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3051|回复: 4

绘 画 拾 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7 18: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滔  王晓曼
   绘画是祖国艺术门类中的一宝。它与诗词、书法、印章融合为一体,拓宽了绘画的内涵,使其更加完善,深受国人所爱。
一、简史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艺术远源流长。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鸟纹、叶纹、骨雕品,距今约七千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出土彩陶上的鱼纹、花叶纹、青蛙等图案,距今约四、五千年。应当说该骨雕品及图案是绘画的萌芽。
   汉至南北朝(公元25~581年)以人物画为主。如汉明帝的宫殿内画有盘古、三皇五帝等。南北朝人物画已发展至较高水平,佛画相当盛行;山水画已从人物画中脱颖而出,约东晋成为独立的画科;花鸟画虽然起源较早,但发展较慢。名家有三国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东晋的顾恺之、戴逵,北朝的蒋少游,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等。曹不兴被誉为“佛画之祖”。卫协的作品“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谢赫评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凌跨群雄,旷代绝笔。”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被后人誉为“六朝三杰”。顾恺之的“笔迹周密,紧劲连绵”与张僧繇的“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开“密体”与“疏体”之先河。再者,顾恺之的“传神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一个完整而精辟的论画体系,对绘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陆探微属于遒劲清秀一路,其作品“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对人物的造型有“秀骨清像”之评;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故有“一笔画”之誉。此外,东汉时士大夫已参与绘画,张衡、蔡邕均擅画。宗炳(375~443)著《画山水序》、王微(415~453)著《叙画》是山水画最早的专著。《画山水序》中云:“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王微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在他看来,春秋美景的山水画是音乐与宝玉所不及。
   隋唐(581~907)绘画艺术全面繁荣,隋朝名家有展子雯、董伯仁等。唐玄宗李隆基设翰林院,文学艺术促进了绘画的发展。绘画艺术首先是从神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人物画登上了顶峰;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花鸟画逐渐成为独立的画科。其次是风格异彩纷呈,如“同画嘉陵江山水,李思训三月之功,吴道子一日而成,皆极其妙”。此语虽为后人杜撰,但说明了二者风格确实不同。画风可分为:
青绿山水: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他继承并发展了展子雯的传统画法,以墨笔勾勒轮廓,用青绿重彩设色,“金碧辉煌”,技法成熟,被后人尊为北派山水之始祖。其作品多为“云霞飘渺,窅然岩岭之幽,峰峦重复,有荒远闲暇之趣”。
   水墨山水:以王维、张璪、王墨为代表。王维善画破墨山水及松石,笔迹劲爽,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思致高远”,“绝迹天机,非绘事者之所及也”,故称为“诗情墨趣的文人画家,被奉为南宗画派的创始者。”张璪擅画山水松石,毫飞墨喷,可达到“润含春泽,惨同秋色”的笔墨效果。荆浩评曰:“树石气韵俱盛,笔墨极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尤其是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画学中的不朽名言。王墨又名洽,是泼墨山水的创始人。朱景玄评曰:“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张璪、王墨作画都是写意手法,亦为文人画之先驱。吴道子运笔神速疏朗,笔力遒劲,笔势圆转飘举,采用敷色于墨痕之中,略施微染的简淡设色法。郭若虚曰:“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号曰画圣。”
   其他名家有画风雄健泼辣的阎立本,画风柔美华丽的张萱与周日方。如果说阎立本、吴道子是“骏马秋风冀北”;张萱、周日方 则是“杏花春雨江南。”再者薛稷的鹤,萧悦的竹,韩氵晃 的牛羊,曹霸、韩干的马,均有独到之处。而边鸾则擅画禽鸟和首创折枝花,亦精蜂蝶,下笔轻利,用色鲜明而不掩笔迹。能“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历代名画记》评曰:其花鸟“精妙之极”而“冠于代”。“花鸟一科,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其成就,推动了花鸟画的发展。
   五代(907~960)时间虽短,但为宋代山水画、花鸟画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山水画“千山竞秀,万壑争流。”出现了荆浩、关同等大家。荆浩强调笔墨的创造精神,他用笔有勾有皴,他用墨有阴阳向背,多描绘北方峻岭,层峦迭嶂,画面上全是大山、大树等全景。他追求“天地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自题诗可窥风格之大概:“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若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再者他对山水画提出“六要”的法则,即气、韵、思、景、笔、墨,影响极其深远。元·黄、倪,明·文、唐都一致尊崇荆浩为山水画之宗师。关同是荆浩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画山水“雄奇峭拔,笔迹劲利,达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之效果。历史上与老师齐名。花鸟画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及其子居采、居宝、居实的画法是先用细笔淡墨勾勒轮廓,再用色彩层层晕染,用笔精细,轻色染成,颜色基本盖住墨迹。欧阳炯评曰:“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筌之所作,可谓兼之。”而徐熙“志节高迈,放荡不羁”;“识度闲放,以高雅自任。”徐铉评曰:“落墨(运笔)为格(骨),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沈括曰:“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人称“落墨花”。苏轼题徐熙《杏花诗》有“洗出徐熙落墨花”之句。其孙徐崇嗣,“善继先志”,“绰有祖风”,变“落墨”为彩色的“没骨法”。黄、徐虽然风格不同,但其所创的“勾勒法”与“没骨法”却成为花鸟画最基本的技法,它促进了花鸟画的空前繁荣。历代的花鸟画家虽然各有创新,异彩纷呈,然而无不源于“黄、徐”二体。
