒,她的昂阔趋步所显现出的张力,将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引领世界,缔造新的文明。
  走出自耕自足到经济繁荣是一种群体性的拼争。所不可忽略的是,我们更要以知识为土壤,以文明作滋养。群体是野蛮的藏身地,更是无序滋生的地方,所以必须小心提防。因为野蛮无序的后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想象得到。
   我在时常的掂念中,单纯的明净一掬只不过缘于心中一份长久期待的文明昌盛和对自己祖国彻心通透的喜爱和眷顾,以表白对她的仰之,视之,颂之,歌之。或许这便是我长久不屑于那一点的晦暗,在明澈中尽可能的光耀鲜亮于群体中树之风声之草芥的愿景。
   中华文明在整个人类的文明中应该说是排属最晚的一个,但也是最为完整的一个。这不是说因为她晚才得已完整。而是因为她的实存,她的精神有着一种金钢不破的强劲,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家院砌造得十分完备,牢不可破的给后人留下了内部整修的空间。想来我们是何等的荣幸!
   这一切是与我国的传统文明密不可分的。
   看看历朝历代,从古到今囊括世界一切之国家,它们的发展为什么总是和宗教形影相伴,割扯不开。因为人的思想也需要一个居所,我们总不能不使它宁静而一直让它处于一种思考和焦虑之中,于是宗教便自然而然的创造了出来,这是一种必然。最直接的宗祠之祭当可一窥。不管那个国家,也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千古皆然。这就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先人早就明了澄净贯通贯穿了。这就使不产于我国的佛教——至高至上的高度文明的教派在中国结“圆”达成“惭”、“悟”的自然天成之因。中国自古有“道”,但并不弃“佛”。思想的一贯始终便可归结为“仁”、“爱”之心的传统承传——善良的天性彼此谐和的趣味。在弘扬中国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似乎在冥冥中看到了先人慈祥展眼的笑容.....
  不可预见的行程中并不都是坦展和平稳的,在社会中分担角色不必过多的怨忧。形如一果颗树,一个人只能吃到一个位置的果子,也不可过多的羡煞,努力寻找就是了。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如此完整而美好的空间,我们更应该象我们的先人饱有一颗洁净之心,一心一意的修造我们的家院才是。所不同的是,我们把我们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传播的更远,使我们的眼光也更宽阔更高远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彼此耗损,抢来争去,这不但使我们得不到果子,甚而至于连树也保不住。文化文明在这个时候尤显重要。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宽仁求上、和平创造,勤于为事之心是很不错的心态,一脉传承的和谐趣味是我们的先人所给予于我们的人生最大的最富足的思想基础,我们必须秉承发扬,继往开来。
   
“文以载道”是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现时的自由舒展的张力使人的视角,评判的申述极为弘阔。不管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凡所形诸于文字,都让人能感悟一点,哪怕仅仅是自然中的一点清丽,人事之间的原本清然之善存。我们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能流泻一点,庶几乎使传统中华文明或可增胜,便是我们的牛溲马勃之效了。唯其如此,颇为欣然才真真有单纯之质,明净于心之实了。

[/watermark]
发表于 2006-10-15 18: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读书小札

唯其如此,颇为欣然才真真有单纯之质,明净于心之实了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