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楼主: 游仙童子

华东游·渝黔湘赣沿途得景(2015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23: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行·5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文。却说当日精疲力竭地从那林贾尼火山下得平地,按预定计划,即刻于暮色中去海滩上乘快艇赴其离岛(龙目岛主岛边的休闲小岛)。匆忙中,因未见艇上有救生用品,而与那独一无二的本土船员又不易交流,且是当时风急浪大,快艇颠簸相当厉害,时时都如奔跃之马似的,所以这心真的是揪紧至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可是全家人生命所系呀……幸而终于平安抵达。上岸后,为找车去预定的酒店,也费了点周折(这儿只有马车载客),好在最后亦得妥善解决。当于夜色中乘此花花绿绿的马车,驰骋在异国海岛上,放眼望去,街灯下多半皆是金发碧眼、且不少已近乎于全裸着身体的欧美消闲旅游人士,而马车本身前行方向,则又黑沉沉不辨其所之,唯闻涛声拍岸,亦有着些怪模异样的嗓音,伴着器乐,在一些篝火阑珊之处肆意吼唱,如此这般之感觉,也委是新奇至极以致难以形容。所下榻的酒店,事后听女儿说,名字就叫“日落”,看去满豪华的,一进门便有侍者迎上前来,又是奉上饮料与毛巾,又是引路与搬拉行李;而触目所见,亦遍是青赭映衬,金碧辉煌。当晚沉睡不觉身在何处。次日清早,先是独自消消停停地读了好一阵电子书,然后大家一起去本店设在沙滩上的膳食部,享用真正堪称是“纯海景”的自助餐。当时朝阳初起,波声拍拍,放眼一望,浩瀚的印度洋,邻近的巴厘岛连同岛上的阿贡火山,全景式尽纳眼底,委实是美不胜收!饭后,原计划是去浮潜观看海底景色,既已又乘马车至海边,终因风浪太大,只得暂且作罢。归来,在酒店那华美泳池之内,亦与洋人们共享了一整下午的碧水丶清风及丽日。尔后,更在落霞下,仍面对海洋,点上了一席烧烤兼自助式晚餐,待夕阳淬海,晚潮渐生,本店的沙滩演唱会亦开始表演,我等一行六人摄影之兴也足,于是便在这太白金星辉耀下的印度洋岸滩上,留下了一份必将是永恒的用餐记忆……再往后一日,早餐后重乘马车去浮潜观海。来至海边,乘坐所谓“螃蟹船”去到观景点,但因实在不惯其呼吸方式,也只感受一下那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已。不过,“零距离”地亲近了一番这片清澈至极的热带海洋,毕竟是一件既刺激又惬意的事。尤其那海水明显地分为三色:深处艳蓝,浅处淡绿,近滩浪花却又一片雪白,更是在此心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丽印象。其余琐屑之事,不消一一再作记叙了。
  同附相关词作三首——

  望海潮
  ——巴厘、龙目及其离岛印象

  嵌珠沧海,
  逾行赤道,
  南洋水岸风情。
  波浪泛蓝,
  阳光刷白,
  奇花怪树红青。
  揎裸尽洋氓,
  冠衣多土著,
  形态分明。
  我辈缘何,
  入乡随俗漫穿行。

  休言果肉鲜腥,
  但街头绮丽,
  市面繁荣。
  篝火酒家,
  沙滩月夜,
  飘飞异域歌声。
  含笑向寰瀛,
  沉醉临潮汐,
  轻享佳烹。
  只此仙凡莫辨,
  唯觉至温馨。

  驻马听

  驭者轻噫,
  白沙渡、
  天公与事相违。
  连云碧浪,
  因风飚势,
  无端幻化群螭。
  海船儿,
  似断筝、
  任性翻飞。
  虽水莹明,
  日尤晶艳,
  莫奈何其!

  回眸转观本岸,
  一派华丽欣熙。
  白赤黑黄诸色,
  游意皆宜。
  纵使存身各别,
  齐汇当世毋疑。
  快活地,
  亦恃和平,
  焉负于时。


  舞马词

  海滩四面平沙,
  商街两道盘蛇。
  土著华衣赶马,
  洋人裸体乘车。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23: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行·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文。当日浮潜观海之后,即刻收拾行装,又乘快艇返回龙目主岛。这次着意于安全防范,所以坦然地渡过了这片海域,然后再转乘汽车,七弯八拐的,也不知经过了些什么地方,最后到达一座花树掩蔽的海滨酒店住下。事后得知,这是一个名叫“圣吉吉”的海湾,所居者名曰“奇拉酒店”。此处相对而言风浪较小,沙岸平缓,且是邻傍街镇。在酒店收拾已定,一行人信意沿海滩走去,赤脚踏踏水花,偶尔拾捡几枚沙滩上的贝壳或珊瑚碎块,倒也感觉着一种劳顿之后的愉悦轻松。这已是整个旅行的最后一站,原本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安排,不过是消消闲闲地观玩一下,等待着明天的回国航班而已。在沙滩上散步之时,有个细节,记忆较深。那是自己见周遭无人,一时放肆,高唱了句“深深的海呀,你为何不平静”,孰料岸湾树丛后边,却有着一群躺坐着的老外,男男女女的,闻之猛地为咱鼓掌叫起好来,一面还对这厢比伸着大拇指,端是让咱觉得颇不好意思。当然,亦只能是赧然一笑,也向对方致意与致谢了……另外还有个深刻的印象,就是自己所住的房屋,正向着这酒店的后庭,透过些花树,恰可望见远处的海面。当晚,自己先是读了一遍这些天来写下的“电子版”随记,亦趁着酒店有wifi,回复了一条远在国内的妹妹发来的微信,然后信步走出阳台,在疏朗的星空下,静静地享玩着这可贵的宁静时光。当时海风习习,潮声阵阵,庭院内不见一人,唯有隐微的鸟语花香,伴着这异国他乡幽寂之夜的深长情味,端是令人惋慨再三……次日乘机归国,别无其他状况,只是在吉隆坡换机时,忽然重新见着众多的中国人(且主要俱是重庆人)聚于一处,一时竟真还有点不习惯了。尤其这“老乡”们那熟悉的语言及行为举止,确与前些时日所见之不同人种判若天壤。不过,虽则如此,终是有着一种发自深心的种族认同之感。好罢,这平淡之事,拉拉杂杂地也说上了这么一些,该止住了。这旅行的最末一段,所得之画,随文示之。另,归国后,回味那晚住在这海滩酒店的情景,犹有《明月逐人来》长短句一阕,一并附之于此

  明月逐人来
  ——宿印尼龙目岛圣吉吉海滩奇拉酒店

  涛声澎湃,
  幽窗何碍。
  星空下、
  夜风吹海。
  满庭花树,
  暗香笼异彩。
  婉啭娇莺倦怠。

  闲步楼廊,
  微觉家山天外。
  愁思起、
  归心若霭。
  远意杳冥,
  兹一时难耐。
  望月伶然以喟。


  
  
  
  
  
  
  
  
  
  
  
  
  
  
  
  

 楼主| 发表于 2022-5-18 0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山暮月·綦江纪游画作二帧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埋头追写此前所得画境之际,本年“十·一”小长假,与亲戚同去一地,亦零星得来一二画题,归后当即写成,兹乘“南洋行”画作系列告一段落,乃插叙入篇。此却为游览本市綦江治下一曰“横山”之处。所有驻玩山中“农家乐”之俗事,皆同既往,不论。唯此山虽非名胜,却自觉有其特色。顾名思义,彼横亘天穹之下,峰岭巍峨,山势绵延;而时序恰又正值秋高气爽,因此看去格外感觉彼于云岚明灭之间,俯临尘世,如腾龙蛇。此身一世也去过好几座名山了,偶尔自当也将我巴渝之山与之对照。其实此不见于经传之山之所以有逊于名山者,主要不过在于少欠了些精华景点,而本来内中自也有些可观可游之处,尤其是对于吾辈画者而言。此行印象最深者,是当日黄昏,众人散步来至公路旁的大崖边上。这山中公路因势而为,却普遍依循于岭脊,左右两边看去,俱是坡崖直下,声势小慑人心。来此时又值落霞与新月交替,暝暮之间,万籁渐寂而色彩颇觉郁艳。兼之岭头崖腰,星星点点地绽放着好些娇柔的草本花儿(同行者中有人指称其即为草原上那有名的格桑花),因之一发为此生辉添彩。当时众人尽皆趁着最后一线天光,在那儿喜孜孜拍照留念,吾亦介入其中,自毋论了。而以这艺者之心,岂不同时又细加吟味斯境,以备事后纳入己之画图。而今示之所谓“横山暮月”一画,即因此得来。画中境事在焉,不消赘述。所附另有一幅名曰“鱼栏咀水库”者,却是途中转弯抹角行于野路时,忽然所见之景。看来这自当是本地之一大型水利工程了,隐潜于山,外界多不知晓。想当年,朝廷多命御用画师如抱石翁等,将些著名水库纳入国朝新式山水画中,以体现“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与“天朝上国风范”。吾,野逸之人也,随性画此野山中的“无名工程”,仅是聊以其手笔径写其心目之感,也无所谓谁之喜恶,兹似亦自在情理。画已在此,一任读者诸君闲时观玩;至若此之所言,不过涉笔成趣,纯只说着玩玩而已,原本毋须乎当真的。呵呵。


  (总 1102 篇之第 1065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8: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1)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六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乙未初冬,吾夫妇与兄嫂共游川滇边界之西昌及泸沽湖一带。其地之险远久已耳闻。既尝试,亦谓名不虚传矣。想那日绝早即随旅行社出发,乘汽车七八个小时,方至达西昌这有名的“太阳城”。当时有一极强烈之感受:车入彼境,恰越一隧道,洞子这边还是阴霾漫天,而出得洞口,却竟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黄昏前,走马观花先游览了一下市郊的泸山与卭海。立于那明艳落照下的山“海”之间,感觉甚称新奇可喜。继而沿湖岸闲步,则黄云晶灿,暮天明亮,“海”水莹玉般的,亦复如浸似染;山那畔,却又是一派苍茫,二者明度与色彩之强烈对比,果称别有画味。另外,此地虽是土壤贫瘠,但果木繁盛,有如昔年所见识过的云南昭通。偶尔,居然就看见挂满“红灯笼”的柿树,正“大大喇喇”地直接便长在街边上,成一稀奇景观。当时在那邛海边散步时,也曾买了点葡萄来尝。其无核且脆甜程度之高,真真可谓自家平生所未曾见闻。有了这般般深刻印象铭记在脑海里,事后当然俱体现于自家之诗文书画。归后不久,便陆续有过专文《游西昌泸沽湖琐记》,并长短句一组,此都暂且“存而不论”了。不过有首词,内中有句曰“云迷溟壑,车经旱隧,清阳高照”,于网络中发布时,曾大受诗家看好,此转而为画,则属“自出难题”。盖因其现实风景本身,终是忒简单了些,颇不似传统中国山水画所宜为之题材。另外,《欣观柿树立街头》一画亦然,皆是勉力而为,尝试罢了。至若沪山邛海那等“有景可画”之处,笔下相对来得顺些。由彼地所作二画,一题为《人在沪山邛海间》,一题为《我来邛海边上行》。题罢暗思:兹恐也算是所谓“有我之境”了,或也便是吾辈秉诗文之气者,有异于一般“画师”之处。今四幅画作尽已随文附此,究竟怎样,也只有读者诸君看了才算的。好罢,依每次旅行得画述文之惯例,这篇小文,先就只到这儿。其后根据得画情形,再结合游事本身,分篇略加叙述。
  另,从这2017年起,因本人开始有意识地撰写《蜕心堂作画适时手记》,有些具体之画作,作画当时之意愿抑或感受,多已存留下来,此视具体情形,或附上以便读者诸君参看。唯须说明一点:因作画时序与述此文将其编纂的顺序或并不一致,是以倘有不甚合拍的现象,敬请诸君谅解。