宋(960~1279)是继唐之后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前世图藉,未有如是之盛。”首先是翰林画院人才济济,有后蜀的黄筌父子,南唐的周文矩、董源、巨然,五代宋初的郭忠恕,稍后有北宋的崔白、郭熙、易元吉、徐崇嗣、王希孟、张泽端、以及宋徽宗赵佶,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迪、梁楷、法常等。山水画的许多技法都创始于宋,被誉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其风格宋初就出现了南北方两大派,南方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淡墨轻岚、温雅柔润、飘渺轻逸”,得江南山水之神气;北方派以李成、范宽、郭熙为代表,“雄强挺拔”,“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得秦陇山水之骨法。郭熙提出:“构图置景要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学习要“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等一系列理论。还提出:“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北宋时期,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米芾父子以江南烟雨为依据创米家山水。花鸟画,文人画兴起,主张“不求形似”与“得之于象外”,崇尚笔墨,强调寓意抒情。以水墨梅兰竹菊为主要体裁。其代表人物有文同、苏轼、扬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米芾。文同画竹的特点是借助竹的艺术形象表明自己的品德、节操、胸怀与际遇。“千变万化,未始相袭”。“情感、诗词入画为其首创。苏轼评曰:“想见亡友之风节,其不屈不挠者盖如此云。”扬无咎画梅除继承华光的墨晕法之外,又创造了圈花法。即用淡墨圈花瓣,用浓墨点花蕊、花萼,枝干用粗笔水墨一笔画成。徐泌评曰:“古者画梅者,率皆傅彩写生,自北宋华光僧仲仁始以墨创为别趣。……流传至南宋扬补之,始极其致。”苏轼以画竹石枯木为佳,画竹学文同,而又有自家风格,故有“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之名言。现附其《枯木怪石图》。黄庭坚为《枯木怪石图》题跋:“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意即苏轼学问渊博,又深得大自然熏陶,胸藏丘壑,所以落笔不凡,所画老木怪石苍劲凌厉,饱含风霜之气。易元吉进入深山观察猿猴獐鹿动态,进行写生,取得了“前人所未至”的成就。崔白转变了画院内黄家画风。人物画,梁楷吸取了米家“泼墨云山”的水墨技法,花鸟画“水墨梅竹”的技法,开拓了他运用水墨技法的新境界。特别是苏轼倡导的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对其影响很大。从而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泼墨人物如《布袋和尚》、《泼墨仙人》。后人为《泼墨仙人》题诗曰:“地行不识名和姓,大似高阳一酒徒。应是瑶台仙宴罢,淋漓襟袖尚模糊。”
元(1279~1368)皇家不再设画院。人物画呈现衰落现象;山水画有较大发展;花鸟画水墨竹梅风行一时。名家有赵孟兆页,元代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及李衎、管道升、柯九思、王冕等。赵孟兆页 人物、山水、花鸟俱精。他主张“取法唐人,兼及北宋,一扫南宋院体习气。”看起来似“复古”,其实质是以“复古”为手段,而达到描绘大自然的目的。成功地将“师古人”与“师造化”统一起来,开创了元代的新画风。再者,他还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论点。黄公望等四家讲求“清高”,愿与“深山野水为友”。艺术上追求“春林远岫云林画,意态萧然物外情”的清淡、幽寂的意境。他们都以水墨为主,诗、书、画并驾,文学与艺术掺合见长。张庚《浦山论画》云:“大痴为人坦荡洒落,故其画平淡冲濡;梅花道人孤高清介,故其画危耸英俊;云林一味绝俗,故其画萧远峭逸;若王叔明未免贪荣附热,故其画近于燥”。他们达到了文人山水画的新高峰。花鸟画则以墨花、墨禽风行一时,受文同、苏轼的影响画竹者居多,如李衎擅画墨竹,曾入竹乡观察竹之形态,亦作构勒设色竹。管道升画竹,劲挺疏秀,“晴竹新篁是其所创”。顾安擅画风竹,极有逸致。柯九思画竹,笔墨苍秀,挺拔圆浑,点缀树石,亦饶生趣。赵孟兆页以书法笔调写竹。他们“写竹干用篆书法,写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故能画出“墨竹的晴雨风雪,横出悬垂,荣枯稚老,各极其妙。”墨梅亦十分盛行,最突出的是王冕,他继承了扬无咎的技法,用笔精练,墨色清淡,勾花点蕊似不经意。具有“生机勃露,斗寒傲雪”之神情。其他如陈立善、吴大素、王孙英等均擅画梅。
明清(1368~1911)以文人画为主的花鸟画、山水画占统治地位,花鸟画向纵深发展。文人认为“人巧不敌天真”,“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林良、吴伟等的水墨写意画突破旧规,别开生面。徐渭、陈淳是杰出的花鸟画大家,淡墨欹毫,潇洒淋漓,尤其是徐渭更是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派的一路。达到了花鸟画的第一个高峰。山水画有淅派山水、吴派山水、华亭派山水之分。以华亭派中的董其昌影响最大。吴门四大家—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也有突出成就。明代还提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董其昌说:“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把笔线的运用与书法结合起来。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崇古保守。王原祁自白:“东涂西抹,将五十年,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然求出蓝之道终不得也。”而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反对保守,锐意革新。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形象夸张,意境冷寂,创立新貌。达到了花鸟画的另一个高峰。