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482|回复: 0

论当前艺术的创新——作者:王正闽[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3 2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尼采有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所谓的才子,倒是充满对一切可能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即使在才力不足时也能写出一些说得过去的东西。而独创者却是与自己隔绝的,所以记忆无助于他们,于是变得空乏了。
尼采的这句话,其实也点出了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艺术家创新多少东西到不如先看艺术家继承多少东西。我总认为,一个想真正创造出自己面貌的艺术家首先看他能继承多少传统的知识,传承东西愈多,真正形成自己面貌的可能性就愈大。但这里可能要有一个前提,艺术家是否自己愿意创新。
   创新,在艺术创作中,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当然,在艺术活动中也不存在绝对概念。但就创新一词放在艺术活动中来讲,如何叫创新,新到什么程度叫创新,这些问题都是有粘性的。何况,人们对于它的前提,什么是传统,认识都不一致,自然建立在所谓传统之上的东西都是有弹性的。
   当前,关于创新问题,批评家如是说,画家们如是做,史学家们如是写,最后经过多少年反复实践,有时搞得大家也很累。好像一切都只为创新而奔波。流于形式,可能出于无奈,但是无可奈何的理由对于真正的艺术创作活动来讲已不能成为借口。甚至,这种导向会产生消极一面。很多画家便不再深入研究绘画本体的东西,为创新而绘画。时下各种展览,展出的作品貌似新颖,实则无味,便是这种现状的表现。
   当然,一味地抨击这种现象,并不是不尊重有的艺术家、画家在创作中真诚的一面。有些画家做出这些作品对他个人来讲也是很严肃的。然而,想搞出自己独特面貌的作品就正如我以前曾提过的那个问题一样,真诚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出或产生有多大价值的东西。但是,真诚是创作有价值作品的必要条件。
   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时下考验艺术家的东西太多了。不单单就是你趴在那儿或站在那儿几十年如一日地完成多少作品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来的。眼界的高低,对美术史的了解、学习、分析、鉴别,包括社会历史的学习,对一名专业画家来讲,都应当去把握。因为当代社会欣赏的层次发生变化、时代的观念思想发生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
  清·松年《颐园论画》有这样一句话,“吾辈处世不可一事有我,惟作书画必须处处有我”。其实这句话即提出了艺术家两种角色问题。社会的一人和艺术的人。首先,艺术家是社会中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呼吸于社会之中,个人才能健全地生活。另外,艺术家还有一个自我的天地,艺术活动中的我。这个我是艺术化的我。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赋予于作品,创作出自我的东西。所以,这里使有了一个入世和出世的关系。我们欣赏古今中外大师作品,无一不体现出艺术家人格魅力和当时社会时代的精神痕迹。所以说,要想自我的创新必须解决一个艺术家身份社会化的问题。这个社会化必定有一个文化传承的继承化。毕竟,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见证。所以,艺术家要想独立于社会之外而独创性地创造作品,无疑等于艺术上的自我扼杀。相反,一名创造性的画家、艺术家,总是善于收集和筛选古今中外文化中值得吸收和借鉴的知识来补充自我,从而创作出独具面貌风格的艺术作品。我想这样的大师也是举不胜举的。像西方的毕加索、马蒂斯,中国的黄宾虹、齐白石等都是能融会贯通的大家。
  相反的是,时下很多艺术家、画家却应了“处世应事事有我,作书画处处无我”的境界。热衷各种艺术活动表演、做秀。在创作中,情感缺乏,矫揉造作,东拼西凑,有时似乎也有些新颖。且美其名曰继承上的创新。大言不惭,他一个人继承也占了,创新也有了。俨然一副大家在世的样子。要命的是旁边还有吹鼓手"升华"一番,其实真正欺骗的无非是欣赏者,伤害的无非是艺术家。难道这样的艺术环境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吗?
  其实,创新正如产生于继承之上一样,两者本应一体。丢掉创新的继承和丢掉继承的创新一样都是人们的不明之举,因为,这在艺术文化史上已是一个不争的实事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