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4378|回复: 1

潘玉良生前穷困潦倒 吴冠中:“画的格调不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1 1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潘玉良的绘画艺术水准到底有多高?在潘玉良画作火热拍卖市场之时,这个问题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上海的2月,春寒料峭。1984年,从巴黎来的“铜川号”抵达上海港,但由于黄浦江上风浪过大,而无法靠岸。潘玉良的七大箱遗作就在“铜川号”上。安徽省博物馆前馆长邓朝源回忆起当日的情景,“船无法靠岸,我们只好找了一只小船,划到江中,靠近铜川号,然后把箱子搬到小船上,再把小船划到岸边”。之后,这几箱作品被空运到了安徽——潘玉良丈夫潘赞化的家乡,从此落根于安徽博物馆。

  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潘玉良画展”,集中展出了其中的200多幅作品,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潘玉良作品展。

  在今年台湾罗芙奥春拍中,潘玉良的彩墨画《浴后四美姿》以3756万台币,即113.732万美元的高价成交。2006年,她的油画《非洲裸女》以902万元拍出。而近年来,潘玉良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是2005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出的《自画像》,成交价为964万元。从2000年以来,潘玉良画作高价拍卖的消息时有传来。她与林凤眠、刘海粟、徐悲鸿、赵无极等近代著名艺术家都已成为拍卖场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华人世界就刮起了一股“潘玉良热”,而潘玉良画作的高昂价格则与这场持久的“潘玉良热”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展览现场,从潘玉良的自画像和照片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潘玉良本人并没有像影视作品中的潘玉良那么漂亮。但无可置疑的是,那位不漂亮的潘玉良才是真实的潘玉良。只是人们似乎都更加热衷于传说中的潘玉良,却往往忽视了真实的潘玉良。

  潘玉良的绘画艺术水准到底有多高?在潘玉良画作火热拍卖市场之时,这个问题变得愈发扑朔迷离。潘玉良传奇的人生经历,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对于这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女画家,人们总是习惯把焦点放在她“从青楼女子到画家”的传奇故事上,而常常忽视了她的作品本身。

  生前,她的画卖不掉

  著名画家吴冠中和潘玉良熟识,他曾经这样评价她:“潘玉良是很好的人,但是画卖不掉……客观地讲,潘玉良的画不算好,格调不高,她和常玉(与潘玉良同时代的旅法画家)比,差很多。……她人非常豪爽,画稍为俗一点。”吴冠中的话,让人吃惊,因为与大众所“认识”的潘玉良相差甚远。

  事实上,潘玉良生前穷困潦倒,一生也没卖出几幅画。即使是死后,也经历了一段默默无闻的时期,而后来却突然大红大紫起来。这其中的波折和玄机颇让人寻味。

  1977年,潘玉良因病去世。去世之前,她把一生创作的作品都交由知己王守义保管,并嘱咐他一定要把遗作运回祖国。而王守义在临终前则把这批遗作和遗物交给中国驻法使馆。七大箱遗作和遗物在大使馆的地下室和车库保存多年。

  据邓朝源回忆,1978年4月,在潘玉良家属要求国家有关部门运回潘在巴黎的作品时,中国驻法大使馆当时报告外交部领事司的信件说:遗作大部分系人物裸体,艺术水平不高,在巴黎不是很有名气,能否售出,尚不所知。根据家属的要求,使馆意见是潘的遗作寄回国内没有艺术价值,如死者家属希望得到几幅作纪念,可选择几幅内容比较健康的带回。

  潘玉良的绘画受到了当时西方的野兽派、印象派的影响,又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在法国,潘玉良虽然得到过几次奖,但是并不在知名画家之列,所以她的一生几乎没有卖出什么作品。

  1980年,时任中国美协主席的江丰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访法时,在大使馆看到了这些作品的一小部分,江丰认为“有研究价值”,建议文化部运回国内收藏。1982年5月,潘玉良的学生、画家郁风访法。她在昏暗闷热的使馆地下室里,忙了整整三天才把潘玉良的两千多件遗作做了大概的清理。