八大山人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他们画山水主张“师法造化,我用我法。”石涛的作品笔墨恣肆,意境苍莾新奇。杨州八怪是继清初四高僧之后崛起的又一革新画派。他们“性格孤傲、与世相乖、命运坎坷、饱受凄凉”,追求“倔强不驯之气”。把自己的愤世嫉俗、喜怒哀乐借助于笔墨予以发泄。如郑板桥曾宣称要创作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霆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李方鹰崇奉“实无常师”,追求“得生气”。为其《风竹》题曰:“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冬万玉空。”而“兰有芳心我有心,相同臭味泪沾襟;遭逢世上原无定,好伴深山看古今”是其心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呈现矛盾纷繁,流派众多的局面。有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代表人物有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此后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他们强调独创精神与文化素养。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派,代表人物有金城、萧谦中等。他们强调继承古法。还有受海外影响的岭南派高剑父、高奇峰,重写实,重渲染设色。稍后则以徐悲鸿影响较大,其中有蒋兆和、傅抱石、吴作人。以及创办上海美专的刘海粟和张大千等。新中国成立后,绘画发展迅猛。近期评选出上个世纪十三位大师。他们是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蒋兆和、李可染、石鲁、黄胄。其中,吴昌硕(1844~1927)篆刻、书画俱精。篆刻雄浑苍老,首创一派,有《缶庐印存》等。石鼓文,朴茂雄健,精气盘旋,能破陈规。三十岁左右始学画,以篆书、狂草入画,其写意花鸟色酣墨饱,浑厚苍劲,开拓新貌;题款钤印,配合有致。齐白石(1864~1957)擅书画、精篆刻。论画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所画花鸟鱼虫,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亦画山水、人物。黄宾虹(1864~1955)重写生,“中年画风苍浑清润,晚年尤精墨法,创五笔七墨之说”,有时在浓、焦墨中兼施重彩,并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画出了浑厚华滋、境界深远的山川神貌。对考古、金石、诗词以及书画鉴赏无不精到,对画论画史尤有研究,识见精辟。徐悲鸿(1895~1953)1919年3月赴法留学,并访问德、英、比利时、瑞士、意等国。回国后曾任北大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他的画学贯通中西,中西融合,大胆革新。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还提出“艺术家应与科学家同样有求真的精神”。他继承了古画论中“师法造化”的传统。此外,他还强调艺术家要追求真理,要探究人生,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等。张大千(1899~1983)山水、花鸟、人物俱佳,三十岁前求“清新俊逸”;五十岁左右进入“瑰丽雄奇”;六十岁后饱经沧桑,学养已深,人画亦老,从而达到“沧浑渊穆”的境地。
二、文人画
封建社会的文人,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学而犹则仕”,“清高雅逸”,“超尘脱俗”。希望社会平静,以便为其进取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是社会现实却将这些知识分子的抱负化为泡影。为此他们对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产生了某种怨愤和反抗心理。他们慑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只能通过迂廻曲折的形式进行消极对待,或“隐而不仕”,或“放浪形骸”,而吟诗作画不过是发泄这种情绪的一种手段。因而他们的创作立足现实,面向人生,有感而作。
(一)唐·王维文人画的创始人
王维的画具有较强的主观抒情性质。《旧唐书·王维传》说他的画“笔纵潜思,参于造化。”所潜之“思”,是通过诗意体现的。故董其昌评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历代名画记》讲他的画“体涉今古”。所谓“古”,是指他的画“笔墨婉丽”,设色“重深”,接近李思训一派的画法;所谓“今”,是指他更能画“笔意清润”或“笔迹劲爽”的破墨山水。更重要的是将诗与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作品达到诗情画意之融合。正如苏轼题跋《书摩诰蓝田烟雨图》所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田园诗雕字琢句,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创造出诗画浑然一体的气象。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该诗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再如《山居秋瞑》,选取自然界的静态、动态、声响、光线、色彩的细微变化,加以细致传神的刻绘,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渡头余落日,嘘里上孤烟”等。画中有诗:应以《辋川图》为代表,《唐朝名画录》对其评曰“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可惜《辋川图》是壁画,今已不复存在,现附《雪溪图》。
(二)宋·苏轼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
文人画到北宋已形成一种潮流,苏轼对文人画很重视,他提出的“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是文人画艺术观的核心。其实质在于“缘物言志,达意畅神”。通过自己的作品表明政治观点和审美情操,把画家的品德、学问、气质、艺术修养尽情的在画中表露出来,做到“达其心,适其意”。如他们多画梅、竹,借助于梅、竹的习性寓意人之气节和情操。写梅,“夫梅负孤高伟特之操”;画竹,因“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在文人士大夫看来,翠竹“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
苏轼主张“神似”、“传神”。他说“不求形似”与“得之于象外”;他还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即崇尚自然,脱略形似,追求“神似”。如他在《凤翔八观·王维吴道子画》中云“……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似翮谢笼樊”。意即吴道子的画赶不上王维的画,王维的画妙处在于以突破“形似”,达到了“神似”,正象仙鸟冲破了限制它活动的笼子和篱笆一样。
