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473|回复: 10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0 14: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梅花之缘
   1978年,为着自己的理想,我和许多考生一起坐到了镇江市一所中学的考场内,参加南京艺术学院的招生考试。考写生时,一进考场,就看到考场内有几盆说不上名字的花,这可难为了我们这些乡下人。按理说,就我父亲在扬中岛上莳弄花的名声,应该不会陌生。在方圆不到一公里的县城边上,我的家里有一个小花园,父亲几乎把他的业余爱好都倾注在这里。他有一株最为得意的梅花,还有各种品牌的月季花,这都是他的最爱。当然,在我家的花园里还有一些其他品种的花卉。可以说,我是看着父亲莳弄花长大的。文革开始后,我们全家被扫地出门,离开了父亲经营的照相馆的楼上,住到了乡下的家里,因此,小花园也就逐渐有了规模。可是不久,父亲被关到学习班里,有时很久不能回家,但是,他如果有一天或半日回家的时间,一回到家就先看他的花,并及时地浇水、施肥,以弥补一段时间不能料理的缺憾。每每如此,辛劳的母亲都给与了各个方面的宽容。在当时,人们还在为温饱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哪有闲心莳弄这些花花草草,因此,我家的花的数量是全县最多的,品种也是最多的。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最多”是非常有限,我在写生考试中遇到的尴尬,就是很好的说明。那时候,这些花花草草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和它们有缘的人好像都有点思想问题,所以,养花的人并不多。而我一直不解的是,父亲的这一兴趣从何而来,我爷爷对此则兴趣索然,爷爷种他的丝瓜和蔬菜,比较务实。那时候,家里还是经常有一些喜欢花的人来参观,和我父亲交流。每每看到此情此景,我都为父亲感到骄傲。所以,当我看到考场内这种不知名的花时,一下子就懵了。只好稀里糊涂地画完写生,当然,我还是按照规律画出了此花的结构以及情态。实际上,不知道花的名字并不影响表现,但是,画自己熟悉的花总比画没有见过的花要好,因为这是考试。回到家后,我把花的形状给父亲做了比画,父亲告诉我那是夹作桃,并于不久买了一株栽到了花园里,至今这棵夹竹桃历2
0余年已经粗壮硕大,像一棵树一样。那一年的创作试题是《俏也不争春》,这是取材于毛泽东《咏梅》词中的一句话,此前在全国美展里有一幅关山月同名的作品,满纸都是红梅,因此,我知道考试要切题应该画梅花。所以,我在一个竖构图的画面中,在冰封的悬崖峭壁上画了一株梅花。后来,我曾经复制了这一画面,贴在三门橱中间的位置上,告诉家人和朋友,我就是靠这张画、靠这株梅花考上大学的。
  文革的时候,常以毛泽东的诗词作为春联,什么“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不足奇”,如此等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当时的花鸟画也只能以毛泽东的《咏梅》词义为主要的题材,但是,梅花有多种,其中腊梅是黄色的,这一颜色与红色的年代却不相吻合,因此,只有各种红梅大行其道。直到文革结束之后,我在考试时作《俏也不争春》这一命题画的时候,还是画的红梅。回想起来值得玩味,梅花和人一样,人之中有地富反坏右,而梅花同样是“欢喜漫天雪”,但就不能画黄色的那种。实际上我在画红梅之前一直没有见过红梅,而我家却有一株黄色的腊梅,复瓣。不知道什么原因,大人就是说不清家里的梅花是多少岁数。只知道父亲每年契而不舍的为其周围的野梅嫁接,我印象里也就只成活过一二株。每年冬月,眼瞅着梅花在寒风中、雨雪中绽放,芳香扑鼻。在新年到来之前,全家人都围在梅花的前面折枝,每年要折很多。折下来之后的分配是一件大事,每人都对梅花的数量以及枝干的形态,挑肥拣瘦,并常有分歧。各有所得之后,先把枝干的尾部泡在水里,藏在床底下。因为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来要的很多,甚至还有去年的订货,往往供不应求,顾此失彼,所以只能择其主要。等到外面的树上已经光脱脱的时候,来人只好悔之晚来一步,作来年之想。等到春节前几天,家人才把床底下的梅花拿出来,随便找一个罐和一个盆插在里面,一个正月里,整个房间里飘荡着芳香。那时候对于梅花的感受,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可以琢磨得让人感到累的文化内涵,既没有诗情,也没有画意,就是知道香。真是纯朴。而插梅花的器皿全然没有任何讲究,却和当时的环境十分协调,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相反,如果在那个环境中弄一个官窑的青花瓶也不见得高贵典雅。虽然,我自小就喜欢梅花,喜欢梅花沁人心脾的芳香,但是,我在学画的几年中,始终没有画过梅花,也没有接触到什么画谱。那时候什么画谱也没有。所以,我考试时候画的梅花一定是概念化的瞎画。
