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3734|回复: 4

杂文 《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4 08: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金力在 2006/05/31 04:50pm 第 2 次编辑]

杂文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1999年版的《辞海》里似乎没有“露怯”的词条。2001年修订版的《新华词典》里却有。
  “露怯:<方>因缺乏知识而使言谈举止出现可笑的现象。”
    如何对待露怯,有几个人物有故事。
    一  拥抱露怯
    一位师长。在朝鲜战场上从死人堆里活过来,活了好多年后才当上的师长。
    他呼点三大机关干部不用花名册。他搞总结不要文字稿,念腹稿,秘书速记整理后就能够上报了。认识他的字不是太多。
    有一次他训示三大机关干部说:有几个干部穿着军装到地方饭店吃刷(涮)羊肉!成何体统!
    政委旁边小声说:吃涮羊肉!
    师长接着大声说:吃涮羊肉也不能穿军装上饭店!
    政委也就大声说:那个字读涮不读刷。
    师长接着大声问:不是说中国人生来尖,认字念半边么?
    政委也就大声答:也不都是一样的!
    师长继续大声说:大家要笑就大笑吧,我带头!哈哈哈——停笑!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以后要学文化,不闹笑话。
    师长拥抱露怯,掌声拥抱他。
    师长后来离休。把自己关在家里将语文课本读了一大堆,弥补露怯。一年秋天,他用部队当年发的枕头包皮把一方书稿包得豆腐块一般整齐,抱在怀里,在夫人的搀扶下,走进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他就成了作家和名人(因为未能与师长联系上,故隐去真实姓名)。
    二节省露怯
    两位学者。
    中国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
    SOHU《科学论坛》发表蒲鹤年的文章说, 2004年11月7日,丁肇中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还有学生又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回答:“不知道。”丁肇中教授回答“不知道”时,态度诚恳,绝非故弄玄虚或“卖关子”。这位科学家曾解释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尽管师生们的问题基本局限在丁肇中教授获诺贝尔奖的粒子物理专业,丁肇中教授竟然说:“拿诺贝尔奖,只是对很小的特殊领域有贡献,一个人不可能因为拿了诺贝尔奖,就把自己当成了什么都懂的‘万能专家’,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评价,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
    外国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先生。
    蒲鹤年的文章接着说,2005年6月1日,约翰?纳什在北京工商大学发表演讲后,一位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提问,“从博弈的角度,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这些对社会制度转型和演化的影响?”约翰?纳什听完后思考片刻,坦诚地说,“我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以其“博弈论”蜚声世界的约翰?纳什,竟被一名大学生的博弈问题“问倒了”,令人大惑不解。因为上述问题显然具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似乎一般人也能敷衍过去,而大师级权威竟然自称没有能力回答,这岂不是自损形象?但纳什却坦然平静,毫无愧色,更令人感到奇怪。其实,这是我们少见多怪了。一个学者不管多么伟大,也不可能无所不知。即使在自己有所建树的本学科,也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而且迟早会完全落伍。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常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无损于一位大师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大师”所以成为“大师”的奥秘。
    我读完蒲文的体会是:两位大学者的人品是没说的了。他们一是真实,把握不准的问题就别装,二是人性,不能忽悠搪塞蒙蔽孜孜求学的心灵,三是回避,不去趟露怯的浑水。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即便是大学问家,其学识是一杯水、是一瓢水、是一桶水、是一缸水、是一池水、还是一渠水?就算是一河水,又会是多大个比例呢?所以,任何人都存在“露怯”。因为是在讲台上,两位学者的伟大,就在于有自知之明,那么就节省露怯吧。节省露怯也就节省了时间,抓紧回答自己明白的问题。
    三  修补露怯
    一位教授。
    余秋雨先生。被国人关注尊敬为大师的人,被以央视为代表的媒体摆在国学大师地位的人。
    余先生担任歌手大赛评论专家。今年却遇到了一点麻烦。且看媒体。
    1、 余先生关于字音其说。
   《中国经济网》:余秋雨在点评歌手文化素质时,把杯水车薪的“车(chē)”,念成了杯水车(jū)薪,把“仁者乐山”的“乐(yào)”读成lè。此举立即遭到许多观众批评,有报道说节目结束后,炮轰的短信和电话就超过10万,甚至有观众要求余秋雨公开认错。因发音不准遭观众质疑的话题,余秋雨援引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语言改革家的观点,主张用当代语的口语、容易听懂的发音方法来激活传统语言硬块,“而不要形成这样一个习惯,就像鲁迅批孔乙己,‘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三种读音一样,鲁迅都一直讽刺这样的事情,我们就更不应该。” 余秋雨认为,他在讲到乐(lè)山乐(lè)水时,也可以读成乐(yào),“我知道全国的观众没有多少人能听懂,我要花很长的时间告诉大家,这个就是快乐的乐(lè),这是古书。”余秋雨劝告青年读者:“你们千万不要做‘字典一族’,翻翻字典,就说这个错了,那个错了,弄得大家都无所适从。”
    2、余先生关于成语其说
   《天涯杂谈》:最近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赛,余秋雨再次发挥了他搞笑的天份,他在点评一位歌手解释负荆请罪时这样说:“我不大喜欢成语,我写作的秘密,就是不要用成语,不要用形容词,它会阻碍你的写作水平。”
    3、媒体对余先生其说的关爱
   《京华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赵大明认为,这其中涉及如何读文言文的问题。赵大明说:“在古汉语教学中,原则上是按照普通话来读,‘仁者乐山’的‘乐’念‘lè’,‘杯水车薪’的‘车’就应该读chē’。《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是这么写的。”他进一步解释说,“有的人喜欢念古音,但所念的古音也只是猜测,古代人究竟是怎么念的谁也不知道。”赵大明还提出,余秋雨不该把“杯水车薪”的“车(chē)”读成“jū”,更不该在公众场合读古音。
   《上海青年报》:名人就不念错字?恐怕没人这么想吧?其实错了也好、没错也好,都不太重要。反过来说,假如余秋雨认为这是大众对他本人的苛求,也大可不必。假如你读错了字,你的朋友跟你说“读错了”,难道你认为这是苛求吗?
  《东北新闻网》:读错写错不常用的汉字,是常事,不应受到耻笑。即便是高级知识分子,也要看他究竟读错了什么字。余秋雨读错了两个字:“仁者乐山”中的“乐”,“杯水车薪”中的“车”。但让我无法为他开脱的,是把“杯水车薪”中的车念成了ju,简直是不可思议。
   《世纪中国系列论坛》:余秋雨的大小文章要是没有成语,恐怕就真的没有余秋雨了。我随便打开余秋雨在华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远年琥珀》。  余秋雨这篇1000来字的文章,最少使用了6个成语。
    4、启发我写《露怯与演戏的归宿》的媒体
   《春江水暖(好奇)的BLOG》:虽然余秋雨先生的辩解也值得考究,但是,我对余秋雨先生的辩解却不以为然。文字与口语的区别在哪里?文字与口语性质有哪些不同?我想,余秋雨先生应该是知道的。有网友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既然要遵循从古原则,那么余秋雨就还错了一点,那就是他不应该擅自读作“智者乐水”而应该读作“知者乐水”……
    (http://blog.sina.com.cn/u/45cbdbd1010003k6)
   