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龙眠(李公麟)胸中有千驷”。读书万卷,强调文学修养,“见多识广”,以提高绘画起点,促使绘画达到更高水平。“胸中有千驷”,强调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云:“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该观点之佐证。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所绘对象的资料,才能把握所绘对象的特征,“扼其要”,“传其神”。如此就便于做到苏轼所提出的“始知真放在精微”了。
苏轼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提出了诗画统一论。画有诗情,跋有画意,从而促进了诗画之融合,创造了诗的意境,成为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诗情画意扩大了绘画的内涵,提高了绘画的效果。如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所写桃花初发、鸭子戏水和江边蒌蒿芦芽都是紧扣画面着笔。鸭子戏水知江水回暖,蒌蒿、芦芽丛生点出河豚欲上,画面上却没有,是苏轼的补充和联想,因而使整幅绘画生机盎然,充满了生活情趣,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矣!苏轼还为不少绘画题跋。如苏轼赴黄州途中拜访好友陈季常,为陈季常收藏古画《朱陈村嫁聚图》题跋: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
*劝农:古时州县官下乡视察农事
题李世南画《秋景》
(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奇攴 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奇攴 倒:倾斜、歪倒。     霜根:苍老的树根。
(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斤:也是斧。    创夷:犹伤害。    龙蛇:指古藤。
前篇写秋日之荒寒,后篇慨叹古藤之遭砍代;二则论写生对于作画之重要。
题郭熙《秋山平远》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
再如为《丽人行》所题的长款,对原主题作了发挥,深刻地描绘了宫廷妇女苦闷无聊的囚徒生活,曲折地揭示了封建贵族多妻制的罪恶。该题跋是作者“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一主张的实践。
另外,苏轼论书曰:“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书法如此,绘画亦然。
(三)元·赵孟兆页 提倡复古的革新家
元文人画兴盛。更加追求个性发展。明确指出“墨戏之作,盖士大夫词翰之余,适一时之兴趣”,“画到书生本色,始见清绝”。但当时的画风多为院体画,画坛形成“人人马远,个个夏圭”的因袭局面。赵孟兆页针对性的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若古无意,虽工无益”的论点。其复古主张的实质是革新。具体内容是“取法唐人,兼及北宋,一扫南宋院体画习气”。从而成功地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统一起来。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可明显的看到从南宋到元代画风迥然不同:“前者明快,后者含蓄;前者挺拔刚健,后者苍润浑厚;前者多作家习气,后者是典型的文人画风格。”这个转折的关键人物就是赵孟兆页 。故云:“文人画始至东坡,至松雪(赵孟兆页)敞开大门。”赵孟兆页还说:“不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如他42岁辞官回吴兴时,画赠好友周密的《鹊华秋色图》,为济南北郊景色,东边是华不注山,西边为鹊山,房舍、树木、舟楫等因景而构,表现出了恬静而悠闲的田园风味。
赵孟兆页 的另一个突出贡献是“书画同源”、“书法入画”。他在《疏林秀石图》中跋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附照)。意思是说,用书法中的飞白法画石头,能表现石头的质感;用写大篆的笔法画枯树,更能表现它的苍老遒劲;用楷书的笔法画竹,则可摒弃琐碎的描绘,把竹画好。“善书者往往善画”、“书法通于画法”。以书法入画是中国画在形式美方面的重要开拓。赵孟兆页 的提倡,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不少画家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
绘画题诗文,时有所见,书画与诗文真正的融合,也是随着元代文人画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而赵孟兆页 的题画诗与题画文则有所不同。题画诗比较抽象,如“偃蹇高人意,萧疏旷士风。无心上屑汉,混迹向蒿蓬。”题画文,基本上是对画的解说,如他的《题李仲宾野竹图并序》写道:“吾友李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此野竹图尤诡怪奇崛,穷竹之变,枝叶繁而不乱,可谓毫发无遗恨矣。”但只须把画、诗、文三者合而为一,便显得浑然一体,意境、情趣、文采俱备,并都放出异彩,表现出一个画家又是诗人的匠心独运。
倪瓒,元四大家之一,文人画敝开大门之后的主将。家境富裕,胸怀大志,但生不逢时。“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是他生活的写照。他的《六君子图》是画的六种树木。黄公望题曰:“远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坡陁,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其寓意是借树木的矗立不欹以象征人的“凛然节概”。“叹息真成汗漫游,经春历夏又嗟秋。村居已是能鸣士,顾我宁非不系舟!江渚出吟聊自适,竹稍泪浩难收!清王孙莫道归来好,芳草天涯恨未休!”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多难的哀怨。但倪瓒作画“笔墨精粹,意境幽远,萧疏秀峭,清新俊逸”,为一般画家所不及,并深受后世文人士大夫所仰慕,甚至以家中有无倪瓒的绘画定雅俗。他首创折带皴。
(四)明·徐渭批判黑暗现实的旗手