  附所涉文章、诗词并小序——


  《游西昌泸沽湖琐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lang=zh_CN#rd


  许久未填新词。今儿忽觉孟冬时节游那西昌之地的感受,在腹中初熟了,遂在“钦定词谱”中觅了些尚未填写过的牌子,试填了首《西地錦·西昌行》,且是将画剩之墨也作了幅手书。当然词作本身还须仔细咀嚼,方知是否可以定稿。另,其余所备词谱,仍如既往,倘能“望文生义”,激发或曰引出相关之新思路,乃称妙善。

  西地锦·西昌行

  十月新知秋杳,
  踏邛都故道。
  云迷溟壑,
  车经旱隧,
  清阳高照。

  梦里忧思多少,
  却犹然佳妙。
  山池碧彻,
  川原果熟,
  伊人乖巧。


  快活年近拍·游泸山邛海

  人生近暮年,
  意态犹青岁。
  高寒岂不觉,
  爽风此未已。
  夕照长空,
  返辉静水;
  携手登临,
  一派澹然滋味。

  远思外,
  回看旅次间,
  隐没烟光里。
  山峰覆赭黛,
  尘寰笼绀紫。
  挑担人来,
  语言诚朴;
  欣以关之,
  鲜果极其甘脆。


  (总 1102 篇之第 1066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发表于 2022-6-8 0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2)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却说当日既至泸沽湖,先是依照旅游合同,仍乘本车作环湖行,由湖滨的湿地,即“草海”看起。那异域之风情,特别是横跨在萋萋然大片水草地上的“走婚桥”,令人观之隐生感怀。接着有个重点游览处,是已处于云南丽江管辖之下的宁蒗县湖滨观景台。在那高台上,看这泸沽湖全景,真的可称是撼人心魄。其天青水碧、绝无尘杂之环境,再映衬着远处高耸的格姆女神山,一时确有让人置身于凡世之外的感觉。而后回到四川境内,一路再沿那“情人滩”与“里格观景台”游去,又来到一个摩梭风情园区。其实也就是一个当地的大院,如实陈设着摩梭人的日常生活物品,并且划分出了哪是家长住宅(如“祖母屋”),哪是别的功能区域,特别是,哪儿又是最可体现其“走婚习俗”的“花楼”(青年女子居所)。了解后者,自然是此行的重头戏了。现场不光有语言解说,且是还有小伙子与姑娘直接模拟表演相互唱歌以诉心曲、然后姑娘打开窗口,迎接小伙子爬上那楼窗去的一幕。也算是“身临其境”地了解到早年一向觉着神秘无比的“女儿国国情”,连同“阿注”们的真实生活情景了罢!依照当天所得的或是赏心悦目、甚或竟是光怪陆离的印象,事后整理得来一些相关的画作,现仍旧随文发布。画作计有:《草海长桥》、《一桥牵系几人心》、《阿注回看草海迷》、《从后龙山祭神台眺望泸沽湖水》、《宁蒗何期遂久》、《姑将此作情人树》、《宁蒗水清天亦美》及《沿湖一带,有多少、拜神山地》。
  另附上“作画适时手记”。两文所涉及的画作,已如上文说明,在时序上或有不一致之处。下文不再提及于此。


  今作泸沽湖题材之《宁蒗何期遂久》……画题出于己词,巧取宁蒗之古今地名,已自有着“说不清道不明”之感;画中则以阔大笔触,展现朵朵沉静白云下,这神奇湖山一派清丽澄明之景象,且不作光影及细节刻画而欲求其风日微漾、水天净澈感觉。

  《草海长桥》、《一桥牵系几人心》、《阿注回看草海迷》……表现那“走婚”风俗。则此次不象那日般囿于现实场面,乃取一“花楼”为前景,甚至直接示以绣窗灯火及窗下徘徊之人;而远景影影绰绰的月光下,方为那“牵系人心”的“草海长桥”。先将稿子大刀阔斧地刷写于此,待看明后日再作渲染罢。

  新得二画稿。其一“从后龙山祭神台眺望泸沽湖水”,固然是欲作相对完整之景、尤其欲显示此湖如尘外仙乡玉鉴琼田之景象矣,然犹在寻常情态,不论。而其二则觉格外有点意味。画题及画中之咏已道:“姑将此作情人树·游泸沽湖时尝闻是称谓而实未识之,归后欲写,反觉此不得识,有趣”。当时却是在那“情人滩”上,见众人皆于一斜欹之树前照相,遂以为此即是那树了。作画前查证资料,原来非是;且于“度娘”处更搜索得来若干彼树真实“玉照”,倘依样写之,岂不简单。但转念一想:果以斯树为题,或是摄影师所为也,吾何必“就树画树”,也大可不必在人后亦步亦趋,倒不如藉其误而另行生发画境,于是乃有此作。内中之意既明,日后观画君子,忆吾此言,似可体会吾辈画者经营画作之用心。
  又及:次日大染此二画。为体现本湖特点,不单色泽格外浓郁沉艳,画法本身,亦不惜沿取远岁相对写实之风味,以示其柔丽晶亮。唔,但求心之欲写,不拘一格,此之所谓也。另,吾生也算去过国内许多名湖了,皆留有画作。唯愿所画多少捕捉得各湖之内那潜藏之“精灵”。


  附咏叹当地风俗之词二首——

  于飞乐·摩梭风情

  草海长桥,
  远看曾几多回。
  郎来又去撩思。
  晚妆台,
  留宿醉,
  晓帐花摧。
  千般嗔喜,
  被泪痕、
  锁挂弯眉。

  尽说春心,
  轻佻多变,
  谁人得解幽闺。
  有情郎,
  方入我,
  深闭床帷。
  唯将此意,
  相厮守、
  一世毋欺。


  送入我门来
  ——观泸沽湖摩梭寨

  符咒当门,
  灵牌傍壁,
  幽微炭火烟喷。
  祖母居中,
  四下列家人。
  三番仪式才经过,
  似忽有轻声祈鬼神。
  历千载,
  合族长皆若是,
  由女传孙。

  风俗于今可怪,
  人情自来曷异,
  衍我生民。
  致汝男儿:
  巾帼此为尊。
  尔身劳苦须从众,
  独闺室之欢以走婚。
  返归成舅父,
  协帮阿姊,
  守信存伦。



  (总 1102 篇之第 1067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发表于 2022-6-15 23: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3)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八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参观完摩梭母系氏族生活情形之后,来到临湖的一个土墙院中住下。那房间乃木条钉成,虽简易,屋里一般设施皆有。院角墙颓之处,兼以篱笆合围。周遭草木藤蔓之花,或植之于盆钵,或直接生长于土中。闲憩片刻,吃罢晚饭,依游程安排,却又去参加景区举办的篝火晚会。会前,吾夫妇与兄嫂四人,在朦胧黄昏的一弯新月下散了会步。此生竟能在这寂静之冬暝时分,漫步于这大名鼎鼎的“世外女儿国”泸沽湖畔,其内心感觉,亦是先前难以预想。而有鉴于此地的气候特点:白天阳光强烈,夜晚气温骤降,所以在那屋院侧畔,或是湖滨沙头,都可同见到繁盛的花卉与干枯的葭苇,并草木茎梗间贴地之处新结成的薄冰。此时,渐起的寒意中,周遭灯火微弱。昏黑光线下,不时又见盛妆的摩梭女子从各村院集结向晚会会场。这些女子普遍皆相当高挑,有的,加上脚下的高跟鞋,看上去,竟与吾与吾兄这般在国人中已属“长汉”之人不相上下。篝火晚会本身,则无非是彼方唱歌跳舞,彼此双方对歌共舞,等等,也算是让人体会了一把当今的旅游风情吧。散会回到自己住处,依照这几次外出旅行的惯例,吾独倚在床头,于随身携带的iphone上,用其记事本,简单地写下了一点儿率性文字。其时夜静天寒,窗外麻黑一片,微明之月相伴着这幽黄的电灯光,四下难得听到一点人声或犬吠,却一直似闻着有花木的芬芳气息,兼之意念之中,那不远的开外,便是旷阔的、眼下连水面都象是半冻住了的泸沽湖,所以整个境界,端是奇异且复迷人。因又有了这番感受,事后忆及,吾这箧中,乃得相关画作四幅。其为:《夜来尚见花如许,白昼天高日照炽》、《摩梭夜会 篝火幽明 玉人云集 修影散乱》、《小院篱墙洒清芬 蟾光使我无眠也》与《沿湖一线夜岑寂 微见长滩凝薄冰》,此俱随文示之。关于各画产生的一点具体细节,仍可于“蜕心堂作画适时手记”中见到。



  

  《摩梭夜会 篝火幽明 玉人云集 修影散乱》径直展示其现实之朦胧晚会场景,既已如言,不论。


  

  《沿湖一线夜岑寂 微见长滩凝薄冰》将实得之境虚化与强化,自觉已得其寂寥冷落意蕴。


  

  《小院篱墙洒清芬 蟾光使我无眠也》生发于日前尝有之己词,唯“另起炉灶”,别示一似是而非之境。想了想,遂作墙院一角,花树掩窗,灯影迷离,犬儿却孤寂地伏于院内,透过院门,可见其月光下之茫荡湖影……


  

  《夜来尚见花如许,白昼天高日照炽》除注意笔笔分明之稚拙生涩趣味,还特别给自己规定,即使在这“似是而非”的风格中,也须将“感觉”画足。尤难者:就要以这简捷之笔墨水色,径直表达“冬日暝昏,黄月轻掩,视野所及处,寂湖水面似已半粘若冰;疏落岸畔,不单孤舟静凝于水,丛草间已然结上霜雪;而装饰得“花花咪咪”的摩梭木房,却灯火幽明、暖色之光映照着屋院旁盛绽之杂色大花,以反衬周遭清寒之境”,从而将这独特之地域风情体现出来。须知这可是“写意”啊,既不能真个画得太过具象了,又得把细微感觉“落纸无悔”地一下子把握准。不过,这种给自己“出难题”的感觉本身,倒也真好。作画时唯感心血聚于笔端,并不觉时光在身畔流逝,忽而画幅内已得预期之效果……




  (总 1102 篇之第 1068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6-29 0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4)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次日清晓,去到微结冰霜的渡口,冒寒乘这摩梭人的“猪槽船”游湖。所谓“猪槽船”,顾名思义,委实颇象是一道猪食槽,仅为乘客安全之故,方在“槽顶”(船帮子)上加宽厚了一圈。乘船游这泸沽湖,可称是此行最使人感觉惬意者。薄雾与微阳间,七八个人共乘一船,放歌荡漾于极其清碧的湖面。而这湖水清澈的程度,也只有来到了湖心,才更感觉真切。尝闻此水层的可见度,普遍已达十余米深之下。而就凭这时直观的感觉,那水,也如琉璃,如水晶,如碧绿剔透之玉,光洁平滑,幽不可测,若通仙冥,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在如此这般一泓净彻的浩渺间,静听橹声咿呀,徐徐漾舟而去,那份身心的愉悦感,真是难以言喻。于是,纵目四周,尽皆青山环列;俯仰高下,空中时见群鸥盘绕,波内亦见水族漂浮游行。目睛所及之处,船儿轻盈地穿梭般往来,各色人等,不管认识与否,俱亲亲切切相互招呼应答,一时已然进入了一种友善佳美、似幻却真的超妙境界。划船的老乡是位性情爽朗的大哥,摇橹把舵时,带领我等高歌之余,便每是谈笑风生。一次,远望着晨光熹微的山根脚下,水湾近前,乃手指着一间装饰得花花咪咪的木楼,不无自豪地说,那便是他的家。众人自是羡叹不已。交谈间,彼亦为我等简叙了一下时下当地的情形。最是记得,当船上有人谈及一位出自这泸沽湖畔的名人时,他听了,似微作沉吟,然后客观而又诚实地说,其实当地老乡对其人品并不怎么认可,但又都感谢其毕竟将这儿介绍出去了。的确,象这样山遥水远的地方,倘非如此,经济情况何以改观!临别之时,众人向这位划船大哥致谢,他乐呵呵地回答:“不,该是我们感谢你们,为我们送来了人民币!”最是足以表明当地人的一种普遍想法。而此前船儿驶过湖中最为著名的王妃岛时,这大哥还说到了另一点,则不能不更令我等觉着触心警耳。——道是本朝权贵之一,倒台还不久的某大人,就来此住过,当地还奉命挑选了几个姑娘家,为其送去了……哟!原来势倾一时的某大人,也在此“走过婚”哩,且是歌也不消对,花楼也不消费力去爬,更不消考虑对方是否心甘情愿,以及是否已挑战了人家部族习俗之道德底线,却径直便有人将女孩儿家奉上!当然,这事本身确实也无从考察。不过,想来,以这摩梭人的淳朴善良,何至于编些谣言来污蔑“前领导”啊……说归说了,这事终归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于是大家或讥讽或嘲骂了一会儿,甚至于还“runr”(重庆方言读音,找不出对应的汉字,大意类同“幽他一默”)了句“这是否该立个牌牌当新景点,写上‘XXX走婚处’哦”?也便了了。总而言之罢,当日这游湖之事,在众人心中,皆留下了极为深刻且是美妙欢快的印象;而对吾辈而言,自是又多添得了好些画题。事后,咱陆续完成的相关画作计有:《泸湖岸,天方晓,众舟待发……》、《烟缭泸沽湖 船过王妃岛》、《船儿驶在空明里》、《猪槽船下水空明 一池清碧深见底》、《斯地有情 是以山幽水美》、《遂久几时得玉湖》、《孰料此山荒僻处 碧湖清澈赛瑶池》、《泸沽湖水深几许?云影草花相与浑》与《兹岛久称人禁地 却是高官“走婚”处》,此一并附上。


