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579|回复: 4

[原创]梅花随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1 20: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作画的老师赠我一幅国画,为一竖条幅“梅花图”,其枝虬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或含苞待放,或轻绽梅蕾,形态各异,疏密相间。枝上站立两只喜鹊,一只昂首啼鸣,另一只回首翘望,可爱致极。配上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再坠以陆游的同名诗词,娟秀的字体衬以星星点点的梅花,清新雅致。
   那年,迷恋上了国画。买来宣纸若干,每日涂鸦,自得其乐,却辜负了我那套上好的狼毫。单位的那位书画爱好者实在不忍看我亵渎这些用具,把我带到那个作画的老师家里望指点一二。满屋里都是他画的梅花,在老师的讲解中,明白了怎么样用笔,又如何勾勒才具传神。也明白了赏梅的标准,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可惜我天资愚钝,工作繁忙中竟荒疏了这项爱好,至此还深怀歉疚。
从没见过真正的梅花,我的想象中,梅花应该是伴着风雪而开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读着这句诗时,心中总是浮想联翩。还有读红楼梦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情节,一夜的大雪,大观园中的姐妹们雪后赏梅作诗,令宝玉去妙玉的栊翠庵乞一枝红梅。 当宝玉抱红梅立在白雪皑皑的小山头,配以他通身的打扮,如贾母所言就如画中的一般。而那些傲立在风雪中的红梅该是怎么样一种美丽的景观呢?
    自古至今,梅留给了后人多少故事。“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演译而来的吧。还有“青梅竹马”“梅妻鹤子”等,这些典故一直流传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又有多少个文人学士,名流画家爱梅成癖,隐居山林,自成画风,流芳百世的。
   隆冬季节,百花凋零的时候,在严寒中傲霜斗雪绽然开放的唯有梅花了。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去品一品那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的梅花,探寻一下那踏雪寻梅的意境呢?我期待着......


发表于 2005-2-11 2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梅花随想



疏影暗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发表于 2005-2-18 2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梅花随想

呵呵  好喜欢 写的真不错
因为呀我也也姓:梅   哈哈
发表于 2005-2-19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梅花随想

好文好图!
欣赏收藏。
发表于 2005-2-28 13: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梅花随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