徐渭有大才,诗文书画俱精。但身世十分坎坷:八次应试“名落孙山”;三十七岁入胡宗宪幕府当书记,深得其信任,但奸相严嵩被免职,胡宗宪作为同党被捕,徐渭恐被牵连,精神极度紧张,遂由佯狂变为真疯,用斧击、穿钉等手段蓄意自杀,“九死而九生”;失手杀死继妻,被执坐牢七年。故思想十分复杂,性格表现为:“愤世嫉俗,恃才傲物,孤僻执拗,不拘礼法,喜豪饮,恶富贵人。”将这种性格倾入书画诗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或嬉笑怒骂式的警世喻人寓意,或愤激不平的内心情愫倾诉。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风格狂放奇峭,最突出的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即作品的主体化和个性化;横溢雄阔的才气、变化莫测的意境、高旷脱俗的情趣、诗书画的三结合等。他创作主张植根于现实,“不求形似求生韵”,“重创造,师造化”。他的题梅花诗“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春风吹著便成春”即佐证。他往往是借题发挥,直抒胸襟,将被阻滞的满腔幽愤,在绘画中尽情地予以宣泄。再配以尖锐泼辣的诗文,大胆的抨击了黑暗的现实。如《墨葡萄图》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画中一团团泼墨叶片,狂肆浑脱,墨色斑驳,透露出一股冷逸惨淡的气息,倾泻了画家悲愤痛苦的感情。而重重叶片之下,一串串葡萄却是晶莹欲滴,十分惹人喜爱,与狂乱的枝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谓“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应当是画家怀才不遇,处境凄凉的自况了。《墨葡萄图》不仅是徐渭不幸的写照,也是他控诉黑暗社会的宣言。其姊妹幅《榴实图》题诗曰:“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寓意徐渭这颗明珠无用武之地。《芭蕉石榴图》题诗曰:“焦叶屠埋短后衣,墨榴铁锈虎斑皮。老夫貌此谁堪比?朱亥椎临袖口时。”将芭蕉比作衣袖,石榴比作铁椎,犹如朱亥博浪一击,刺杀暴君秦始皇,其愤世嫉俗之情溢于言表。《掏耳图》题诗云:“做哑装聋苦未能,关心都犯痒正疼。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表达了内心的苦恼和郁闷等。
文人画的思想性,宋元时期的基本倾向是“娱悦”性的,“牢骚”的成分很少。只有宋末元初少数文人画家出于爱国之心、亡国之痛,用象征、寓意的形式发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如郑思肖画兰,赵孟坚画水仙等。对封建社会和统治阶级的揭露与批判,只有徐渭做到了,他将这种功能赋予了文人画,为文人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纵逸的写意画法,多得益于书法,尤其是草书的笔法。融入草书的绘画,下笔亦纵横捭阖,似兔起鹘落般地迅疾。明·张岱对其书画结合评曰:“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
徐谓的水墨法,更是使其画风达到“神”、“逸”和大写意的重要手段,不仅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技法独具墨晕的形式美。他认为作画“大抵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如无天、密如无地为上。”“百丛媚萼,一干枯枝,墨则雨润,彩则露鲜,动静如生,悦性弄情,工而入逸,斯为逸品”。为达到“墨汁淋漓”、“墨则雨润”,他十分注重水、墨与纸质的事例变化及墨与笔的有机结合。他喜用生纸,通过水墨的自然浸渗,形成层次融和丰富、轮廓界限模糊、犹如天然生成的墨晕,使水墨达到了“潺然而云,莹然而雨,泫泫然而露也”的境地。
徐谓的墨法与笔法紧密结合,笔墨合一,使得水墨大写意画法达到出神入化臻境。古人云“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有笔有墨,才算达到了笔墨臻境。清·戴熙评价了他笔墨所创造的水墨写意画风:“笔势飘举矣,却善控驭;墨气淋漓矣,却不澡漏。至其才情之雄阔,意境之变化,又能一气鼓铸,而万有牢笼,真腕有造化者,开拓心胸,推倒豪杰,可为田水月”(田水月即徐谓)。吴昌硕评曰:“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
(五)清·八大山人领袖群论的巨匠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酒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这是清·郑板桥题八大山人作品的一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简洁地道出了八大山人悲凉的身世及其绘画的艺术特点。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明朝复亡,其时八大山人仅十九岁,为了躲避灾祸,隐姓埋名,二十四岁落发为僧,后为道士,又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八大山人离开青云谱还俗之后,生活贫困。叶丹在《过八大山人》一诗中云:“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石涛称他为“金枝玉叶老遗民”。但他抱着对清王朝势不妥协的态度,将自己的亡国之痛,对清廷之恨,在绘画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如鼓腹的鸟,一足着地;瞪眼的鱼,眼珠向上,白眼向青天;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又以极其含蓄幽奥的象征手法的诗文,表示对清王朝永不屈服的品格风骨。如《古梅图》(附照)是他57岁时所画,该画题诗三首,第一首里“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大胆地透露了扫除鞑虏,还我河山的愿望。句中“虏”字已括去,意即自己即使到了晚年,也要扫除清王朝统治者。第二首里“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说明在画露根梅是效郑思肖画露根兰,寄托了怀念故国的哀思,但又概叹他自己既已出家当和尚,就不能效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采薇于首阳山。第三首诗里“苦泪交千点”,则是悲痛欲绝,涕泪滂沱了。这三首诗说明了作画的用心,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八大山人的思想感情,诗画合壁,相得益彰。又如《鱼鸟图轴》画中一鸟立于石上,下绘一鱼,题诗云:“目尽南天日又斜,时人莫向此图夸;是鱼是雀兼鸲鹆,午饭晨钟共若耶。”究其诗画含义,是说那时清王朝的势力,虽已从北到南占据了全国,但又如落花流水日西下,别要夸言吧,到时间那些象鱼鸟般隐藏着的明朝遗民,兼带那些象鹦鹉学舌的鸲鹆鸟似的附和者,都会起来象汉武帝在若耶出兵击溃东越王一样,把清统治者全部赶跑。再如《山水册页并题》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注:郭指郭熙、董指董源)和另一幅《山水册页并题》“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石丫杈树,留待文林细揣摩”。是见景生情的感概之作,流露出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至死前他的画上都有“三月十九日”的花押。其节操可谓震惊寰宇。
