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mark]人如果没有新鲜事物的吸引,不用几天就会无精打采的。最近喜欢弄博客,自然是觉得它有许多好处。另外,最近对于诗歌方面,也有些新想法。(注意:我在这里所写的东西不是什么新论,可以看做是收集整理一点意见吧)
最近本来对写诗没什么兴趣,一个网友建议多读别人的诗歌,我就读了。读过一些现在正在出名的诗人的诗歌之后,感觉有三点值得注意和学习。
这三点是:
一、口语化
口语化,粗略地说就是诗歌的语言采用的是口语或接近口语,但并不是所有的口语都能入诗。诗歌的语言应该谨慎选择,口语化实际实际上是提炼生活中真正有价值的口语作为诗歌语言。
口语因为直接来源于生活,所以是一种鲜活的语言。在我所接触的朋友中,翟桂林是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人。你们去看看他的诗歌就知道了。
被选择过的口语,是口语的精华,它是诗歌最有力的表现工具。
要注意“口语化”不是粗口的意思,也不是语言随便的意思。
口语化是利用口语直接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利用正在运用的口语背后隐含的内涵和外延,来完成诗歌,反映现实。
口语化使你的诗歌看起来就象正在精辟地描述某一件事,这只是个大致的样子。实际上因为诗歌的组织材料是口语,诗歌与现实生活的某一片断,某一实际无限吻合。
口语化,应该是口语,诗歌化的口语,鲜明有力的诗歌。
口语化,并不是让你把你的诗歌写成“口水诗”。我希望用口语写出来的诗,应该有个性或者特色,有水平,能够反映现实情感和意境。
二、白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基本技法,指的是不着颜色,纯用墨线勾描物象。这种绘画技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形成为一种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炼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就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
这一技法的几个主要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白描技法要用好,需注意三点:处理好与叙述的关系。重点突出。所用语言俭省、概括、传神。
三、写实际存在
写实际存在的东西,写身边的事,写你亲眼所见的事。
[/waterm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