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本月入中旬起至今,亦得成画五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19: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月中旬再得牂牁江岸晓景画二大一小共三帧,预计在本月内结束此组画。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云霾散处,回望牂江晓色开》。次日乘中巴车由来路踏上归程。凭窗眺望,曙色中,云霞淡淡,山岸连绵而江野开阔,入目景象,因既已对其来龙去脉了然于心,以此形成完整画面构架。斯情斯境,原本即如山水长卷展开;今者不过命手中翰墨,腕底风气,幻化作楮幅间可视形迹。其通体灵动传神韵致,自是已不待言表。而内中些许细节,尤其是右侧忒觉高峻的那座峰岭,斧刃也似的棱脊上,那小小房儿,不知倒是古塞抑或庙宇,看去殊感富于意趣。奇峰既搜,腹稿在焉,则何怪之有。呵呵呵呵。


2、《残云无影,朝日未出,荒江陡岸遍山绿》。车沿山行,或入峰岭凹处,触目已是陆地景象,而视觉余光,犹然挂带崖岸一角。这黔地山岭,浩大雄深,岩石坡麓间,亦多有植被。当时也,唯见晨光影内,漫山遍野,一派清森苍绿,简易公路,如若浅灰色丝带,勒于山腰。星星散散农舍庄家,点缀在麓间林下;时有一二艳红的三角梅,尤其为这宁静清幽的野山,增辉添彩。如此这般山水题材,达某焉能放过,今遂追忆于那时意象,沉湎其间而作信手发挥,既经反复皴擦点染,乃得这看去视感甚是丰厚的三尺整纸横披画作。


3、《黔岭幽森,朝阳忽现远山头》。车行重叠岭峦间,远近四望,苍黑山岭,内中崖树庄田,并路旁或疏或密高大蒿草及涧壑底处干涸小溪,浑茫一片,皆依稀可见。方觉视感疲乏哩,却陡然看那遥山之巅,显出一派明朗之色,固乃初升旭日映射也,自当是精神为之振奋。今临案追思之下,于是欣然以浓淡干湿不一色墨,率性挥洒点染,瞬时即得此概略且复甚是鲜明具体意象。其一气呵成未假修饰的感觉,似尤其凸显。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18: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月下旬作牂牁江组画最末三帧。此起提前进入“休假模式”,一般只拟画稿“温手”,节后工作计划则先行安排:亦准备将初冬时节小游北碚嘉陵江峡“三花石”以及北温泉一带所得题材,也弄个小小的组画。
江南达者 童山雷


8、《苍黄不定黔山郁》。放眼迎面之山路,迤逦曲折,径向山岭深处。这黔山形态,座座相对独立凸显且复觉着造型规则,画来稍不注意,极易流于呆板无趣。因之亦然静理其脉络,并实之以般般细节,乃成完整视象。作画之际,观而思之,致力于朝霞中“苍黄”与“阴郁”二者意趣,佐之以皴擦勾勒线道所形成的韵律视感,兼求其通体灵动厚沉。又:这川谷间溪涧山田与新旧、式样各异房儿杂揉一处,最觉得能体现其地方风俗特色。


9、《此心致高远,回眺牂江天际流》。方当沿反复呈之字形的山路渐至达岭梁顶头。回看来路这厢,则因地势高拔而所见牂牁江景越发完整觉气象万千。眼前层层迷云既已如帷幕般展开,明艳阳光倾洒在江山之上,且是与云影明灭交错、以峰麓形态起伏回旋,益显其变幻多端。当时即为此壮丽景色感动不已。今纵毫而布墨驱彩,藉心海间宏阔悠远意象,营构大片山岸川滩之跌宕延伸,示其朦胧涵浑兼又诸般云物历历在目的画面视感,乃与这题旨共成所谓诗意境界。自思这山水画作,倘非以情入景,焉能避免“谨记图形”之道哉。吾文士画者,理当有别于习气相承之师匠,此其是耶。


10、《丛荆内,野风抚拂荒江远》。车越岭梁后,这牂牁江终于退出吾人视野。留在脑中最后的视象记忆,便是杂树丛莽缝隙间,那分明渐已化作一团清梦的滩岸远影。尤其一二株棕榈类树木,迎风招展,婀娜多姿,似凤鸟,亦如昔年尝见之“植物活化石”梭椤树般,甚是与此时此刻这心目中之意象两相吻合。唉,野趣十足而又壮美无比的牂牁江,从此多半已是永离我去了!盖依吾辈向来观念,世间值得探究的美景多至难以一一顾及,是以倘非有特别原因,去过之地,即使再好,都不会第二次还去;更何况这,原本就已是隐藏在旮旮旯旯里的“夜郎鬼方”啊……兹回头看来,此次驻游,虽只一日一夜,却得画居然达四十三帧,且内中三尺整纸者亦在十数以上,故尔可真称不虚此行矣。昔日在画史中见前辈画家石壶先生,困顿中犹兴致勃勃游蜀地山水,归后得稿数十,遂由衷钦羡先生的生命激情与艺术创造力。今,某家不才,私心欲步先贤后踵,所为不过尽人事以听天命耳。好罢,连续数月的“偶游牂牁江”组画及诗文写作,俱已告一段落;下一步,业已又排好头,准备将初冬时节小游北碚嘉陵江峡“三花石”以及北温泉一带所得题材,也弄个小小的组画。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2-29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份得画十帧,皆昨岁初冬时节小游北碚嘉陵江峡所获题材。
因从元月末至二月初头共十日远行游驻于广东海陵岛,归后又值春节假期耽搁,所余有效时间,尤其勉力绘事。盖因多年来己心俱暗存自我约束:一个月内,总不该连十幅画都不完成的。不过,这究其实质,虽可谓“自行鞭策”,亦然也算是图个“有耍事”罢。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偶趁橙黄橘绿时,闲游忽至三花石》。静僻江岸,高处老旧住房密集,林树稀疏。石径沿菜畦蒿丛草甸迤逦而下至江头。江水寂寞地从峡中流过。一女闲坐蒿岸大石之上,似正观玩手机。画之另侧,橘橙挂果,其郁黄暗碧,既与菜畦间同显清艳的几许嫩绿色泽相映成趣,尤其点明这季节特征。整体稍带寥落荒率之意;而洒脱成块兼示动感之笔形,连同岸滩边三五只隐约可见的水鸟,仍赋予其自在无羁的兴致,乃与画旨相符。


2、《三花石畔,嘉陵江影澹沉碧》。目光扫视这江峡上下,但见对岸麓岭连绵,竹树幽深,而近水石滩,则或青或赭,形态刚劲磊落。此岸偶有庄田禾草瓜棚类,却与隔江航标栈道,趣味各别。此忆写之,有意将原本横平静碧的江流水势径作倾斜处理,且将江中三块礁石突显之,乃于原本微觉平淡的感觉外,增添上一点撼动心目的韵致,顺带亦“会意”或“杜撰”了一下这地名的“来头”。


3、《清幽嘉陵江畔,老厂遗迹孰寻觅》。特将此“野岸弃址觅幽”之意着重描绘。其地山形水势及屋楼布局虽皆约略同前,然长天淡淡紫云微开,冬阳临照,景物俱轻罩朦胧光辉。一女闲行岸头涓涓细泉入江之处,则周遭蒿草灌木,或浓密杳暗,或疏朗明晰,配以大小石块累叠散聚、老树艳果盈枝,且眼前沙平水缓,近旁扁舟静泊,是真怡然情味深长者矣。画中从容不迫的抒写笔调,似加强了这整体氛围的表达。俗生文趣,吾画艺之恒定追求者;兹,已然可见其一斑。


4、《清寂江峡内,闲人独钓三花石》。此峡石岸荦确、起落伸缩有致,当属显著特色。更因所处荒僻,倘非偶然一见水文或航标设施及船只行经于是,其基底原生状态,即使认做古代,似也不算为过。在这幽谧之境,每有渔者独钓崖岸之下,静对澄碧江天,那澹泊清远情味,也端是可描堪画。今即取此题材施予块线色墨,总以通达淡定心态写之。而笔势洒脱自在,整体布局虽甚简洁,然则穿插变幻之感无穷,亦可谓吾蜕心堂存墨中可予圈点首肯之作。