八大山人的画,集先贤之大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成就可归纳为(1)笔墨清脱,他把倪瓒的简约疏宕,王蒙的清明华滋推向更纯净、更酣畅的高度。(2)意境空阔,余味无穷,画外有画,画外有情。(3)大疏之中有小密,大密之中有小疏,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似有画。(4)倾心于以意为之的‘意象’,缘物寄情,形神兼备,言简意赅。历代画家对八大山人评价都很高:明·龙科宝评曰:“最佳者松、莲、石三种……莲尤胜。胜不在花、在叶,叶叶生动:有特出侧见如擎盖者,有委折如蕉者,有含风一叶而正见侧出各半者,有反正各全露者,在其用笔深浅皆活处辨之,又有崖畔秀削若天成者。”清·吴昌硕诸跋不下十余条之多,如云:八大山人“画多奇趣”;“古淡萧寥,如野鹤行空”;“高古超逸,无溢笔,无剩笔”;“画中有诗,诗中有禅,如此雄奇,世所罕见”等。齐白石评曰:“作画能令人心中痛快,百拜不起,惟八大山人一人独绝千古。”时至今日绘画界对八大山人无不拜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石涛,清初四高僧之一。宋宗室,身世与八大山人类同。可谓“龆龀遭险难”,无奈“披缁出尘寰”。不过后期一时争宠之念高涨,康熙南巡时,两次接驾,并献画、赋诗,颂扬“圣主”的“仁政”。对绘画他主张“有法必有化,我自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论画具有卓见。他的山水画来源于现实。如《巢湖图》,题诗“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无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还画了许多诗意画。如《陶渊明诗意册》题诗:“清风闻叩汀,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坏。”其作品笔法恣纵,墨韵氤氲,洒脱高华,脱尽恒溪。
(六)现代·刘海粟新绘画艺术的破荒者
刘海栗(1896~1994)初名磐,根据苏轼“渺沦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他十七岁创办国内第一所正规美术学校。教学重视写重,毕业考试交四幅画——人体、自画像、风景、静物。1919年招收女生,男女同班学习,为国内破冰之举。青楼女潘世秀(玉良)报考该校,刘海粟提出:“不论出身,一律以才取人”,予以录取,可谓绝无仅有。尤其是人体写生课,为国内首创,引起十年风波,震惊画坛。对此叶圣陶认为上海美专的创新精神“是个奇跡”,
1927年赴日本进行画事活动,日本艺术大师桥木关雪誉其为“东方艺坛的狮子”。1928年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受中国政府派遣,赴法、意、德、比利时、瑞士等国考察学习。学习西画理论;临摹提香、伦勃朗、德拉克罗瓦、米勒、塞尚、梵高等大家的佳作;与马蒂斯、比加索、陶孟琼、梵童根、裴那等名家交流艺技;在大学讲演“中国绘画的六法论”等画论;参加国际美术展览会评审工作。赖鲁奥对其绘画评曰“在力的韵律中表白它无声的诗意,他不但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锋,即于欧洲艺坛亦是一支生力军”。此外,他在欧洲参观日人画展后,认为:“东方艺术之根应当在中国”。故1933年~1935年再赴欧洲,举办展出及学术报告等活动,巡回展览十余处,几十次讲演,积画稿300余幅。蔡元培认为他的画“性近南宗”;他的活动使中国绘画艺术“震惊全欧”。他展出的收入支援抗战。建国后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57年打成右派,失掉一切社会职务,闭门杜客,专心创作。1979年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刘海粟国画、西画俱精。他“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国画中有西画之精华,西画中有国画之神韵,中西之融合,可谓“独树一帜”。被誉为“新美术艺术的破荒者,现代艺术的奠基人”。对国画他概括两大特征:一是“意境”,二是“笔墨”。他用笔、用墨、用水俱善。形成了“宏浑、沉雄、苍劲、奔放、潇洒”。泼墨、泼彩,“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苏轼语),“激情狂溢,气势磅礴。”其作品往往是“兴致所至,横涂竖抹,驰骋成章,自由我在”。观其国画展,倍感其吸收西画之精髓,西为中用,格高绝俗,国画林中之一新。郭沫若为其《九溪十八涧》题曰:“艺术叛徒胆子大,别开蹊径作奇画。落笔如翻扬子江,兴耒往往欺造化。……石涛老人对此应一笑,笑语吾道不孤了。”他十上黄山,所画“速写、素描、油画、国画、勾勒、墨骨、泼墨、泼彩等形式无一不精”。西画被誉为“意象油画开山之祖。”中、西画共获29种荣誉。
刘海粟孜孜不倦地追求绘画艺术,93岁高龄还十上黄山,其学生赞曰:“九十三岁还外出写生,除海老外还没听说有第二人”。他还计划十一上黄山,虽未成行,但95岁高龄却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此举更加罕见。他还是一位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画家。他将收藏的973件绘画捐献给国家,其中历史名画近300幅,有用200两黄金购买的巨然的山水,以及关仝、赴滋等人的作品,还有元代名画16件,明代名画81件,清代名画136件,清代八大山人的代表作《孔雀竹石图》也在其中。这批绘画是祖国之宝,价值连城;也是后人研究中国绘画、研究刘海粟绘画最重要的资料。
三、联想
诗是文学体裁之一,白居易将其特征概括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根情”,即以感情为根本。而诗人的感情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同时代、同广大群众息息相通,休戚与共。因此,诗人通过某种事件或景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借古咏怀、或托物言志,有感而发。诗与书画结合,扩大了书画的内涵,使其更加完美。单独诗词同样可达到感染读者、鼓舞读者的目的。但也会因诗而发生祸福。
(一)苏轼因诗词受害者一人
苏轼“有经世济民之抱负,有独立的政治见解;表里澄澈,风节操守,耿直敢言”。如赋诗讽刺唐玄宗骄奢享乐,不能借鉴秦王的教训,作《骊山绝句》: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再如《荔枝叹》,讲了为进贡荔枝给人民带来的祸害。指斥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也鞭挞了讨好皇帝的官僚。诗中“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林甫指天宝时宰相李林甫,伯游即汉和帝时的唐伯游。
