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808|回复: 7

《笔 墨 论》-刘怀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4 16: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 墨 论
--------------------------------------------------------------------------------

落笔成形,落墨成趣,笔墨成章……
笔墨,对于好多绘事之人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形态概念。熟悉,是因为一开始就在使用它、学习的理解它。陌生呢?要想把它说个透,理出个头绪来,还真有点“道可道,非常道”的滋味,有点玄。黄宾虹先生讲述:“自古以画传世者,代不乏人。笔法、墨法、章法三者为要;未有无笔、无墨,徒袭章法,而能克自树立,垂之久远者也。不明笔法、墨法,而章法之间力求清新、形似。虽极精能,气韵难求苍润。绳趋矩步,貌合神离,谓之无笔,无墨可也……笔墨即娴,成为章法……而后山川清丽,花木鲜妍,人物、鸟兽、虫鱼生动之致,得以己意传之。”总黄老所言,无笔无墨,不成画也,更不能传以己之意。
要想解释笔墨的问题,首先要找一个楔子:什幺是中国画,中国画的传统又是什幺?理解了它,总结了纲的问题,笔墨就好谈一些了。愚以为,简要的该书,中国画就是有中国审美特点的以笔墨为主要书写手法的绘画形式。传统亦然。故尔,相对于中国画,那不只是“底线”的问题,而是性命攸关,生死存亡的问题!
什幺是笔墨呢?
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精神传统;
笔墨是中国画独到的赖以生存的母体语言;
笔墨是中国画神、气、骨、血、肉的魂魄;
笔墨是中国画知白守黑的“天下式”
一、笔形、笔性
“尖、圆、齐、健”是选择毛笔的四个外形条件,同时,亦是中国绘画工具区别与西画的四大功用:尖者,锋也,无锋不可以犀利;圆者,融也,通也。“如折钗股”,虽曲折盘旋而不失圆浑;齐者,方也,万毫齐力,横扫千钧,势也;健者,“自强不息”,生命律动之谓也。此四点功用,正是中国画几千年来自强不息,不被异化的特质。一个书画家在驾驭笔墨的时候,不能够充分地展现这些特质文化,其作品的内在技术含量会大打折扣。充分的调动与发挥尖、圆、齐、健的功用,同一支笔,画面会变得丰厚多彩,耐人寻味。
一支笔,一块墨,一张白纸,等于画家的一个世界。
笔形{具象的形态抽象的精神
所谓笔形,谓指毛笔运动中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笔触)。这种原始的笔触不规则的呈现着诸多的“笔墨形态”,我们称之为具象的形态。传统绘画中流传下来的“十八描”、“二十四皴”,如“豆瓣”、“马牙”、“斧劈”、“解索”、“披麻”,以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等等,都是通过不同的点线形态营造出这些带有文化内涵的“象形”点划。其它,诸如中锋、侧锋、逆锋、藏锋、露锋以技书谱中常说的“顿、挫、驭、蹲、跷、韧、ti、按、揭”。都是利用不同的手法营造着不同的点线形态,这种过程就是笔法。
因为物象形质的不同,所以笔墨要“随类赋采”、“应物象形”。今天,更要“与时俱进”了,故而,笔墨是不规则的,是发展变化的,是“有法而无法的”;不变的,墨守成法的,是僵死的,是学而未化使然。
“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大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此五代荆浩对笔法提出的“四势”,恰到好处的说明了“笔性”的问题。宋代郭若虚又有“画有三病,皆系用笔”之说:“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
画有病,当问医。医有望、闻、问、切,辨阴阳,知虚实,探燥湿,问寒暑之法。画亦如此,笔为阳,墨为阴,形为阳,性为阴。无阳不能克阴,无阴不能生阳,“笔墨相表里。笔有气骨,墨亦有气骨。墨之气骨由笔而出。”
所谓“绵里藏针”、“如锥划沙”、“高山坠石”、“入木三分”,又如“重”、“拙”、“厚”、“毛”,以及“大气”、“小气”、“媚骨”、“俗气”、“书卷气”等等,都是对笔墨性情的一种解释。