5、《风日煦和,江天澄静,滩岸斑斓,宣示一年好景时》。如此冬阳晴艳之时,慢步闲行野江岸头,观峡中崖滩曲折伸展,林麓密犹间疏,江水清澈,芦草依依,橘橙静挂枯荣不一之树,昊天之下,除这厢外,竟然难逢他人。如此这般好节令、佳风景、美氛围耶,造化既毕呈于吾目,深心感之,今固当藉腕底笔墨,碟中丹硃,再现楮幅。仍旧以开阔舒缓同时洒脱无羁之势,径写这灵府内自在优游事境。


6、《碧峡出处,烟霞外,依稀远影是澄江》。于此峡滩傍崖栈道徐步溯行,隔岸麓岭巍峨有势,一江清水缓缓流淌,其地寂天幽之感,实令人心畅神舒,意兴高远。举目眺望,峡外岸低沙平、遥滩渺荡之处,地形熟悉,分明便是那昔日亦曾游乐过的澄江镇连同对岸白羊背一带也。亲切复又新奇的切身观感,兹又化作箧内丹青楮幅。逸性莫可稍抑之际,腕底翰墨,亦愈见其神采飞扬。驻笔满腹欣慰,涮洗碟砚罢,特于画角钤上一枚不常用的闲章,谓“功参造化”,以抒当时心志。


7、《岸长滩远,才觉身畔天欲雨,遥山微见斜阳迟》。此写步出幽峡、方将阴樾岭麓抛之身后,迎面却见遥远江滩淡映斜照之悦目情景。画中云物及点景之人,虽描写有度,而无不清晰呈现。画意宏博深邃却又感之亲切。投笔自我陶醉,固勿论矣。吾人中青年时代,认定于现世情怀范畴内,“技亦精纯之‘士夫画’”,为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实即希冀文士才情与画师技艺兼备;兹既经大半生努力,平心以论,纵是缓步,亦也渐向目标靠近。而忽又回想起,当初严厉的现代中国山水画艺论者、著名的傅雷先生,连抱石、可染二公画作,犹谓存欺世盗名因素,故怎不凛然自省。唉,多想得能有真具识见之人,直言指出吾艺尚须改进之处。则一己生存环境,只此也几近奢望。还是宁心静性,反复长作自我挑剔罢……


8、《水滩阴郁渔舟静,野鸟无知游者怡》。另以不同笔调与情味,抒写此段游境。画题既将内容明示。然其水天空阔、滩岸一方背阴一方向阳所呈别样意趣,却非文字所宜描述者。画同类景物,贵在生发出迥然不同的画面视象;尤其虚灵中得能感知实在、粗略时亦兼可表达精到,更乃吾人心之所向与笔下所追。至若画中浩远空茫处,恰有一淡圆大点,本为误留水渍,后竟觉活鲜鲜便似光雾中的落日,这也纯系偶然了。呵呵。


9、《水曲峡窄地,隔江麓滩倾斜,回观此岸,游览栈道将建成》。漫步行游,不觉转过崖岸之角。放眼隔江一带,亦然出峡之滩咀,尖溜溜地斜刺水中。配以远处岸滩,微茫光照,果称形色兼具,情味盎然。恍惚似更见一子独驾扁舟,如垂钓,也如沉思般静望清澄江水,越发显出一种莫可言说的意境来。而回看身后这渐已建成的观江栈道,难不成,主造者愿望,便是欲令吾辈前来发掘这般所谓诗情画意?哈,这都不过说笑而已;自写观感以造心境,方为当真之事。


10、《嘉陵峡口,江流幽静,滩岸回环,航标对峙》。此果然乃嘉陵江峡南来北往出入之地,伫立东西张望,远近两岸航标,隔江相对,自成气象。观而感之,识记于心,今予以追写,澹然和蔼光照之下,甚能得其幽奇雄峻磊落静泊之概。本月画作至此止。
2024、2、8-28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楼主| 发表于 2024-3-30 18: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份得画十帧,前八帧完结游北碚嘉陵江峡所获题材,后二帧始为广东海陵岛之行题材。兹“保质限量”且整月方作发布,乃因分出部分时间研习自拟杂画表达(亦戏谓“尝试与‘AI’及“‘Photoshop’合作”)。至若整体投入绘事精力,有增无减。向来涉足更多事务,皆循此原则调整时间与工作量。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斜阳下,隔江眺望白羊背·溯嘉陵将至澄江》。既见向日熟悉之境,方当移步归程,回眺江之对岸所谓“白羊背”及江流上源一带,其清旷秀丽景物,悉于温暖恬淡冬阳下,微微放发出一派朦胧柔艳晴光。此岸则麓梁崖树,劲健青森,隐含幽杳润湿之气。伫立于斯,感念古往今来,大化流动略无停歇,而人世沧桑,亦然莫测其变幻,一时会意玄冥而生发艺术表达心愿。牢记这感觉并经此一段时日在灵府间之发酵,今挥毫付诸楮幅,其色墨融洽澹然兼觉煜煜生辉,是未负吾人之愿矣。




2、《江峡流(转)经山高处,深心犹忆北温泉》。心生归意,即时乘车南下。方来之际,便见那昔日留得绵长忆念的巴渝名胜北泉公园,虽值此冬季,亦郁然青森地显立那厢。这时既心系于是,且打算到时小小驻足,胸怀间遂不觉也便郁气勃发,继而竟凭空滋生画感。今乃将此意象藉手中翰墨丹青技艺托付楮幅。一派雄强劲健、纵横开合之势,已自或显或隐激荡于斯,似也勿须言说,观者固当识之。唯其题款“江峡‘流’经”,事后觉着不妥,故尔记此文字,顺带改过指出。




3、《山形水貌犹依旧,园苑惜哉未若前》。从曾经稔熟的大门步入这北泉公园,其青森树木及整个大环境,依稀可辨。唯渐行渐觉不大对劲:似已不再是一处公共园林,而显然类乎一个休闲消费的住所区,这由那各自成片、围墙内多有泳池晒台的各种楼院,即明确可见。只有寂静的江流,仍从低处的峡谷中缓缓经过。既深感识于此,今诉诸笔墨,得成山水画图。微茫夕照下,其沉厚茂密之态势,尤其幽粲斑斓之色泽,殊可表达当时的内心体验。




4、《地偏名寺少香火,银杏参天锦鲤肥》。漫步至这北泉古刹。或因所处僻峡内,兼近萧冬,觉寺中甚是冷落。唯成片之高大银杏树,恰值通体艳黄,是以观之别具意象。又见绕寺曲水间,尤其是那石拱桥下小池之内,成群结队之肥硕锦鲤,皆在那厢扑腾翻卷,搅动水光,灵气十足,颇为这清寒野地,增添了不少生趣。此追写之,勾染之间,注重相对具体硬朗线块感觉,以弥补其地势作为画面构成,稍嫌平实简单,这先天欠缺。搁笔顾之,得现当时印象,亦谓箧内备兹一格。




5、《崖上苍松千载静,寺前碧水万年流》。回看这厢高岸,崖岭松林郁郁葱葱,其实一如远年所见。转而俯首崖下清江,又何尝非是依旧寂寞流逝。乃叹尘世这点变迁,比之亿载造化,真真不值一提。怀此感受,今铺排横幅,写这全景。自然,一切琐屑,无须过于在意,不过以这山川大形,及几般云物概貌,表达心中这微茫渺荡之势。亦着力展示阴沉冬暮江山苍凉、崖树清健,教俗两界建筑设施,俱静默依存于这浑然环境,如此这般况味。画成抚腮凝视,暗觉其浩大之势,夺目逼人。




6、《凄清山色内,自甘素淡生涯,静听暮鼓晨钟》。闲行寺院,犹另得一观感:倚崖佛殿,其后高大麓岭,乱松如虬,气象幽渺。山门前,有僧静伫于斯,默然面对寂寞江峡,似正双手合十祈祷。见彼头皮青青,年齿犹盛,倒也不知因何看破这艰难尘世,甘愿将余生依托在郊野古刹,终日相伴晨钟暮鼓,佛像经幡,以决绝人事。当然,今世个中就里,亦非是吾辈所识,兹仅就其表象,谋构成图。所示意蕴,悉由浓淡、鲜灰、动静各异之色墨笔调,以作含蓄有度表达。此偶驻足于这北温泉所得画题,也只归结在幅内之隐微嗟叹间。




