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3327|回复: 6

[原创]草庐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3 19: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草庐俗话〖HT〗?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天下没有比这七件事再俗之又俗的事了。然而,任何伟大与崇高,任何理想与梦想,任何形而上都无不建立在这些俗事之上。它是人生存的基础,也就是一切一切的基础。草庐主人,闲来话之,意在不忘生存之根基矣。〖HJ〗〖HK〗

                        柴
????
近日,翻一册画集,看到白石老人的《柴耙图》,上题“以家器谱传吾子孙”。我想,不要说在城市,即使在农村,柴耙这样的家器,也很少见了吧。然而,图中的柴耙,却勾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百姓生活中几乎没有不缺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做饭的柴草。所以,农村的孩子,在几乎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学会了拾柴。平时,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遇到一根草棒,那怕很小,都会顺手捡起来,带回家去。中秋过后,秋风渐紧,树叶也渐渐由绿而黄,由黄而枯,片片树叶,就不断地飘飘摇摇地落下来。大人们便手握柴耙把树叶向一块耧,孩子们就用拴了长长麻线的铁丝一片一片串树叶。虽然树木的种类很多,但能串的树叶却很少,主要是串杨叶。杨叶片大而厚,像大人的手掌。如果手快,很快就会串满麻线,像一长龙拖在身后。回到家,把“龙筋”一抽,树叶就散在地上。晒干之后,就可烧火做饭。?
六七岁,背动草筐了,就要学着耧柴。耧柴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耧树叶,二是耧路边的枯草,三是耧秋收过后还没有耕耘过的庄稼地里的柴草。最难耧的是田间的柴草,一是地里坷垃多,草干得程度不一样,还没有干透的草,会绊耙。所以你不得不随时停下来,用手拔草。耧柴有两种方式:一是直线式,即背着耙杆走直线,走一段距离,柴草就爬满一耙,弄下来后,再耧。二是旋风式。场面比较大,可以像扫地一样,一耙接一耙地旋着耧。旋过几个圈之后,柴草就堆成一堆。?
近处的柴草耧光了,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往往结伴到很远的地方去。在耧满一筐之后,孩子们就围坐在一起,谈一些生活趣事,当然也谈社会、谈人生、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见解十分浮浅,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好笑,但却成为人们人生追求的起点。?
树叶和柴草比较“软”,适于烧鏊子,烙饼或摊煎饼。烧锅做饭最好是用硬柴。较硬的比如“柞子”。“柞子”是玉米的根,当步犁犁过之后,“柞子”就翻了上来,用抓钩把上面的土打掉,我们称之为“打柞子”。最好的柴是木柴,我们称之为“干棒”。冬天,一群孩子一个拿一根枣木棍,去投干棒。投干棒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机巧活。一来你要有眼光,在林林总总的树枝中,要看准哪是干枝。二来你得有准头,不然光放“空炮”就会徒劳无功。三来你得有力气,树很高,没有力气,棍子到了干棒处,就成了强弩之末。一个好的“炮手”,一天投落的干棒可烧三锅。大部分人往往白白浪费三个窝头,毫无收获。?
拾柴的意义不仅帮助大人解决了“燃锅”之急,而且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比如,团结合作。投干棒时投棍往往会落在树上,这时,其他人就得帮助你把投棍投下来。它能给人许多启发,比如,“还是自己的耙子上柴禾”。它还是孩子艺术萌芽的土壤。比如,有一首游戏时唱的儿歌就源于“打柞子”:……“你干嘛哩?”/“俺打高粱柞哩。”/“你怎么还不走啊?”/“俺挺害怕哩”/“打个灯笼送送你。”……?
现在,烧锅做饭,城里用上了煤气、天然气,乡下大都以烧煤为主,人们再也不为无柴为炊的事发愁了。白石老人要把柴耙作家器谱传子孙,自然有其更深的用意。只是不知“子孙”们是否还珍藏着这早已退出历史的柴耙,哪怕仅仅在心中。
                           米
????