  仍附游词二阕——

  御带花·漾舟泸沽湖

  山湖冬嫩晴方好,
  放眼晶丽澄碧。
  薄凉晨雾,
  绕一泓芦荡,
  几艘船只。
  素洁翔鸥,
  逐桨至、
  欣然乞食。
  摇舟子,
  歌喉尽显,
  声动旅行客。

  云光轻柔滑艳,
  映浪里霓霞,
  水底苔石。
  淡然遥岸,
  见锦绣楼房,
  翠镶阡陌。
  日炽天幽,
  近卓午、
  四周静寂。
  清风下,
  行程渐尽,
  兴率怎归得?


  寻芳草·绕行泸沽湖岸

  纵目霭烟外,
  有多少、
  拜神山地。
  水花儿、
  四下轻激起,
  伴渔歌、
  暗消逝。

  恰值小阳春,
  果堪这、
  远边游事。
  任逍遥、
  细嚼闲中味。
  吟未得、
  先陶醉。



  (总 1102 篇之第 1069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7-6 0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5·上篇)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再美妙的游事,终也会要结束;再淳朴美好的地方,在当今的世风之下,最终也都免不了会日渐改变。这是告别泸沽湖,踏上归程之时,回望这片眼下犹可称为世外仙乡的地方,油然浮现于吾心的两句无声的话语。继而便又是在长途汽车上打发那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了。好在这段长长的回程,予人之感,还并不那么枯燥乏味。一则,吾辈却生来便又具备一个特点,那便是:在车上,只要有个临窗的座位,一般说来,还真个是始终都可以舒舒服服地保持着精神抖擞状态的。而且这时静倚车窗,感觉着因离开西昌这有名的太阳城渐渐进入雅安辖区、扑面而来的那种晦明骤变的景象,作为画者,似一发觉得身心愉悦并颇有收获。尤其因为这段车程,还恰恰经过国内极负盛名的“雅西高速公路”(雅安至西昌),所以仅只凭着在这回程之上,事后,吾箧内所得之画,都已很有好些。而依现今的习惯,因许多时候又有了“作画适时手记”,一些相关的具体感受及想法,皆会于内涉及;是以为了避免重复,这儿就不用再说更多。而同时又正因为在这行程中所得到的画稿较多,那么,在发布这篇《画中游》文章之际,所附图画,也就分为“上”“下”两部分发出。上篇为西昌境内及行将进入“云雾区域”之前的意象,而下篇则可称之为“雅西路小辑”了。但因上下两部分附图数目差别较大,所以这网帖发布时,已略作调整。


  另,发布下篇文图时,再将相关的“适时手记”,作为帖子正文。特此说明。

  上篇附图为:《僻地瑶池渐远时》、《西昌远郊外 亦见清阳成艳炽》、《水远山僻处 人间称遂久》、《一别阳光清盛地 千山云雾绕林麓》、《日色将晚 山缭暮云》。《壑岭云迷》、《地萦荒野水 天布豆花云》、《晴云如絮帽 扣向雅城西》、《此心初识雅西路 未负世间嘉美名》、《荒风撩野水 暮霭掩山城》、《汉源》、《紫云笼罩汉源城》


  (总 1102 篇之第 1070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发表于 2022-7-21 0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未初冬游西昌邛海、泸沽湖(5·下篇)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游事之文已见前帖。这“下篇”附图为:《一桥飞越暮云间》、《途经雅城西畔,山掠危云,树绕怪烟》、《暝云若絮积山头》、《夜幕将临,岭上掠乌,壑下流云。车中所坐,世间达者老童也……》、《夕云缝隙间,村落存几许?》、《云下夕光耀一川》、《穹庐低下萦荒水 溪壑高头叠怪云》、《蜀西山险怪云横 达某驭风呈豪纵》、《高路桥下,隐见庄田三五》、《万山衔接处,暝雾竞横斜》、《夕照隐微间,犹得明霞镶半缕》、《达某今朝毕西游,异日丹青自可谋》。

  另将本帖所涉作画手记附上——

  新作两画,还是回复于山水画常态,即仍以峰岭崖麓为重点描写对象。前者名曰“一桥飞越暮云间”,后者题曰“途经雅城西畔,山掠危云,树绕怪烟”,皆依旧为“雅西路”旁得来之景致。题材既已规定表达重点,一切自当以此进行。为渲染气氛,较为注意水与色墨之表现关系,亦注意让画中细节与其题目相吻。

  近些日子,力排俗生纷扰,铺开四帧画作。其皆以自家“新山水画诀”所拟之言为圭臬,且是依“宁用大笔”、“当罢手时断然罢手”的原则为之。心往意驰而手笔相随之际,神会天地乾坤大境,亦拾远岁时似乎行而有效之相对细致的渲染法——则此已非是真“细”,实乃“大笔狂挥而自显其精细感”——因之颇觉称心。四画是为:1、题作“暝云若絮积山头”者。其写晶莹霞霭辉耀间,云朵有如串珠般积叠山岭之景象,色光旖旎而自见苍润笔墨刷写出之画面细节。2、其题句最是具有达某狂放特点,道是“夜幕将临,岭上掠乌,壑下流云。车中所坐,世间达者老童也……”。写高速路桥一截,客车方将飞驶入浓厚迷云内之前一瞬。自感那岭头云势若泉瀑般泻下,画得干净利落,最见精彩。3、拟题曰“夕云缝隙间,村落存几许?”。依其题意,乱云缭绕,而崖岭间或远或近,些许房儿隐显于一派苍茫。悉以阔大之笔刷、擂、扫、厾、勾、皴、点、染,且是色墨藉水并用,会意造物者鬼神莫测之机,千变万化而难见其端倪,为之乃感受至深。所谓画道之养颐心性,于是真真可见其一斑。4、命题作“云下夕光耀一川”。自然随其规定而力求表达精微。仍以大笔刷扫,并借助不同程度之水分,布成笔墨色光之大势,若有若无中,引入特定之时段感觉,且是暗将淡淡之“橙色暧调”,微茫地轻罩于幅上,画面并无更多细节而亦觉有其“看头”。总而言之,整个皆务求其“粗中有细”感。回想曾有道中之高手(彼亦为草泽之间,一世迷恋宾翁画技者)尝针对盘诘吾法之人,为吾辈辩护曰:“唯其写染不匀,才更觉提高其档次”(大意)。固然,当时吾人格外彰示其所谓“聚散色墨之法”;而今,吾却忖思:匀与不匀,其实既是相对的,又须是“具体情形具体对待”……

  又挥写《穹庐低下萦荒水 溪壑高头叠怪云》与《蜀西山险怪云横 达某驭风呈豪纵》两画。仍承前文所言余绪,凭借水墨意味,一发追求其风驰电掣之感。尤其后者,作画时慨然思之:既然古人依照乘坐当时交通工具之感,可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之文趣,那么,今者文士,搭乘若雷轰鸣般之高速汽车,飞也似一掠而过云涛翻卷之险怪山岭,却为何又不可径直便藉此感觉以成画意?——无羁之人,心桀志野,为画已自逾矩,述文更增其狂。言不尽意,聊抒斯情而已。方才临案铺开初稿后,乘兴将余墨书写旧词《铜人捧露盘·吊巴山古塞》。内中有句“今犹有我,千年之后复其谁?”一发令人感慨不已,以致嗟叹再三……呵呵,盖因此心之喟也,其“野画桀文终可恕”乎?
  另,这多年来养成“惜墨如金”习惯,任是怎样于楮幅间“豪纵”,画儿却总是费不了几滴墨汁的。有时偶尔回想起尝见那“老年书画大学”学员“作书画”,砚中每是豪墨饱满,这心中皆不由暗笑而慨叹。咳!彼等一笔狠蘸之墨,达某真真是画一幅画都差不多够了……由此可见,“心性野”,这行为,倒也未见得便会跟着就有多“野”的,哈哈。

  日渐甚之的纷繁中,仍按预定计划,将本月之作悉数铺开。此亦为“西昌、泸沽湖纪行”扫尾部分。新题为四:1、《高路桥下,隐见庄田三五》;2、《万山衔接处,暝雾竞横斜》;3、《夕照隐微间,犹得明霞镶半缕》;4、《达某今朝毕西游,异日丹青自可谋》。俱为雅西路上瑰奇幻化之境。心中慨叹,亦正与斯合拍。转念青年时代,何以屡屡能得尽管稚嫩或“不全”、却毕竟非是它者可以替代之作,于是真真可予解释。时下四画尚都在进行之中,有的已颇称己意,唯愿休要一时把持不稳,而致“画过”了。另外,据此亦有体会:原来这艺者,还真个是偶遇非常心境,反倒促使神思飞扬的;有时日子过于平淡,这笔下都易显得庸凡甚至是胶着了……当然,作为人本身而言,静好之日,则又何等可贵!

  2017、3、28 黄昏搁笔之际


  附相关词作一首——

  舞杨花·乙未初冬游事

  蜀之背僻滇之角,
  从古尽属蛮荒。
  岂料乾坤,
  无吝与丹阳。
  叠云重雾总飘散,
  向新晴、
  一派金光。
  千亩薄土明黄,
  万树佳果幽香。

  宁蒗何期遂久,
  恰泸湖分野,
  摩寨相望。
  阿注别居,
  来去有儿郎。
  奇风异俗足欣赏,
  但倾心、
  宜戒轻狂。
  君看戏水鸳鸯:
  可也情系双方?

