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3295|回复: 0

画坛怪杰陈子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9 20: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已故好友陈子庄(1913——1976),号兰园,亦号南园、陈风子、石壶、十二树梅花主人,四川永川县人。工诗文、篆刻,善山水、花乌。寓居蓉城数十年,生前是个无名画家,打倒“四人帮”前四月,贫病忧愤,辞世于成都。
    他虽生前无名,但艺术成就极高,因此早就得到当代几位艺术大师的赞赏。1964年,潘天寿先生看到他的作品爱不释手,连看数遍,说他胸次高旷,笔墨意境都很好,没有一点俗气。1973年,吴作人先生看过后,也是赞不绝口,并向有关方面作了推荐,由于当时是“四人帮”控制艺坛, 所以吴先生的推荐没有结果。1974年,李可染先生看过之后,连声叫好,并遗憾地说:“我以前去四川时怎么没有见过!”过去,由于他的画高逸超妙,能够欣赏的人极少,所以无名。近几年,国内外刊物不断地给以介绍,欣赏他画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他的画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呢?昔人云“画如其人’,我认为首先是好在体现了他的人品,从画中可以看出他胸次高旷的精神境界。其次好在能“熟后用生”。一般画家作画,总是从不熟到熟,从熟到精熟,熟到一定程度,就找不到路走了,就定型了。甚至还有走到反面的,变为甜熟,油滑,染上了俗气。“熟后用生”是艺术上的返老还童,在艺术道路上走第二个里程碑。他晚年的画,不仅具有儿童画的天真趣味,而且非常朴拙、深邃,这是他在艺术上第二次生命的体现。 子庄先生对传统绘画的研究极深, 无论山水、花乌、人物, 从工笔到写意, 各种传统技法尽能掌握, 功力十分深厚。他的学问渊博, 修养全面, 对诗词、 书法、金石、篆刻都有研究, 并精于鉴赏。尤致力于四川汉墓石刻及汉砖拓片的搜集, 从石刻砖拓的古朴浑拙的艺术造型中汲取营养, 来开拓自己的创作思路。此外, 他对西洋绘画也作过一定的研究, 常见其遗作中有“偶近西画”的题句。
   正因为子庄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广阔的生活基础和全面的艺术修养, 所以他的画才能够格调非凡, 饶有奇趣, 耐人寻味。他的画, 似以奇取胜, 而又不专于用奇, 亦常能以平取胜, 奇中求平, 平中寓奇。 因此, 极平常的农村小景, 茅屋鸡舍, 在他的笔下却奇趣横生, 引人入胜; 而奇峰怪石, 嵯峨古树, 他画出来却乎易亲切, 毫无奇险生畏之感。他画的简笔画也很有特色, 能够作
到笔精墨简, 简而不陋, 简而不空, 神韵俱全, 以少胜多, 以一当十。
   子庄先生作画的最大特点是:不仅画得多,画得快, 动脑筋更多。我和他在茶铺酒馆喝茶饮酒时,常见他用手指醮着茶水酒汁在桌面上演习画稿, 反复推敲, 待酝酿成熟时,即乘兴回家作画。作画不多动脑筋是画不好画的。潘天寿先生自称“懒秃”、“懒寿”,作画虽少,但动脑却特多,所以依然画得很好。这就是说,作画之前要多作心画,从意境、布局、笔墨、设色等方面作反复思考,到胸有成竹时才动笔作画。在多动脑筋这一点上, 他与潘天寿先生是极为一致的。所不同的是, 潘先生的画给人一种构思精密,笔无妄下,每每达到不能增一笔,不能减一笔的极为严肃认真的艺术效果;而子庄先生的画,虽经反复酝酿,但在落笔时常常能根据画面上出现的意外效果,因势成趣地去进行创作,因而给人一种若不经意,信手拈来,纯任自然,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所以他的画常有“偶近”、“偶得”、“偶然得之”的题句。郑板桥题画有“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子庄先生这种似经意而又不经意,似无法而又有法,把“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结合起来的创作方法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子庄先生称得上是艺坛怪杰,他青年时流落江湖,照说这样的人江湖习气应该是很重的,是很难脱俗的,可是他的画比文人画还要文人画,高雅超妙之至,这在中国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说他是艺坛怪杰毫不过分。
   子庄先生的品德是十分高尚的。解放前,他的家境颇富,常常在经济上资助朋友和革命同志,在重庆与进步人士一起做过许多进步工作。解放后,他不因做过进步工作而在胜利后向国家和人民索取显职厚禄,而是在成都长期安贫作画,将毕生精力贡献于艺术事业。子庄先生的人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在艺术上的攀登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崇敬的。
                                              —— ——     张正恒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