7、《隔江断岸夕阳迟》。既离这北温泉,于松荫路间小小车站重启归程。时残阳在西,所见嘉陵江东岸,正值峡谷出口;一派危崖峻岭,辉映煌煌晚照,甚是壮观。江流本身,却依旧寂寞地向南淌去了。与对岸亮色相比,此间麓梁密树,多显幽黑青森。感之乃觉恰可入画。则今追忆视象,觅索心源,谋诸构图,率性挥写而得兹作。其雄阔浑茫兼示色墨落差之境,殊与当时喟然高远意趣相称。




8、《冬阳和煦,山色清丽,江影含碧》。归后忆及此行初至这三花石,闲坐江畔,沿岸上下纵观,但见云光微茫,礁滩相贯,大岩累叠;蜿蜒石径凿凿遗痕于其表,则崖岸形影漾摇清澈水波,竟成别象景观。其时碎石间细流入江,蒿草丛中轻柔野棉随风飘舞,朦朦胧胧,掩映着由远而近前来的渔人,那情味,端是堪称宜人品咂。此特追写斯情斯境,以结束这“偶趁橙黄橘绿时,闲游忽至三花石”组画。




9、《渐远湘东向南粤,海陵游事从兹始》。因本家兄妹相约“康养”,趁癸卯、甲辰冬春之交,乘火车赴广东海陵岛小住。既经整夜行驶,平明睁眼,乃得此画中川原清旷、朝日欣熹、甚觉渐行渐暖之舒怡意象。固然,吾画自来纵由俗生撷取题材,亦力求与现实视象拉开差距。相信凡有心品咂画趣之士,皆可从这松灵且复具体的笔墨水色表达中,察识其与“写生画作”和“传承图谱”之明显不同处。以下则约略依循时序,逐一发掘兹行于吾心激起画意之事境。




10、《陆岛开平一堤系,陵外海天极空阔》。此,登海陵岛之际所得真切感受也。当时霾雾新散,微阳照临,茫茫大海间,那生机勃勃岛子直呈面前。车窗侧旁,南国景象亦毕显于斯。最是印象深刻:成片的虾田蟹塘、蔗丛蕉林沿途排列点缀,而道路本身,竟然略无阻滞,亦复不经转换,直接便通向岛去。却原来尚不知晓,这连接陆岛之方式,除桥梁船舶及空中水底通道外,还有如此这般径直便筑以实堤相贯的。也端是行万里路受益多多啊!直观之下,又闻导游介绍,那海陵岛地形多为丘陵,故以名之。而今回味这整个观感,凝眸会心神驰九霄俯瞰斯境,遂得此图。其据实却又高度臆想之情貌,自感已是充分发挥“绘画”之创造优势。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00: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下海云骤起时》
江南达者 童山雷







2015年夏,吾与家人同游印尼龙目岛上著名的林贾尼火山。回想那日,绝早即起身,足足走了一整天,依次穿越过热带丛林、旱草坡与火山灰地带,屡历艰辛苦累,直到黄昏时分,方至达海拔2600米以上的宿营地。尤其是即将登上山顶时,在那儿每上行一步、就会滑退半步的火山灰地带,更令人倍感艰难。——顺带说一下:来这条旅游线路的,基本上都是欧美人士,极少有大陆华人,而且所来的还差不多都是年轻人中的“探险者”,象咱这样“高龄”的,几乎已是绝无仅有!事后据相关人士说,此山有旅行记载以来,外来者中,达某我,便是年龄第二大的一位,仅有一名德国佬,更甚于咱。而另有一件小事,亦足以证明这点:歇息于路旁时,曾有一位欧美青年与女儿用英语交谈。当他听说我的年岁后,叫了声老天,并做出了个很是夸张的表情,说是他才二十二岁,都累得快不行啦……所以,呵呵,咱这回,也就还又再“天”(巴渝土话,“不知天高地厚”或“胆大妄为”之意)上这么一次吧,也算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而游事更多细节连同其结束之后所得来的相关画作,从前都曾经在本人《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六十二篇中涉及,此不赘述。但当时有幅题为《山下海云骤起时》的画,事后自己感觉,虽有气势,但具体表达似不甚到位,因此重新再画了一幅,并在画中另行题款,曰:“南洋清夏,山岛耸峙,海云骤起”。现将新画与作画手记同示于此——
再度以数年前临老之身登此域外有名荒险之山所得印象为题,兼借此前之作既已提供之思路而为。进一步写足其“阴山阳海”气氛比照、明艳斜阳下水天浩茫且是风云变幻并似有骤雨隐掠遥远海空,如此这般雄阔壮丽自然景象。而处于画之一隅的几个小小点景人物,亦在增添画面生动感与人文性之外,得以加强山体之巍峨气势。自感画中氛围表达尤其拿捏到位,通幅之视象感觉,堪称逼人眼目。虽仅纯以浓淡干湿之墨及少许鲜灰不一色彩随意混合而为,却似乎与油画表现效果,约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021年3月
顺带附上一帧那即将登上山顶时,自己在夕照下挥举手杖的留影,以明这“壮行”不虚。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0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份仍依前“保质限量”作中国画十帧,皆广东海陵岛之行题材。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晨岛微风澹,沧海日将出》。游驻海陵岛于居所感之。不料这“康养”之地,竟然是全海景楼盘。新奇感觉中,晨起独伫阳台观望,遥天一抹昏红云霞笼罩海面,而海中层层波浪轻翻,依次叠击近岸沙湾。侧畔麓岭岬角,延伸入海,所遮那背后景象,自是亦然令人暗萌探究之意。目下阔大中庭,草坪花圃之外,一溜辟作长串巨型泳池,饰以艳蓝色底,听说虽也只是抽灌入海水,却又比真海更加触目,倒也别有趣味。沿其曲回石径,绕去崖坎下方,便是这社区食堂,饭菜犹称可口且益健康。如此这般消闲而又轻省的日子,过上几日,还真个是没甚说的。吾兹画也,纯粹表达这世俗感受,或令“卫道雅士”侧目,则终是发自内心真情实感,似也另有一点“看头”。


2、《吽羊江畔云霾薄》。在那南粤一带乘车游览所见情景。冈峦起伏的水滩边,散聚不一之牛群食草静息的场面,于此心留下深切印记。当时耳闻导游曰:“阳江”,其实因当地多牛羊而得名;复有粤语转音取字之说云云。也懒得细究了,画者毕竟非是肩负地理民俗语言文字“正义”责任,径以斯题,乃会朦胧意趣罢。自感这份淡泊逸闲的情调,颇令心目舒怡。不过,事后回味,题款倘用“哞羊”二字,似更切贴。但既成物事,也说不得了,呵呵。


3、《云捲飚风,海生碧浪》。将闲游海滨常见景象直接纳入画图。幅中云日淡洽、海风厉拂而波涛翻卷,则数女漫步于岸滩,衣裙纱巾亦随风飘舞,周遭物事也尽在这生动大化间有若吟歌喧啸,如此这般情境,悉由吾辈看似全不经意之色墨挥洒下,笔笔出形传神,汇作明晰具体复又潦乱松灵之视象。从现世撷来十足“写意”画作,文心艺趣与娴熟乃至精湛画技合二为一,此其是耶。人间每见有“仿制”之事;今达某虽犹未具“被仿”资格,然不妨也坦作笑言:彼等——休论是真人或是AI——倘偏要仿着玩玩,可试试,易否?