  
  
  
  
  
  
  
  
  
  
  
  




发表于 2022-7-26 23: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暝雨黄鹤楼》等五帧(江汉游 1)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一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丙申暮春,吾夫妇二人再作背包客,乘动车出川渝至江汉地区旅游。首至汉口,径直乘公交车来到黄鹤楼附近找下住宿,遂冒着细雨登斯楼。数年之前曾随单位来过,今于暝昏小雨中重游,别是一番情味。至顶楼,天忽怪黑,因凌风眺远,迷云沉雾间,龟、蛇二山静锁大江,观之而思千载兴废,真堪称感慨系之。盘桓有时,于景区内撑着伞儿且游且归,觅路下山。不觉绕了好多路,一时竟难找到出口之处(先前来的那门,似已关了);其时风雨愈甚而天色愈暗,虽其情味也似愈浓,且是此心素已秉承“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人生态度,但毕竟携带荆妻一道,总是不便再久作耽搁。好不容易终于寻着了另一道门,及至出得园外,雨渐渐小了下来。回首向来幽黑厚湿之林麓地带,那千古名楼,已然隐没在混沌之中;转而眺望前方,则迷离之间,远处一派灯火辉煌。恁般情致,煞是有味。于是乘兴在路旁一家小餐馆中,点了条武昌鱼与一小瓶酒,再加上一点小菜,细斟慢酌,格外觉着舒坦。微醺中回到旅店,仍如惯例,在手机中用“备忘录”随意记上了几句,再趁着店里有那“wifi”,还观看了一下微信甚的,也就早些休息了。当晚风雨再次大作,朦胧间猛可意识到这却是夜宿于鼎鼎大名的黄鹤楼楼下啊,平生当然只能是仅此一回,因而倍感新奇,这人便也就变清醒了些。淅淅沥沥的夜雨中,似乎于那杳微之处,总听得有细细的琴声传来,心头油然想起古诗中说的:“黄鹤楼中闻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发感觉此情此境,富于诗画之意。既有了如此这般种种感受,今者,依序以此行所得为画,自然首先便是涉及这组题材。共计得画有五:《暝雨黄鹤楼》、《蛇麓晦雨》、《人行蛇麓中 春雨潇潇天已暮》、《暝昏里 远灯煜煜示江城》与《我宿蛇山下 静听风雨黄鹤楼》。此连画并带“作画适时手记”,一起随本文发布。

  始为“江汉行”题材。首拟二题:《暝雨黄鹤楼》与《蛇麓晦雨》。当时于昏黑间登楼感慨,及于潇潇暮雨中,撑伞潜行于蛇山林麓间之淡泊绵长情味,晰晰然倏尔跃上心头。与前一段所作之画题相较,此全然又是另一回事了;变换题材内容,对于山水画者,既提出新的任务,同时亦是一种新的兴趣与休憩。然,而今又于阴郁的春暮、且于压抑之心境间为此,真是几般境事,颇称吻合。笔下则依然放纵却又加意把握之,感觉这进行中的效果,还甚是如意。与上一次以此地为题相比,前者相对注重实境,这次则更注重所谓“会意”。或这方称“写意山水”之本味罢。

  续作二画:《人行蛇麓中,春雨潇潇天已暮》与《暝昏里,远灯煜煜示江城》。则当日所体验之情味:吾夫妇二人先是由弥天暮雨中撑伞潜行在黄鹤楼畔蛇山林麓、尔后既出林子且风雨稍歇而远外一派朦胧灯光微映着那武昌郊城,如此这般可视可感之境,悉数于吾笔下生动再现。久已有感,吾辈最是宜于洒脱无羁表达诸如山呼海啸、风雨喧虺、天地间迷茫莫测之处若有万千精灵俱在隐微活跃之类景象。看来此亦确关乎“情怀”二字罢。襟怀间倘少欠这般情致,笔底何得能够如受鬼神驱使,自然而然便有恁般意象绵绵不绝生发?一世修为,至今终渐臻那自在优游之生命大境。适才渲染已毕,乘兴敲此一段文字。忘乎其形之际,却小有一败兴之事:所言之后一幅画,不小心,却将其右下角弄缺了一块,只好待会儿想法粘补一下。

  此题材,再补作一帧《我宿蛇山下,静听风雨黄鹤楼》。乃回想那时于弥天春雨之夜,宿居在这千古名楼下不远之处,感觉异常新颖神奇,而油然生发自深心之画境。记得昨岁游历归来,尝有《黄钟乐·夜雨中宿黄鹤楼下》一词,中有“何地飘来琴曲低”之句。其或幻听也;则此潇然情味本身,实确凿不移。如此情味之体现,果是颇须画者具备文化情怀与浪漫心境。沉浸于此等情境内心往神驰、埋头作画,其过程曷可一一追忆。至此述文时,以上所涉三幅画作,俱已完成。凝眸视之,大慰己心。不觉间,早年那句奉为座右之铭的旧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亦飘飘渺渺浮上这心头。吾生是真将老于斯道中矣!毕生心血锐指,终令艺境大门,对吾訇然洞开。惋叹之际,转而仍将余墨,书写箧内亦是今朝得来之词稿《意难忘·忆儿时》,其书稿犹属称意,则深心,真真感慨系之……


  附词二首——

  锦园春·暝雨游黄鹤楼景区

  丙申端午后将及旬日,独守故丘颓楼而消溽暑。常事之余,触目旧景,致暗生缅怀之情。意绪悠悠,闲玩箧中之未填词牌,得见于是。倏忽间,暮春时节于暝昏细雨中登罢那黄鹤楼、复又撑着伞儿潜行在蛇山蓁莽寂园内之萧然津凉情味,沛沛乎充盈此心。乃凝神收敛漶漫豪意,追踪当日之境事,亦嗟亦咏,移时以得兹调,殊可告慰彼之所历与此之所感也……

  昊天阴郁,
  凭登临意兴,
  揽观江陆。
  百代如烟,
  独余吾堪哭。

  春霖可沐。
  逞怀抱、
  踏行蛇麓。
  莫叹幽昏,
  还看远外,
  灯光微煜。


  黄钟乐·夜雨中宿黄鹤楼下

  迷茫江汉草萋萋,
  闲倚床头微意,
  因伴雨声奇。
  真觉古今人事远,
  沉吟之后拟新词。

  何地飘来琴曲低,
  屏息如听天籁,
  尤与此心宜。
  旋律长终无觅处,
  倍闻窗外雨兮兮。


  
  
  
  
  



  (总 1102 篇之第 1071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8-2 1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湖磨山》等六帧(江汉游 2)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接着游览东湖。数年前曾随单位活动来过此地,且是印象相当不错;此次旧地重游,盖因荆妻未曾来过耳。而正因当时来此,一切都不消自己操心,也就并未刻意去记那旅行路线,所以本次前来,随缘乘坐公共汽车,居然就到得一个完全陌生的岸滨,再也不见当年一丝一毫的模样。当然这也好:全然如同来到一个新景点呀!而且此时天随人意:雨过霄青,云日晴和,水风柔媚,开阔之湖面绿波微漾,极远之处,方可看到一抹那江城武昌的影子。二人迤逦来到磨山景区,信意观览了一下整体氛围,即沿着湖堤行走。一路碧树拂风,岸花汀草尽皆水灵清艳,观之颇觉赏心悦目。有时也路过纯粹渔民聚居之地,由此体会到,原来这大湖,本应就是这般一个样子。另亦见得一稀奇景象:湖岸一带,那城市钓鱼人之渔竿,竟如长长枪炮般地支架着,或可曰有如老式晾衣竿般的粗大且是更长;而沿岸钓者,如此这般排列成阵,看去声势端称壮观。心中方为初识这“台钓”感到新奇,却不觉已渐至这湖畔的梨园景区一带。恍惚感觉眼前景物,似已渐近先前所见识过者;尚未容再作探究,而妻道是游意已足,不再想去。于是转而乘车离开这湖区,又准备着下一段行程。此平淡之游,于丹青事体,仍有所收获。归后拟得六幅画题:《东湖磨山》、《江汉信存湖山美》、《钓台隔岸是江城》、《沿湖漫步 堪慰我今好心情》、《一隅荒疏 总是苦人居》与《往岁焉知泊哪边?》,依序作来,内中有的还觉称意。因“作画适时手记”里已有具体记载,随附当时心得于此文尾。

  画至重游武汉东湖所得题材。预拟六题:《东湖磨山》、《江汉信存湖山美》、《钓台隔岸是江城》、《沿湖漫步 堪慰我今好心情》、《一隅荒疏 总是苦人居》与《往岁焉知泊哪边?》依序而作。其一,取磨山景区之境,表现春日雨霁、湖光山色一派柔丽迷离的景象,阔荡轻飏之感,庶称人意。其二,布今世湖区一角,远近林舍游船,映衬着遥天云朵之下,清晰可见之武昌城内楼群,境界亦称晴柔茫荡。唯此至简景致,生怕其过于空阔,以至于完成后稍稍觉得分寸感拿捏不够。其三当称颇具地方特色:湖畔一带,钓者环列,所携钓具及所用交通用具,已然明示这“时代感”;尤其那钓竿,岂止是“竿”,简直便如长长枪炮般的,一总支架在那厢,径对着隔岸的武汉江城,看去端是令人觉着有趣,也算是具有现世之地方生活情味罢。其四直接会意以吾夫妇二人身为“背包客”漫行于湖畔之情景。画面那水天空阔、春阳明媚之景象与气息,作之使人重沐当时晴光之下,似觉湖天浩渺暖风吹,隐闻波声拍拍鱼唼喋。其五写湖之边隅,渔人村头,舟网闲淡,水域旷阔而接辽天,依旧可见远处城市一角。其所示生计当称富庶耶,贫困耶,抑或苦乐参半耶?皆已非当吾人得能过问知晓,唯存此图以志行兹见闻。其六,却抒发莫辨前次来此究竟在于何处之感怀心境。仍假借吾夫妇二人立于水岸边,放目望去,但见绿树荫外,波光无际而云天澹然,是谓不知当时足迹何处犹能更觅也。此湖之浩瀚气魄,由是亦可见之一斑。诸画作毕,乃有一感受:这湖景真个是不大好表现的,盖因倘非湖岸景致多变,或假以节令天时等诸多外加因素来丰富画面,则这水面本身,终是容易流于一致。试想:昔者那倪云林笔下的太湖,好虽是好,但仅就其个人来说,都已嫌过于相似了些;咱如今,还可能象那般画么……而试图走新路,则又哪得那么顺当。吾每画兹类景致也,总觉离咱心中所欲,尚差了那一分二分。咳,或许,咱艺者,亦只能是在这过程中反复努力尝试了!

  2017、4、10-19


  附游词二首(中调、小令各一)

  黄鹤洞仙·再至东湖

  新霁暖凉天,
  轻踏薰芬地。
  自打当时倚碧莲,
  虽偶尔,
  却也常回味。

  叵耐此重来,
  哪可寻前址。
  但见波光映白云,
  则倏尔,
  添得真滋味。


  晴偏好

  东湖垂柳当春晓,
  长堤一带青莎绕。
  初阳照,
  波光若玉晴偏好。


  
  
  
  
  
  