米的问题,其实就是吃的问题。孔夫子说:“民以食为天”。自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吃,真可谓悠悠万事、唯此唯大。?
毛泽东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分阶级斗争史。为什么而斗争?说白了,就是为了吃而斗争。吃是中国老百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多年来,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吃了么?”这一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怀。小时候,有一个追问:“人吃饭干么?”/“种地”/“种地干么?”/“打粮食。”/“打粮食干么?”/“吃饭。”绕来绕去,就是吃饭。因而,老百姓谋生的宗旨是:“辛苦去挣钱,图个肚子圆”;苦读求仕的人:“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尽管人有三六九等,但吃对各色人等都是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
虽然,中国人几乎什么都敢吃,但以米为代表的粮食则一直是中国人的主食。南方以大米为主,北方则以小麦、玉米、地瓜为主。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吃饱肚皮的人是极少数。我1962年出生,是中国发生三年自然灾害的末期。虽说天灾已过,人祸又至,接踵而来的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粮”争不过“草”的时代,放弃了“资本主义”的粮,人们不得不吃“社会主义”的草。好在大自然慈悲为怀,灰灰菜、荠菜、马蜂菜、马齿苋……几乎成了人们的主食。野菜吃光了,还有树叶。槐叶、榆叶、柳芽、青杨叶……叶叶皆能果腹。可惜,野菜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挨饿总是难免的。再说,野菜、树叶毕竟不是小米稀饭,吃多了会得浮肿,不少人就因浮肿而死。?
因此,那时的人最懂得对粮食的珍惜。即便没有上过学的普通百姓,也经常用《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话来教育孩子。祖母经常给我们讲的就是“顿省一把米,可度三年荒”的故事。每年夏收或秋收之后,我们都走出家门,四处拾荒。夏收过后,大田的麦子收毕了,队长一声“放圈了”的大喊,人们便像“得食相呼”的群鸡,从家里奔出,到大田里捡拾收割后遗下的麦穗。秋天,人们拾荒主要是寻地瓜。拾荒者把刨过的地瓜地再翻一遍,常有令人意外的惊喜。最有趣的是无荒可拾的时候,去寻鼠仓。鼠是田间大盗,一季可盗存几十斤的粮食。扛起锨,背上筐,牵上狗,来到原来的豆田或玉米田。狗是寻鼠仓的行家,它一旦发现鼠仓,就用前爪拼命地扒土。这时,你就沿着鼠洞一路挖下去,七折八拐之后,大堆的粮食就出现在你有面前。惊慌的老鼠会从另外的洞口逃出。但往往逃不出狗的追击,丧命于狗牙之下。鼠仓的粮食是不能吃的,往往用它喂鸡喂猪。鸡们、猪们省下的粮食,则由人来享受了。?
要说,粮食中最好的粮食还是小米。小米能熬出油来,吃起来特别地香。红糖小米粥外加鸡蛋是坐月子的人最佳的补品,做女人,这时候大概是最幸福的。一边看着自己的宝贝,一边喝着又香又甜的米粥,多美呀!正因如此,那时,我就想,自己要是个女人能生个孩子,吃上这样的饭该多好啊!?
至今,我还是非常看重吃这个话题。因为别看吃是最俗的事,却最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从食不果腹到山珍海味,是社会进步和风尚的标志。我想,看一个政治家伟大是否,首先看他能否让他的百姓吃饱吃好。因而,我对邓小平从心里充满了敬仰和感激,正是他让亿万中国人摆脱了贫穷,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现在, 中国人正向小康生活迈进,人们考虑的再也不是能否吃饱的问题了,而开始关注起“吃道”来。如不遵规守道,说不定就会吃出糖尿病、心血管病来。?
吃真是一门学问,内涵深邃着呢!

                                       油
????
现在很多的人都不知道什么叫“油海”。说出来,肯定会把你吓一跳。所谓“油海”只不过是能装十几斤食用油的瓦罐。就在几十年前,这样的“油海”也只有少数人家能有。?