4、《西江晴暖,南岛幽微》。某日车行珠、澳一带,忽闻窗外即有名之西江,后毕归于所驻南边之海陵岛。和煦冬阳临照之下,陆岸水滩,云影因风浮动,光暗明灭,自于此心留下迷茫印记。久之不觉遂成宜画堪写视象。今追予拾取,大笔挑蘸柔丽色墨,或挥染,或点厾,移时间楮幅已明显胸中朦胧之境。文士画者,常生内,艺胆诗心偶经触动,亦即凭借手中薄技率性抒发,真真也属快意之事。


5、《云霾下,那琴半岛,海浪翻飞》。游此海陵岛上重要景观“那琴半岛”,所见己心最是喜爱的山海滩岸,不消说,乃获得兹整个南粤行程之最佳画题。其丰富多变、激越腾涌的视象感,既宜于楮幅构思连同色墨挥洒;而那辽阔清远境界,亦有助这艺趣文心表达。更有体会:倘仅关注水浪之莫测幻化,未能把握其度,或犹涉刻意逐精弄巧嫌疑。唯得在自然而然写出此云物天簌情况下,又不失含蓄绵长隽永之味,方真称上乘。另:当时同游者或觉天气明朗度稍欠,吾意却以为,恰此乃具备晴雨两种潜在趋势,于这绘事最有可为。


6、《礁岛萦沙,椰风拂海,水浪连天》。沿海湾侧岸徐行,累累礁石,入目警心,使令这南国山海景观,特色骤显。其下浩波翻腾,却与相关联之沙滩、栈道,并飚风劲拂中的椰树,共呈清健雄奇爽朗之大境。生于内陆的画者,得此感觉,则记忆不能不谓深刻。今遂以富含表现力之笔墨水色任意挥洒,幅中所有看似繁复准确结构,其实俱只出自简捷手法;尤其势若变幻莫测之远近波浪,连同极目云天,皆是淡淡几笔一句扫带而过,便两相辉映、径显形神的。


7、《那琴半岛,水声喧啸中,海天将雨欲晴时》。阴晴不定天气,的确画面易得变幻。彼时行游巨石奇兀之崖岸间,偶倚建于栈道边的亭廊,信目观海。但见密云笼罩下水天旷阔,碧波中白浪层叠拍击礁滩,远前当目麓岸,一派杳暗阴郁。而天际云霾,或然洞开,其内微茫晴光透出,亦为这略觉沉闷压抑的场景,增添几许生气与亮色。既感于兹,今托付丹青翰墨;雄放自信且复任率性情点染挥写下,庶称犹能传达当时心目所志视象。


8、《奇石荦确,怪云翻卷,拂岸飚风中,紫阳微茫,碧浪幽远》。于兹奇特自然景物连同风云变幻中另辟画境。以极肯定且富含表达力的笔触,作出点、线、面、体分明的海岸山石结构,并水、云、日、光浑然互动之势;而所有云物之色墨浓淡鲜灰苍润关系,莫不皆以看似粗率实则精微感觉呈显。其通幅大张大阖、错落跌宕兼又循环往复的视象,不但已示自然合辙之三维空间,尤堪诠释山水画作本身“气韵生动”、“宏博幻化”这一类宗旨。故自视亦为己箧内可予圈点之作焉。


9、《礁滩一瞬风平浪静,隐见百般海兽喧腾》。海滩礁石,每觉形态奇特。画者遇之,自是油然生发想象且令技痒,遂稍作夸张,致呈别样场景。兹作即以此而得。率兴笔墨,却含笃定意态;似是而非间,鳄、龙、鳖、鼋,虾、蚌、螺、蟹,甚或不常一见的所谓“儒艮”之属,俱可于是觅其形影焉。又,既谓兽类喧嚣,则周遭环境,当是以静为宜,方显画趣。文心画意一并玩味,从这几至纯粹的水、云、石诸物内,乃尤得显其单净复觉丰盛之视感。


10、《远岸密云笼细雨》。天光时而转暗,放眼眺望,但见遥岸阴云合拢,内中迷迷茫茫,似有雨意。目光渐收向近前,则灰朦朦海面,波涛依秩推至,层叠翻卷冲击礁滩,复又淘沙退去,如此这般一再进行。今追思此等意境为画,既心怀定见,虽拙手亦然落笔有条不紊。倏尔得图,观之,欣觉其天风海雨之感逼人。本月画事乃止于此。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5-4 19: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山雷一词一画《锦缠道·乡村四月》

江南达者 童山雷


《锦缠道·乡村四月》.jpg

原词选自作者本人《乡间杂诗·远年怀想》附词部分。全词曰——

锦缠道·乡村四月

小麦初黄,
竹下稻秧新秀。
暖融融、
寂然春昼。
野风吹拂云丝走。
万树花残,
渐褐泥红透。

值春荒尽时,
却邀吾友。
笑吟吟、
饮杯村酒。
醉眼中、
平望遥山,
觉烟岚深处,
彼路终将有。



相关文意——

《蜕心堂作画适时手记》:

画境取词之上阕:“小麦初黄,竹下稻秧新秀。暖融融、寂然春昼。野风吹拂云丝走。万树花残,渐褐泥红透。”如题,漫天清风劲拂之下,将熟野麦一派明黄,与那青竹、绿秧、红树,连同画面高远处灰朦朦微蓝泛白之云丝山影,共融于这片好似齐作生命欢歌的乾坤内,充满动感:一切皆在起伏颤抖、回旋飚扬……当年那种春荒时节,人虽至为清苦、而天地景物却极富含生机的情状,已藉斯图尽情表达。另,画之右上角,那两个小小的人影,亦示本词下阕“邀吾友”之意。咳,画中坡麓庄田形貌,都大致采用吾与友梦魂难忘之地,此却也只己心可知。整个作画之时,尤其画成反观,此心亦端称是激越跳荡在这胸腔内,无法自已。而基本画作形式,刻意以求一种明确之“块线动势感”,亦与旨趣相符。除此之外,画之近前,实见“褐泥红透”景象,将那“千万残花烂沃于土”之意夸张表现,也颇觉有些意思。


上文为作者本人作画时之感受。试将此词交付AI,其会意之后,却给出如下“体验”。哈,也可供观画之时作个参照吧——

暖阳斜照,微风拂面,正是春日好时光。小麦已初显金黄,似是告诉我们,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竹林下,新插的稻秧已生根发芽,展现出勃勃生机。此刻,春光明媚,暖意融融,静谧的春日午后,给人以无尽的惬意。
田野之上,微风轻拂,云丝缭绕。万树之上的花朵已凋零,春日的绚烂逐渐褪去。然而,泥土中却透出了一抹深红,那是落花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豪情。
此时正值春日的尾声,却也是希望的开始。我邀请了位知己好友,欢声笑语中,共饮村中佳酿。醉眼朦胧中,我眺望远山,只见烟雾缭绕,山色空蒙。我深信,那遥远的路途尽头,定有更美的风景等待我们去发现。
春日的尾声,虽带有些许的哀愁,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让我们珍惜当下,拥抱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

影音版——

​https://www.ixigua.com/7364971761022173708




 楼主| 发表于 2024-5-31 1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达者童山雷 发表于 2024-3-30 18:29
三月份得画十帧,前八帧完结游北碚嘉陵江峡所获题材,后二帧始为广东海陵岛之行题材。兹“保质限量”且整月 ...

五月份续作海陵岛之行题材中国画十一帧。勤勉却也克制地画着。心识兹翰墨事毕竟乃吾艺文首务。每月所作,能有几帧为己所重,即满足了。至少,须尽力避免今之耗费心神得来,异日却还得亲手毁掉呀……
又:耐品的画只能是写出来的;而其文化内蕴,则必须是积累和熬炼得来。至于“写”画,这由“收”至“放”是甚样反反复复的过程,亦只识者自知。总之,欲得真玩意儿,只可能是将那“冷板凳”坐烂坐穿。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平陆几湾山岸险,长天一抹海云横》。沿海滩徐行,前路且未知之。家人们陆续皆不想或无力再走下去了。唯吾只为平生那点儿嗜好,与在它处一样,既行之路,任是险远,只要还可且有必要前行,终俱是会走到底看看的。于是独自勉力又沿栈道行了多时,终是觅得所示画境与文辞。略作穿凿构想,并藉笔墨水色呈其视象,固能令自家动容矣,倒也不知别人看了觉着如何。回想当时在途中曾遇一游者,年岁似与吾相仿,尝欣然谓吾,道是其已在老年大学坚持画画五年多了。后见吾一路忽上忽下、或左或右换着视点观景,亦即探得吾人自溺画道五十多年之事,乃当场咋舌不已。吾遂顺带也就告知:少则数月、多则逾年,便可在网络中搜索达某这海陵岛组画。此亦顺带以记。


