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583|回复: 3

[原创]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0 1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试解《论语·学而》道德天机
        www.rxdjt.cn
陆声俊
构建和谐社会,必过小康一关,尔后方言大同,乃孔子诲人治世之道,认道体系昭然。今重提社会奔小康,必解孔孟治世之道,且必须抢先世界,启用这套认道体系。之所以如此说,皆因国家要大同、人类要大同,舍此认道体系,别无他路可通。现在,摆在国人面前的文化选择,当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可怜国人意识不到。峥嵘岁月几千年,无不探寻社会和谐之道,远祖文化本是此道根本、可被后人因人性利欲扭曲障蔽、即个欲无限膨胀所丢失。而今不思启动,也不知该怎么启动?或该不该启动?又成了士阶层即知识分子的争论交点。皆因这套价值体系,尘封已久,残破不堪,且被历史曲解、蒙尘太多。然无非解决正本清源问题,便可一劳永逸的继承与复苏传统道德之根本。摈弃历史加给它的虫蛀、病变、有害枝叶,而今并非难事。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人的道德力量,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预期目的,则小康而大同,可指日而待。
几天前收阅李伯淳先生网络发来的文章,题曰“就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向于丹教授请教”现将全文抄录于下:
就“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向于丹教授请教
尊敬的于丹教授,您好!
2日11日,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这一节目。在受益颇多的同时,增添了一些疑惑,决心向您请教。
您说:“今天评价孔子的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因为他被奉为万世师表;但另一件他失败了,就是他的治世。”孔子治世失败的说法,使我产了疑惑。讲了许多故事并加以说明之后,您说:“大家会对孔子的理想(注:治世理想)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置疑,认为过分理想化。但是他有他一套理想化的推导。都觉得孔子的思想理想,就是他需要时间、需要纯扑的民心、需要稳定的社会风气,需要从容地建立。当然外在的这些条件也都是他假想出来的前提。”接下来您将孔子的治世思想比喻成“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指望着一个乌托邦的来临,但是他会有一些推导的逻辑给我们启发。”
听完您讲的“于丹《论语》感悟之治世之道”节目之后,我前惑未解又增新惑。孔子的治世思想过分理想化?孔子的治世思想是理想化的推导?如何实现是他假想出来的东西?孔子的治世思想是失败的?这些疑惑,我想弄清。
儒学创建人孔子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治世。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都是为治世为服务的。孔子的治世思想如果是理想化的、假设的、失败的、乌托邦一类的东西,今天还能复兴吗?复兴儒学有多大意义呢?
要评价孔子的治世思想,就得了解孔子的治世思想是如何来的?评价孔子的治世思想,不能只看到他生前未能在某一诸侯国全面贯彻孔子的治世思想,更应该看到在他身后的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宣传、施行孔子治世思想的情况。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一生不懈追求,勤奋工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孔子却自称是“述而不作”的。《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说自己只是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爱好古代的知识,就像他的前人老彭一样。
  孔子 “述”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化典籍。《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的语录。在这些典籍中,的确是承传了尧、舜、禹、汤、文、武等时代的优良文化,孔子确实信守周礼。在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乾隆的题联: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可见,孔子的治世思想是前代圣贤治世思想的总结和继承。
孔子的治世思想的价值如何?在他身后,在汉代之后的2000多年里,孔子的治世思想对国家的大一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历代帝王纷纷发表言论,肯定了孔子师表的意义。汉武帝独尊儒术,隋文帝、唐高祖、唐高宗都封孔子为“先师”,明世宗嘉靖九年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祖顺治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顺治十四年又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
在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内悬有康熙御笔的“万世师表”。有的文庙有一副对联:“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明太祖说:“古之圣人,自羲、农至于文、武,法天治民,明并日月,德化之盛莫有加焉。然皆随时制宜,世有因革。至于孔子,虽不得其位,会前圣之道而通之,以垂教万世,为帝者师。”康熙也说:“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不能只用来说明孔子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成功,而更应该用来说明孔子治世思想的成功,因为奉他为“万世师表”的是历代帝王。至于孔子治世思想为“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由”,这足以表明孔子的治世思想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深入的贯彻。
孔子的治世思想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如近期日本首相福田前往曲阜拜祭孔子时说:“孔子儒家的思想如果成为常识性的东西在大家心里扎根的话,世界一定会变得很和平。”孔子被国际社会誉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享有崇高的声誉,深受人们仰慕和敬重。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总之,孔子的治世思想并非理想化的、假设的、失败的、乌托邦一类的东西,而是贯穿于孔子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里的精神财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唯一没有被肢解或消灭的国家,这与孔子的治世思想不无深刻的联系。
以上内容不知对否?请您在百忙之中指正!