  (总 1102 篇之第 1072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8-9 18: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雨不定庐山行(江汉游 3)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接着便乘坐长途汽车辗转至九江。久闻盛名而今实臻其地,那江天之旷阔,果是令人为之一震。到站后,恰遇一个体旅游经营者,前来搭讪,道是用私车全程为咱服务,游玩整个庐山,并包下餐饮外之一切。见其不过为一中年妇女,也不像是歹人,想想觉得似乎也没什么,还算省事,于是便答应下来。其后便一切依照她的安排,就由其亲自驾车,在景区内东游西走。可巧从“成交”之时起,天就降起雨来,直到完全离开这山为止,都是时晴时雨的。而这山中,无论是晴是雨,倒是都来去得快,亦属别有意趣。当天下午,便冒雨游罢东线主景三叠泉,及附近的碧龙潭。前者即是李太白诗中大名鼎鼎的“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唯因天气缘故,“日照香炉”的景象,肯定是没法看见了。其时烟云弥漫,雨亦时大时小,则总之又何碍于咱家在清润的山道间欣然而行。及至迤逦到得瀑布跟前,天色晦暗,风雨萧疏,仰望那“千古名瀑”从天挟风带雨而降,一种莫名之慨叹,油然浮泛上这心头。翻来复去观赏再三,一时兴起,乃特地独自绕道去到那瀑底潭水边。彼处喧声震耳,水沫横飞,端是感觉“天风海雨逼人”,大有连脚也站立不稳之势。心知如此体验,平生也仅这一次罢了,因而冒雨于彼处盘桓好一阵子。想我达某,天然自当是如此行事,所以纵然身披之塑料薄膜雨衣不甚管用,周身到处都被横扫而来的风雨浸湿,但其心那份欣慰满足之感,还真个不是寻常物事可能给予的。另外,不管当时或事后,都曾听不少人抱怨说,这庐山瀑布,好象没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实,这一来是人们未明白,一般真实景致,本来便是不足以与艺文作品中的相比;二则,世间有不少景物,以“摄影式”的眼光去看待,与用“绘画式”甚或“诗画式”的眼光看待,事实上也是大有出入。闲言休絮。却说接下去,先是由原路返回到公路上,又跟着那女司机,去到碧龙潭景点。这不过是山中一相对清幽的池塘,或许,其之所以也具这般“名气”,多也是因一些非自然本身的原由所致。无论如何罢,得能“到此一游”,终是于吾艺颇有裨益之事。尤其当时雨渐渐停下,薄云内隐见日光,放目四周,春峰一派苍翠,且是这儿大不同于三叠泉景点那般人来人往,竟是山幽而唯闻啼鸟,水碧亦隐现流泉,阒寂澹美之境,令人心旷神怡。当日游事,即安排至此止。然后便是准备去牯岭落脚歇息。事后盘点当日所获,蕴酿得来画图十来帧,此选择《冒雨皆为三叠泉》、《一径直通三叠瀑》、《观瀑人行山道间 试问其中心切者 可似当年李太白?》、《新识匡庐烟雨道 一泓清水出山来》、《碧潭腾白水 暝径笼青云》、《悬瀑自天降 沫飞若雾微·雨中观庐山瀑布》、《瀑下幽潭风卷雨,若啸清音慰我怀》、《我沐匡庐飞瀑下 此心远忆谪仙人》、《碧龙潭·山中一小池耳 何得盛名若许?》及《断云下 万竿苍翠 拥一池青碧》等,一并随文附上。相关之事,依例参阅“作画适时手记”——




始为“庐山专题”。初作《冒雨皆为三叠泉》与《庐山微雨浥心尘》二画,写游者或冒疏风阵雨、或于暝黑雨雾间趱行于匡庐山道中景象。前者兼得洒脱不羁与浑茫沉厚之感,挥写时颇快己怀。后者或事先期许失当,而实作之际略拘于细细表达那“微茫若烟”之感觉,是以整体稍觉滞涩了些,亦只好视作“阴雨如晦”了。次则再铺开二画,却是特地指向这“庐山瀑布”本身。其一曰《一径直通三叠瀑》,一曰《瀑下幽潭风卷雨,若啸清音慰我怀》。两画俱采用昔日抱石公“乱笔取势”之法,首先信意铺开画面大体关系,并将情味注入,次则再作相对细致深入表现。前者视野渐次逼近那三叠高瀑,风雨之中,一一显现其实地基本景观。其二尤觉有意。当日谪仙太白,“遥望瀑布挂前川”,乃晴日远观匡庐飞瀑之境。今,达某为这翰墨丹青之故亦到得斯山,却特意独自下行至这瀑布底部潭水边,顶冒着那几乎令人站不稳脚跟之飚风骤雨、激溅飞沫,与之近距离接触,因而颇得难能可贵之切身体会。彼时也,似觉谪仙魂魄骤入我怀,一腔狂傲之情,藉是渲泻。今回味斯境,乘兴布图,亦大有风雨掀衣、雷霆灌耳之感。偶念及,今者游庐山之人,或有认为此瀑“不过尔尔”,甚至以讥嘲口吻议之者。其实或皆因并未细加品玩其情味所致也。而我画者,焉能如是乎。其后乃更乘兴铺开《悬瀑自天降 沫飞若雾微·雨中观庐山瀑布》与《我沐匡庐飞瀑下 此心远忆谪仙人》两画。俱是风雨迷茫中之兹境。前者设视点于上,凭高观瀑,漫目飚风横扫,细雨渺微如烟。临崖一子,探身向前,似正凝神静看悬瀑而心有惊叹。后者仍示瀑之入潭处:苍崖壁立,白练或直泻,或转折奔流而下;碧潭轻漾绿波,岸石坚挺,隐显不一。风雨则依然狂肆,如若微闻喧虺之声。吾辈拄细杖而披薄膜雨衣,迎风伫立,虽不辨面目,然其胸中之无边慨喟与纷飞思绪,分明已可推想。诸画因多是表现朦胧雨景,一切入目之细节,自是不当画得过于明晰。而漶漫无物,显然亦又是不行的。唯祈尽可能把握住这“度”而已……


17、4、20-29




继续“阴晴不定庐山行”之画题。拟《观瀑人行山道间 试问其中心切者 可似当年李太白?》、《新识匡庐烟雨道 一泓清水出山来》、《断云下 万竿苍翠 拥一池青碧》、《碧潭腾白水 暝径笼青云》、《碧龙潭·山中一小池耳 何得盛名若许?》及《回瞻五老暮云中》等题句,随兴而为。前五幅,或繁密,或简淡,仍以雨景为基调,皆尤其注意通体之“潇然”感觉。偶得那种于疏雨中略透出微阳之光感,甚欣慰之。另,有鉴于斯山颇具自然之外所谓“人间因素”,相关画中,亦隐约借鉴以“春秋笔法”。再者,象画这等微茫景象,也不觉便明确体会到“绘事后素”、或曰“素描基础”于此之重要性。所言之第六幅画,实乃得之偶尔。记得当时观罢瀑区,乘车离去,忽转身于车窗后方见那大名鼎鼎的“五老峰”,恰恰处在一时钻出云缝间的夕照内,宛若一道巨屏,高峻且复雄壮,兼之光影明显,色调深沉,煞是可觉入画。因而乃有斯题。然兹似亦须作说明:一瞥而过之视象,如何可得画面必须之细节;此画也,确乎亦于事后参照斟酌相关之网络图片为之。


17、5、3-12




附词一首——


凤衔杯·到庐山


阴晴不定青山郁,
无碍此、
面容端肃。
远客前来、
尝满怀诚笃,
经骤雨、
临高瀑。


极昏暝,
越幽麓,
谁便道、
岭头堪宿。
却信穿行历史、
灯微煜,
见隔朝空屋。













(总 1102 篇之第 1073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8-16 19: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暝昏遥眺鄱阳湖·夜宿牯岭(江汉游 4)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四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游罢这片景区,旋即准备赶往牯岭。离开此地的那一瞬,忽回过头去,恰恰看见那有名的五老峰,正处在倏然钻出云缝的夕阳照射之下,景象颇觉震撼。因而喝彩不知高低,且是脱口吟哦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尔后车登重叠山岭。暮色中,远眺群峰黑沉,而鄱阳湖一带,岸滩蜿蜒,水光微明,渔火星星点点,个中意趣,亦只吾辈文人墨客方能深感于心。既至牯岭,见其花花绿绿灯火辉映中,街市成熟而人气兴旺,果然非是新开发之地可予比拟。及至被安排到一个三星级宾馆内,又见一应设施齐全,食物亦不算贵且十分可口,真是使人满意。当时便有着一点感想:这花费点钱,由人家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也还是挺好。回想那次彻底“自由行”,昏夜去到舟山群岛上,两眼一抹黑的情景罢!所以看来事情都果是具有双面性的。想到并与荆妻议谈着这些,小酌微醺,回至客房。彼时窗外人声已绝而夜雨淅沥,端可称是情味盎然。念及在此潇潇春雨中,夜宿庐山牯岭,亦真是人生值得回味之事,乃如常又在手机里记下了几段文字,以备日后追忆核实。根据这一段感受,游事归来,整理得几帧画图:《回瞻五老暮云中》、《暝昏登牯岭》、《遥天微见鄱阳湖》、《彭蠡湖畔 点点渔火若星微》、《蠡湖远在暮云间》与《夜宿牯岭“飞来石”》,此随文发布。末后一帧,所谓“飞来石”者,亦即当晚所宿旅店之名。略需说明:这宿处周遭的景象,却是次日一早起身,才见得清晰的。至于画作详情,仍可于随附之“适时手记”中得见。


……当时观罢瀑区,乘车离去,忽转身于车窗后方见那大名鼎鼎的“五老峰”,恰恰处在一时钻出云缝间的夕照内,宛若一道巨屏,高峻且复雄壮,兼之光影明显,色调深沉,煞是可觉入画。因而乃有斯题。然兹似亦须作说明:一瞥而过之视象,如何可得画面必须之细节;此画也,确乎亦于事后参照斟酌相关之网络图片为之。


忆及当日乘车去牯岭途中及夜宿这牯岭事,草拟画稿有五:《暝昏登牯岭》、《遥天微见鄱阳湖》、《彭蠡湖畔 点点渔火若星微》、《蠡湖远在暮云间》与《夜宿牯岭“飞来石”》,依序具体表现。其一,设定方离“三叠泉”瀑区,特地将其压于画之一隅,而画中大片面积则铺开暮色中之山野。作画之际忽然发现这有一问题,便是山形不甚好把握。如传统山水画那般令其呈“仙山”状,固然非吾所取了。则此行一段之现实山景,以“缩地法”而为,却实在又无力“神跃高天而俯视之”,因此略感有其“概念化”倾向,以致生动性明显不够。咳,堪叹那“谷歌地球”,今已不可用了!否则斯事有何难哉:小小寰球,地表所有形态,端是俱可被咱家“玩弄于指掌之间”也。然此亦属个人无可奈何之事。所言之第二、三、四这几幅画,乃可通归之为“变体”范畴,盖其俱为一时之观感生发开来。当时车至岭梁之上,暝暮之间,视野骤觉开阔;遥天之下,隐微可见波光幽暗,渔火散碎如星,缀于水滨。同行之人,言此即为鄱阳湖。心大感而预作推敲兹数题。今实为之,每画略取其异,俱注重渲染效果而突出不同之“湖山暮色”情味,亦颇感得以抒发当时蕴积之游趣。看来,早年自家所惯用的那种“大染”手法,合适之际,还得一用。所曰之最末一画,取自当晚到得牯岭后寄宿之感受。所谓“飞来石”,彼宾馆之名也。记得上山之后,车先是行于暗黑中;忽灯光晶灿,乃至已被打造得花花绿绿之牯岭街道。后七弯八拐的,也不知怎的,便落脚于此了,直到次日一早,才真看清这个所在是何模样。此画便根据这整个现实体验而为,着意突出一种山中雨霁之夜清润、瑰奇之感觉。今观驻笔之画,自觉颇得表达如此这般情致。另附志一点:盖因明日起,吾兄妹们又相邀外出小游,故尔这两日赶了些工,方将诸画尽数完成,甚至于连腰背都弯得个酸软不堪。呵呵。


附记游之词——


凤来朝·夜向牯岭遥眺鄱阳湖


雨后残霞暗,
麓林深、
雉声短暂。
倚车窗纵目、
星辉闪,
极远外、
水光泛。


似觉名湖潋滟,
只当时、
钓灯惨淡。
且一瞬、
犹消减,
寂岭内、
夜如绀。









(总 1102 篇之第 1074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9-9 23: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游庐山随记行踪(江汉游 5)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五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次日游事,却为这庐山之行重点。跟着那司机,在山中来来去去的,也闹不清方向、且不大记得顺序了,只知很是游观了不少地方。唯这庐山天气,真是阴晴不定:忽儿黑雾弥漫,云聚雨至;忽儿又是风卷浓云,倏见阳光,重临片时清和之境。不过总体言之,毕竟当天仍是云雾笼罩之时居多。特别是一早游那如琴湖畔,以及附近的仙人洞、花径等景点,时常皆是穿行于浓密润湿的雨云间。偶尔薄薄的晴光一现,跟即却又是雨意复来,甚至更有飚风助添威势。固然,这对于咱来说,终是也没什么;“也无风雨也无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嘛!况且手里既有伞儿擎着,身上还披着塑料薄膜雨衣。略觉不便的是鞋太湿了些。但,就这,咱也都早有防范措施:预先已将两只塑料袋作为袜子穿在了脚上。呵呵,这点,也不知是咱哪时“悟”出来的了……就这样,或是坐车,或是步行,东游西窜地,山中的景观,无论是自然的或人文的,大体上都已观览到。遗憾的是含鄱口未去,说是因这天气,去了也都是毫无意义的。而那望江亭倒是去了,且实地感觉也还不错,但亦是云遮雾障的看不出去。好在咱画者游山,肯定是完全不同于现场摄影之人,这“实境体验”,连同其随之而自然生发的联想与假设,最终都会在己艺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因如此,虽是此行匆匆,兼之视野还受到天气干扰——实则于画儿言之,就这,亦真个也都未可断定,倒是“天公不作美”抑或“作美”!——总而言之罢,待游归之后,在这心海之间“捞取”那“飘浮之物”,竟依旧是感觉大有所得。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蕴酿与实际绘制,从这当日游事中,计得画作近三十帧,此择其十余帧,一并随文附之于此。也不一一提及具体画名了,却通可于“适时手记中”得见,包括其得来之相关情形——