  1984年,潘玉良的七大箱遗作远涉重洋,被送到上海。之后这批遗作在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收藏入库,总数达到四千多件,其中包括油画、彩墨、国画、素描、速写、雕塑、版画、雕版。因为潘玉良一生出售的画作寥寥无几,所以她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其中。而后来出现在拍卖市场的画作,属于一小部分的私人收藏品。

  他们捧红了潘玉良

  在潘玉良遗作回到中国之时,恐怕还没有多少人听说过潘玉良这个人。也就在那年,一部关于潘玉良的传记小说发表出版,正是这部传记作品首次掀起了“潘玉良热”。在安庆市图书馆工作的石楠依据稀少的素材,充分凭借想象,写出了《画魂——张玉良传》。通过这部传记,人们开始了解到潘玉良传奇的人生经历。这位几乎被遗忘的女画家也开始重新为美术界和大众所关注。

  继传记之后,关于潘玉良的影视作品也陆续出现。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画魂》;电视剧《潘玉良》和《画魂》等多部影视作品更是让潘玉良成为荧屏上的热门人物,关于她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恐怕是一生寂寂无名但坚持不懈的潘玉良所始料不及的。

  《美术博览》的主编周昭坎出版过《中国美术巨匠——潘玉良》一书,也是当年清点潘玉良遗作的人员之一,他则认为是一些文艺作品炒热了潘玉良,并夸大了潘玉良的艺术地位。“学术界严肃认真的探讨,如何敌得过小说、影视、报刊等传媒关于潘玉良传奇式经历的热‘炒’?!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故事传闻早就淹没了这位女画家为艺术而执着追求所付出的艰辛的牺牲,模糊了她在艺术上的真实成就和恰当的历史地位。”

  “现在人们更多是从一些并不完全可靠的传记小说、电影、电视剧等渠道去了解潘玉良,有人喜欢拿她的出身说事,有人则高赞她为大师,这都是不妥当的。”在邓朝源看来,赞誉潘玉良为“旅法爱国女画家”是妥当的,她创立“合中西为一冶”的独特风格,享誉画坛。所以他曾经呼吁不要再戏说潘玉良,而要正确认识潘玉良画作的实际价值。

  而美术评论家水中天也曾经说过:“作家、编剧和导演既使潘玉良声名大振,也使潘玉良‘异化’——虚构的潘玉良掩盖并代替了真实的潘玉良,他们使艺术家坠入幻想的迷雾。”

  作为中国近现代中屈指可数的女画家,潘玉良的苦难,执着和奋斗,她从雏妓到画家的艰辛历程,都足以让人们产生认同和敬重,但“潘玉良热”无疑与后人的过度阐释有着直接的关系。

  潘玉良小传

  原名陈秀清、张玉良。画家、雕塑家。1895年6月14日,潘玉良出生于江苏扬州。一岁丧父,八岁丧母。十三岁时被好赌的舅父卖给芜湖妓院成为雏妓,1913年芜湖盐督潘赞化为她赎身,并纳为妾室,证婚人是潘的同学陈独秀。潘玉良这时开始改姓潘。1918年,潘赞化将她送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

  1921年,潘玉良前往法国深造,先后就读于里昂、巴黎、罗马的美术学校。1929年归国后,先被上海美专刘海粟校长聘为西洋画主任,次年又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聘请为油画教授,举办过四次个人画展。1937年,由于无法忍受潘赞化正妻的羞辱,再次旅居巴黎,在法国居住长达五十多年,卖画为生,与在巴黎开餐馆的河北籍华侨王守义(1898乣1981)同居。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逝世于巴黎。潘玉良留下的作品现大部分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发表于 2012-10-9 2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所谓大师不是用画得价格来衡量,大师的作品是后人评价的,看是否有传承的价值,现在很多所谓的“大师”画得价格也很不错,甚至高于大师,但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呢?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