我作为热衷于中华文化复兴工作的一员,八年多来组织了四百多次中华文化复兴活动,重点研讨中华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作用,目的是促进中华文化复兴。一九九九年至二00二年,我们根据“从中华文化看21世纪世界百次研讨会”与中华文化新成果报告,整理出版了《中华文化与21世纪》一书。赠给您,请指正!
感谢您为中华文化传播所做出的贡献!祝愉快!
李伯淳敬上
2008年3月6日

读李先生以上全文,某知李先生乃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院长,谦谦君子,国学功底颇深,他创“中华文化大成意宗学”,其实是对传文化认道解秘,但劝世非常委婉,不像我直来直去,一语道破天机:中华全部文明是“意识反映存在”,跟西洋文明的“存在决定意识”恰巧相反,“意宗”也就是“意识”。故他尝为当局和谐理论撰文分忧。读其文与其说是向于丹讨教,勿宁说是对孔孟之道、儒学经典被任意歪曲,引导国人如是阅读《论语》非常担忧、亦非常敏感。但表述依然委婉谦逊,恐实难引起学术界之共同忧患。由此想来,护道并非李先生一人之事,尚需布道亦非只须针对于丹一人,且未必布得了。理由是去年其受十博士“炮轰”,某一介寒儒非常同情,给她评语很高,毕竟其透过央视管道、为当局弘扬中华文化作抉择,探测了国民内心的尊孔诉求、推动了国学回归的浪潮,人们当以中庸平常之心,对待其认道的不足、可容其日后慢慢悟彻修正。
且为此,还同大儒蒋庆、鞠曦先生就此网上交流,盼望二位不要求全责备,郭齐勇教授,韩星教授,韩绍正教授均是资深国学专家,儒学大师,尽管知道其认道太浅,但支持我的评价。毕竟诚为儒学布道,欲挽道德于颠覆,而今的儒者是少之又少。但没想到,一年后的于丹悟道、根本不接受天下人之善意,这不光是学术水准问题,过勿惮改她根本不听,实乃我行我素、奚落人生、奚落天下所有诚心护道之人、愚弄天下愚昧于股掌。
无怪乎马厩失火,孔子只问人安,于丹反是。其学生跳椄,她却为官路应酬,不予过问。这又证实孔子是悲天悯人的治世至圣。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之所以鲜矣仁,实乃人性不遵天性之善的自然本真。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由这样的老师带,乃是天下之共忧。是儒者,当知布道之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岂止救孩子,更需救于丹,难道她不就是当今“巧言令色”的学术化身?
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多少年代,伪儒造衅,孔孟背锅。而今倘再如此,良知何在?国人道德,怎么康复?
值得高兴的是,几天前曾看央视直播,国务院总理就两会答记者问,所有中外记者提问,并不使人感到新奇、也完全能够估计温家宝总理会怎么回答。让人高兴的是作为一国宰相的总理,他那从容不迫、温文尔雅、慎言敏行,以民生为忧,已俨然史书中似曾才有记载的民之所盼道德君子一位。所有记者提问,大凡关注各自利益太多,因此通过答问,想了解各种政策走向。殊不知所有利益的关键,悟道只看一点,此一点就看一国元首及其宰相的个人修为、即悟道能力所在。这其中所含天机,难道不就是孔子的治世之道?至于于丹怎么会明白,因其悟道出口都以自利为托词。词由心生,此心非道心,怎么解通孔孟治世之道?
