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726|回复: 0

[转帖]书画市场也该建立经纪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8 2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年,特别是近一二年,关注书画文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书画爱好者也在迅速增长,殊不知这个市场越红火,假画的蔓延就愈加猖獗,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个市场逐渐步入正轨、走向规范化?书法家、书画古董鉴定家金鑫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亮出自己的观点——

    市场混乱  呼唤经纪人制出台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怎么看眼下市场中的假画?
  金鑫(以下简称金):我一直认为真伪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艺术品造假是空前的,恐怕历史上也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造假现象。前几天我看了一场拍卖,发现凡是有点名气的拍品没有一件是真的,即便是这样也仍然有人要。这一点让我感到困惑,他们中有人属于不明真假,有人觉得便宜,而有的人则属于知假买假。为什么呢?一问才知道,有的人是为了送礼。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加之一些人受利益的驱使。
    记: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金: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实行经纪人制。这就跟流水一样,水是往低处流的,等到它流平了的时候就不再流了,自然饱和。建立经纪人制度也是这样,将来火候到了,一定是这样的。如果再这样混乱下去,将来的市场就没法做。
    在国外,只要是有点名气的画家,都是有经纪人的。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就连画家、书法家本人也不大注重这些。
    为什么要呼唤经纪人制度,就中国市场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是被一些有组织的有一定权力的团体垄断着,这些团体在某些方面甚至左右着书画市场的进退。
    现在有90%以上的书画家是靠笔会挣钱,这也是中国书画界的一大特色。可以说这中间真正有名的、有市场价位的没有几个,这种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
    记:国外的经纪公司是怎样操作的?
    金:他们对一些比较有名气或者虽然没有名气但很有前途的作者进行培养、包装和宣传,尤其是对一些青年画家,在给他们讲“技法”的同时,也给他们讲艺术市场。无论是经纪人还是经纪公司,他们的周围都会吸引一批成熟的买家,这样市场就会逐步朝着有序化、规范化发展。

    门里人造假是个棘手的问题
   记:有人说假画中也存有学术问题,能这么说吗?
    金:咱们举个例子,唐寅在当时也有假画,周东坉就是专门为他做代笔的人,以前周东坉是他的老师,最后给他代笔,因为后来唐寅的名气大。现在的一些画家,名气大了画不过来,可是又想赚钱,于是就默认家人或徒弟代笔,圈内人一看就知道哪张是徒弟代笔的,哪张是儿子代笔或者是女儿代笔的,这算不算假画?这里边确实有学术上的问题。严格地说算是假画。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你向画家求证,他自己也会承认。这就变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记:怎么辨别不是画家的亲笔所为呢?
    金:一看用笔就知道,因为画上带着自己的个性。
    记:有的画家、书法家不认识自己的作品了,或者拒绝承认是自己的作品,那是为什么?
    金:这种情形是有的:比如有的时隔太久,有的没有年号款,有的是想不起来自己以前的画法了,因为从初期到最后定型中间总是要变化的。当然也有人觉得以前的作品比较差,不愿承认。总之各种情况都会有。

    工业化造假分工细致
    记:您刚才说,现在造假已经到了非常空前的地步,您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金:目前造假有的已经达到了流水线制作的程度。比较低级的造假是照着画册造,比较高的造假是照着真迹作,包括用什么纸,哪种颜料,什么印泥,什么印章,如何装裱,如何做旧等等,一道工序完后另一道工序再作,分工细致,形成造假的流水线。对印章的制作就更加精细了,据说要通过照相制版来实现与原作大小一模一样的程度,况且有不少画家早期都是仿画的高手,这样的画家一般都是功底好,像大写意、泼彩、小写意、工笔重彩等等都很娴熟。我认识的一个人,就搞了一个造假公司。
    记:据说这一行里有这样一句话叫“宁买假似真,不买真似假”,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金:什么意思呢?假的做得好,谁看了都喜欢,这就是“假似真”。而有的的确是真的,但看起来却不像是真的,比如在笔会上作的画,没带自己的印章,没带笔,怎么办,盛情难却,还得画。这属于应酬,这种应酬画一般来说品相都比较差,这类画就属于“真似假”,没有人愿意买。

    做鉴定受过造假公司威胁
    记:您作为资深鉴定专家,在这一行里一定有许多亲历亲为的故事,或者说做鉴定这一行有没有风险?
    金:我认识南洋的一位教授,他搞收藏有几十年,已经80多岁了。他的藏品很多,每天观看自己的藏品是老头的重要生活内容,他经常与一些人欣赏他收藏的古董和艺术品。他多次邀请我给他的藏品做鉴定。但给朋友的藏品做鉴定是一件很难的事,后来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我鉴定其中的一件汉代绿釉马的时候,我给他讲从这件藏品的开片、土浸、造型、釉色上看都不可靠,我一边说一边给他分析。我发现他的神态有些不对,没过多一会儿老头就突然昏倒了,原来是心脏病复发,后来总算脱离了危险。
  每个人都希望你说真话,可是一旦你说明藏品是赝品时,都会很难过,甚至经受不起这种打击。其实还不仅如此,有的时候因为鉴定出赝品,还有可能遭遇生命的威胁。所以我后来给别人看东西就变得非常的小心,即使这件东西不对,我也会非常婉转地讲给他听。
  还有一次,那时我还在新加坡,有几个朋友拿来几幅画让我鉴定,我告诉他们这些画从画法、设色、印章都不对。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几幅画是从拍卖会上买来的,听了我的鉴定之后,他们回过头去找拍卖公司退货。拍卖公司听说是我做的鉴定,就放出风来要干掉我。后来我才知道,这家拍卖公司的背后就是一家造假公司。据我所知,鉴定专家遭人打骂也是有的。

    收藏书画也有误区
    记:艺术品的拍卖价能否代表一个时期的市场?
    金:很多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最难说清楚的,比如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不同,时间的不同,都会造成价格的不确定性。这里边当然也包括信息是否对等的问题,再有就是艺术品的保值和升值的空间太大了。应该说它只代表当时的市场,或者代表某一地的市场,代表某一个人的观点。可以说,再有市场评估经验的专家也不一定评得很准。
    记:书画市场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
    金:国内真正形成古籍书画市场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此前基本上是做给外国人的,特别是日本人。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是有关系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人才收入36.5元,哪有钱买字画呢。后来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多了,这才有可能玩艺术品。
    记:书画的收藏有没有进入误区的时候?
    金:有过一段时间,比如很多人只收古代的,不大收近现代的,尤其是当时对一些健在的名家名画不大重视,现在回过头来发现确实错失了好多机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大名家的画才一两千块钱一幅,已经算是顶尖的了,那时候画家的稿费也很低。
    记:对普通收藏者来说应该如何侧重呢?
    金:就说古画吧,由于认识不深鉴定就是一个问题,包括真伪问题,市场价格规律问题,掌握不好的话,就很难应对,但近现代作品的市场就比较容易把握,所以反过头来看还是应该收近现代作品。还有就是现在的陶瓷艺术,这个市场很快也会发展起来。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