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166|回复: 0

重建新文人画的魅力—— 崔庆忠[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1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与这一文化的表率之一的中国画
来讲,要做出一种新的发展是困难的。这种发展不是在某一点上的个
别突破,也不是在某种表面上的新奇变化,而是一种在文化枝干上的
生长与繁茂,是一种如同一个人成长那样全部身心的充实与变化。
  在未来世纪来到之前,新文人画已明确了这任重道远的追求,注
意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汇与文化特征的把握,重视了“新”、“文”、
“人”、“画”之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深刻内在联系,并力图使绘画
成为一种反映时代文化面貌与民族艺术精神的、呈现出追求更高文化
品位的创造。
                       陈绶祥
      (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文化
学者,美术史家,鉴定家及书画家。“新文人画”倡导发起人及组织
领导者。)
  
一、名家班:重建新文人画魅力的尝试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人画”是举足轻重的。当代“新文人画”
的发展似乎文人画已经山重水复,二十多年来“新文人画”艺术的探
索,展现了一场中国艺术向民族传统艺术回归和流变的路线。从80年
代末到今天,在新文人画兴起和发展过程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
究所始终对“新文人画”的尝试和探索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并在陈绶
祥副所长的主持下,在1993—1994年,开创了第一届中国画名家研修
班。在当时的条件下,开办中国画名家研修班是一种创举。将那么多
有一定成就并有相当知名度的画家们集中起来,住在校园内进行为期
一年的长期研修,这本身便是一件在艺术史上空前的做法,无论从教
学组织与安排上,还是从学员的愿望与要求上,都是极为困难的。首
批参加第一届名家班的学员有霍春阳、王孟奇、刘二刚、朱新建、周
华君、边平山、马健培、于水、卢禹舜、林经文、申少君、唐勇力、
王和平、李老十、何建国等人。
  第一届名家研修班通过一年的研修和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集中培养和推出了一批当代中国画坛知名的新文人画画家,并通过以
研修班成员为主要参加人员的十次新文人画展,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化
的建设。如今,“新文人画”已经成为一个大家所熟悉的名字,它代
表了一种文化取向,代表了一批中国画家在一定时代的认识下对于传
统文化的诸多基因在绘画上的继承。
  人类社会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生机,莫不以文化为本。文化建设从
来就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永恒社会主题。应该说,整个20世纪,中
国人尤其关注这一主题,且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由于特殊的
历史环境,对于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甚
至在一片“改造”和“扬弃”的浪潮声中,将民族文化当作“替罪羔
羊”。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
开始注意文化建设的探索,90年代初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一期中国画
名家班就是着眼于文化建设的一次探索和努力,而今,这一探索和努
力已经有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对于渴望发展当代中国来说,文
化建设还是一个远未得到足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加上始终存在着
一些认识的谬误,开展积极而健康的文化建设显得任重而道远。
  为了文化建设的这一高远意图,为了推动中国画的全面发展,为
了古老的中国画在当代的体现方式的探求和尝试,为了将一种民族绘
画作为当代文化的一种载体的特殊形态的找寻,1999年下半年,在文
化部、艺术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
所和研究生部又继续联合主办了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力图为中
国文化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继续举办中国画名家班,有着自己切
实的目的,其一是继续对当代文化建设的探索作出努力,并保持对新
文人画这一艺术探索的延续性,其二就是希望通过共同的研习和交流,
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境界为实在追求和品度标准,造就21世纪的一
批具有新风貌、新性情、富含新时代文化因子的中国画名家。
  
二、共同的目标
  这一期名家班和第一期一样也招收了15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
画家。他们是来自浙江的张伟平和林海钟,来自北京的何首巫、杜月
涛和刘庆利,来自山东的胡石、王春江、张宪平和杨仲全,来自江苏
的周亚鸣和王大氵蒙,来自广西的张复兴和伍小东,来自西安的李鸿
照,来自河北的尹默。这15名画家有的早已是历届新文人画展的参加
者,有的是热心新文人画活动的画家,有的在中国画创作上已经取得
了相当大的成就。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已经成名的教授,有的担任着画
院院长、美术系系主任、文化馆馆长等职务。应该说,这期名家班是
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家研修班。另外,从年龄段上来看,这期名家班的
学员和第一期名家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上一期名家研修班基本上
是中年画家,而这期研修班的画家在年龄上则有着很大的层次,有的
已经年过半百,进入知天命之年,有的正处于不惑之年,还有的刚刚
才过而立之年,较为年轻,富有活力。这些画家从全国各地走到了一
起,都怀着真正渴求学习的强烈愿望。对中华文化,他们怀有高度的
自豪感和自信心,并有一股为文化建设献身的过人勇气。
  转眼一年过去了,15名学员完成了他们的学业,在结业之时,
15名学员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一次向社会的回报,2000年8月
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届中国画名家班作品展”将在中国美术
馆开幕。通过这次展览,观众将看到中国画坛的一些新的气象和新的
发展态势。
  
三、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己任
  中国画名家研修班的教学是特殊的,作为研修班的主要导师的陈
绶祥先生,对于怎样安排这期研修班的教学和研习以及创作,进行了
大量细致的研究分析和思考。虽然我们美术研究所有第一期名家研修
班的教学经验,但是落实到第二期研修班的教学又是一个需要认真思
考的问题。中国画只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表率,因此,
离开了对文化的解读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来谈中国画的学习,都是
舍本逐末的弯路。所以,教学和研修的本质应当是文化的传承,传承
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个体,才可能发展
创造时代的新的艺术样式来。这便是“以文化成”与“教书育人”的
基本而简单的原理,名家班的教学和研修要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基本
原理的深入提示与全面实施。
  然而,面对庞大纷繁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又谈何容易。因
此,我们抛弃了一般研修中通常所谓的“理解与学习”或“由浅入深”
的原则,而是采取了“在学习中记住标准”,“由深量浅”的原则,
以基本经典作为唯一的始终教材,通过经典的强行接受建立高格调的
准则,再以高准则来反省自己的所思所行,并以有标准的判断来作出
取舍与学习。道理是很简单的:不知什么是画,自然不可能自觉地画
画,不了解什么是好画,当然很难努力去画好。画画不是“状物”而
是“图形”,“透视”只是“观物法”而不能“识迹”与“解象”。
如果画花要对花而作画,那么,画鬼、画未来,又如何画法,因而,
对于中国文化中图、形、色、识、物、迹、心、眼、观、察等许多与
绘画有关的经典认识,必须熟记深思,只有这样,才能不盲目地将
“状物”当成一切绘画的本质目的。才能从绘画判定标准的“像不像”
之误区中真正解脱出来。
  为了使这期名家班的画家从根本上完成个体生命素质的提高与文
化上完成时代认识的长进,我们又具体地将这期研修班的教学和研修
目的定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拓展画家全面的艺术修养;第二是加强画
家文化功底的修习;第三是发掘画家的艺术个性和完成画家对于时代
的认识。在具体教学方法上还是延续和借鉴了上一届的教学方法,将
最为现代的知识讲座与最为基础的民族文化经典研修相结合,但以修
习经典为主。第二期名家班和第一期名家班有着很强的连续性,其教
学思路和方法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传统
经典文化的研修上,力图以文化修养的提高,通活思路,更好地体验
中国文化的深切内涵,更好地观察现实生活,更好地体验当代文化精
神,创作出初具个人特征的中国画作品。
      (崔庆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指导教师)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