“滴水贵如油”,虽然是说水的,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油的珍贵。在那买什么都凭“票”的年代,吃油也离不开票。一个人一年分到的油票,常常是用两作单位的,一家人一年分的油最多也不过二斤。那时,人生的“味道”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二斤油上了。一般人家自然没有什么“油海”,他们常用的是油罐,有茶壶那么大。这么一罐油,至少要吃数月,甚至要吃上一年。一罐油吃一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贫困生活中的人自有办法。省油的关键在取油,取油时,是万万不可用勺子的。有人用筷子,像卖馄饨的人点香油。有人用一根木棒,插入一枚制钱的孔中,以此作勺。即便如此,缺油的事,也会常常发生。小时候,我们家很穷,没有油吃的日子里,母亲总是从一个小罐中摸出三五个麻籽仁,用炊帚按着在锅里“研”几圈,就算放了油。可想而知,这样炒出来的菜味道咋样。?
不管什么时代,有权的人总比没权的人好过一点,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村官。小时候,有一首儿歌至今没忘:“大年三十炸丸子,大人仨,小孩俩,队长会计用碗挖,快点吃,快点咽,别叫社员看见提意见。”那时候,小孩子都盼着过年,原因之一就是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点油炸的食物。?
古人掌灯都用食用油,到了近代则用“洋油”。那时,中国产不出石油,煤油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所以称煤油为洋油。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小油灯》记述了少年求学时灯下读书的事。?〖HTK〗
“……那年临近中考,小油灯又一次告急,家中的几枚鸡蛋已作了我的滋补。没有钱买煤油。没有办法,母亲一咬牙,把那放了半年有余的几两豆油做了灯油。仿佛小油灯不亮,一家人的希望就变得暗淡无光,那才是让他们最痛苦的事。……”?
“我从来不敢怠慢学习,我知道,只有用好的成绩才能给父母带来一点慰藉。沿着父母给我照亮的路,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走进一片辉煌的灯海中。然而,不管眼前的灯有多么亮,都遮不住我心头小油灯那抹微弱而又耀眼的光芒。”?〖HT〗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才算结束了贫油的历史。八十年代中期,农民广种棉花。棉籽可以榨油,出油率也比较高。这时,农民尽可以用勺子舀油吃了。但棉籽油不宜吃得太多,吃多了会上火。近年,农民渐渐以吃豆油和花生油代替了棉籽油。?
现在,油的种类越来越多,农民的饭菜也就越来越香了。
                                    盐
????
生活中没有什么调味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没有盐。?
小时候,看电影《白毛女》,知道了人如果长时间不吃盐,头发就会变白。所以,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时候,看到潘冬子将盐化成水浸入棉袄,巧妙地躲过敌人的盘查,把盐送到红军手中,不仅对他的聪明智慧由衷地敬佩。?
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自古就很少缺盐。上述两个缺盐的故事,只是特例。在我记忆的最困难的日子里,中国人最容易买到的可能就是盐了。盐很便宜,一角钱左右一斤。一斤盐一家人可以吃半个月。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养成了吃腌食的爱好。雪里红、榨菜、豆豉、香椿,凡能入口之物都在可腌之列。一日三餐相伴的不是美味佳节肴,而是一碟碟的咸菜。?
那时,农村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大伙都喜欢端着碗到大街上聚在一块吃。一碗地瓜粥,一碟碱菜,大家的饭食几乎千篇一律,所以谁也不会因饭食的差别而难为情。反而,大家边吃边聊,倒感到饶有情趣。?
自然,差别还是有的。我一个同学家,日子过得就比较好。他家每次吃饭,就的虽然也是萝卜、疙瘩之类的咸菜,但令我羡慕不已的是,他家的咸菜是放过香油的。他们一家人吃咸菜的方式也很“高雅”:用筷子从菜碟中夹一根咸菜,用门牙咬上一点,然后,把剩余的再放在菜碟的边缘上,反复四五次,才吃光这一根比牙签粗不了多少的咸菜。一碗稀粥下肚,至多吃两根。如果吃窝头、煎饼之类,则可多吃一根。?
