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谢安等40余位文人雅士宴集于会稽山阴兰亭。
酒醉兴起,文人们挥毫泼墨,吟诗作赋,千古名篇《兰亭序》就此诞生,也写就中国书法无法超越的图腾。
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又到,距离《兰亭序》诞生,正好1660年。
真正的《兰亭序》准确诞生地,已无法考。然而,在我们周围,却处处可见兰亭遗韵。兰亭,伴随几千年的中国书法,生长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在这个1660年后的午后,在输入法横行的今天,兰亭书法社领衔启动“书风和畅校园行”活动,希望重寻1660前的“兰亭”风雅之气。
踪迹·步绕西湖看不足
苏轼曾经在《书林逋诗后》中如此形容林和靖的诗与书:“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放在今天,这句话用来形容杭州人身边处处可寻的书法踪迹,依然很妙。
闲庭信步时,我们还能在杭州的角角落落里,惊喜地发现一些无主可觅的书法涂鸦。
就在北山路新新饭店背后的葛岭路上,沿着石板小路漫步,可见一无名无号的墙门。斑驳的红色木门上,有人留下了“高树白墙枯竹影,山路青衣山鸟啼”的行书,为这一段闹中取静的小道,更添了一份清幽傲然。
河坊街那些七拐八拐的巷子里,老房子之间,还有许多用来标识地界的石碑。虽然无名无款,但常常吸引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的师生们席地而坐,学习拓碑。
至于名家墨宝,更是数不胜数。爬上孤山西泠印社,喝杯茶晒晒太阳的时候,杭州至宝、中国尚存最早的隶书碑石之一《汉三老碑》,正在你不远处,安静地享受着山色湖光。
登吴山紫阳山时,总能看到巨大的“第一山”墨迹,它是宋代书法家米芾写的。
“胡庆余堂”墙门上的“庆余堂”,是秦桧的笔迹。原来,胡雪岩生前喜好古董,收藏了一块匾,是当年秦府落成时秦桧自己手书的“余庆堂”,他把“余庆堂”3个字顺序换了一下。虽然秦桧遗臭万年,但从书法角度看,那确实是好字。而高墙上的“胡庆余堂国药馆”的大字,是知名书法家章其炎所写。
踪迹·扫地书家怀绝技
每天下午3点到晚上10点,整整7个小时,从断桥残雪亭扫到电瓶船码头,但保洁员王永林并不觉得疲累,手握扫把,在他心里舞的,是一杆毛笔。
王永林46岁,江苏灌南县同兴村人,酷爱书法,早在21岁那年,就有人慕名到村里请他写春联。
3年前,王永林一家来到杭州。行李箱里,除了随身衣物,还有那支跟随他多年的羊毫毛笔,以及一瓶一得阁墨汁。
每夜归家,已近凌晨。在百井坊皇亲苑那个只容得下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的出租房,王永林轻轻铺开报纸,提笔蘸墨。这几十分钟间无声的笔墨流淌,是他终日疲累后最自豪与享受的时光。
王永林最爱北宋书家米芾,喜好书写唐诗,譬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日日习书,令王永林与身边人都显得不同。他不打麻将不打牌,一双大头鞋擦得锃亮,步行间,白色袜子亮得晃眼。
与身边人喜好扎堆热闹相比,王永林更爱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尽管,他只是一名城市普普通通的保洁员,甚至,偶尔,他也难免受到一些游客的怠慢。但王永林总是彬彬有礼,说话客客气气。
他笑说,或许,这都因为心中有对书法的敬意。
阳光下,王永林挥起扫帚的那一刻的专注,与夜色里舞动毛笔的神情,相似。
踪迹·街头巷尾留墨韵
在湖滨之岸,常可见三两市民,拎一桶清水,悠然自得地在石板路上就地而书,有临颜真卿正楷,或文征明行草,或其他各种名家。
这些书法爱好者用来练习书法的笔,都是DIY特制的,很有创意。比较常见的,笔杆由竹子或塑料制成,长度远远超过普通毛笔,但恰恰好便于低头书写。最有特点的是笔头,通常是一块圆锥状的海绵。
家住滨江的市民,在经过横跨钱塘江南北的“复兴大桥”时,不妨细细琢磨这4个大字,这是几年前主持四桥建设工作的郑翰献从鲁迅的书法中集字而成。
拱宸桥畔,见证古运河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南端”石碑,是由书法家朱关田先生书写。
而年轻人们去大兜路历史街区慕名绿茶、江南驿等知名特色餐厅时,也很容易看到,街区名正是书法家王冬龄先生题写。
哪怕是我们坐在电脑前打字,依然离不开书法的修养。选择一种恰到好处的书法字体,可以令文字更显韵味。
书法已经融入我们油盐酱醋的生活,由书法而来的审美乐趣,对我们的每一天都依然重要。至少,它能左右你这一刻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