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2-19 16: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7日的义卖活动安排情况——请你支持!
转发“柳泉茶座帖子”,希望有爱心的朋友,“不拘形式”的奉献爱心。下面是“寒子们”具体地址,朋友们也可以把爱心奉献到家门-----
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已经失学和面临失学的学生情况简介(楼兰姑娘)
贫瘠的土地,破败的乡村……
带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贫贱的烙印,孩子们对生命的幻想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成宿命的悲伤。在他们的眼中,贫穷仿佛就是生命的全部面目,他们无奈地木然地承继着父辈的苦难,如同沙漠里的一颗种子,没有了对雨露的期盼,无望中任由生命在风中慢慢地枯萎……
生命是生而不平等的:当城里的孩子吃厌了冰激凌,山区里的孩子也许正忍饥挨饿,在为买不起一支铅笔一本作业本而哭泣;当城里的孩子在网吧、Disco中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同龄人却因为交不起几百元的学费而离开心爱的课堂,过早地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
如果,他们的不幸震憾着您的心灵,正如它对我们的震憾;如果,您愿意尽一个普通人所能去关爱那些生命,正如我们正在做的;如果,您愿意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正如一直被愉悦着的我们;那么,请从此时此刻开始……
此次义卖是为农村贫困儿童而组织的,但同时,我们认为,捐助失学儿童只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价值之一,因为如果单从数量上考量,我们的努力对几百万失学儿童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还寄望于能在一个功利和欺骗充斥的时代树立真正的信誉,推动社会重拾对人性的信心。
“真实”是此次活动的命脉所在:真实的资料、捐款的真正到位。说实话,我们不敢犯一点错误:人心似乎已成惊弓之鸟,任何无心的错误都可能被放大成刻意的欺骗,从而毁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原则是:宁可慢一点,绝对要最真实的情况。
以下资料发布前,我们在沂源经过一天半的调查,而捐款寄出后,也将有专人进行追踪及复核。
1、张玉良 年龄:14周岁 沂源鲁山学校 初中二年级
张玉良目前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外出打工,月收入不足300元,除掉解决温饱,剩下的钱不足学费,学费更多的需要借款(其中大部分培养费,学校已免)。
该生学习成绩优秀,最近几次考试成绩在69名学生中一直在前三名。
附件: 张玉良1.jpg(image/jpeg, 37852 bytes)
2、石继富 年龄16周岁 沂源鲁山学校高中一年级 沂源徐家庄乡楼子村
家中四口人,父亲66岁,母亲53岁(已经是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种地支撑一家人生活,家里养了一头猪,卖掉后还要立即还债。姐姐今年高考,过了本科线,但是无钱支付学费,已经放弃上学外出打工。
该生学习成绩良好,年级630人,列前20名。(学校免掉了大部分培养费)
附件: 石继富4.jpg(image/jpeg, 23596 bytes)
3、沈照宏 年龄 17周岁 沂源鲁山学校高中二年级
悦庄镇东赵庄一村人
父亲体弱多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弟弟上小学。靠母亲筛沙子和种地养活一家四口,外债已经达到2万多元。
该生学习成绩优秀,200多名学生考试成绩在前5名。
附件: 沈照宏4.jpg(image/jpeg, 30889 bytes)
4、刘宝 年龄17周岁 淄博沂源鲁山学校高三
母亲另嫁他人,和精神失常的父亲以及年逾80的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没有经济来源,靠亲戚和乡亲救济仍然连温饱都很难解决,上学更是奢望。鲁山学校为其免掉今年的培养费,但是由于经济和家庭缘故,他已经有半个月没有办法去上学。
该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学校的高三理科班名列第一名,按照以往学习成绩,考名牌大学非常有希望。
附件: 刘宝3.jpg(image/jpeg, 41080 bytes)
5、张忠慧 年龄16周岁,沂源英华学校高中一年级
家住大张庄镇张家旁峪村
家有四口人,妹妹上小学三年级,因为地薄家偏远,没有别的收入,两个孩子同时上学,一部分上学所需都是靠借钱。
该生学习成绩优秀,710名学生名列前5名。
附件: 张忠慧1.jpg(image/jpeg, 48937 bytes)
6、陈新翠 年龄17周岁,沂源英华学校高中二年级
家住石桥乡葛庄村。父亲重病,几乎失去劳动能力,母亲以种地的收入支撑家庭。上学费用基本都是借款。(学校为其免大部分费用)
该生学习成绩很好,高中以来一直都是沂源县前300名。
附件: 陈新翠1.jpg(image/jpeg, 41179 bytes)
7、乔录生 年龄 16周岁 沂源英华学校高中一年级
家住大张庄镇小官庄村。母亲因病去世,欠下1万多医疗费用。父亲多病,但是为了家庭和孩子拼命干活,收入也就只够温饱。(学费为其免了今年的培养费)
该生成绩一直在700名学生中名列前20名。
附件: 乔录生3.jpg(image/jpeg, 22322 bytes)
8、刘新峰 年龄 18周岁 沂源英华学校高中三年级
家住鲁村镇王村。父亲车祸身亡,母亲痨病多年后去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基本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困难。(学校为其免部分培养费)
该生成绩历年来一直在700多学生中前5名。
附件: 刘新峰`2.jpg(image/jpeg, 34329 bytes)
9、朱尊强 年龄17周岁,沂源英华学校高中一年级
家住南麻阵朱家峪村。母亲多病,无劳动能力。父亲种塑料大棚维持家人生活、学习,今年下雨塑料大棚倒塌,连本钱都没收回。
该生学习成绩优异,一直保持年级前5名。
附件: 朱尊强4.jpg(image/jpeg, 37623 bytes)
10、刘德宝、刘德凯、刘德升 弟兄三人,分别是17周岁和12周岁 沂源特殊教育学校
家住赤板村。兄弟三人都是聋哑,家中为其治病已经欠外债上万,父母种地、养猪来养家糊口,还要还债,孩子上学费用基本靠借钱。但是为了让三个孩子将来可以自立,家里举债让孩子上学。
老大特别懂事,几乎没有一顿饭吃饱过,从家里带到学校的煎饼和咸菜都是让弟弟先吃,剩下了他再吃,剩不下就饿着。(爱心社从前年开始资助他们,学费基本不成问题。)
附件: 刘得宝1.jpg(image/jpeg, 40395 byt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