随着一个人性情、修养的不断磨练与提高,其笔情墨性的认识与把握亦会相应的得到提高。中国画,尤为写意画,是一种真性情的写照,心手双畅,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功力于此,方能达到“落笔成形,落墨成趣,落墨成章”。
二、墨形、墨性
清人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里说:“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经纬连络,则皮燥肉温,筋嬗骨健,而笔之四势备矣。”又说“笔墨相表里,笔有气骨,骨亦有气骨。墨之气骨由笔而生”。是故,无笔无以生墨,墨形与墨性与用笔是紧密相连的,舍弃了笔的主导性,墨非墨,只是一块黑颜色。所以,中国画之“墨”说,不能用“黑”来解释。中国画之“墨”,不仅指颜色关系,同时赋予以哲理的生命之“形”。
中国画之“形”,又非西画之“形”。西画之形是科学的物象比例关系;中国画之“形”,是“形而上者,道也”之形。是以符合眼和手所需求的“形”。
概括来讲,墨形不外乎浓、淡、干、湿;墨性离不开重、逸、燥、润。凡浓重之笔,性必刚烈,果敢,沉着中透着生生不息的精神。稍过即为干墨、焦墨,画面就会显得燥气不安,如不及时补以淡湿之墨,即流入粗、野、狂、妄之境,无医可救。淡墨逸情,凡隽永而秀雅,鲜艳而稚嫩的物象,总以湿笔淡墨表述。稍过,用笔不爽,或骨力不够,即会出现烂墨浮瘴,流入俗境。是故,墨形之于墨性,无浓不能于生淡,无淡不能于克浓;无干不能于生湿,无湿不能于克干。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千笔万笔不离此道。虽一笔之划,咫尺方寸间,亦不能叛离。不然,纵使形似微妙,章法严谨,色彩夺目,亦不能耐人寻味,让人诚服。
对于墨法,黄宾虹先生曾有七字之法,曰:“浓、淡、皴、积、泼、焦、宿”。是墨法,亦是墨形。
浓墨:墨之神也。相对于淡墨为浓。一画之中凡画眼醒目处,必有浓墨。对于点线,浓重之笔亦会神畅而响亮。故书法多用浓墨。
淡墨:墨之韵也。浓墨加水即为淡墨,是故,淡墨生润。凡细蕴之气,清秀之姿,多从淡墨出。
破墨:墨之损也。无浓以生淡,无干不生湿。浓浓淡淡,干干湿湿,总在相生相克种变化发展。如此,画面方会协调统一,对立矛盾的关系才会转化。
积墨:墨之厚也。墨不积不为浑、不为厚、不为华滋。
泼墨:墨之气也。泼墨者得大气圆融之势也,非持水盂倾之。
一笔得势,笔之相连,虽长江万里,一脉相承。
焦墨:墨之极也。于混沌中放出光明,救笔墨于水火者。
宿墨:墨之浑也。接气纳物,通融画面。专治媚、俗、薄、弱、轻浮之病。
画有病,得此七法为纲,可分而治之。
今人有小慧者,取一法而成画,总不得大美,让人小觑。
三、笔墨与色彩的关系
往往的笔墨论中,纯以水墨而论,忽略了颜色与笔墨的关系。只谈笔墨不谈画面、不谈形、不谈颜色,笔墨会十分的空冷与玄虚。
中国画不是不懂颜色或不好颜色,只是因为中国画崇尚的是一种“无为”的、“虚静”的情感色彩。所以,在画面中充盈着的是一种平淡、中和的气韵。这种“淡”的气韵,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墨”与“纸”的特点,满足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时值今日,如火如荼的生活,如歌如舞的年华,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中国画家用自己的语言去讴歌。“笔墨当随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笔墨观去认识、转变、发展中国画,创造自己的个性语言,丰富中国画的表现手法。
笔墨,相对于中国画是根的、生命的问题。凡根的生命的问题,都需要养护、发展,使之健康茁壮。
“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古人已讲得很清楚。笔墨在画面中就是一个架构的问题,质量与否,关乎形的确立,大厦的安危!其他,颜色和着墨,又当泥,又添彩,丰富着、粉饰着这笔墨架构起来的“心的结构”。
“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与彩存在着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转化关系。对比、相衬、互补、相破、相融、相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克,生生不息。