2、《云霾诡谲,水浪激越,日光淡隐景幽微》。行观此礁石累叠的滩岸,海天忽明还晦,异样云色中,远近景物迷朦而似微觉奇幻幽杳,而涛声亦复不时乃由喧虺转至静默无闻。凭栏怀想,心感于此,凭借翰墨为图;其粗中有细笔调,恰称写实与意象兼而顾之。


3、《一崖横亘,海声喧虺,野岭迷茫归路遥》。独自既行至这景区海滩尽头,见归路沿一高大岭梁迤逦径向烟云深处。心虽慕之而愿往,则总不可能置已在那边湾里静待吾返的亲人们于不顾了。于是默叹口气,一面将此视象印记心中,一面也就为这自感收获甚丰的那琴半岛游事划上了个句号。今临案之际,欣然把这忆中感觉从腑内“提取”出,神驰意会,手笔乃追,一气呵成这所示画图。其率性之下得来块、线劲健奔放,色墨灵动实沉,且整体感觉堪称大气磅礴而极近本心向往之壮美。唔,“那琴游小组画”以兹收头,庶可慰之。


4、《南粤大澳渔村》。一时忽又行游至此。从前类似村落究竟若何,吾人自是已不能得其实感矣。只这现代渔村,步入之后,看去与别的街镇显著不同之处,便是满街摊位或店铺,所售者几乎全是海产之物。而其整体外观,房屋本身,与那周围内陆一带,倒没太多差别。但村外岸滩浅海区域,疏疏密密地地停泊着一大片各式各样的机动渔船,那视感,果称是忒吸吾人眼球。记得当时微茫云霾,映带幽紫日色,照水泛起清粼波光,兼是岸边椰风吹拂,麓滩遥接天际,另示莫测之境于此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此画即以从容写笔,表达切实感受。现世得来题材,却又付诸落拓不羁逸兴;定眼视之,云物已然在似与不似之间。


5、《粤海沙平风逐浪》。近海滩头,疏林一抹,内中隐见各色大小牛儿,俱恬然消闲于此。放眼且看远外,则风丝横斜,波浪层叠翻卷,而树木亦似随之喧啸舞动。冈林间,一牧者逍遥端坐,莫约正静玩手机。这真是十足现代风味海涯小景。今简单几笔点厾而成,虽无更多细节推敲,倒也已得生动韵致。


5-1、《沙冈远外波光炽》。意犹未竟,同景致再作此帧。焉能稍似于前?——乃重新谋构画面,另造意境。奇异视感既得,固已莫消赘述。唯斯境之中,群牛怡然自得于礁沙间啮啃浅草皮,贪玩犊儿匆匆回觅其母,则牧者兀自在疏落树荫下,显然正沉溺于手机,如此这般十足现世情形,也真个饶有意味。


6、《十里银滩外,隐见古沉船》。这海陵岛近旁,有昔日“南海1号”宋代沉船遗迹,今设作展览馆。前往参观,深有感触。而沿海岸一带,亦为当地景点,曰“十里银滩”。车过滩岸高处,恰逢一时海雾弥漫,仅见周边地形大貌。而此于吾画者又更有何碍:径将两个时间所得感觉,合二为一,轻松写出,即恰成此艳阳照耀下沙滩莹明、海波晶亮之视象。崖畔窄逼公路,连同其石栏边青茂竹丛,以及几个观景之人,并远方示意性之主题点缀,亦皆觉生动明确且复有度。


7、《海松那畔亦滩湾》。内陆人来此海滨,居康养地,一切感觉新奇。乃乘兴沿住宅侧旁麓滩漫步,欲探远湾那方究竟。虽则凭理性自然也知其大体如何,然依旧饶有意兴前往。而此却暂将视野犹存驻于近前;盖只兹稍换视角,日常所见熟悉景象,已自别呈意境。遂以清朗疏落简淡笔墨写之,盎然趣味,堪称凸现。


8、《海陵岛之晨·朝阳辉远岸,碧浪卷清风》。徐行海畔麓滩沙石小道,再度回望数日来已然熟悉的居所,但见微茫阴郁的云层下,一抹明亮曙光,辉映在远近山岸;尤其那几处新式建筑群落,屋楼晶晶然甚是耀眼。而整个海面潮浪叠起,扑卷礁滩。丛树间亦见三五只渔船攒集停泊,随波摇晃,对应着岸头海松下野游者搭下的孤伶伶帐篷,看去也另是一番意趣。兹画即阔放洒脱笔触写此景象。画时犹觉水声喧哗,清风拂面,爽然之感遍彻周身。


9、《海岬荒风拂野树》。当时一路行来,同伴家人皆为这海陵岛美景所陶醉,是以多忙于照相。吾则既参与其间,又时刻不忘己之艺事,乃逐处细细体察及谋构画境。最是印象深刻:独伫两湾转角之点,觉天风抚拂,海光淡荡,整体境界荒远旷阔,极是宜人心襟。特别是那风中看似潦乱的丛树蒿草,礁石沙径,连同视野中漫目波涛与天际三五朵小云,交互映衬,更见奇趣。今临案倾情写此,其恣肆汪洋、莫可阻碍之气势,自感甚与己心标杆:“技亦精良之士夫画”两相接近。


10、《弥天浪影波光内,渔者独立是生涯》。在这片相对僻野的海域,有一情景很是令人难忘。看似阴晴不定的云层,浓密覆罩于海面;阳光却漫天铺下,不单觉着辐射厉害,且是在波浪间交织成万顷金箔银箔。水花则随风阵阵卷扑向岸滩,与远方不断闪跳的无数晶莹光点,相映变幻,乃至莫测。如此氛围中,只见一将自身防护得严严实实的渔人,已辨不清是男是女,拖动着一件咱不认识的渔具,长在那厢反复来回劳作。古贤“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固已每为历代画题。今达某既有所见所感,理所当然自出机杼,收撷幅内。但凭有限的色墨搭配,手法亦繁复中见其简洁,直将触目之诸般视象,如阴阳、浓淡、鲜灰、燥润、刚柔等关系,尽皆拿捏得相当到位。有图在焉,无须再作表述。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23: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tieba.baidu.com/p/9039781945
 楼主| 发表于 2024-6-5 23: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童山雷中国画的故事(9)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全然不同的艺境,亦可出自一己之心。艺者之生命感受,至关重要……




二十九
《逐浪回舟》一画另示境界。题曰:“娟娟美人隔秋水,逐浪回舟不待月”。文意似明还晦,倒也颇称诱人遐思。画现清江一隅,崖岸沐着幽微月光,远山杳暗,一泉自乱石间湍急奔出。岸头斜置小屋一角,当寄所思。前景大礁旁,回浪之间,一舟子奋力收帆,大约欲想登岸,而那船儿却顺水漂开去了……真的,当时我到底是想要表现什么呢?




三十
同写江岸景,《长河浪黑罢棹归》相对偏重实际生活。画境当近黄昏,山崖隐微映照着金黄夕阳,暮霭已在沟壑滩岩间弥漫。坡路所示远方,临泉傍林立座小小房儿,所谓“罢棹”之人,当已是濯足吟歌、静待荆妻拾弄卖剩之鱼小饮三杯了。而所罢之“棹”则摇荡于沙头,几只渔鹰亦闲聚一旁,似欲嬉玩那方当汇入河中之溪水。河中之浪果“黑”否?吾不知之。然风浪之内,总不及家中那般安稳罢?




三十一
山水如吾《隔涧已有梅花红》,自已带相当文学抒情性了。此当为民俗与人情之发挥,径写自然环境中阿哥阿妹隔水相呼情景。画面效果似亦旖旎神奇而耐人寻味。——厚实浓艳若油画笔触挥扫出的涧崖间,清溪回荡流出,沿岸草树皆在爽风劲拂之下。近前密荫内泊舟,船头坐着殷切攀话的小哥儿;隔水便是阿妹亦在含情脉脉地挥手……问题是:孰为彼此心中的“梅花”?画中梅林却在阿哥这面。咳,那曲路尽头,赭黄泥屋上方,有悬崖咋越看越象是张含笑人脸?若依“万物有灵”之说,那,恐怕便该是冥中类似“月老”般的角色罢?