孔子的治世之道,已然明明白白告知天下,治国必须“允执厥中”,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人为本、君轻而民贵,孟子几近白话解释。温家宝要当个好宰相,也必须言行一致,如此履道。舍此,人道不允,天道不依。因此他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见认道水平,犹如孟子嫡传。所憾之事,共产党的高官,我不知道他们仍心有余悸什么,至今都不敢直引孔孟之道,这对国民道德教育、良心回归很是不力不利,怎么找回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我想同总理商榷的,但愿他能读到此文。
人性认历史、尊祖宗、敬血源、大凡不买同辈标新立异之帐,这也是天地人道之本真。而同辈人、他总认为你是以权做秀,唬弄本人。所以一国元首、一国宰相,每每深入民间,大有尧舜之德,那些斗争哲学的精英,依然不依不饶、总有毁誉。不知温总理是否觉察,此一道本天机所在?当然,是儒者,都好说,只要你认道本真,大凡一听就懂。你无论如何组词表达个人意志,他能理解你的道义之心究竟多深。所以,一国总理两个多小时记者问答,只需浓缩八个字“民之所忧,我之所行”比什么都珍贵。国家的宰相,只要能体上善如水之天道,国不富、民不强,未之有也。难道国民还有什么比这更需关心的利益所在?我以为,天下儒者现今都该如此悟道。倘人人如此,温家宝总理治理这个国家就好办多了。治国跟理家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就怕“一窝哈嗼乱叫”,天下不被叫穷,也被叫乱,除非向毛泽东一样,根本不研究上善如水是何道,完全靠拳头讲狠,天下只有恐惧佩服的份。可今天这个时代,谁都不敢对年轻人再用此套。
再看,于丹说孔子的治世之道是“理想”,是“失败”。赵普是宋朝宰相,经验感受却跟于丹完全相反,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知道,“理想”一词是西洋文明的产物,是选言判断的演绎推理,跟我们的文化是生活经验的归纳完全不同。中华文化的整体不是“理想”出来的,而是“道德(得)”出来的,故称道统文化。说孔子有“治世理想”就己经大错。“理想”是乌有瞎猜,“道德”是实事求是;“理想”是不讲道义责任的,即思想是可以任意放荡的,做错是可以诡辩的,“道德”是对历史的乘载,悟道审慎不敢丁点马虎,做错必须对生生即苍生负责;“理想”是不讲天机的,“道德”是靠悟得天机产生;“理想”可以通过语言任意表述,天机不悟是难以言传的;所以,中国有“天机不可泄漏”一说,有“道可道、非常道”一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道德化身,故称至圣。因此,他一辈子只乘载道义播种,根本没有空亡的“治世理想”。这在人性通天性的智、仁、勇上,他已经解释的清清楚楚。同样是智、仁、勇,浮躁者是很理想化的,其人性的表现是临事不惧,胆大妄为,朋比为奸,不顾众生。这是强盗的智、仁、勇。临事而惧,多谋而成,杀身成仁,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这是君子的智、仁、勇。“道德”和“理想”的差异天机就在这里,除了悟性及其拿事作比,把这两者我们很难用语言说清。我们知道,中国有句大人小孩都会说的话,叫着“盗亦有道”,其实这是有典故的,孔子与柳下季为友,柳下季之弟是有名的盗跖,聚卒九千,打家劫舍,脍人肝而脯之,天下人受其侵暴、苦不堪言。孔子知其理想磅礴,智、仁、勇俱全,只是走了歪道,想说服他改邪归正,以天下苍生为念,可他就是不肯,不看其兄颜面,差点将孔子杀害。但盗跖也能对徒儿讲“盗亦有道”的智、仁、勇三达德,所谓“夫妄意室中之藏(妄意者、理想也),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故曰强盗逻辑。表面看也是仁义礼智信,只是其智、其仁、其勇不能用天地生生之道作检验,道德又何在?
