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689|回复: 1

沙发上的那本《美术观察》创刊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美术观察》杂志的一位普通读者,第一次看到该杂志的前身《美术史论》,时间约在1991年夏,地点在重庆北碚图书馆一个靠近嘉陵江的期刊阅览室。在当时,我还是一个租住在附近的美术考生。这个阅览室并不需要办理阅览证之类的手续,虽不大但窗明几净、环境安静,非常适合读书。到了周末的时候,我喜欢窝在那里,中午饭一般是到外面买块面包。阅览室中不但有受大众欢迎的《读者》《故事会》等通俗读物,也有英语读物、艺术类报刊及部分高校学报。据说,该图书馆的历史深厚,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于1928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等文化名人曾担任理事。风景秀丽的北碚小城,在抗战时期是陪都的后花园,汇聚了众多文化名人,据说北碚图书馆在当时还有由手推车组成的流动阅览点,这一道战时独特的文化景观让人倍感斯文,也很是让人心仪。

我当时最喜欢看的是《连环画报》,因为有故事有图,好看。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美术高考要考《创作》,可以从中学习构图什么的,我也经常带速写本去临摹。而看到《美术史论》杂志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以文字为主的理论读物,图片较少,多刊登在封三或是中间两三页的铜版纸插页中。所刊论文,当时的我还基本上能看懂,如果象现在的某些刊物的论文动辄大段引用福柯、德里达的文字讨论中国美术,我承认:未必能看懂。

1994年秋,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在北碚邮电局第一次订阅了《美术史论》。我还清楚地记得,邮电局的水泥柜台上刷的深绿色油漆已掉了大半,显得斑斑驳驳。订阅后,我每次都到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资料室领取,管理员是张生力老师。约在1995年下半年,我发现《美术史论》季刊很久都没收到了,正纳闷是怎么回事,后来收到了一本比原来略厚一点的绿色调封面的该杂志,下角标明3、4期合刊。我并不知道,这就是《美术史论》的最后一期,而改刊的《美术观察》将隆重登场。后来,我收到了图文并茂、全铜版纸精印的大开本的《美术观察》创刊号,封面设计是《平面构成》课胡梅芳老师所讲的明度推移方式。这本杂志放在学油画的邓斌同学所租住画室的布艺沙发上,精美的刊物显得很“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潮”,让来画室的人眼睛为之一亮。我与画室的主人都觉得很成功,感觉我们跟上了时代的节拍。因为,当时杂志的装帧普遍还比较“朴素”。

很快,我们就大学毕业了开始各奔东西。因为与喜欢看书的邓斌同学在订阅报刊等方面有着“共同出资”的情况,最后决定所订书报一人一半平分带走。我分到了《美术史论》停刊号,而邓斌同学分到了《美术观察》的创刊号。几年以后,我开始研习美术史并就读该方向的研究生。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我感觉《美术观察》还如初生般那样青春年少,虽然我也关注其他报刊,但对这本平民性的杂志情有独衷,并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感受。我个人认为,《美术观察》杂志的办刊宗旨与北碚图书馆类似,是为普通民众和普通美术工作者服务的,不是那种只供几个圈子内的朋友玩与大家关系不大的刊物。该杂志走的是一条坚持社会正义、直面美术界的问题而且雅俗共赏的“革命道路”。与同类杂志相比,有着自己的一些鲜明特点:

一、容量大、图片美。与早年的《美术史论》相比,《美术观察》的不少文章大都较短,有的只有一千多字,往往是一个鲜明的观点加基本的论述,同时配发精美插图。这样,杂志的容量就大大增加,可读性也增强了。有时候,我也颇怀念《美术史论》那种纯文字性的读物,但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即便是很严肃的学术读物也需要做到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现在大家都忙很累,哪有时间和心情将一本杂志数篇长达数万字的论文从头到尾看完。但是,《美术观察》的“美术学”、“国际视野”等栏目,所刊文章基本上是重量级的,字数多达上万。这是《美术史论》的正统血脉,体现了学术杂志应有的深度。

二、切现实、选题精。就我的感觉,改刊后的《美术观察》杂志比较注重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而非此前《美术史论》偏重传统书斋式的考证和坐而论道。现在,杂志的四大板块,即“观察家”、“美术家”、“美术学”、“国际视野”已得到业界认同,而我最关注的是“观察家”栏目下的“热点述评”,每期以约稿和征稿的方式讨论一个话题,话题往往针对美术、书法、设计界的一些问题,选题精到而且社会针对性较强,所刊文章往往一针见血、观点鲜明。《美术观察》也刊载一些针砭时弊、彰显媒体监督力量的文章,笔者至今还记得,钱海源在1996年第1期的《美术观察》发表《韩美林的巨型雕塑属哪个档次》,而李南友、裘真在同年的第4期针锋相对地回应一文,《这样的批评属哪个档次——与钱海源先生商榷》。后来见到作者钱海源与前主编邓福星二位先生,旧话重提。邓先生说,这仅仅是学术探讨,别无它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论战确实活跃当时的学术气氛,营造了批评与反批评的良好环境。还记得赵世民有一篇短文《谁是我的新娘》(载1997年第9期),借婚纱摄影新娘妆的类同,批评当下美术创作的同质化。另外,署名“大隐”的作者经常发表一些颇具机锋的嬉笑怒骂的短文,让人印象深刻,尽管用了笔名但从行文风格还是可以看出来作者是谁。而当下的批评,有着太多的问题与顾忌,稍不留神就会惹上官司。

三、装帧靓、印刷好。在装帧上,杂志的目录页、公告或是某些标题喜欢用橘黄色的底色衬托文字,很是醒目。而我的一些文章的标题,也喜欢这样处理。而在印刷方面,**公司的印刷,质量确实上乘。难能可贵的是,杂志社成立了年度装帧艺术设计委员会,每期由一位著名的装帧设计艺术家负责,既保证了统一的整体风格又有一些小变化,视觉效果自然不俗,我甚至觉得在装帧方面比某些设计类的杂志还更考究,这里就不赘言了。

作为一位读者,我偶尔也投投稿,参与一些读者问卷之类的活动。约在2003年杂志社征求意见,我曾在意见栏中填写了一项:注意文字的校对,如有的文章将“人物画”误为“任务画”,这不太应该。后来我收到了一个精致的黑色封皮的采访本作为纪念。《美术观察》创刊以来,如同一位良师益友如影相随并见证了我在学业的点滴进步。有的我喜欢的文章的作者,后来在某些场合相见了,当得知对方的名字后立马就想到他的某篇文章。有时,我还开玩笑地说:“我不但吃到一个味道不错的蛋,而且还见到了下蛋的鸡!”第一次见到邱正伦先生,我说,看过你的《走红的代价》一文,还在网上对批评你的一篇帖子回应了一篇短文。

如今,很怀念与《美术观察》结缘的青葱岁月,怀念那本画室沙发上的创刊号以及远在深圳的大学同学邓斌。有时,耳边会响起当年大家都超喜欢的刘德华的粤语歌《谢谢你的爱》,这是一种略带些许伤感的美丽心情。



发表于 2012-7-20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术观察》也是我喜欢的一种杂志,现今的报刊多了,杂志更多,真正让人看了还想看的东西少了,纯粹的经济第一了,唉·······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