  完整图帖——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40906601669460512/



  (总 1102 篇之第 1075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发表于 2022-9-30 2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彭泽龙宫洞、玉壶洞(江汉游 7)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七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次日,却随当地旅行社,参加所谓“一日游”。先至陶公渊明曾任官职的彭泽县治下一个叫做“龙宫洞”的地方。原本久已对“洞中游”不感兴趣,但此洞毕竟无论内外,皆有其看点。尤其洞口之地,山川秀丽,园林芜碧,一泉自洞中泌出,粼粼清水环绕于景区,配以些许人文饰物,更感觉可以流连赏玩。而那洞内,也格外以其深广,引人注目。另听导游谈及,此洞的发现,乃源于当年一小股败退山中的日军,这一点,似乎也颇有深意。吾人当日徐徐游玩于此,天气阴晴不定,偶尔犹有细雨霏霏;是时也,静听耳畔虫鸣鸟语或泉水淙淙,眼观山花有开有落而白云袅袅出没于崖麓,也真是体会到了一份悦目赏心的悠闲。其后又乘舟游玩附近的“玉壶洞”,不过是阴河泛舟而已,景致本身感觉一般,唯在那进进出出之间,却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趣。依照此行所得印象,事后,将其整理成为四帧画作:1、《彭泽宰 今何在 却得一游斯地畅幽怀·龙宫洞也》;2、《我游彭泽龙宫洞 但觉壑涧幽深 山花自落》;3、《焉得浮槎泛玉壶·纪游彭泽龙宫洞事也》;4、《人曰洞中一日 世上千年 吾今观其内外 惑之》。自感几幅画作,俱各有特点,至若作画时之具体感悟连同其“表达意愿”,仍可于所附之“适时手记”中见之。

  拟作陶公旧地景物四帧:1、《彭泽宰 今何在 却得一游斯地畅幽怀·龙宫洞也》,写这彭泽县有名之景区外景。幅中细雨微茫,亭林阴秀而岩泉幽深。前景杂树交掩,丛中隐现花株;二人撑伞徐行曲径。透过侧旁门楼及林树缝隙,亦可得见中景一派平湖,并湖面所点缀之雕塑。整体感觉清润且又宁静。2、《我游彭泽龙宫洞 但觉壑涧幽深 山花自落》,穿过天然之巨大崖孔,一条石径,迤逦直指那“龙宫”之门。画面诸物悉以简略之写笔出,则景深有序,情味怡然。尤其高崖上古藤著花,落英缤纷,颇得彼时之实境感受,而通幅构成,亦又并未囿于所谓“全真”,当属抒情与写意结合得当者。3、《焉得浮槎泛玉壶·纪游彭泽龙宫洞事也》,却系穿插裁剪得来。盖“玉壶”已是这“龙宫”之外另一洞府,当时闻说须要乘舟游之,因生发“浮槎”联想,而此际其身尚仍在“龙宫”内,故尔乃有“时空错位”之感矣。文图相辅相成之效,于此也可见其一斑。4、《人曰洞中一日 世上千年 吾今观其内外 惑之》,亦属在“命意造境”上用心之作。画面之可视者至略至简:整岩壁立,石间洞穴窈然;内中亦涌出泉水,并示一径绕逾侧畔之山房。有子方自洞中出,以手遮光,却仰头向天。其头顶巨岩间微觉烟霞缥缈且祥光晶粲,配之以此题咏,其可意会而难言传之境,似当已跃然于幅上。除此之外,画中整体浑茫则又坚硬之笔意,作画之时,也颇费推敲,并十分注意其“克制性”,才不至于流向“拘于实相”一途。当时之种种想法与意念,俱藉此文以为存档。

  2017、8、4-10

  附游词一阕:

  扫地舞

  ——参团走马观花游彭泽“龙宫洞”

  车驶着,

  艇划着,

  若干景区都过却。

  心简约,

  情磊落,

  且把行程随所托,

  自闲乐。

  壑亦杳,

  洞亦杳,

  说时响滩早又到。

  声未悄,

  出邃道,

  外界犹然霞缥缈,

  独含笑。

  (总 1102 篇之第 1077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发表于 2022-10-28 01: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江市区揽胜(江汉游 9)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九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所余时间,作九江市内游。这日清晨,冒微雨至甘棠湖畔,入烟水亭景区,凭吊当年周公瑾之水军点将台遗址,并当地后世历代之文化胜迹。有其历史厚重感之地,自是不同于它处,诚所谓地灵人杰者矣!此区区一隅,竟得周郎并陶公潜、白公居易及周敦颐、王阳明等大贤点染装扮,是真不由人不喟然慨叹而肃然起敬也。且其地近现代之变迁,同样令人抚膺以叹;尤其上世纪三十四年代之全民族抗战,附近地区情势之悲壮,观闻之际,身心皆觉震撼。踟蹰再三,终回眸惜别。遂撑着伞儿徐步绕湖行一大周。堤外另有浩渺水域,名“南湖”,自然只能是眺望一下了。这厢暮春霏雨中,桐、柳之荫既浓,樱、桃俱花谢结子;漫目空濛,野凫逍遥浮游于万顷碧波之楼屋倒影间。清风过处,凫未惊而人略觉瑟缩之意,满心却又感到宁静舒适。此果称“自由行”之趣欤?及午之至,又入一以“浔阳”名之的鱼馆内,点鱼与酒,细品慢酌,兼嚼此闲淡人生之况味。餐饮既毕,乘微醺,踏雨后新阳,按手中地图所示,一路探寻着,来到一所名为“能仁”的禅院前。其寺于尘俗的拥塞间,已极荒落几近破败,泥墙虽新涂刷艳色,终不可掩饰其香火不旺之客观现实。闻此寺始建于南北朝,明清以来多曾修葺,且存数般萧索之古物,是以尽管入眼有着不堪之感,作为觅古访幽之情,亦聊可慰之。次日,始谋回程之事。因乘车之时系正午前,早餐后背着包儿在附近闲逛,意外发现一休闲园林。既入,方询而得知其即为地图上已见的本市南湖公园。沿茂密山林中之石径走去,渐至湖边,却原来正是昨日隔水远眺之处。天色微表明霁,凉风习习,花草芬芳,游人及钓者相竞悠恬;更有歌者,舞者,练家,器乐演奏之士,各各自得其乐,乃赋与此处一种十分舒适的情调。咳,天赐当地人如此生活环境,大江大湖名山相与环绕,真是太令人羡慕了。古之江州,好个去处,委实名不虚传!既至整个游事终了,归我巴渝,反观并回味这末后一二日经历,乃又得图数帧,此亦随文附上。其具体情形,仍见相关之“作画适时手记”。
远年常例,暑秋身心皆燥,殊不易得好画。今岁家事倍忙,情势似愈转盛。然则亦尽其可能抽挤时间,宁神敛气,兼顾此绘事。画至九江市内一段,亦即这整个“江汉行”之结尾部分。首以纯粹水墨,作《阴云弥漫甘棠湖·九江纪游也》。其粗略中微显细节之湿润笔墨,既再现当日所感,同时亦令今者身心清凉。次则作《寂寞点将台·世间九汇地 史上多英豪》,乃此甘棠湖实境,然淡化周遭今世情形,而凸显一思古之幽趣。画中茫荡湖水及浓云覆罩之远岸,可称与近前古代陈迹相得益彰。其三,《烟水亭·汉末三分东吴周郎遗迹也》,虽亦景区实境,但却使成辽远淡薄之势,观而顿觉云烟缥缈、水汽滋润,颇具似是而非、难以捉摸之视象感。其四,《南湖春暮》,写雨雾濛霏之湖岸上(甘棠湖与此所谓南湖之间堤坝),今之大巴车缓缓驶过;则二人闲游于浓阴覆盖之水滩,有群鱼悠然迎面游来,而远岸林树亭塔之澹影,尽将没于斜风细雨之中矣。五,《微茫细雨添游趣·达人九江甘棠湖纪行也》。仍写疏雨斜风中,水岸一带,蜿蜒曲回;小小拱桥之上,有女倚栏撑伞,情态甚是逍遥。而远外城市之影,悉在若有若无之间。六,《俗众休憩地 达者自怡然·九江南湖公园纪游》。取其园林一隅,绿阴清森,环湖栏廊幽淡,水天朦胧,而一舟静静浮漾于湖畔。中景坡麓,亭台前隐约可见消闲游乐之人群;近前林下,吾夫妇二人背抵树干而坐,亦自融入这宁静淡泊之境。末后一帧,《南朝禅院入蒿莱》,却写当日乘便访寻这九江市内古刹能仁寺之情景。其寺庙隐埋于尘俗街市,唯有高塔耸立于平阔处,堪称是为标识,而其整体予人之感,端是已甚荒败。撷之入画,不过顺带为之,可幸犹得些许情味。吾“江汉行”系列之作既至此终,暑热忙碌之下尚能尔尔,窃称其慰。
2017、8、23-9、13


·附当时所得长短句三阕
市桥柳
——清晨微雨中游九江城内甘棠湖
且信意、
沿城漫走,
看尽暮春烟柳。
平湖远浸长街,
映匡庐、
扼流大江口。
自古水师宜驻守。
但甘棠、
尤念李公恩厚。
九汇地、
多英豪;
问英豪、
只今可有?
四园竹
——因候动车返渝小憩九江南湖公园
新篁掩碧,
一望尽霏烟。
隐微白日,
方越褐云,
初照湖莲。
归意滋,
车待发、
随行苇岸,
听凭游兴绵延。
麓林间,
依稀几许闲人,
笙歌淡远悠然。
敢亦红尘觉者,
参破喧嚣,
了悟机缘?
休赞叹,
且顾惜、
浮生历此番。
思归乐
——江汉游毕欲重拾己之艺文事
游意终须来复去,
人尽兴、
心尤堪诉。
岂止口中才得句,
则最是、
艺思盈腑。
一载光阴能几许,
幸翰墨、
可容分付。
掣电逐风情立预,
已料之、
箧中将富。











(总 1102 篇之第 1079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发表于 2023-2-15 01: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东鄂西纪行 2·神女峰(附图·中)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八十一篇(图帖之二)

  (2016年游事)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行叙事部分不消再作赘述。因本文所涉画图尤多,是以附图分为上、中、下三组(上为江行沿线直至到达神女峰前所得之景,中为神女峰主景及神女溪口一带,下为船游神女溪所得来),发布时亦即将其分为三次。


  附图(中),选发10幅。余者参看作画手记——


  
  
  
  
  
  
  
  
  
  