再说,共产主义是我们从西方文明中学出来的理想产物。这理想是好,可它根本就无法实现,致使我们的文化历史错位,无处生根,只有往西洋文明的树丫上嫁接,历史在窝里斗中展开。惟新和日韩同时起步,国家却变成了第三世界。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当年也是惟新,重在历史承续,革新鼎故,礼乐风化,国富民朴,社会小康,人民生活突飞猛进,势在依循了人性合天性的自然本真,使得天下归仁,凝聚力无限。孔子的治世之道,就是这一归纳的产物,非常系统(请参考本人写的《简明中华道德价值体系》网上搜索)。这样的生活之道,从小衣食无愁的于丹闺秀,又怎么能够体悟,不妨,下面让我们来同样阅读《论语》,谈悟道心得,看看两种认道的根本不同在哪里,以便厘清儒道本义之真伪。但我也只能说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隐世独善的体制内外大师们纷纷赐教。我觉得天道循环,已露端倪,该是大家都来帮国家切实构建和谐社会、匹夫有责的时候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以上这段经文,语出《论语》开篇,是整部《论语》的认道纲领,相当今天的概论。修道浅薄、不历沧桑、哗众取宠、巧言令色、投机取巧、利欲薰心,均不能解通短短数语所含内容的博大精深,我也只能挂一漏万。而况于丹教授,家境优豫,毫无沧桑背景,书香门第,练练辞藻在行,体会体会头头是道还可以,但不知“道本”为何物。即便如此,但多少也能陶冶情操。而要她体会孔子既是中华文明的至圣先师,就该知道其治世之道、其实就是天地人道之本来怎么可能?我们不该强人所难。应该说老生常谈的心灵鸡汤,也深得祖传熬制秘方,于今天的世道人心有补也是值得肯定的,这就是李先生称道的受益匪之评价。我在这里给以的评价依然是依照了中庸之道而定位,可以说是肯定与否定参半,故写此忧虑文章供天下方家推敲,不要以为民间认道早已绝迹。良药苦口,于丹勿怪。
国家元首按其人生坐标的《论语·学而》解折
    天道生生,生生的自然之道至善如水,万物由它化生。于是,才有生命、才有国民,我是一国元首,更当依序认道,体天道之善,而善待每一生命更包括自己,这是我作为国家元首之所以知天人合一。知天人合一,就是以心性认道,认人道之善该合天道生生之善就是德,因德通得,故合称叫道德,所以,德就是心得、即用心体悟或证明了生生之道的存在。尔后,我把这道德能引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这头头是道归生生,使天下人都能平和生存,天下人称这种认道本领为圣明。因我有这种圣明,因此天下人选我,让我代表这生生之道,皆因是我最能体悟这生生之“德”。大家把我看成是这生生之道代表其至善意志所生出来全面推行其至善的儿子,故曰天子(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优秀本质,也是道德两个字的根本含义,根本不存在农耕社会、工业社会道德有什么不同的胡说八道、也不存在封建迷信、用今天的话说,这套价值体系非常科学,但用科学表述道德是不正确的,因科是把整体剁成八块去分析)。所以,我必须时时修习、体悟这天道生生之至德,以此为表率,带领天下众生,习行这种至善,治理我的国家,因而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人为本,君轻民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足食、足兵、民信。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久而久之,中、法、英、美等夷邦朋友,知道人类要大同,唯我认道至真能成,因此怀柔而至,不远万里都来同我交流,向我学习,与我建交,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那些不知道我的国家,或者尚没完全体会我言行的本国国民、他们不为我讴歌,也不向我颂德,我也从不愠责他们,这难道不正是一个有道国君,大德君子的行为吗?(我立于天地人道之中,没亏天子之德,也带头享受了性命双修、生命的原始反终之本真,心安理得,治国无愧)。
           从政官僚正确找准人道坐标的《论语·学而》解析
