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658|回复: 0

笔挟风雷破长空 ——赵学敏书法浅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09: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年前,《书法导报》刊发赵学敏先生书《兰亭序》,后赵先生恰莅郑参加中国书协理事会议,因得相见。后以种种机缘,在京在郑,每得聆听赵先生谈书论艺,受益良多。日前,赵先生经王荣生总编赐示新作品照片,并命作文评论。以赵学敏先生之年长位尊,学博艺渊,余安敢置喙?勉而学焉而已耳。

    赵学敏先生幼年学书,师事李楚才先生。李楚才先生为于右任先生书法秘书。李先生并没有直接以于体传授,而是教以《兰亭序》,盖自源头做起也。赵学敏先生谨遵师训,即以《兰亭序》为日课,居然数十年孜孜不倦,其恒心毅力,可见一斑。后数十年,赵学敏先生任职甘肃,机缘巧合,李楚才先生亦退养陇上。赵学敏先生尊师如故,李楚才先生也课徒愈严,紧扣禊帖,一笔不苟,而后渐渐使其遗貌取神,自出机杼。师生如此因缘,令人称羡。

    于右任先生以碑学名世,实亦倾心山阴,其入手赵子昂,即以《兰亭序》为根基。正以帖学润泽,碑帖兼擅,于右任书法能纵横捭阖之中,姿媚跃动,烟霞满纸。赵学敏学书至今,垂半世纪而不废临摹《兰亭》,源头活水,汩汩滔滔,受益无穷。

    善学者师师之所师,自立主张。藤依蔓附,难成大器,必深植沃土,方可期于遮天蔽日。赵学敏先生之书亦如是。于历代法书,熟稔于右任各体之外,广收博采,积不厌厚。其书有唐楷基础,位置停当,点画结实,瘦不露骨,肥不剩肉,行列栉比,斐然成章。又深研魏碑,得骨法深刻,遒劲生犷,行笔如犁,入纸三分。自三代秦汉以降,乃至三原当世名家之书,莫不是用心深研。用是演而为行,溢而为草,势如破竹,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概。于当世名公,赵学敏先生也有莫大因缘。得李楚才先生指授于前,得延安、西安前贤诱导于中,得舒同、方毅先生提携于后。浩劫中,赵学敏先生得识舒同先生,执弟子之礼甚恭,数数晋谒舒同先生于“牛棚”之中,奉以纸墨,供舒同先生挥毫。其间追随伺奉,耳濡目染,眼界大开,书艺大进。后又以工作关系,得以师事方毅先生。方毅先生不仅是杰出领导人,也是优秀书法家,赵学敏先生不唯于工作、学习等方面承其指导,于捧砚抻纸之间,书艺也多受其教诲,其加入中国书协,即承方毅先生亲自推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学敏先生书法,终于成就。其所以成就,原因盖有三:其一,垂五十年日积月累,朝勤夕惕,于右任各体、《兰亭序》、《十七帖》、《怀仁集王圣教序》、魏碑,以及历代法书名帖,苦读熟临,学而能化,化而能用;其二,李楚才、傅更生、刘持生、舒同、方毅等书家、学者,保障了赵学敏始终读书临帖并进,道路正确,修养全面;其三,赵学敏先生本着经世致用的儒学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饱含激情,以书法奉献社会。其所成就者,就是厚积薄发,专擅行草,脱胎换骨,自成面目。赵学敏固然倾心于右任数十年不减,然而其书法则并非按模脱墼,复制前贤,而是有所取舍,自成家数。盖以《兰亭序》为根本,以“二王”杂帖求生动,以魏碑求骨格魄力,以唐人求宽绰雍容,遂能流动而不轻佻,浑劲而不滞碍,收束而不拘谨,放逸而不支离,所谓文质相济,道不远人,庶几近之。

    世谓至人如常,赵学敏先生之书,一例横平竖直,望之如平常。横平竖直,言之甚易,为之实难。或有不能平正者,乃变怪其形,虚张声势,以眩人耳目,欺世盗名。历览名家法书,往往初看平淡,反复不已,乃识其妙,盖孔武有力者临阵以搏,正不必声嘶力竭也。且夫书,风度之物化、向住之凝聚耳。士君子之书,使人望之当生高尚之志、美好之思,因而亲风雅而远浊俗,故书虽一技,可以载道。若使人不可向迩,向之而生嗔怒、仇恨、倦怠、无聊,讵可称之为艺术?尤其中国艺术,成教化而助人伦,示人以乐境,乐境正在平实自然之中也。昔人云,颜鲁公书如正色立朝,有大节不可夺之意,或亦在斯乎?

    临池挥毫,情性乃在,为人做事态度,一一可扪。其性躁者,匆匆不暇,起止含糊,中截不实,轻佻划过,于是满纸零乱潦草,荒率不葺。而性定情逸者,乃能从容应对,毫不苟且,其点画必大书深刻,凛然有出离纸面之感。赵学敏先生之书,正得雍容之致。其用笔出入碑帖,首重深刻,次求灵动,乃以碑求骨,以帖求神。方其驰骋长篇巨幅,心手双畅,一任纵恣之时,犹能笔笔入纸。因而整篇观之,见其烟霞风云,浩浩荡荡,而细细品味,则点画果断冷峻,令人骨清神寒。此亦看似平易,为之实难者也。

    因而赵学敏先生之书,有过人处二:其一,正面示人,不偷巧、不苟且,朴素端方而元气内含;其二,线条老辣,富于金石味、苍茫感,如逆水撑船,处处着力,略无懈怠。书到此境,足称难能矣。如书杨慎词《临江仙》,即《三国演义》开篇词,字间提携映带,笔致婉转多姿,可谓来于山阴;而线条裹锋杀纸,如洪流决岸,沉酣磅礴,则显然来于碑学素养。尤其“中”字末笔,跌宕之中,毫无浮滑,不仅显示了功力深湛,亦见其风度才情。世有书手,往往最后一笔,浪然划过,借以炫末技、搏喝采,殊不知雅俗之间,分野亦正在于此耳。书毛泽东《沁园春》,初看长枪大戟,似乎略乏节制,细观则笔笔到位,酣畅淋漓,正合词境。

    赵学敏先生倾心于右任书法,朝夕临摹,颇有所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临习于右任之作。然而此时之临,已非当年之临,不唯遗貌取神,而且有所修正。盖略裁其动荡变化,而加以平正收束。法自于氏来,又不囿于于,此是于右任,又非于右任,也许临帖的最终目的,即在于此吧。赵学敏先生身为省部级领导干部,又学习书法行过半个世纪,然而于前贤法书,恭敬效法,覃思深研,迥不似某些名公巨卿,略能操觚,享受左右阵阵掌声之余,即踌蹰四顾,洋洋然以为比肩古人。因之,赵先生谦逊诚挚,孜孜不倦,为尤其过人之处。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