墨线与色彩的关系。所谓“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谓之用色之时不得将线染脏、染死,尤其石色,应慎用。填色、避线。
墨与彩的混用。中国画以墨为主,敷色之时多用复色,即在原色中调以水墨,使之沉稳,,去掉火气,避免俗气。石色中带有粉气的诸如石青、石绿,不宜调墨,加墨便灰、脏。
写意画中的墨破色、色破墨大胆明快,沉着厚重,是墨与彩的绝妙之处。此画法只在将干未干之际,或以较干之墨破色,或以湿润之色破墨于未干之时,相互渗比,妙趣横生。
积彩画法与积墨画法异曲同工,干干湿湿,层层叠染,既丰富又厚重。
所应注意的是,所谓染色,并不是说在敷染颜色的时候,可以不讲笔法,平涂为之。那样,色与墨不合,笔与墨不通,画必、脏、乱、差。敷色如用墨一样,需讲笔法,一笔一划,虚实关系、笔墨的干湿浓淡,相映生趣,锦上添花。
四、书法用笔
杨振宁教授近日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确实如此,书法涵盖、承载的是中华几千年的美学观念与哲学形态。所谓“形而上者”,大到一幅作品,小到一个单字、一个偏旁,精微到一点一划,莫不浓缩着、渗透着东方文化的神韵。
如果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那么书法就是中国画的根。
关于书法用笔,古人有筋、肉、骨、气四势之说。黄宾虹先生有“平、圆、留、重、变”之说。四势之说,将笔墨人性化,亦是中国古哲学常用的譬似手法,人物一理,得此四势方能圆活、生动。黄老五字笔法更进一步贴近了形质的具体解释。
平者,如锥划沙,用笔需中正大气,力量有加而不取巧、邪、浮、滑。有如长江大河“澄空如鉴,千里一碧”。
圆者,“如折钗股”,“取法籀、篆、行草”,盘旋曲折,纯任自然,圆浑厚重,藏锋不露。
留者,“入屋漏痕”,如犁耕地。清爽而不滑,厚重而不滞。
重者,“高山坠石”,去金之重而柔,铁之净而秀,齐万毫之力,得扛鼎之势。
变者,化也。平中见奇,方中寓圆,虚实相生,阴阳互补。化千笔万笔为一笔,穷方寸咫尺间。
变者最难。好多人染翰几十年,如食古不化者,徒得形似者,浪得虚名者,多不知“变”为何意,妙在何处。一画之中,提、按、顿、挫,一波三折谓之小变;干湿互补,浓淡相宜,虚实开合,对立统一,即为茅盾,又能转换,谓之大变。
“起、承、转、合”讲的是画面的一种“开合”关系,是中国画“气”的“布势”图解。在中国画“单元语系”(点线)的范畴里,他依然起着“变”的作用,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无垂不缩,无锋不藏。任何的一个小的点划,从开始到结束,都有这么一个圆满的“完成式”。它合乎儒家“中庸”的思辩。所以,中国画的笔墨是人文的有生命意义的形态。
如此,以黄宾虹的“平、圆、留、重、变”为形;以荆浩的“筋、肉、骨、气”为质;以“起、承、转、合”的关系为势,书法用笔的体式就健全了起来。
笔墨是一个既主观有客观的形态概念,从了解到熟知的过程亦是一个主客观交替认知的过程。单从理论上去认识过于空泛;单从技艺上去锤炼,少了诗书画印史的修养,亦徒得皮毛,难求神韵。故尔,颜真卿有云:“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妙也”。


 楼主| 发表于 2006-2-24 16: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刍议笔法在字画鉴定中的重要性 》 刘怀勇
------------------

鉴别古代字画的真伪,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要靠个人在漫长的学习研究、理论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发现一些从未发现的新的观察方法。字画的真伪鉴别涉及到诸多学科,但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书画作品是用毛笔这一特定工具完成的。毛笔的使用方法,亦即每个人的书写习惯、手势不同所描绘的点画形质亦不近相同,如作伪达到乱真的程度,非几十年手摹心追,同原作作者笔法,性情上达到一致不能形似。这些点画形质的差别,是靠文物鉴定工作者长期的对原作者作品的观摹、分析、研究,烂熟于心,靠第一感觉基本评判字画的真伪,这种气息的感觉就是来自于作品中点化的用笔方法。
这种手势的表述亦即笔法的使然。