    天地之道,上善如水,非圣人教我无以知。我因读圣贤书,方明仁心无所不在,首先知父母生养恩德,感而戴之,方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重在反身而诚。推而演之,我能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于是家齐身修,人民知道我善良,能够代表大家的意志而平天下,故此我学而优则仕,以德操权柄,广播仁爱于人民,使民相劝而无讼。我表上善之率,忠诚挚守,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敬其事而后其食,时时记习历史圣贤的道德学问,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久而久之,许多同我一样认道的同志、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找我交流心得体会,向我学习;需要我提供行政服务的广大市民、都把我当成知冷知热的朋友,很远找来求助、这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政者、正也,我以中庸生生之道、爱己爱人、用以支配自己的行为,我不贪功名、更不行贿跑官,升降无所谓,哪里都为民,人不知我有德,我没必要去责怪人家,即便因此罢官,也算功德圆满,功成身退,这不就是我践行了为政之道的君子之德吗?(我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坦然天地间)。
             从医者正确找准人道坐标的《论语·学而》解析
天地之道,生生至善,仁者爱人,我和人都是天地生、父母养,我无时不刻不在体会这种生养之德,修习医术力求精益求精,为的是帮助一切病患,医好他们的病痛,使他们和我一样健康生活,我也从而受益多多,这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人们知道我有这种医德、医术,不远千里向我求医、求救,同我交流医学体会,对我诚挚友善,这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不知道我有这种医德医术的人,我也不怪他们不来找我,这难道不就是一个正人君子该有的道德操守吗?
            从商者正确找准人道坐标的《论语·学而》解析
    行商坐贾,经世济国,本是天性通人性所配生给人类的生生之道,为得是解决职业分工后的相互生活需求,经商我首先要修习和明白这层道理,无时不刻都在实习这层生活之道,思想著该怎么了解市场需求,为得是调节四面八方的需求平衡,从而凸显自己的商业成就。这成就、就是我对社会有贡献,社会给我以报酬,我不坑不蒙守正道,赚钱心安理得,皆因得者、德也,无德终不得,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以道取财,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久而久之,我的公司或者我个人的信用被社会认可,人们从国内国际很远的地方都来找我做生意,互通有无,这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我有很多价廉物美的商品人家不知道,那是我信息传播没有做好,我并不怨天尤人。这不就是一个商场道德君子该具的道德修养吗?
                   务农者该怎么解读《论语·学而》
    耕读是天道生生的传家之本,人间正道,各业苍生赖此活命,无野人莫养君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我无时不刻都要修学如何播种,如何耕耨各种农作物,使庄稼按自然规律达到最佳产出。虽然我披星戴月,勤俭节约,这难道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由此,我仓盈衣食足,待人礼义重,六亲有往来,家和万事兴,远亲近朋访,商贾天下来。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即使条件没有达到如此这般美好,而我勤劳为本,父耨子耘,外有田间菽水承欢,内有家常人伦之乐,人不知我不愠,养生送死我无憾,安守本份,不胡作非为,也从不惹是生非,不亦是正人君子吗?舜发于历山畒亩农庄,付说是泥瓦匠出身,匹夫亦作天子、权贵、君子中之大德,或圣或贤,历史何曾记载农夫不可以成圣。
             学者或教书先生该怎么解读《论语·学而》
    生生之道止于至善,为学之道,在明明德,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故将所得之道,即各项学问,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传授于人,旨在使人懂得和我一样修身尽性,用以掌握各种生活知识,亦即科学技术,研修诸子百家,阐明修齐治平哲理,我无时不刻都在思索和修习这些已经知道的知识道理,使之达到认知无穷。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久而久之,受我教育的人从而都受益,我桃李满天下,国内外的学者不远万里,都来同我交流为学之道的体会,自己的学生也从各地经常打电话问候老师,这不是件很快乐的事吗?我在学术上的成就,有人并不知道,但我做人心地踏实,无愧天地良心,我有必要去怨愠那些不知道我的人吗?这不就是一个正人君子的为学之道吗?