我的曾祖母年近八十也没有停止过劳作,也从不挑食。但她有一个吃盐粒的习惯:用火柴盒装一些盐粒,不时地拿出一粒放在口中。当时,我以为这是她的嗜好。现在我才明白,这完全是贫穷所致。那些年月,也只有盐可以供百姓“挥霍”,盐的味道虽然不好,但毕竟能给无味的生活增加一丝滋味。那时,爱吃盐粒的人是很多的,我儿时的一个伙伴,就因为吃盐粒过多,成了“风箱嗓”,一年到头,不停地“拉风箱”。?
现在,中国人的菜篮子已是非常丰盈,咸菜成了生活的一种点缀。人们偶尔也吃一点咸菜,那也要吃驰名的,比如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人们吃咸菜,不仅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为了养生。你想想天天大鱼大肉,生猛海鲜,再不吃点咸菜,那富贵病不缠上你才怪。?
据医生说,盐还是少吃点好。我看,生活、做人都“淡”一点,对人的身心健康会大有好处。
                               酱
????
我们中华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其伟大的创造性不仅仅表现在四大发明上,同时也表现在吃上。?
中国蔬菜少,就腌咸了吃。咸味太单一,就把菜酱着吃。我没有到过国外,但据说西方人是没酱菜的。不仅如此,他们连酱油这种中国人炒菜必放的佐料也没有。《周礼》中曾到酱,东汉王充《论衡》提到豆酱,《齐民要术》有了酱油的记载。如果从周代算起,酱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人们由腌而酱,酱食之道居然蔚为大观。北京的六必居、天源,扬州的“三和”、“四美”,分别是南北两派的代表。另外,像萧山萝卜干、南京板鸭、灯影牛肉、金华火腿等,都很有名气。中国人几乎什么都酱,所以,台湾的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用“大酱缸”比喻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真是贴切形象极了。一切新鲜的事物,在我们手中总要酱上一酱,一步一步远离自然形态,弄得变了味之后才肯接受。?
上高中时候,有一个姓陈的同学,带到学校一罐臭豆腐,弄得教室里臭哄哄的。但同学中竟没有一个提抗议的。何哉?因为大家都知道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吃饭的时候,都想上“香”一回。99年,去海南,上的第一个菜几乎把我“臭”晕过去。问方家这是何等名菜?曰薰笋干。为了躲避它,我只好到外边去吃地摊。?
什么事情都不可极端化。像臭豆腐、薰笋干这类臭气熏天的食物,还是不要的好。酱使菜变了味,失了“本真”。吃惯了酱菜的人,也许不知道菜的原味更有“味”。

                                     醋
????
醋是中国人第一位的调味品,那酸溜溜的味道特别适合中国人的胃口。?
少粮无米的时代,野菜、树叶缺了醋的调拌是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的。既便是吃面食,醋也少不得。北方人吃水饺,如果没有醋拌蒜,就不叫吃水饺。?
还得说小时候。那时,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商店,先是叫合作社,后称代销点。商店里的东西少得可怜,常卖的东西就是盐、酱油和醋。醋八分钱一斤,也可以用鸡蛋换。大人要是让小孩干活,小孩子是不太听话的。但如果让孩子去打醋,那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因为打醋时可以趁机喝上一口两口解馋。纵然,醋里有许多白醭漂浮着,但谁都不在意,在意的是喝醋时那美美的感觉。?
最能吃醋的是山西人。当年,阎锡山的队伍,肩上抗着枪,腰里挂着醋瓶子。战斗的间歇,摘下来咕嘟几口。现在,过年过节,山东人发酒,山西人发醋。我没有接触过太多的山西人,没有领教过他们吃醋的能耐。但我们山东人吃醋的本事常让外省人瞠目。无论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饭食,先要醋,后要蒜。要是吃水饺,更是不得了。水饺还没上,醋先下去一大碗。没了再要;要了,一会又光了。反复几次,老板只好陪着笑脸说:“没了,没了。”?