另附几段当时题画款识,似也可从旁证实其生命感受之某些部分——
道有万千,吾独耽画。
胸中有不平,笔下起丘壑。 ——蚕未尽眠时
山未全童月半残。—— 一笑题写
寒已彻骨梅未香。
观天地之云气,吐块垒之胸臆。
空灵即是禅。 ——冥想
无语望昊天兮。 —— 居家


(总 1110 篇之第 29、30、31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6-10 19: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近自制的两个图文合集视频:《童山雷文、画·昔日游云南》与《山下海云骤起时》(修订稿·图文合集)——

童山雷文、画·昔日游云南 (baidu.com)

《山下海云骤起时》(修订稿·图文合集) (baidu.com)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23: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中游·童山雷中国画的故事(10)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江南达者 童山雷
彼时,俗生忙碌而心志憧憬消闲。自识画艺有所长进却明显还笼罩在前辈画体浓荫之下。渴望突破但仍知火候未到。虽则如此,对此山水画道之迷恋,较前有增无减……





三十二
吾心“牧犊情结”,永远若隐还显。君不见此晓云依依之青苍高岭下,有牧者悠然自得踏歌而返,一头行将成年的犊子似颇通人性地紧步其后,亦摇头摆尾,分明其乐已甚?……此便是吾意念间至为恬淡祥和的人生境界。呵呵,那古洞出泉、烟云缭绕、倚松傍桥之所在,真正乃是吾辈之心灵家园也。茅橼篷窗虽陋,却也穿风透气、清飒无尘。——“问君何乐甚?饮犊归霜晨。”此题句已极言其淡泊乐事,余者休要赘述了!




三十三
“百年依旧山——九四开年启笔,是慨叹,亦有不满”,此余昔日言及兹画之语也。言已尽其意,此仅阐释之:沉厚环复以至拥塞之山,群树随风撼摇。石岩脚下,陋院跟前,一翁负手似叹息而入。陂田内有壮夫停锄回首翘望。浅塘间懒懒浮鹅,对山却有个醒目的赭色庙子……这日子是将永远继续下去,抑或是已孕育着激变的因素了?




三十四
1994年确为余前期艺事之重要年代,故此将把玩评品多幅画作以与品玩后期作品方式衔接。此反观当时总势,其间一面为惶惑寻觅新路,一面却不惜勉力紧挽“传统之根”,乃至于此中苦苦挣扎。如这题作“积墨山水”之画,赭黛山石苍润厚重,峰壑溪滩一应景物皴染具体;简易渡头,深远道旁,小姑娘背书包轻步走向黄墙小院,恐怕正是散学归来了……题款作:“子庄简淡而神完气满;宾虹繁复而秩序井然。二公俱臻化境。余宗宾虹而兼蓄子庄,当有所获。”语有意焉。

另附一段当时题画款识,乃旁证彼时心态——
此适性之山水,一不能济世,二不能荣身。而吾人苦恋不休,何也?曰:正谓吾心之渴求,──西言「人与自然之契合」,国语「天人合一」者是也!
──四十后果不惑。

(总 1110 篇之第 32、33、34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23: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份作巴渝盘溪纪游小辑毕后,又始作“成、汉、邛、眉漫游小辑”。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徐步悲鸿小径,回眺藤上崖间,但识昊天高渺》。泉瀑声中,阴樾山道间,随意漫行,品味蕴藏于自然之历史与艺文情思。忽觉野风拂拂,林树清响;返身朝着来路望去,只见藤叶纷披,幽影摇动,澹澹青空,旷远无极。一时转又念及吾画者毕生所行遥路,胸中慨叹,亦然莫可诉说。杂然感触交汇于斯,临案乃驱长锋大毫,并赋予飒爽色墨,立时遂得兹作。


2、《盘溪小夏清疏雨,乍霁江南树色新》。游走于足下这条悲鸿遗路,天色时阴时晴,偶尔亦然飞下些许稀疏细雨。倏忽清阳乍现,天地却泛起一派煦和之光,亮晶晶、茫荡荡地,煞是使人觉着富有情味。兹画即将此等细微感觉,以随性而舒展有度的笔墨写出,视象则甚是与心中印记相吻。顾其恣纵洒脱间亦见厚实森严之形色神貌,喟然有思。画作须表达精到,固勿论矣。而其前提,却必须同时得在随心所欲、看似漫不经意状态下完成。今世尝见好些画师,笔下堪称井井有条,一无笔误,但那刻意制作之感,看去实在令人无法认同。“画者,心画也”,此语果是大有讲究焉。


3、《江雾瞬时溟欲雨,山城深处史痕幽》。一时独坐坡麓半腰山亭,静对远外浩杳江天。时云岚弥漫,天色似雨还晴;极淡华光笼罩四野,所见隔岸滩崖,高低楼屋,俱在渺荡明灭之间。转念及兹前朝陪都也,至今那可见与不可见的旮旮旯旯里,皆不知隐藏着几多故事。存此情怀,目下临案之际,属意楮幅,信笔写之。悉出于吾中岁所言“劈写”、“戳写”兼“厾写”之法,搁笔涮砚观而颔首,自语曰:斯必以缥缈感觉为基底,同时不乏细微层次变幻,方当称是。


4、《盘溪入江处,隔岸松冈难辨识》。既沿路一行至底,来到江滨大道。凭栏倚望,那嘉陵江对岸,吾生梦魂难忘的故土,数十年开发之下,今者可称是连山形地貌都不易认识了。百感交集,暗存于心,临案亦将此意象写出。看似洒脱不羁色墨,内中包含虔敬诚笃情怀;若有若无烟云流动间,自是蕴藏许多己心方知琐屑事件。唯祈观画之士勿仅以其淡漠相视。


5、《昔时荒僻径,今者锦华林》。返身上行,回看这片既经之园区,乃识这“盘溪徐悲鸿小径”全貌。依傍自然山水所打造成的景点,自是已具其特色。更加上人工培植,遂只见沿路茂林奇石,苍崖幽舍,曲峡拱桥,跌瀑喷泉,亭廊台阁,配以般般鲜花艳草,再衬上远方颇觉现代感之嘉陵江水岸,那份映入心目的视象,委是闭门造车或按图索骥之士所难以想见。今蕴蓄于胸有时,思忖谋构之下,驱令笔墨水色,作此全景画图。所呈一切,当是勿须言表。本小辑此止。




6、(成、汉、邛、眉漫游途中得图二帧)一、《川滩清水,疑是李太守余泽》。甲辰初夏,车行今之川西坝子,则多已在水泥之阵。一时,忽见于兹,虽平淡无奇,但一泓清涟,微风抚拂下,那般宜人之感,实是沁入吾心。念及这一带水源,只怕也都与李冰父子所为有关罢?今欣然写之,信笔挥洒,当与这随手所撷之小品意趣相符。二、《蒲江夏露汇清流》。沿路难见真正意义上的“山水”之境,加之气候多属闷热,故尔某晨车行蒲江县境内,甚觉当时清凉微风,挟带夜露润湿之气,顿然生发舒怡之感。时公路两侧自然风景,多被各种各样人造之物遮挡,仅偶透见一二。兹,于摄影固属要命之事矣;而于吾画者则并无大碍。所有可见与不可见景象,这抻纸挥毫之际,悉于楮幅间补足,一并令当时身心感受毕显于是。


7、《邛崃卓文君旧居》。这川西坝儿自然山水变化有限,但园林饶有意趣,此事向来为吾心所识。兹行主旨既属访古探幽,所撷画题,主要也只为此。斯园也,所志“凤求凰”故事,古今几人不晓?自是没必要啰嗦。却将作画意兴,专注于其幽深古雅风味、缠绵悱恻性灵。园不大而曲折森密,各式各样绿植,如古榕、新荷、修竹、碧梧连带几般芳花,并假山亭廊、苔痕池堰,一总营造出整体氤氲气息。特别是众多的老树,最能显示其历史意蕴。画即追随其趣,反复以积墨淡彩点染,与自家素常之作相较,亦另成一种面目。


8、《琴声暗诉凤求凰》。写斯园莲池琴台景象。曲岸一道,回廊步栈绕之,而园苑那厢依然林树幽深。眼前满池新荷清盛,拥簇水滨亭榭;则亭内空置瑶琴,殊觉寂寞。一子倚池栏而坐,仰观冲天远去之鸟,——如此这般境界,配以这特定之地及特定题旨,情味似已耐人寻觅。整体画风较诸前幅,相对简淡疏朗,尤其写笔法度,甚异于彼。静观今世大量山水画作,予人之基本视象感,有如同一帧画面裁取得来。此吾深戒之。