  始谋神女峰、溪一带主景题材。心识此中必有足可为一生代表性画作得以出,则恰逢尘世一无可奈何之事相袭,亦只得宁心定性,勉力仍抽时为兹。所得成画作(或稿)依序记载如下:1、《高唐笼罩暮云间》。峡江峰岭一片,尽于乱云间兀突而起。角隅之地亦略现溪口人居。江浪喧虺涌腾,迷茫中,似有山精水怪在那未可知处悲吟哀啸;天宇亦微呈凄厉之色,而刷白之返照,却将停泊之游船及云朵、山岸与水花照亮。整体感觉阔大且又神奇。2、《神女峰溪 俱呈异色暝云内》。因相对重视客观感受,特别强调其境浓重沉厚之色墨关系,故尔虽整个视象亦不乏奔趋揖让之动态感,但具体细节,似乎略觉表现得拘谨与实在了些。3、《难辨云中十二峰》。调换视角,仰视江上诸峰,但觉烟缭雾绕,水云浩茫,那廓大幽深之巫山麓岭,愈见其高远莫测。而近前村岸,连同泊之于是的两艘游轮,则俱已亮起了昏黄的灯光。对比之下,似亦颇感有趣。4、《巫峡恰当暝雨时》。仍回看江流上方,近岸已自黑沉,三二白色房舍,却从中亮显出来。游船孤寂地泊于那厢。隔江神峰,尽在烟云缥缈内,而满幅斜风疏雨,隐觉有声微茫。画面整体感觉飘逸且复灵秀轻盈。顺带须说明一点:盖因彼时天气真个阴晴不定,偶或有雨有风,是以实存感受之外,更可兼作联想,果真是大有益于吾辈画者焉。5、《俗子竟为神女邻》。崖岸上方,俯瞰江流及霞光笼罩下之隔岸神峰。有子行于村舍依稀之山道,坡麓间橙柚硕然。似存某种言外之意。6、《夜色降临神女溪》。江滩一隅,游船停泊码头之外,水湾回环,亦泊野舟一二。远处隐见那神女峰、溪,连同倚岸而建的一片房儿,俱已自浸沐在澹澹的夜色内。似有朦胧月光或微霜,莹莹然辉耀于画面。整体感觉奇妙而又静谧。7、《我祈山鬼与江灵》。江峡窄束,峰岭对峙。淡薄幽谧烟云间,今世新建之镇江巨鼎前,一子(自当是会意吾人)张臂作呼喊祈祷状。漫山隐见丛丛赫红之草树,而画之下方,亦见江流寂然逝去。似觉有声回响于杳然莫测之处。微憾者:原本十分看好此画,却反于作画时平添心理压力,是以反复皴擦点染过程中,浓黑色墨略觉滞涩,而未若为稿时之淋漓痛快也。看来,夫画者,果当是了无顾忌才是,尤其是这写意画作。8、《江峡斜月映寂云》。神女溪口,水浪喧哗。画之右上角,浮云外新月粲然,幽光兀自将相对之峰脊照得晶亮。而左下角隅之地,一切似皆沉睡去了。此画题一经拟写,便感觉修辞明显不足,然亦已是无可奈何之事。可巧者:由此放开手画,所得居然特别感觉干净利落。9、《峡束苍江 麓岭下 波涛声里听江灵》。为稿时恰值心绪不宁,纵气写之,得极狂放之形态意象。然终是初始之斟酌不够,故尔其整体感觉似略欠穿插呼应。10、《芙蓉一树辉江峡》。温和恬淡光雾间,仍是那镇江巨鼎一带,崖坎侧畔芙蓉盛绽。二人闲步于斯,衬之以隔岸雄奇山势,及波影荡漾之江峡与溪流,更兼画作本身之阔放笔意,入目之感,甚觉韵致生动。此所有画作,俱于近时俗生之纷繁困扰中静心而勉力得之。既至月末,暂且止住,以待下月继续。

  2017、11、9-30


  接上月,继续神女峰组画。依次得:1、《峡溪初冬夜 多少旧传入梦来·宿神女峰下所得也》。推远视点,遥望这厢溪口人家,及隔岸神峰。江流已成狭窄一溜,而就近霜叶绛赤之麓岭隆起相掩,令其似断还续。对角天外,隐然可见朦胧之月。整幅弥漫清淡寒冽之气,所题则于未可知处暗显。 2、《古峡朝暾》,写晴艳朝阳下峡江景致。山色清朗柔和,云霞明丽生动;极远峰岭凹处隐见神女娇小之影,若与此岸一隅小小船儿上坐着之人影默然相对。所蕴情味,当可感知。3、《高唐雨云外 巫峡猿声稀 千里川江自此束》。漫天湿云迷茫缥缈,江峡及溪岸色泽清淡而层次分明。隐微有轮船之影自上游方向来;其或是游轮,而内中亦存若达某般怀渴望之情者罢?尤见神峰前麓岭间云意蒸腾,若彼神女有知,当也为世间存此“神粉”而将欣然起舞矣!4、《神山夜月 醉眼观之 竟似远年臆中雪》。仰视月下神峰及天幕背景宛似结成一串之飘然云朵,觉“十二峰”若众仙般翩跹起舞,而江流兀自喧哗以去。正迎着月色的坡麓,依其光照之顺逆,顶侧处亮白一片,似真如披覆着茫茫雪花。画之一隅,泊船灯火通明,亦为此清寒夜色,平添得一丝温暖,与几分意趣。5、《假想峡江冬雪时》,却径直将此江峡,真个表现作冰天雪地之严冬景象。事境还是这事境,然则岂但是千山鸟飞绝,似连顶头的神女,都已掩藏于一片浑茫,甚至沉溺于一派黑甜之梦去了。而峡内江流之水,也象是因寒冻已变得半粘乃至胶着。画之“假想”优势,于此已然清晰可见。6、《设若身飞神女峰上 凭高俯看那厢溪口 三二人家 静对巫山霜叶红》。进一步发挥此优势,径直设想己身跃至高天之上,却于对岸反观这方,则溪山人家,泊船码头,俱历历可见。亦引人注目者,近前迷云覆罩之峰凹地,竟隐约果见一女子之影潜藏于是。斯真个神女现身欤?事境似是而非,然画中题款,则自家当时犹疑之意,却分明已见。7、《唯见神女峰前 银竹霏霏 竟未识彼瑶姬心中悲喜》,又设想返身回到那边溪口,伫立以对杳暗间之隔岸神峰。斯时也,飚风劲健,连江波浪翻起;漫天雨丝,已自湿润着满幅索寞之意趣。兹世之人,与那隔岸仙姬,犹得存可通之情愫否?自问之余,岂更再有可询之士。而彼瑶姬亦默默无言扶立于那厢峰顶,固然其心之悲喜唯其自知,且敢莫还在心下暗暗觉着奇怪:何以当今世间,还有“弃实务虚”者,如同达某……8、《神女峰溪 岂止蕴罩高唐云雨 今达某来兹 似挟荒山雷电至》。则当世狂生之意态,已溢于所题之言表。通幅意气飞扬,色墨幽艳诡异,不单江涛掀起,甚觉湍急;且是隔岸神峰,竟已在一团天火般的云雷内,而惊电之势激越,浑与成上下一派喧嚣。此画境也,倒不知观者看了如何,只某家铺排它之际,端是意荡神驰,挥洒间难能自已。9、《神女溪头昨日风 几多霜叶落庭中》。似闲步于溪岸上方,俯视岸边码头及洒满落叶的庭院,且江峡已因视角关系成一窄缝,则遍山斑斑点点,霜叶尽在微茫云光中轻颤般的。整个予人一种别样真实贴切的视象感。10、《今我将行神女溪》。取溪峡交汇处,水云涌腾喧哗,却见游船已驰向溪内。暗示己心对那即将游观之神女幽溪的向往之情并微觉好奇之意。另,特意将兹溪水之位约略处理高了那么一点儿,似觉船只已是“跃进”了某个“滑道”,甚至担心有着“搁浅”之感。此种清晰感受,却是来自于早岁某次梦中之境,今不过信意撷来。11、《推门神峡山若旧 微忆昨宵酒醉时》,乃忆及当日清晨于兴奋中忙不迭开门所见也。漫目神奇景观,俱在清寒幽澹云色之中,而江流依旧,犹哗然以向东逝。是果如夜来所见耶?则情境已变,身为画者,感受自是不同。12、《朝云缥缈掠神峰》。随兴以作散笔挥点,入眼已觉一派清朗,而高远峰巅,始沐于橙色晨光之内。一抹柔云,似毯若带,依循山势,如在岭头起伏流动。下方空旷水面甚是平静,唯觉碎浪若鳞;隔岸亦可见崖岭脚下今世所建之泊船游山起始之地。辽远西方天外,另有一朵飘浮红云,恰与东面浴光之山巅相映成趣。暗思:那该莫是神女才赴王母瑶池会归来罢?13、《丽日照临神女峰》。以简淡洒脱之笔墨,径直写出劈面而来的这派色光迷茫神异境界。画中,举凡目之所见,皆已笼罩于淡淡光雾间,虽所示绝省,而视象并未失却庞然与浑厚。此不消说又属自家先年即已悟得之“纸底涌现法”所为矣。14、《巫山神女峰》。此朴实直捷之画名,固因欲为此处留一“正装肖像”而起。心知如此这般,则必须以大幅面之作方宜。时下囿于居室条件,姑且将其便视作画稿罢。而其间云色光影之变幻,已然初显所蕴意趣。15、《神女溪畔 云麓暗含昨日雨》。依旧以意象谋篇:溪口降至幅底一带,隔岸神峰,浑若一派叉叉丫丫之剑戟斧钺,却隐显不一,尽然峙立于翻腾缭绕之大片湿云内,而江面亦见细碎烟云轻轻卷起,是已将这“巫山云雨”之意境充分表达。——至此为止,适逢年末。除入溪之后所得题材有待来年再作外,这“主景”之画,也便算是以己艺从未有过之“同主题系列化”方式完成。昔日西人莫奈,曾有《睡莲》、《草垛》、《教堂》等所示各异之系列化作品,而吾国山水,则似鲜见于斯(可染公一律以《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为题之作,当不在此列)。今,达某于清寒草野间含辛茹苦得来之本批次画作也,自信他日或将为众藏家虽欲求而实难以得之者。

 

发表于 2023-3-7 2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东鄂西纪行 2·船游神女溪(附图·下)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八十一篇(图帖之三)

(2016年游事)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此行叙事部分不消再作赘述。因本文所涉画图尤多,是以附图分为上、中、下三组(上为江行沿线直至到达神女峰前所得之景,中为神女峰主景及神女溪口一带,下为船游神女溪所得来),发布时亦即将其分为三次。


附图(下),选发10幅。余者参看作画手记——

1081(下)-10 但见石上存罅隙 并不识其由来也.jpg 1081(下)-9 神女驻足处 丽痕焉可觅.jpg 1081(下)-8 此地亦名一线天.jpg 1081(下)-7 月亮石·但知其为游此神女溪之回航处 并不识由来也.jpg 1081(下)-6 幽杳云光下 扁舟一叶独逍遥.jpg 1081(下)-5 七女塘.jpg 1081(下)-1 船入神溪 回眺巫峰 尽融朝日.jpg 1081(下)-15 今我泛舟青森地 初识瑶姬碎步痕.jpg

