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559|回复: 1

日本画的传统着色材料与中国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9 22: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绘画,特别是传统的日本画,是以古代中国绘画为原型,在日本获得固有的发展,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经过千百年漫长岁月的培植而醇化了的日本绘画,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外的文化环境,民族性、宗教、社会构造等有很深的渊源。日本人的造型感觉左右了日本画色彩表现,是由着色材料的技法衍生而来的。



  东方绘画在传统上都非常看重色彩艳丽而且不易褪色的天然矿石研制的矿物颜料。虽然以天然矿石为原材料的带颗粒矿物色与人工化学合成的微粒子的西洋颜料相比较,无论是色彩的种类,还是鲜明度与着色性都不如西洋颜料,但是,自古以来矿物色就作为主体的着色材料,直到今天还是以此做为日本绘画的正统着色颜料而被非常重视,其原因就是轻视人工,看重天然的东方绘画的内在精神。作为矿物色的唯一黏结剂的动物胶,巧妙地将矿物色的各颗粒粘接,及由粗粒子本身构造而产生的矿物色特有的发色效果,是油画颜料等西方颜料难以达到的一种表现效果,这正和日本人的色彩感觉相吻合、相谐调,也正是日本绘画形成自身特点的一个基础。



  另外,传统日本画中,由于能做矿物色的天然矿石种类的有限,为了弥补色相的不足,沿袭古代中国绘画的传统,也使用微粒子的土质矿物色和古代中国发明的黑色及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传播而来的人造颜色,还利用动、植物体的色素制成的有机颜料,以及西欧的沉淀色料与金属化合物颜料。



  关于日本画传统的着色材料与技法的研究在日本绘画史及文化保存、修复领域中都是很重要的部分,在此,就传统着色材料的种类和名称的时代变迁做简单的介绍,目的是想让中国人看一下,用矿物色绘制的作品是否就是日本画?矿物色的真正物主应该是谁?



  日本的史书中记载着日本画不是产生于日本本土固有的绘画形式,而是由中国传来。日本北九州地区分布着原始时代后期的古墓,其中就有受中国影响的几何学纹样、武器、动物、人物等为主题的着色壁画,这是原始绘画,简单而幼稚,还谈不上成熟的绘画技法。



  中国真正的绘画技法的传入是随着佛教的东传。做为日本画原型的古代中国绘画是在东汉(后汉)时代(公元25-220年)迅速地发展起来,这可由当时的古墓中描绘的壁画和出土的帛画得以证实。它们用色用线的方法与东汉时代的绘画,用墨线画轮廓,用色平铺色彩的方法一样。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的材料和技法继续发展,进入隋唐后,西方(希腊和罗马)的人造颜料被引进,新的材料技法与中国的传统技法相融合,形成和确立了卓越的中国绘画表现技法,而后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绘画的原型。在中国汉末三国时代《魏志·东夷传》中记载,“以绀青五十匹,铅丹五十斤”由中国送给日本,由此可知在汉代,印染与制丹已由中国传至日本。



  在中国,非常古老的时代就进行了与药材相关的矿物研究,这之中有不少是作为绘画的着色材料。中国吴、晋时代的著作《神农本草经(吴晋本草)》一书中,可看到用以绘画的矿物色的记录:丹砂、空青、白青、兽青、扁青、雄黄、雌黄、石灰、铅丹、粉锡、岱赭、白垩等等。在经由了南北朝时代、唐、五代、宋各时期绘制而成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关于使用颜色材料的记载,与日本同时期所使用的着色材料几乎一样,可归纳为烟炱、高岭土、赭石、石青、石绿、朱砂、铅粉、铅丹、靛青、桤黄、红花(胭脂)、黄土(土黄)、石黄、藤黄、白垩、金、银等。