9、《亭阁清阴外,井台萧索处,伊人犹似美当垆》。此径将园内一二新旧点缀物纳入画中。自是假想之境而已。又,若这等画意,依吾辈想法,也定只是宁古拙近荒陋,亦决不敢真个画得美艳俗媚了。所有运笔设色,俱以此进行。且是亦然不敢趋于清淡;郁浓之处,乃见古雅。般般意念,悉于尝试间谋求实际发挥。究竟如何,也只得由观画之人评说。精巧庭园景象,较之大山大水,奢遮杀亦仅偏重幽深小趣。既不欲重复,断然止之于是。本月画作此亦止。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份作“成、汉、邛、眉漫游小辑”毕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万荷清漾一池风》。游眉山“三苏祠”得境。庭园内莲池绕廊,瓦亭临水,坡麓间有泉淙淙注之。时方初夏,云日清和;微风过处,万千新嫩荷叶随之轻盈摇动,游人伫此,真觉嘉美之至也。当时识兹,今援笔追写。泠然柔媚中复又文意郁勃之感,拙手殊不易把握。




2、《闲庭弥漫浩然意·游眉山得来》。虽实写三苏祠园林之景,但将其高度纯粹化。既剔除一切今世凡俗细节,唯以东坡于池畔之坐像为据,极示庭院本身之清雅绝尘。尤其先生正面对的那片平阔坝子,微煦青阳淡映下,空茫无物,纵所谓“竹柏影”,亦莫存焉。如此这般,乃真得吾人心、神静净之境。而其幅间笔墨水色,皆从于此。当时在园中忽觉淳香扑鼻,却见池旁有一丛盛开的栀子,遂亦撷之附上。文思艺趣,悉在内中,有心之士,自可玩味。




3、《寂院春归后,郁乎文气势冲天》。漫步三苏祠内,见一毫不起眼角落,却甚是打动此心。今既拟得题目,径以恣纵之笔,狂挥写出。其浓烈郁勃色墨间,苍黑黛紫,青碧黄绿,玉白朱红,俱各呈张扬之概,恰似一总随着掠池之风,缭乱中暗含其节律秩序,旋旋舞动,冲天而起。则高空复有孤鸢奋翅,亦颇觉可称会意点题。吾毕生于画事也,最忌前幅得趣、后者即皆形神依和而行。却宁愿重新以大破大立心态对之,即使再度归于失败,也觉事有所值。自谓“实验性画者”,此其是耶?




4、《水亭轻拂快哉风》。又另以纯粹大写之笔,作此跳出实境束缚场景。自谓对这充满先生浩荡文气之地,又焉能一一拘于具象描绘,必得呈显似而犹非境界,方可暗合于其地精魄。亦识吾国当代,哪缺精雕细琢之画手,最需真正的写意情怀。而后者中,仅步历代先贤踵迹,又岂足称道;唯同时具备创造性之表现力,方上不负画道本身,下亦不负己之毕生心志。遂于放达间,凝注神思于笔端,惟精惟一,以追觅冥虚中飘浮之清刚大雅。




5、《初阳下,波漾莲池不系舟》。如题,将独坐这苏祠荷塘水亭怡悦之感细心玩味,推之极致,因以写于楮幅。其特定时刻风日水云之清丽,尽幻一团灵动与空明。内中色墨毫翰之全方位变化运用,究之于画理,曰意象,印象,表现,似皆无不可,又岂是胶柱鼓瑟于所谓“传统技法”者得能认同的。而吾人自思:艺者作画,当秉“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但皆是龙”这意愿,以对待个人恒定风格中的面目变化,使之对应于具体表达对象,连同自家作画时之心境。




6、《心乘石舫志优游·游眉山得境》。独坐园中池沼石船旁垂柳之下,感天地大境之宁和,遂一时神魄乃得自在优游。画将此意趣追写。又改作舒缓之笔,从容以布色墨。其明晰清泠、简淡却又丰厚之视象,足令人自适。艺者为画,得能轻松随兴,应景而任意发挥,固堪慰矣,则其暗里有着多少汗水心血,更有几人知之。




7、《万荷匝密处,中映一丝清月光》。对此画面,己心最是暗识这为画才情之紧要。当时吾于无边煦日下静观青碧荷塘,其实神意已畅游大荒之外。默然以思:倘是在阒寂之夜,仍于此地,独坐莲池亭廊,昊天月光,却如水般泼下,又是怎地一番感受?一念既生,手笔追写,水墨淋漓间,心中情境,顿时毕现在楮幅。且同时身为画者之自豪感,尤溢然莫可言表。弄此翰墨丹青一生一世,吾岂亦步亦趋仅随自然视象哉?兹,既非写生应物象形以示实物,也非但凭追忆捕捉幻化视感,而十足果称是“迁想妙得”乃成生动气韵也。绵薄中平纸质,承载大泼大染且复笔触纤毫毕显于斯,于技似也当自许。




8、《曲径通幽一壁悬,澹然浩气隐冲天》。漫步于此苏祠园林,茂密竹树荫蔽之处,忽逢直立高壁,顿与常见灵柔池泉之境异趣。独伫壁下,暗觉浩风拂起,林木响应,心海潮声,亦与之合。迷离间,不辨乾坤晦雨晴日,流云滞雾,但感灵气生发,莫可遏制。知是苏仙示我,唯存感念焉。兹画即写此意。豪放浓郁色墨,蕴含淡泊清刚志趣;非吾文士,又岂能于丹青一道,得之如许精气神魄。微觑今世汲汲于俗众认同之成批画者,则腑中磐石,益坚弥固。




9、《清水池畔,象牙花红》。这三苏祠园林内,阁廊间逐处可见悬挂无数许愿牌儿,亦成一盛景。随便浏览了一下,那多是祈求自己或自家子女考学遂意之类的。当然,这个所在出现这类东东,非常易于理解。兹画之拟题与表达,即围绕这点展开:荫黑幽森的亭子,置诸“清水”,相对者却为阳光明艳的阁廊,并示以“象牙”之语及明确视感,其意自毋须言。想来,这恬淡山水画中,居然偏偏灌注以此等意象,或真个也算是达某之“胆大妄为”罢。倒不知他人观此,是何感受;只吾作画之际,耳边竟长闻画中有谆谆之语,言道是:“尔父为白衣……”呵呵呵。




10、《仙凡之境泥墙隔·游青羊宫得来》。所拟之题自是带着点幽默意味。想当日吾小憩于那成都青羊宫一僻静荫凉处,方仰望玄天,作冥想思及生命本体之类永恒问题,忽觉近侧一苔痕斑驳围墙外有喧哗之声,并听人言,那乃是本市一个大众游憩闲乐之场所。品玩斯意,顿感腹中已另得画趣,故尔今实为之。如题,一边是丛林中暗含仙家紫气,隐闻暮鼓晨钟;一边则却是俗众汇聚,市井气息浓烈。若此这般,倒也真是颇有意思了。——泥墙隔二者,问题是:果真隔得住么?
本月画作至此止。本组画题,“成、汉、邛、眉漫游所得”,至此亦止。余时准备下阶段工作。为此于电脑内遍翻一生画作目录,细究其得失并初拟新作大体方向。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 19: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份作画十二帧,前五帧为浮生不同时段之“旧境重现”,后七帧为近日重游重庆涂山老君洞所得。
江南达者 童山雷


1、《冬云难抑涂山梦》。阴霾之日,忆及远岁于彤云密布之隆冬,心怀艺术与历史文化梦想,独自在重庆南岸涂山字壁下,实地丈量其形态之情景。斯事从前既提及并曾入画,近因自制相关视频勾起联想,遂于此“旧境重现”翰墨类别中再度表达。兹作尤注重画面整体氛围;视角则以稍显侧仰之势安排,而点景之吾,俯踞于壁根间,与高天滚滚寒流及一抹暗红之光两相映射,乃示其凛烈气象。杳远之事浮泛心海又作抒发,其味当是有异当年。另:搁笔后忍不住又咬文嚼字了一下,觉此标题似应为“冻云难抑涂山梦”更好。不过这已是说不得的事,姑且又存一遗憾罢!