我常对朋友说,少吃盐,多喝醋。醋可以软化血管,降血压。同时也可以去火气。咱山东人,向来性耿火大。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火气攻心,血压增高,控制不住,很容易做出过头的事来。多喝点醋,去去火,降降压,对人对事大有好处。?
喝醋变为“吃醋”,就有了新的内涵。其来历,地球人都知道。吃醋也不全是坏事,它源于爱。但醋意大发,比耍起酒风来更为可怕。许多人因为醋意太浓,而酿出了许多人间悲剧。这自然是题外话,不多赘言。

                                     茶
????
品茗与饮茶有本质的不同,品茗是一种雅趣,饮茶则是一件俗事。古人把茶列入七俗之末,当为饮茶,与品茗无关。?
幽雅的茶室,古色古香的茶几靠椅,紫砂茶壶,烙有古代仕女图的茶碗,用清清的山泉水沏喷香的茶叶。怀一种单纯的心,一口一口慢慢地呷着。解脱了欲望与俗情的束缚,心智空明无碍,渐渐茶里就有了禅心。这是品茗的境界。?
自然,饮茶便多了许多烟火气。我家和许多中国农民家庭一样,即便在最苦的日子里,也必须有茶相伴。小时候,我家饮用的茶多为伍角钱一包的茉莉花茶。虽说是茶,但多是茶叶末,开水冲下去,倒出来即是浓酽的茶汤。冲过三两次后,就可一眼见到茶碗底。当然,这还不是最次的茶。最次的要数一种叫茶砖的茶。这种茶用极差、极碎的茶叶末压成方砖的模样,冲茶的时候,用手掰下一块放进壶中。冲出来的水,又浓又苦,再冲就没有茶味了。那时候是没有好茶可买的,即使有,平民百姓,也少有人买得起。?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茶都是待客的首选。家里来了客人,第一件事就是烧水冲茶。如果有茶饮着,主客之间就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如果客人来了,主人只敬烟不敬茶,客人就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烟吸不完,就会走人。在农村,一个茶壶上落满尘土的人家,一定是“关死门子朝天过”的主。我父亲是干医生的,我们家的茶壶从没干过。来看病的人,拿了药,打过针,就坐下来饮茶,一边饮,一边海阔天空地闲聊。我因此知道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明白了不少事理。?
饮茶提神、解乏,自然是一件乐事。最畅快的饮茶是麦收时节。麦熟三晌,麦子熟了,就要抢收。烈日炎炎,汗流浃背,收麦人渴得嗓子直冒烟。这时,暂时放下手中的镰刀,到地头的树阴下,端起事先冷好的大碗茶,一饮而尽。这样一连干它七八碗,这种感觉,正如茶仙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说:一壶润润喉,两壶破闷心,三壶搜枯肠,四壶则发汗,五壶肌骨清,六壶通仙灵,七壶两腋生清风。七碗过后,只两腋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欲乘风归去。一杯杯清茶浇入喉间,“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竟有飘飘欲仙之感,心旷而神怡。真是痛快!?
现在,有钱有闲的人,开始讲究茶道,虽说饮茶的“格”上去了,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却没了。?
我从来不吸烟,但喜欢饮茶。自然,现在饮的茶和过去早已不是一个档次,饮茶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在不知不觉中向“品”靠近。但是,不管怎样,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我对茶的感情。[/watermark]
发表于 2006-2-9 11: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草庐真是厉害啊
发表于 2006-2-9 12: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佩服你的文笔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17: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丝丝过誉。
草庐到了这把年纪,只不过把丝丝往事化成了淡淡的文字而已。
发表于 2006-2-11 13: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草庐大哥,你好谦虚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有了朋友的关注,冬天的草庐胜似春天。这里我把一盆鲜花放在窗台上,请它淋浴丝丝春雨。
发表于 2006-2-15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草庐俗话

最感兴趣的是“茶”: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可香我不需花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