转入游此神女幽溪一带题材。依次得:1、《船入神溪 回眺巫峰 尽融朝日》。2、《游艇驶入寒溪内 转望大江 但见万峰浴清阳》。两画意味略近,唯视象并色调有所不同,皆作溪口水道入处,崖岸雄奇,而船行悠悠。则渐渐远去之巫峰,已自淡化于清朗晨辉之中矣。3、《舟行溪谷深邃处 静观高天云白 却忆峡外神峰 尽在冬阳微照里》。幅间布溪崖高峻幽险,与渺小游船形成鲜明对照。极远处犹隐见峰峡,是为先前感觉之延续也。4、《船游神女溪》,转而呈现兹溪本身极其逼仄幽杳之境。断崖千仞,溪谷呈作狭隘而微觉水道可通。两岸荒落,绝无人家,但见水波摇荡,昊天云白。5、《七女塘》。船行处,偶见岩壁之上有此地名,并侧旁有石阶隐贯云峰高处。见而浮想联翩,遂得此澹然画境。字壁前静泊扁舟,船头有子独坐,当为达某神游于是。6、《幽杳云光下 扁舟一叶独逍遥 》。仍返身游此实境,崖岸沉厚挺拔,色墨清森,雄放洒脱笔触间,亦未失刻画细致之意。7、《月亮石·但知其为游此神女溪之回航处 并不识由来也》。崖湾一道,壁间镌字,岸滩之上,犹存一旧式屋宇,却不知乃是复修古迹,抑或纯粹今之“旅游景点”。得画甚感清爽,阔放笔触,舒展有致;尤其萦绕于是之浅澈幽溪,最觉可爱。8、《此地亦名一线天》。似也因见其石壁间题字而得来。其名也,各地多有,故尔画作斯题。幅内峰崖雄沉高峻,溪流回折幽深,另具一番情致。用笔则于阔大粗率中见其浑和柔厚,实为吾画内难以一见者。9、《神女驻足处 丽痕焉可觅》。仍取那“月亮石”景物,唯着意将其夸张幻化:通幅七彩斑斓,日色幽艳亦复清朗;高崖之上,祥云轻盈弥漫,微茫间,似乎也难识其究竟。画儿本身,笔意循环往复,色墨于庞杂中犹见干净利落意趣,乃属我蜕心堂尝试探究技法之作。10、《但见石上存罅隙 并不识其由来也》,取船行途中偶得景象,画面感觉庞然丰厚,散乱笔触之内,自有森严之序存焉。11、《船行幽杳地 回眺险峰几重重》。写游艇来至那山岸峻奇之地,境界立时微觉悚然。仰望高险诸峰,或阴或阳,而一水净静空明,尤感飘浮之味。画作笔触复沓而富隐显层次,色墨也甚是沉厚幽艳,也算是吾箧内偶然一见之作。12、《幽溪无尽处 抬头皆是树与崖》。自是此行中常见之境,而因跃出一己实感,顿觉具其情味:船儿悠悠而去,一带蓊郁崖树难见尽头;崖间薄薄烟云掠过,则似感已将行出这片森渺之地,而前路已然可见明媚清阳矣。13、《溪谷内 树崖幽深 石峰高险》。船仍行荒寂水道,则两旁崖岸壁立,植被丰厚,景色清雅。画作本身,笔触阔大且复从容不迫,细节展现亦敛约有度,整体感觉浑厚兼而平柔,实为吾箧内不甚常见者。14、《崖岸荒险 神溪深处 达者何觅瑶姬行迹·老童纪游也》。荒幽滩岸,崖壁方折厚实,隐见溪流曲回以向峡谷间。船儿迟疑般徘徊于那厢;天穹淡白无物,则神女行踪,焉可觅之?15、《今我泛舟青森地 初识瑶姬碎步痕》。一反前画之感知,自觉兹行也,毕竟于峰崖溪壑荒幽之处,暗感那杳远传说中之巫山神女,或真亦无处不在。以是画作中特地安排这船头触向石岸,岩坎间似隐约可见一溜巨梯蜿蜓而上,并留有若干细碎之痕。——那果是瑶姬所遗欤?则昊天茫茫然漫无边际,缕缕白云,默然径自归彼大荒。16、《千回万转出幽壑 远外依然江峡开·游神女溪毕得之》。此行终是有涯:船儿不觉又已返航至初入斯境之溪口一带。崇山峻岭间,大小水域比对鲜明,而此溪行之事,既若此画作笔意般亦成斑斑碎痕,那此前已然稔熟之大江峡谷及高渺神峰,又渐行渐近矣。画至此,不唯这神女峰溪之游事毕,吾整个“川东鄂西小游”之事,亦毕也。

2018、1、3-28


(总 1104 篇之第 1081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1081(下)-14 崖岸荒险 神溪深处 达者何觅瑶姬行迹·老童纪游也.jpg
1081(下)-12 幽溪无尽处 抬头皆是树与崖.jpg
1081(下)-12 幽溪无尽处 抬头皆是树与崖.jpg
发表于 2023-3-22 0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驻海南三亚(2016年事)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八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丙申仲冬,偶游驻海南三亚数日,于海滨一私家旅馆小住自炊。其地名不虚传,果是个内地人过冬的好地方:气候居然与重庆初夏相仿,温度宜人,花草盛艳,即使下海泡澡,亦只感觉微凉而已。住定后的次日,便去了一趟久慕盛名的天涯海角,那海天景致,清朗而又旷阔,令人观之顿觉振奋。遗憾的是,此处的历史名人雕塑园内,竟然没有苏东坡的塑像,但其简介牌上,却赫然在目焉,且是又将其所处朝代归之于唐……当时,自己也顾不着同行者是否会有这么大的兴趣与干劲了,独自一人,在那三百亩大小的园内反复觅上了好几个来回,最后终于在得到不止一位本园职工否定的答复下,才抱憾放弃了这事。咳,毕竟是吾辈一生一世的主要偶像啊!先生在天之灵有知,定也会体谅千载之下,这区区“粉丝”的血诚之意。以后的几天,亦依次去了南山寺、亚龙湾、西岛及大小洞天等当地的著名景点。那南山寺巨型观音塑像,连同附近波涛汹涌的海滩,予以此心极其强烈之震撼;唯俗世这般想要论证“何为‘正宗’南海观音道场”之心理,则令人暗暗哂之。而那亚龙湾,作为海景本身,虽亦只与它处大同小异,但去的当日,却是这儿难得的阴冷天,细雨飚风,境界澹远,别是一番韵致。那西岛,感觉却是本地的精华。其为这海南岛之离岛,因作为旅游景点,经刻意打造,所以可观之处相对较多。当日天气晴朗,海水艳蓝而清澈,配以白云青空及花花绿绿的设施与游人,煞是觉得可爱。及至等待归船之时,但见趸船周遭,水清沙细,群鱼浮游浅底,亦殊觉美观有趣。至若游玩大小洞天那日,天气极其晴好,炽日之下,竟已有了一点炎夏的感觉。另外,彼虽为道观,则宗教气氛并不浓郁,却仍以自然风光著称,尤以海岸之景见长。那蔚蓝云意蒸腾下每每可见之惊涛拍岸景象,对于我等内地人来说,气势端称是奇伟且复壮观。再有一点,也觉很是有点意思:却原来这“大小洞天”之名,却并非若常情常理般,指其地有“大”与“小”两个“洞天”。而是在“小洞天”这称谓之前,冠以“大”这自诩之词,有如“大清朝”或“大日本帝国”然。呵呵……吾人于此南海岛屿之整体游事,基本若此。及至返渝之后,经过相当一个时段,今已轮至将其纳入翰墨丹青艺事。作画时之具体感想,既已见诸“适时手记”,此不必重复了。但选撷其中《隆冬三亚湾 明媚似三春》、《击浪夕阳下 回眸三亚湾》、《天涯海角》、《天涯寻觅苏东坡》、《我于南海听潮音》、《初识山中龙血树 以越世上长寿门·游三亚得之也》、《龙血树下 南海滩头斜照红》、《疏风细雨亚龙湾》、《纵目菩提枝外 天海南端 敢是观音真道场?》、《赤日辉离岛 绿阴映达人》、《斜阳下 西岛风情弥郁浓》、《残阳将入海 万尾浮鱼聚清滩》、《山海寿仙》、《唯觉惊涛拍岸 未知何以人称此地“大小洞天”》、《暮霞明灭 飚风起在转瞬间》、《草莽间 忽见仙翁笑盈盈·斯亦今世一景 游海南三亚得之》、《退潮后 一行足迹印沙滩》及《暝海灯塔》等画,作为本文之附图。













1082-11 斜阳下 西岛风情弥郁浓.jpg 1082-12 残阳将入海 万尾浮鱼聚清滩.jpg 1082-13 山海寿仙.jpg 1082-14 唯觉惊涛拍岸 未知何以人称此地“大小洞天”.jpg 1082-15 暮霞明灭 飚风起在转瞬间.jpg 1082-16 草莽间 忽见仙翁笑盈盈·斯亦今世一景 游海南三亚得之.jpg 1082-17 退潮后 一行足迹印沙滩.jpg 1082-18 暝海灯塔.jpg
(总 1104 篇之第 1082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发表于 2023-3-30 23: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酉初夏·賨人谷旧游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八十三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不知何时已成定例,吾兄妹三家六囗同辈之人,每年总要结伴出游小住数日。丁酉初夏,经人介绍,将四川达州渠县賨人谷景区“王二嫂农家乐”,作为游事之“据点”。其系当地官府扶持安排兴办,与此相类似者,邻近之处,比比皆是。这整齐划一的“汉式民居”,或聚或散于景区川麓滩岸间,吾人之属意于此,原本不过从俗,想过上几天消消闲闲吃现成饭的日子而已。既在此住定,四下游走之际,不料却发现,此地之自然景观,足令吾辈文士画者,甚觉有其所得。固然,那逐处都可见到的恬淡乡野风光,在此亦似不用一一道及了。但有个所在,沿崖坎断沉之地而下,坡谷内地势逼仄跌宕,清溪或露之于外以成壑涧,或隐于洞罅乃作暗流;一路沿溪,忽明忽暗,迤逦起落,居然构成风味迥别之不同景致。最是记得,看那洞罅之内,所存痕迹,莫不历历以志亘古至今,山水陡发、洪涛撞击漩涮下之千奇百怪形态。而步此之际却非雨时,清冽泉水,缓缓流经于是;隐微之声,潺湲叮咚,聆之暗觉远绝尘世。则其流本身,一路下行,久已积作串串大小深浅不一之幽潭。先年尝读柳柳州《永州八记》,而深感其弃山弃水之奇特荒美。今游斯谷也,会意此地历史渊源,知其特异景致与消亡古族或亦杳然相关,乃不觉颔首咨嗟。转念及入此崖壑之前,尝观此地賨人文化历史陈列馆,亦于其有数之馆藏内,得识这賨人与巴人之异同及演变关系,更得知所谓“板盾蛮”即此。咳,想当初,吾辈在参与重庆歌乐山古代巴蜀文化巨型浮雕工程时,每每即涉及这“板盾蛮”之谓,而并不识其究竟是何族类,殊不知,此次倒深入至其“老窝”内来矣!言之至此,也曾试着推想,此时此地居民,与那远古賨人之关系。其实,连当地人自身,也都说不清那“賨人”是甚的了,唯知自家现时是在“靠它吃饭”,且是一步步的,还因之慢慢过上了早些年辰所不敢设想的宽裕日子。就譬如说咱所寄宿的这“农家乐”的掌门人王二嫂罢,单闻其名,必以其为质朴土气的中年农妇,谁知竟乃一打扮时尚的年轻女子,快言快语,手脚麻利,却原来还是东南沿海某市之城镇人口,因外出打工与老公相识,方嫁到此处。今,这满嘴川蜀方言的王二嫂,虽是终日忙忙碌碌,但毕竟不光夫妇两人都是衣着光鲜、佩金戴银,且连其一子一女,也送去县城私立学校读书,一学年便要花费上三四万块钱。啧,这要是搁在早年,岂是乡下人所可能梦想到的?……此拉拉杂杂之文,不过略微诉说吾辈这整个游事之始末缘起,兼简要提及所游之地的风土人情。而作为画者,本等要务,自当还是从中撷得画作题材。吾之此行也,得画亦计近三十帧。其俱已于《适时手记》中作有具体记载,这儿稍加剔选,以《賨人谷》、《幽谷中 忽见古寺映斜阳》、《滩谷新居》、《远古幽溪流到今》、《溪滩绿意》、《古洞在山无可寻》、《罅外晴明一线天》、《一泉轻渗入幽罅》、《廊桥横野 泉瀑落山》、《廊桥横野 泉瀑落山》、《遥看一水出山来》、《林麓云生何处雨 川原人静几时晴》、《觅得春山向疏野》、《滩崖初夏》、《蜀川林塔》、《麓林房舍》、《野滩禽屋》、《临巴五月雨初晴》、《夏雨方晞》、《庄田一带山湾里》及《涧声中 花光树色掩山寺》等共二十幅画,作为本文附图。另外,本人犹有《小游渠县賨人谷记》一文,当时即已发布于网络中,读者诸君倘有兴趣,不妨搜索观看。










































(总 1104 篇之第 1083 篇)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