一、笔法:笔法在作品里是一种可直观到的一种笔画形态,在传世的作品中,在每个成熟的书画家的书画作品里,都能发现其有一种较为习惯的用笔方法;诸如有人在选择毛笔的问题上习惯用秃笔,以追求圆浑苍茫的意象;有人喜以新笔书画,追求飘逸、秀美的意态;在用用锋上有人喜以中锋行笔,线条圆浑,如锥划沙;有人喜以侧锋行笔,求其爽利、痛快;有人喜以长锋;有人喜以短锋;有人惯用硬笔;有人惯用软毫。毛笔质地的不同,所表述的点面形质亦完全不同,这些具体的用笔习惯,形成了个体的艺术风格,而有别于他人。当然,在作者漫长的艺术生涯中,风格肯定有所变化,但其大的气格面貌,始终沿着一条主线向前发展,不可能出现较大的反差,尤其是用笔的手势。
二、笔势:笔势即线条的态势,蔡邕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康有为有“开张天崖马”之誉。更有永字八法,皆言笔势。笔势是一个人性情的反映,举例说明:明代唐寅作画,线条痛快爽利,真切的映照了唐寅潇洒风流的才情韵致,同时期的沈周笔势则相反,老练而沉稳,线条短粗,多用秃笔,所作山水苍茫浑厚,这些皆因其笔势所至,再如明朝张瑞图的行草作品,使转之处皆用方笔,以折代转,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书风。
三、笔力:书法中的笔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手力,应属于心理范畴上的“力”,是一种在多年实践中所掌握的“巧力”,这种“笔力”的认知,要靠鉴赏者在长期的读画过程中不断认识,认知,加深印象,炼就一双炯目。俗话说,“眼就是称”,在书画鉴赏中,眼对点画功力的认知相当重要,在此造假,真是相形见绌。
四、笔意:笔意是作者才情与意趣的抽象表现,是一个人在书画过程中情感的表露,所有造假者哪会有什么情感,只是摹仿而已。笔意的品评赏析,鉴别,最为困难。因为笔意的表述是抽象的,在书画家的创作过程中,能用笔墨充分表述自己的情感与意愿并非易事,大部分人眼高手低。做为一个旁观者,要想体会其中三味,更需要紧的体会、把握、分析优秀范画、法贴及传统中优秀书画作品昊面的笔意形态。笔意的表述,直接映照着作者的修养、品德、才情。如:和雅、醇厚、潇洒、流美、刚正、隽秀、尖刻等,都是一种笔意的表述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在鉴赏古字画过程中最直接的一种气息把握。
综合所述,笔法抑或笔意对模仿的人来说,是最不易学得象的地方。每个书画家,不论技巧高低,经过几十年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要把它接受过来而变为己有,是不大可能的,除了比较工整刻板的点画还容易摹得象外,其它带有作者浓重情感的线条、点画,或跳荡或凝重,或质朴、或飘逸等,作伪者很难把握到位,因为原创者驾轻就熟,凭一时兴起,直抒胸怀,有一种“气”连贯于其中,笔笔生动,满纸皆活,伪作只得形似,笔法呆滞,刻板,露怯,没有生动鲜活的气息“打人”。因此,依凭笔法的特点来鉴别书画的真伪是十分重要十分可靠的。

发表于 2006-2-24 16: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好文章!
发表于 2006-2-25 1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22: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不客气,文章出版在[凹斋课稿],是刘老师集十几年对书法、绘画的研习和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和提炼。
特别是看刘老师讲课时连讲带示范,那才是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06-3-9 15: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好文章啊,我得多学习学习啊.
发表于 2006-3-9 1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好文章!
发表于 2006-5-2 1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笔 墨 论》-刘怀勇

说的不错好文章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