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061|回复: 0

吟啸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1 14: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妨吟啸且徐行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时苏东坡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外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途中遇雨,因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独苏东坡从容不迫,优游自得,并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一词。在“穿林打叶”的雨中,苏东坡着草鞋,策筇杖,“吟啸”“徐行”,边走边吟咏着诗句,时而夹以啸歌,一吟一啸,凸现了东坡公雍容而又旷迈的达人丰度。“啸”在魏晋士人里几乎是极致的风度。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竹林七贤中好为青白眼的阮籍善“啸”,声“闻数百步”。平时对俗人终日不见青眼的步兵听说苏门山中“有真人”,疾忙“往观”谒见。“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然后“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真人却“仡然不应”。阮又“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流瞩不转”,丝毫不理睬。阮“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口酋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放达任真的阮籍虔诚的拜访这位世外高人,一切治世养生之学均遭鄙视,只有啸歌才是他们沟通的唯一方式。当阮籍啸歌意尽回到半山腰时,忽然听见啸声骤起,如许多种乐器一时大作,“铁骑突出刀枪鸣”,在深林大谷中传响回荡,久久不绝。这位真人的啸荡气回肠,令山鸣谷应。
《世说新语》中还载, 周岂页 拜见王导时,坐下后“傲然啸咏”。谢安与孙兴公等人泛海游玩,遇风浪大起,同行的人皆惊遽失色,急呼回船,而谢安则“吟啸不言”,“貌闲意说”。陶渊明辞官归里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且啸且咏是当时文士的一种好尚,具有一种放荡无羁,无拘无束的名士作风,放达任真,简傲不群。这种行为方式对后世文士的影响极大。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宋苏东坡“何妨吟啸且徐行”;岳飞则“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明代归有光于项脊梁轩中“偃仰啸歌”,;清代高凤翰的篆刻还有一方“吟啸送余龄”的印章。古代很多有才而不为世用的人常常“啸傲山林”、“ 啸傲风月”。
“啸”给人苍凉雄壮的感觉,决不是畏葸的呻唤啼鸣。在动物中,狮为吼,猿为鸣,龙为吟,只有虎才称为啸。大自然中,天然的声音称为籁,清浅的溪水为唱,粗犷的江河为吼,只有阔大浩渺的大海谓之啸。在古代的兵器中,只有剑称为啸。一着啸字,境界全出。杜工部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以“啸”摹猿声,才与高天急风浑然相谐。金庸的《七剑下天山》中,剑侠凌未风与群魔杀斗时,掣出宝剑,划然一声长啸,致落木纷纷,令群魔胆寒。
《说文解字》云:“啸,吹声也”,即撮口为声。我们已无法听到古人的啸吟,但却能意会激越的清音。这啸声清越,高亢,悲凉,或舒缓,婉转,是悠然的自赏,但更多的是对命运的抗争,是无可排遣的苦闷的宣泄,是郁郁不平的生的呐喊。“啸”中有一腔浩然正气,有一种萧散的清逸之气。苏东坡的吟啸徐行,既是雍容的气度,“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以苦为乐,笑傲厄运,于不争处见峥嵘,临绝境而处泰然,一种经历了人生磨难后的“化境”。更是其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对小人们的冷蔑和无视,是一曲嘹亮千古的人格、灵魂的凝响。
人生道路有太多的坎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只二三”,应以旷达的胸怀,直面人生,平和,坦荡,毁誉不动,得丧若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