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1842|回复: 0

"罪"大莫过文人画—— 梅墨生[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5 12: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罪"大莫过文人画—— 梅墨生   
    世人都活在不同的时尚中。时尚者,一时之风尚也。回首刚刚过去的百年,革中国文化之命的百年也。"西风烈"。西风烈则"国"之学、之艺、之文皆贬值也。曾在一次会上听到某先生声称:根本没有"国学"这回事儿。听之为惊,思之为骇,味之无穷。"文革"十年间,中医书上不许以"五行"学说解医理、"阴阳"更不能见人,"牛鬼蛇神"一概在横扫之列。其时也幼,其想也糊涂,糊涂中略存疑虑。检讨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命运何其多舛如此?
  文人画之在美术界,几首恶矣。上世纪伊始,无论是政治文化名流,还是美术界领袖,皆以讨伐文人画为首务,虽时事推移,而一波三折,否定文人画之声不绝,最后以至于"笔墨等于零"!其实,文人画就如生成它的文化一样,其鼎盛时代已去,与时消息,不被新的时代看好,本也物理常然。中国文化自宋、元而后愈趋市井化、世俗化、生活化,以"雅"为尚以"逸"为风的文人画渐显萎顿不振也是史实。但因此而彻底否定文人画及其历史作用与特殊文化意义似显浅薄。若置近千年历史而兴盛不衰、五彩斑斓之文人画艺术而不顾,予以一口否定,未免极端之至。
  试问,若将千余年发展历史之文人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剔除,中国美术史将成何等样子?是更光彩异常呢?还是将黯然失色?如果批评文人画之末流,理之固然;然而,什么类型的画没有末流?简而言之,文人画之历代作手十九皆有文,甚至文胜于艺、技,此亦事实。正如此,方见出"画外之思想"、之意味。某些人所顶礼的西方近现代艺术不亦如此吗?中国传统之尚文其来久矣。便是直以"封建文化"目之,其对人类文明之贡献亦有目共睹。究之,人类之行为总以教化人生为高尚罢。若以中国立场视西方现当代艺术,其淋漓处、其浅白处、其精神分裂处、其心理变态处、其哗众取宠处、其无聊处,又何其多?愚也蒙昧,不知其高在何处!
  文人画之弊,前人已尽言之矣。然而,检索元、明、清以降之画家,其杰出亦多为文人,大文人。若稍稍了解美术史实,甚至也要承认职业画家(院体画家、民间画工)亦常常吸收学习于文人艺术(反之亦然)。欲研究历史,首当尊史实;欲评断功过,亦不可率尔妄言。去黄、王、倪、吴,去四王吴恽、去八大、石涛、去龚贤、去董其昌、去徐渭、去陈老莲、去八怪、去吴昌硕,则近世之中国美术史又如何哉?
  "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语出惊世,而可怜无补。不惟无补,且贻其远害。"革国画的命"、"革毛笔的命"、"革中锋的命"、"革宣纸的命"、"笔墨等于零"以至"废纸论",真是令人不暇接目。其实平心以论,谁的命、什么的命都可以革,问题是革完以后又如何?不断革命、不断维新,当然会给人类以永恒的追逐之快乐,何独不见,亦给人类以无尽的破坏之痛苦?关于对待文人画之态度,不妨作此思。
  请别误会,笔者绝无"捍卫"什么之奢望,更非保守固执之流。笔者只是怀疑,至今,我们对待自己的文化遗产与传统到底秉持的是何样心理?
  二十世纪是一个"口号"和"运动"的世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我们的时尚"打倒"了"孔家店",由此,中国人的人文观念与伦理信念发生巨变。至今,我们社会上所呼唤的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而我们所欠缺的不正是我们当年所打倒的、横扫的?说实话,尽管我不十分赞同"废纸论",但若举目看看中国画坛种种,我也存着几分"废纸论"式的隐忧。究其深因,或在于世纪风云之涤荡文化过甚也。此后遗症乃中国人自食其果。
  言文人画必不可回避笔墨。若文人画为"罪魁",则笔墨必为文人画之"首恶"。我非常奇怪,作为一种高度文化象征和语言方式的笔墨,为什么那么令一些中国的艺术家、理论家反感?难道中国人说汉语也不成?难道中国人非得数典忘祖而后可?关于笔墨,不拟赘言。若非依创新和现代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我想说,笔墨一点也不过时,它曾经很"时尚"、很"现代"、很"新潮",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是极为高级的一种文化符号和语言代码。许多新潮理论家不是都推崇西方吗,那好,也不妨借用西方哲人伽达默尔之语说:语言粉碎处,万物不复存。笔墨正是中国画特别是文人写意画的独特语言,那么不妨套用一句:笔墨粉碎处,中国画也泰半不复存。西方人如康定斯基等人所热心的形式,其实并不能囊括中国画的笔墨概念,尽管笔墨也有形式化的内容。
  世上事不外乎二:自执自信和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我也觉得滑稽:有些人欣赏李可染,却不认同笔墨。当然,像吴冠中先生那样说:黄宾虹看也不太想看,这只能表明吴先生对中国画和中国传统还有点"隔"---当然,吴先生很可爱,他说真话。
  文人画还有"墨戏"之外的一顶罪冠:欠缺造型性。试问:八大的画算不算文人画?他缺不缺造型?龚贤算文人画家吗?若算,他能不能造型?当然,齐白石、黄宾虹也该沾文人画的边罢,他们是真正懂造型的!这些欲兼文人画、画家画于一炉的"大家画"(黄宾虹语),其笔墨、其形式、其造型之魅力是可以一笔抹杀的吗
董其昌为什么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评为"宋画第一"
  范宽,字中立,华原人。北宋初的山水画大家,与关仝、李成并驾齐驱,被称为"三家山水"。《宣和画谱》说他:"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常往来京、洛。"又因为他为人豁达大度,故有范"宽"之称。
  范宽的山水画初师李成,也曾师法荆浩、关仝。中年后艺术借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范宽舍其旧习,隐居在终南、太行山中,"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则千岩万壑,恍然如行山阴道中,虽盛暑中,凛凛然使人欲挟纩也。"由于范宽的山水师造化而来,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品格,苍老沉着的笔墨。故《圣朝名画评》就给范宽以极高的评价:"范宽以山水知名,为天下所重。真石老树,挺生笔下,求其气韵,出于物表,而又不资华饰。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树根浮浅,平远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范宽的风格在北宋极受人重视。"关陕之士惟摹范宽"。可见他在北宋的艺术地位。
  关于范宽画迹,米芾在《画史》中记载有30本。但这些精美的画迹,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已湮灭,至今大多不存了。传世名迹中唯《溪山行旅图》是流传有绪的赫赫名迹。
《溪山行旅图》,现存台湾故宫。这是一幅双拼绢的大山水画,迎面耸立的主峰,堂堂正正,占去五分之三的位置,逼迫在眼前。山骨嶙峋,坚硬挺拔,都是用雄健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郭和石纹脉络,并用密密麻麻的"点子皴"表现山石坚厚的质感,浓黑的墨点点出山上的灌木林,山石间缝深处,一线清泉宛转而后直下,给整个画面带来清新的生机不息的活力,山下巨石林立,各色石树,山溪古道蜿蜒,商旅和殿阁布置得井然有序。无怪乎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而画家徐悲鸿也赞道:"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