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692|回复: 0

学术是当代艺术收藏的基本支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6 14: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届),5年来,在艺术圈的一系列大动作,让李国昌成为这个愈发华丽时尚的行业中的一位明星。

  初秋,北京东三环的环球财富中心,我如愿见到了久违的李国昌。会客大厅里挂着他珍爱的藏画。他是个热情宽厚的北方汉子,在一些公开场合,他总是给人沉默、低调的印象。

  从写实油画进入艺术收藏

  李国昌从1980年开始接触艺术收藏,那时的他在外交部工作,由于工作关系,有机会经常接触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事活动。在各种外事活动中,通过与很多外国来宾的交流,他发现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具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研究古董、字画,并逐渐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那个时候时并没有什么艺术市场,无所谓买卖艺术品。艺术品一般是作为馈赠的礼品,喜欢朋友的画,去家里求一幅而已。那时我也很幸运地结识了很多绘画大师,像吴作人、李可染、启功等人。我对于艺术家是很尊敬的,从跟他们的交流中慢慢地开始自己的收藏。”李国昌这样回忆他跨进收藏门槛的那段经历。

  一直到了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大规模地介入当代艺术收藏。当时,李国昌的儿子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导师十分喜爱中国当代油画家姜国芳所创作的清代宫廷题材的油画。于是,李国昌找到了姜国芳,不仅购入了画家的一幅小型油画作品,还委托他为自己的儿子画了一幅肖像画。从此,李国昌也开始接触当代油画、摄影、雕塑等门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渐渐地进入了当代艺术收藏。

  虽然,引领李国昌走入当代艺术收藏的是写实油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增长,他的视野日益开阔,思路也愈发清晰,逐渐接触到了当时最为“新潮”的艺术样式。

  “我是一点一滴的常年的积累。与艺术领域的人接触得越来越多,特别是与一些国内重要的当代艺术批评家、理论家接触得越来越多,我也结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自己的艺术品位在视觉上、观念上、层次上要求越来越高,写实艺术好像已经不那么过瘾了,给我的感觉也减弱了,它没有这些新鲜的艺术的冲击力强。我感觉这些新的艺术在观念上与当下的社会、思想有相互关联的东西。”

  学术是当代艺术收藏的基本支撑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李国昌通过各种方式收藏了大量当代艺术作品,其中不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精品。对于这些相对前卫的作品,能够在收藏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学术价值是一件比较难得事情。由于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公众从理解到接受这些作品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那么在进行此类收藏的时候,必然需要比较厚实的艺术史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进行学术判断的才能,这正是考验藏家的关节点。

  在这个方面,李国昌有非常成熟的做法与经验。他除了经常请教一些业内专家之外,还不断地通过接触艺术家、为艺术家举办展览,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的艺术。李国昌喜欢和艺术家交流,喜欢跟他们做朋友,并且因此而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李国昌也不会简单地凭自己个人的喜好来收藏,但往往真正打动他的,不仅有真实的作品,还有实实在在的人。“我觉得他们很多人都是非常有实力的艺术家,做人也比较低调,很多人真的是踏踏实实在搞创作。”

  2004年至2005年间,李国昌购入了大批当代艺术精品,其中包括张晓刚、刘小东、蔡锦、苏新平、朝戈等在当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席位的艺术家的作品。他的收藏更为偏重学术,尽管其中有些艺术家在资本市场上尚未出名,但是他们的作品对于我们的社会与时代具有很高的价值。“他们有些人脱离现代市场,不和资本市场打交道;他们的作品量很少,很多收藏家去买他的画都很难买到。”李国昌如是评价道。

  对于李国昌来说,当代艺术收藏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经典艺术,即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例如85时期的新潮美术、80年代末的现代艺术等,因为它们是各自所处时代的重要节点,节点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大多都会成为载入史册的经典。

  另外一种是实验性作品,也就是相对当下而言具有前卫性质的作品,它们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划时代的艺术。“一些有冲击力、具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作品就是属于这一类,这也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它可能是装置、影像等不同的形式,但是一定会包涵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一些深刻思想。”

  大势当随时代

  虽然,在国内理解、欣赏当代艺术的人相对较少,但李国昌认为,这一群体的发展和成长,对艺术领域,甚至对整个国家的文化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和意义。“大势当随时代。中国这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大变革应该对一大批文化精英在思想和观念上造成了一种非常大的冲击,而艺术家会利用观念创造时代的经典作品,来反映这样的大变革。”

  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将在今年的“艺术长沙”开幕之后举行。作为这届年会的轮值理事长,李国昌着重考虑的是如何从体制上完善这个年会。“我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期的组织机制,能够在平时为收藏家提供一些信息,并且能创造经常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一些这样的平台。”

  除了规范体系,李国昌的进一步设想是建立收藏家数据库,完善网络信息,成立收藏家俱乐部,设立常设机构、秘书处等,建立更完善的收藏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国内收藏当代艺术的人其实很多,但其中一些人目前无法联系得到,我觉得只要把这个机构建立起来,就能慢慢地联系起收藏家群体,那时这个群体的规模才能真正统计和显现出来……还要和国际上的收藏家有所沟通和互动、交流经验、互通有无。”

  传统艺术固然美好,但在瞬息多变的当代社会,仅仅依靠审美和消费传统艺术,并不能给人带来更多的精神财富。对此,李国昌认为,“传统艺术并没有对这个社会进行关注,而那些对这个社会的一些问题进行批判、反讽和反省的作品,我觉得更有价值。而且,将来都会成为经典,进入美术史。”

  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收藏虽然相对较弱,但前景乐观,有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当代艺术,不再仅仅因为它会带来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还因为它能够带来一种文化收益和责任。“我们在这领域内比较早的收藏家,会把它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去做,这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创造,不能再让好的作品流失到海外去。我们必须以这种博大的胸怀做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阻力,一些困难,我们要义无反顾。”

  用艺术打破心中的“墙”

  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美术馆可能是每位藏家的梦想,然而只有少数资本雄厚的藏家才能鱼与熊掌兼而得之,李国昌就是其中一位。2006年,李国昌创建了“墙美术馆”。那时候,由海外市场带动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方兴未艾,如日中天。

  说到美术馆的名称,李国昌讲出了其中蕴含的意义:“我很喜欢这个‘墙’的概念,中国文化里有很多与‘墙’相关的东西,大到长城、紫禁城,小到各家的院墙等,其中蕴含着很多政治文化层面的意义;此外,人与人之间会有墙,人生当中也会有墙,人总是想从墙里走到墙外……墙是一种阻隔,但也可以是连接,意义很丰富。我的想法是,打破阻隔封闭的‘墙’要通过艺术。”

  如今,位于北京最为繁华的时尚消费区——三里屯,墙美术馆的新馆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李国昌的藏品将再次焕发生机,展现在世人面前。据李国昌透露,新的墙美术馆将会与更多优秀的国际美术馆进行文化交流和展览项目。

  “一个比较好的收藏家是想做点儿事的,无论是从投资开始,还是从纯收藏开始,但最终都要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目标。”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