    看来,余先生是露怯了。口语古音,牵强附会;戏说成语,一戳便穿。余先生面对全国观众要有责任感,应该节省露怯。于先生要理解10万观众的短信,认识到是人民对他的厚爱,没有把他当外人,花自己的辛苦钱给他说事儿,应该拥抱露怯。其实,只要余老师人性地真实地说上一句:对不起!我需要学习,谢谢大家!事情会出奇地美。但是余先生却不真实了,采取了修补露怯的办法。结果越抹越黑,越辩越假,亵渎了观众的人性要求。你可以抗衡10万观众的智慧和学识么?余先生要自编自导自演与10万人的对立戏,继续露怯也就再所难免了。
    人,因为太智慧了,所以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做什么事,都有人来教。一教一学排练后,扮上角色才能搬出去。于是人生基本是在演戏。社会也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不管你要做什么,都有相应的角色在等着着你,或者排好才演,或者未排先演,或者边排边演,或者演完了再排排完又演,总之是要天天表演的。就算你吃饭吧唧,拉屎吭吭,也有人教你忍着点。你要是不装模着样地表演文明那还真的不行。
    所以,我认真总结过,人生只有两次没有演戏。第一次是并没有人教过你落地后就会转动着头哭喊传递要吃奶的着急信息时没有演戏,第二次是并没有人教过你第一次做爱就能把握基本程序只是太着急时的表现没有演戏。其它的生命时光,你都是一个角色,是要排演的。
    人类生命的演戏还是没有最后的结局的,如果一定要有大结局,人类就要谢幕了。所以人生演戏其实就是处在排演中。排演那能不演砸呢。演砸了才是正常的。从哲学意义上看,美学不就是在演砸了中产生的吗!
    余先生,演砸了也很美呀!
    可是您却偏要演出个结果来,难道您想要谢幕了吗。
发表于 2006-5-24 13: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文 《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金力  好文章
发表于 2006-5-25 16: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文 《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美德须向谦中求.
发表于 2006-5-25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文 《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恩,好文章!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06-7-18 23: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杂文 《 露怯与演戏的归宿》

刚被人说露怯 上来一查 原来这意思 立刻退了游戏 注册了个帐号 虽然不知道能补多久文学 但 有开始总好过没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