苏轼任职期间正值王安石变法。他也主张改革,但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由于和王安石对立,苏轼感到汴京难留,便自请外调。1075年正月二十日恰又夜梦王弗,情难自控,写下了催人泪下的《江诚子》(附后),国、家之痛使其肝肠寸裂,感情波澜起伏。至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罢相。一些投机新法的官僚结党营私,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摘取苏轼讽刺新法的诗文,将苏轼逮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是他最痛苦也最辉煌的时代。其政治上的失意,使之将才气全部转移到诗文书画上,成为能文章、善诗词、精绘画、工书法的一代雄杰。此期创作的《大江东去》,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前赤壁赋》,抒发出旷世奇情;《赤壁怀古》,被后人奉为豪放派词词祖。寒食节又写下了与王羲之、颜真卿行书相颉颃的《黄州寒食诗帖》。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苏轼因反对废除免役法等行之有效的新法,同旧党发生矛盾,因而又遭到排斥。于是再度请求外调。哲宗绍圣四年(1097)居惠州时作绝句《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当权宰相章淳看到绝句,发怒道“苏子瞻尚尔快活!”于是又将其放逐到更为荒远的儋州(今海南省儋县)。苏轼先受新法官僚迫害,后为旧党打击,对此,可用潘天寿的一首诗作为结语:“莫嫌笼狭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
(二)刘克庄一首绝句涉足三位受害者——刘梦得、李长源、刘克庄。
《病后访梅九绝》(录一)刘克庄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福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1、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绝的史识,对社会观察敏锐。唐顺宗时与柳公权等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贞元革新”变法集团,失败后贬连州,行至江陵改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召还京师。刘禹锡去玄都观观赏桃花,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讽刺打击他的权贵是“轻薄桃花”。宰相武元衡见此诗说他心怀怨恨,重加处分,因而又贬谪柳州(今贵州遵义)。四年后回京,旧地重游,见玄都观里桃花冷落,又作《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么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讽刺权贵好景不长,因而又被逐出长安。
2、唐·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西安)人。曾作《咏柳》诗,其中有“青青东门柳,岁晏必惟悴”。权奸杨国忠认为李泌“指柳骂杨”,是讽刺他的,故被贬官。
3、宋·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曾作《落梅》,其中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意思说“东君掌握春天花木的生杀大权,却不公平,忌妒梅花孤高,任它凋零。”当时言官为了取媚权臣史弥远,指责刘克庄作诗谤讪时政而被罢职,闲废十年。
(三)王维因诗受益,赵孟兆页平安归隐
王维,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为中书令。其时作《献始兴公》诗,颂张九龄反对结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谪荆州长史。王维对此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并末退出官场,而且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乱军攻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判军所获,并署以伪职。他怀念唐室,作《凝碧池》诗,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定罪,而王维因有《凝碧池》诗,诗中有怀念唐室之意,故为肃宗嘉许;加上其弟王缙官位已高,申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为太子中允。最终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赵孟兆页是赵德芳的后裔,他二十七岁时宋亡,故蛰居家中,刻苦学习,并和一批文人画士“放乎山水之间,而乐乎名教之中”。但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吴兴八俊”之首。后经程钜夫推荐入元,赐以官职,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代皇帝;从五品升至一品。因此,夏文彦在《国绘宝鉴》中称其“荣际五朝,名满四海。”但晚年在一些作品中流露出国破家亡的悲痛。如《岳鄂王墓》中的“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以及《和姚子敬秋怀》中的“新亭举目山河异”。《钱唐怀古》中的“春风麦秀使人愁”等等。对做官也有所悔恨,如《自警》中的“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但还是经其妻劝说“人生贵极是王候,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平安退隐。
(四)用诗词传情亦为常见,成与败均不乏其人
京戏《秋江》中,临江县令张孝祥,赴任途中宿“女贞观”,见妙常天生丽质,以词求爱。妙常作《杨柳枝》:“清净堂中不卷帘,景悠然。闲花野草漫连天,莫狂言。独坐洞房谁是伴,一炉烟。闲来窗下理琴弦,小神仙”。谢绝了张孝祥的要求。过着尚觉独伴“青灯一炉烟”、闲来窗下理琴弦的生活,确似“小神仙”。
京戏《望江亭》中,谭记儿新寡,为清安观的白道姑抄写经卷。白道姑之侄白士中丧偶。赴任途中经过清安观,经白道姑撮合而相见。谭记儿赋藏头诗:
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若识破凤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
表明“愿随君去”。白士中观后十分高兴,答藏头诗: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表明自己的诺言:“当不负卿”。遂结成夫妻,共同赴任。
四、讨论
(一)刘禹锡被贬,何时贬谪何处?籍贯哪里?
1、羊春秋等1981《历代论诗绝句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2、徐育民等1982《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6《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周扬等19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陈增杰1986《宋代绝句六百首》福建人民出版社
6、徐海宾1996《赏花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
以上6部著作说明:刘禹锡因革新失败受贬,因诗词受贬已成定论。但何时贬谪何处不尽相同;籍贯说法不一。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认为刘禹锡是洛阳人,一作彭城人。周扬等认为是洛阳人,祖籍中山,匈奴族后裔。羊春秋等认为原籍洛阳,生长在苏州。该问题,若进一步研究可探讨。
(二)“书画同源”否?