2、《峡口春幽夕照明》。不记某次凌晨醒后,朦胧中,心目间皆是斯境。却乃俗身每常偶一至之的本市长江铜锣峡口。其恰值春之傍晚,半斜落日,顺以自西向东江流方向,幽微地映射着这片稍觉荒野的峡岸沱湾。吾人似身踞此岸岩边;则彼岸麓崖滩咀,迎光伸入窄逼之水,阴翳遮蔽一带,影影绰绰,背山面沱,正可见那昔日颇有名气、独“霸”这厢的本地某大型工厂。深深视象之感,久萦此心,今藉翰墨丹青从容写出,观之甚称己怀。唔,山水画者,笔下之物,除现场写生外,本质上俱当是这“旧境重现”耶?兼之这人生渐老,拙手技艺,亦然摔打蹉磨数十载,思之也是该静下心来,好好进入所谓“创作状态”啦……


3、《雅安城西,一片秋山似沧海,数朵红云如火炽》。又将昔日川滇界“雅西高速公路”车行所得视象重新作出。通幅皆以雄放笔线与斑斓色块,作涵浑茫荡、似是犹非之表达,以示吾人当时迷离感动而近乎不知所以之心境。搁笔颔首静观斯作也,曰印象、意象或半抽象俱无不可;尤其浓艳之色与清淡之墨两相搭配,更觉别有韵味。另,此亦为今又一轮墅院幽居“换防”前最后一画,其因事措置、洗涮色碟而为的情形,当也不难想见。


4、《养鹤涧中春意郁》。此昔日游姑苏所感知之境。旧时曾入画,不甚中意而今另为。幅内僻路沿墙,顺溪涧下,周遭春色浓郁之荒静意象,实在心中留得颇深印记。又,当时吾人伫立路旁,观玩清澈流水,思古幽情油然升腾在胸。此即特将兹写出。还把点景之吾写成捧拿着个速写本甚的;侧畔一瘦鹤翩然惊飞而去,则感觉尤为有味。呵呵。


5、《五月花溪清荫密》。多年前漫步重庆南温泉沿溪野径,归后曾作同名之画。其原属基本己满意,甚至有些部分还颇为喜欢,然反复审视,终觉存瑕疵,心有不甘,故尔再作于此。作时力求保留先前涵浑茫荡森密清雅诸多特色,而于整体力道、包括款识题字上用功改进。既毕,其大致符合此心;尤其厚朴苍润之感,观之实称舒怡。似这等重作之画,得能如此:守住原有优长且另谋进展,慰之!


6、《南麓垭口处,此观川东称第一》。近日重游二十来年未曾去过的本市南山著名道观老君洞。初冬天气下,于苍碧间自在闲行而俯瞰隔江之崭新山城,甚有所感,故尔乘此新奇印象,兹起连续作一小辑。此行由南麓垭口彼观后来建成高大牌楼处,进入其久已严围只今又已放开之区域,一路所经,也择重于向日少有来过的这一带,是以整体观感,几乎堪称称异地游玩。这幅首作之画,便将入观之处风光,拟为全景之式。画中山川浑厚清旷,崖林暗沉而或厚密或疏落,辅以四下各种甍殿亭廊,石栏铁塔,并较远处一二新式建筑,尤其是极远所露我江山之城一隅,乃将其入眼大貌尽行写出。再者,画之左上,山巅云光和煦,紫气巍巍;加之画之中部,特作一朵自东向西缓缓飘浮而来的异样祥云,真是觉着似隐含某种意味。般般细节庶可随性品咂。唯值得提示者:画之左下角林泉静泌之地,无端有几颗小小三角形白色点子,呈扇形状排布,却是为何?原来竟是吾家阿猫花胖,当画未干之际,见吾暂离案头,忽而从旁伏卧处起身追随来,爪尖留下痕迹……无论他日此画因甚入于谁手,可以是识之,呵呵。


7、《松岗清幽呈罅隙,江原静谧何开阔》。既入麓崖间,顿感我南国虽入冬而林树森茂密匝亦如夏秋。煦和天光下,近前一派苍碧清润静谧;则透过丛莽荫翳,所见凡向阳之处,皆是晶亮明晰。由近而远,各类教、俗建筑,无论山中神殿或游亭,山外沿江一带林立高楼与桥梁、船只,莫不历历在目、形色各异且光影缤纷。吾画者得之撷而入箧,并于心海间发酵为艺,兹乃藉拙手抒写成图。真切感受,悉赋予浓墨重彩;兼以“为稿”心态,放手直抒胸臆,不假修饰,反觉痛快淋漓。


8、《寂林将尽时,危崖之巅弥紫雾》。沿麓岭根脚一路前行,林树森苍,好些时皆几至遮天蔽日。而渐转向山头处,荫翳中已然始带疏落意味。时下残秋新去,初冬气氛悄悄降临;纵横欹斜交错之枝叶缝隙间,但见大岩兀突,高端处甍殿之檐翼然腾起,径指玄天。岩下凹地里,小小石桥幽静,苔内细泉,及近枯涩。而距此并不甚远的隔江山城,这时其存在全无感知了。唯觉崖林一带,愈至上方,淡淡紫气弥漫,——是真具仙家气象耶?兹将实地得来意境写出,看似潦乱之笔,自识仍颇含讲究推敲。


9、《孟冬天煦和,小观崖林间》。漫游麓岭半腰,山路蜿蜒,时而隐没于丰茂草树。印象至深者,:咱这南国气候,虽入冬,则百物仍皆觉异常华滋苍厚,生机勃勃。微暖日照下,松樟枫桧,竹柏梧桐,诸彩纷呈,次第掩映逐处可见的各色道家建筑,那情味,也端称是甚具这区域特点。感之追写,笔墨水色综合发力下所显示之涵浑茫荡及至变幻莫测意趣,乃颇趁己怀。


10、《苍茂麓崖间,清幽香火缭》。曲径悠转至一巨大高峻石岩下,相对平阔处,依其山势及洞穴形态,道教之各种建筑设施,琳琅入目焉。更兼香火缭绕,紫气蒸腾,好一派仙家景象;于此则远外江城,已茫茫乎不可见。注目这青苍赭黛环境,不唯游者络绎不绝,只那信众,亦三三两两,恭恭敬敬低伏在傍壁神龛或外厢香灰池畔;其间又点缀一二迎候香客的道士,看去整体场面也自生动活泼。可怪的是:那信众中,明显还以中青年人居多。这情形不由让咱想起生活中某熟人所谓:“我们这代人,当年革命都把这些革脱啦!”——撷自现实人生的山水画作,方有如此这般说道。哈哈。


11、《碧云长绕松樟静,香火旺燃甍殿幽》。以此次游玩所得七律颈联之句为题,凭借可视物象,再现当时感觉。所示山体,虽大致依照实存情形,然既经营构剪裁,更经过笔墨水色诸种因素重建,乃另得意趣。整个在视感苍幽的大效果外,亦然以殿堂前香火、麓野间霜叶连同画中人物为点缀比对,以呈醒目的色彩关系。而那老松下形态本身轻盈细小、却于观感上甚是引人注目的长裙女子,则直接从实境内撷取而来;其正专心把玩手机,也算是颇显示当今这“时代特色”罢。此外,这用作题款的诗句,很可点示兹山实情,甚称己意。吟诗,尤其是作对,这确是无法“踩假水”的;莫道在谈诗论词时说得天花乱坠,一经实实为此,其中或显或隐的诸多讲究,方见真功夫。


12、《南天门下,轻烟散尽见尘寰》。既登山麓极巅,见今所辟新观景台。凭栏眺望,我江山之城核心区域“渝中半岛”,尽收眼底。时阳光明艳,淡淡烟霭间,远近江岸,一切自然及人文景物,或清晰或隐约,莫不生机灵动,形神毕显,整体实称气象万千,壮观甚矣!今怀兹心境,径以豪放自信恣纵之笔一气呵成,更借助色墨水光渲染烘托,遂完满表达当时感觉。噫,山水画者一世生息于斯,宁非幸甚至哉欤?蜕心堂本月画作至此终。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