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097|回复: 0

余丁:基础教学的历史与演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1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西方,美术学院最初的教学纲领来自达芬奇的艺术理念,即“首先是学习透视,随后引导学生进入比例的理论与实践,然后临摹老师的素描,画浮雕素描和写生素描,最后进入自己的艺术实践”。之后,“先临摹素描、再画石膏像、最后画真人写生”——这样的学习顺序被定型为美术学院的课程基础,并奠定了现代美术学院素描教学体系的雏形。

  经过17世纪法国巴黎皇家绘画雕塑学院对素描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及18世纪古典文化的复兴,素描的价值、研究古代雕像的重要性得到强调,形成了“惟素描独尊”的教学体系。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素描与色彩”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官方艺术教育机构,促使其陆续开设了色彩课程。素描教学体系引起的另一项争论是关于摹仿与创造、临摹与个性的问题。19世纪,伴随学院式教学体系的日益僵化,学院教育被认为扼杀了艺术表达的创造力与个性,阻碍了艺术家的培养和成长。这场争论引发了美术学院的另一项重要改革,即设立高级班和大师班——经过素描临摹、石膏像与人体写生等基础训练后,进入高级班的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作品或参与教师的创作;之后,最有才能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师班——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得到重视,自由发展受到鼓励。经过这一改变,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被认为臻于完善,而现代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也基本确立。

  20世纪,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西方美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进入中国,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批早期留欧的艺术家将19世纪法国学院派的教学模式引入中国,主张以石膏及人体的素描写实训练作为造型训练的基础。刘海粟首先在中国的美术教学中使用人体模特,徐悲鸿则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将严格的素描训练纳入美术学院的基础训练课程。至50年代,作为俄罗斯学院派核心的契斯恰柯夫素描造型体系进入中国,并由中央美院推广至全国,成为国内美术学院基础教学课程的基础。80年代,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基础教学领域开始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其内涵。与此同时,如何在基础教学中融合中西的艺术传统,也成为这一领域思考的问题。

  美术学院基础教学的演进与艺术创作实践关系密切,而通过对基础教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地去回顾、理解、透视并反省其演进历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审视并把握基础教学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