赵孟兆页,首先提出了“书画同源”。吴道子认为“书画同笔同法”。郭熙说:“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而当今之王富生则认为“书画相通”,但不同源。因“通”与“源”含意有别,“通”含有缘起,通融之意;“源”含有源头出处之意,故而应称“书源于画”。该问题如何结论,应再探讨。
(三)“没骨法”何人首创?
一般认为徐氏创“没骨法”。但《词海》载:张僧繇与唐·吴道子并称为疏体画法……不用钩勒,创“没骨法”;徐熙用粗笔浓墨草草写枝叶萼蕊,略施杂彩,色不碍墨,不掩笔迹,人称“落墨花”;其孙崇嗣,自创新体,不用墨笔钩勒,直接以彩色晕染,称“没骨图”,也叫“没骨花”。郑朝等云:“徐崇嗣‘善继先志’,‘绰有祖风’,变落墨为彩色的‘没骨法’。叶尚青说董   的《广川画跋》中写到:“沈存中言徐熙之孙崇嗣,创造新意,画花不墨卷,直选色渍染,当时号没骨花。”又据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粉色图之,谓之没骨图。还说:“花鸟画的没骨法由五代徐熙创始,其孙崇嗣继承祖法,发展而成。”不过徐熙的重墨彩“落墨为格”的没骨法与徐崇嗣的“以五色染就”的没骨法有所区别。以上仅三份文献,问题难明。张僧繇生卒年不祥,但天监(公元502-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而徐熙是五代南唐画家,其孙崇嗣是北宋画家,张僧繇公元502年已做官,公元960-1127年为北宋,张应早于徐崇嗣几百年,张的“没骨法”何因未能传承?有无可能是:张僧繇创山水画的“没骨法”;徐氏创花鸟画的“没骨法”;而梁楷创人物画的“没骨法”。如《布袋和尚图》、《泼墨仙人图》。该问题应再查文献,予以探明。
(四)根据苏轼的身世及性格,所画《枯木怪古图》必有寓意,寓意何也?应探讨。
五、说明
由于参考文献全系自藏书,故资料来源受到限制,有的问题难以深究、辨明。如八大山人还俗时间:陈传席在《野逸奔放》中讲:“在35岁左右,他便蓄发还俗。”李旦在《八大山人画集》(江西美术出版社)中讲:“当他六十二岁时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从此做一个还了俗的老遗民。”李旦讲“约五十四岁左右,离开临川”。而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八大山人画集》载:“终于在临川实现了这一愿望(注:指还俗)。” 八大山人出家时间:李旦云八大山人“24”岁出家为僧。陈鼎讲:“23”岁出家为僧。苏轼参加中制科考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载嘉右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而康震在电视中讲“苏轼应为第一,实际给他第二名”。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辞海》、《宋代绝句六百首》用“枯”木,《中国绘画史图录》、《中国大百科全书》用“古”木。本文选用“枯”木,即《枯木怪石图》。王维的《汉江临“眺”》诗,《唐诗选》载为《汉江临“泛”》,本文选用前者。郑思肖的籍贯:《汇海》、《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福建省连江县人;而《中国绘画史图录》载为福州市人。此类问题较多,非主要问题只能待今后有机会再查找文献予以辩明。
黄庭坚为《枯木怪石图》题跋中“胸中元自有谷壑”,当时的“元”与“原”通用。赵孟兆页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多将“于”字写为“应”字,即写竹还“应”八法通,本文仍用“于”。八大山人的自题诗“留待文林细揣摩”;多将“待”字写为“得”字,即留“得”文林细揣摩,本文仍用“待”。
注: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画家要忠实于他描绘的对象,从客观事物汲取创作原料,这就是“外师造化”;然后画家再对他表现的对象提炼、加工,形成艺术,这就是“中得心源”。二者结合即为完整的创作过程。
2、笔墨
唐岱曰:“盖有笔而无墨者,非真无墨也,是皴染少,石之轮廓显露,树之枝干枯涩,望之似乎无墨,所谓骨胜肉也。有墨而无笔者,非真无笔也,是勾石之轮廓,画树干本,落笔涉轻,而烘染过度,遂至掩其笔,损其真也,观之似乎无笔,所谓肉胜骨也。”
3、折钗股
书法上转折的笔画,要求笔毫平铺而锋正圆不扭戾,如钗股,虽经曲折而其体仍圆,故以此作比喻。
4、屋漏痕
以写竖画为比喻,要求行笔时不可一泻直下,须手腕时左时右,顿挫行笔,如屋漏之蜿蜒下注,则笔画圆和生动。
5、逸品
逸即“超凡脱俗”之意,也就是神的最纯最高表现。逸品之分及其代表画家为:
高逸—倪瓒        放逸—方壶        超逸—普荷
清逸—倪元路      野逸—徐渭        冷逸—朱耷
朱耷的作品,冷逸中也有野逸之意。
6、伯夷和叔齐
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孤竹君初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君竹死后叔齐让位,伯夷不受,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周文王子武王伐商纣,伯夷、叔齐劝谏,武王未采纳,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
2006.12.25
参考文献:(略)
附:                      江城子  苏 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活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耒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江城子》时,可同读元稹的《离思》、李清照的《声声慢》。
地  址: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狼猫山水库西侧省农科院王滔  250103  
电  话:0531-88789519   85305658
发表于 2007-6-12 2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绘 画 拾 碎

   拜读
发表于 2007-6-13 1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绘 画 拾 碎

好论文!有研究.学习中.
发表于 2007-6-17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绘 画 拾 碎

细读细琢磨……
发表于 2007-6-26 0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绘 画 拾 碎

拜读啦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