寺庙方丈和道观长老该怎么解读《论语·学而》
    生生之道根于鸿蒙太初,鸿蒙太初便是空空洞洞,便是如来之佛,便是无为之无极而太极。这太极内中遍藏物之性道,方而生之,便一而生二,二而生三,三而生万物。因此,人生感悟便头头是道,道本归一日用而不知。我等空修空洞,无以事父母,无以亲兄妹,有悖天地人道、性之本真,故性命总难双修,虽知原始,但无以反终。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宇宙之外是何天地?鸿蒙太初之理何在?西洋人的先哲先贤们也无法自圆其说,导致今天他们的哲学终结,所有科学大家,无不担心其科学的工具理性,绝不是人的天性本真,单向挖掘,必使人类自行灭绝。唯有华夏文明、孔圣总结的中庸之道,才是世界的本真,能使性命双修的认道哲理永通。这世界生生灭灭、本来就只有允执厥中的生生之道,这生生之道才是鸿蒙太初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所认之道、最终都只有向孔圣归宗一条路。因此万圣之圣、孔子至圣。我们要人脱离凡尘、空性修身,虽有精神寄托寓所,可命道延续也是问题,人类何以永存?正因为我们认道基于工具理性太重,也给现代科学提供了认识光子物理的方法,空寂无为都是光子物理本身,所以,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反省和悟清孔圣教诲我们中庸生生才是世界本身的这层道理。这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正因为我们空空悟道,孔圣儒学比大海宽广,能纳百川,我们也就成了孔子儒学、中庸之道这一至德精神──协助人类修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好比枝叶和树干的关系,我们也同时解决了很多性道生活需要的工具理路,即科学发展的思惟方法,亦即器皿物成的认道逻辑。所以,到我们寺庙或道观参拜菩萨的众生朋友络绎不绝,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修为吗?至于那些不知道性命该如何双修的人,把我们说成封建迷信,依法他虽可以允许人家信仰,但他自己不愿意信仰,我们也从不怨尤人家。这就叫人不知而我不愠,不也是我们这些爱好该修行的大德君子的神圣所在吗?
女人该怎么正确解读《论语学而》天下才能太平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之所生生。一男一女谓阴阳,阴阳合璧衍人生。故天道阳刚,地道柔顺,天道生生,地道养生。乾坤合壁致中和,方知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圣人道德之由来,亦本人生自然之本真。有此本真通天性,方知阴柔爱阳刚,阳刚爱阴柔,故男以阳刚为本,女以温柔为本,本立而道生。今天下不谐,皆因人欲不依道本,学丛林文化,片面强调男女平等,导致阴刚阳柔错位,违反自然本真,故社会乱象环生,多因是也。中庸之道非平等,中庸者、平衡也,谐和也。平等者、平分也,平均也。高山流水不平均、但很平衡;诧紫嫣红不平分,但和谐无比,天道生生本如此,才有大自然造物环境之美。反之,要是天地一平如水,则万物何以区分,生命亦索然无味。故夫为妻纲,妇为目,天然之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敬如宾,琴瑟友之。因此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姑嫂亲睦,夫唱妇随,家庭和美,宜家宜室,通情达理,时习本分,不亦悦乎?我之贤淑人人敬,邻里尊仰,六亲争相往来,不亦乐乎?我之才德双全,节孝俱备,不求人知,人亦知之,不知者骂我傻,我没必要愠恨人家不知。我也不学人家高唱男女平等,泼妇骂街、水性扬花、红杏出墙、勾人殴斗、惹是生非、丈夫敬之我不逊、丈夫远之我怨恨、爬到老公头上去做窝。我之淑德可化育子孙善良,可保全后人富贵,懿德永存,难道不是女中尧舜,不亦君子乎?
孔圣纪元2559洋元2008年21日
[/watermark]
发表于 2008-4-27 0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学习 这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啊
发表于 2008-5-28 15: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好在一点,现在是全球国学热,于教授也有功劳.
发表于 2008-10-15 23: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孔孟之道被肆意曲解之忧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是该引起重视!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