  古代中国绘画的材料与技法,在汉代末期传到朝鲜半岛北部昌盛的高句丽,6世纪后期随着佛教传到日本,当时的日本对佛教欢迎之至,正处飞鸟时代的朝廷、豪族们争相引入佛教文化,佛教寺院的技术者,制作佛像的佛师们、画佛画的绘师们从各地汇集而来,在日本进行从事佛教绘画,飞鸟时代的绘画样式和技法深受朝鲜半岛的影响。中国佛教美术迅猛发展的隋、唐,正是日本的白凤、天平时代,两国交流昌盛,特别是唐代样式的材料、技法的引入使得日本绘画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现在被称为日本画的传统绘画的材料与技法的基础,基本是在天平时代即中国的唐代时期就已奠定。



  奈良时代的古书中有关于当时绘画、雕刻所用的着色材料的记载。朱砂(朱沙)、丹、烟子(烟紫)、大烟子、丹(铅丹)、紫土、金青、绀青、容青、白青、蓝花、清代(青黛)、绿青、白绿、雌黄、同黄(铜黄)、黄土、胡粉、白土、墨、金、金泥、金箔、银箔等色料名,其中同黄(铜黄)与藤黄在日语发音中是谐音,所以应是同一种材料。



  平安时代时期,中国文献中《和名类聚抄》、《本草和名》等百科全书的书籍中,各种着色材料名的记载内容与奈良时代的名称大体相似,可以说明用的是同样的着色材料。关于镰仓时代的绘画和着色材料相关的文献很少,不能很确切地知道,但据现在残留下来的镰仓时代的绘画材料的调查来看,镰仓时代也是沿续平安时代的着色材料。室町时代出现了用贝壳制作白色的技术,贝壳胡粉成为主要的白色材料。



  江户时代,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因绘(隔扇绘画)等的流行、描画技法的发达,进行了矿物色的改良,将矿物色分出粗细颗粒,随着粗细的变化而产生色彩的明度变化。其实同一种矿石,经粉碎,根据粒度分出三个色相等级粗细的制作方法中国古代就已使用,在中国的明、清时代已将石青、石绿分出三至四个粗细不等深浅不一的颜色来使用,江户时期的绘画是沿袭明清的矿物色改良而来的。由于细颗粒容易描绘的原因,绘盛行的江户中后期,还是以细颗粒的矿物色为主要着色材料。



  明治以后,受西欧绘画的影响,人造颜料多少开始被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画的着色材料,一直是以天然矿物色为中心的传统着色材料。但是战后,由于优质天然矿物色的原石不足,传统的着色材料价高,天然矿物色的替代品人造矿物色—新岩被开发,与天然矿物色一起并用。新岩是由陶瓷器的釉料和七宝烧的着色材料(着色硝子质)启发而开发出来的人造矿物色。它也与天然矿物色一样,分出1〜18个粗细不同,有深浅变化的颗粒来使用。新岩因其特殊的制造也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只是色相比天然色浮躁。现代日本画也混合使用西洋绘画颜料,如油画、水粉、水彩、丙烯等色,还有一种用白色矿石染色而成的“合成矿物色”,因合成只是表层的颜色着染,其稳定性与耐久性有待于时间的考证,一般不提倡使用这种廉价人造色。



  从日本传统着色材料的历史之中可以看出用矿物色进行绘画创作的方法其根源是属于中国的,从本书第一章介绍的中国矿物色绘画的发展史中更可清楚地看到,最早的中国绘画是有色彩的绘画;中国画历史中更长的部分都是运用矿物色绘画的历史,在宣纸上进行墨分五色、洗尽铅华的水墨绘画形式是唐宋以后才得以兴盛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众多名画、壁画都是以矿物色为主要着色材料的绘画,所以中国画应是“笔彩”与“笔墨”的共同体。材料无国界,只要是中国的画家,用的是中国的纸和颜料,具有中国的艺术精神和中国绘画的基本要义,他的作品就应是中国画。

发表于 2011-12-27 05: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太精彩了












膜法世家面膜:http://www.budaorong.com/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