  考试的时候连写生的花叫什么名字都说不出来的我,后来居然当上了花鸟画的课代表。任课的是刘菊清老师,她是著名花鸟画家陈之佛先生的学生。刘菊清老师在教学上极其认真,富有理想主义,培养了许多当代的小有名气的花鸟画家,却耽误了她自己在绘画事业上的发展。她在花鸟画专业上既重视传统又强调写生的思想,使她的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尽管她自己没有子女,但她总是把她的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严格得让学生怕她。她又非常热情地帮助她的学生,热情得让人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个班的19名同学正是在她的带领下,作了一次山东菏泽的牡丹写生之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都带着行李,吃住在老乡家里。早晨起来吃完饭后,带上两个馒头一壶水,就坐到了一望无际的牡丹地里。一坐就是一天,面对牡丹画白描写生。菏泽的牡丹虽然比其他地方的牡丹更显雍容,但是,并不显富贵。因为这里的牡丹实在是太多了,满眼都是,多到让你想起那些公园里的花房里的牡丹孤苦伶仃的实在可怜,因此,菏泽的牡丹有点像落入平常家的王谢堂前燕的感觉。晚上,同学们在昏暗的灯光下互相观摩,刘菊清老师再作点评。尽管她白天轮番在同学之间指导,可是,晚上她还是不断地讲。我们还经常到中山陵植物园里写生,现在想想实在不可思议,我们的专业不是国画,却有那么多的花鸟画课。我们被老师安排上了那么多的绘画课,而染织专业的老师们却时常敲打我们“专业思想不牢固”。写意花鸟课的课时不多,任课的是高冠华老师,他是潘天寿先生的弟子。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刚落实政策从南通到南京,一时也得不到重用,所以只好教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学生。由于有入学考试时画梅花的经历,那时候上写意花鸟课就比较多的画梅花,特别倾力于《芥子园画谱》,为此,我和几位同学还让高冠华老师生气,他是不主张我们临摹芥子园画谱的。本科毕业之后,我有了新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让刘菊清老师和其他专业老师为之失望。进入到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就基本上不玩笔墨了,开始读书。后来的十余年里,我把很多的时间都用在敲击电脑的键盘上,写了一些文章,出了几本书。但是,偶尔有一些聚会的机会,友人们要让我当众献丑,只好以梅花应付。无心插柳,虽然没有成荫,但是,我对梅花却有了一些笔墨上的认识,也由被动化为主动。这里的作品就是我对梅花的理解,对梅花的认识,同时也是我的笔墨。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0 14: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em26:
发表于 2004-11-20 15: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读来似乎有些无奈
发表于 2004-11-20 15: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一花一草皆是情!
艺术源与情,来源与生活。
艺术创作是自然与生活的升华。
读文读画亲切自然。
梅花为何不单独的一幅一副的上传,虽然模糊,但凭感觉我很是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8: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与墨客共赏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0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与墨客共赏 一花一草皆是情!
发表于 2004-11-24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感觉西画的成分较多了点!!
发表于 2004-11-29 04: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陈履生的作品???很有个性的作品。楼主是转帖还是原创啊??作品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09: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当然是转贴
发表于 2004-11-29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现代国画的收藏与投资
(2002年4月10日)
  主持人:罗晰月 嘉宾:陈履生
  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画坛出现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国画家,比如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亚明,宋文治,陆俨少,唐云,何海霞,黄胄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今的国画市场上被人们所关注,那么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来谈一谈他们的作品。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节目。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画坛出现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国画家,比如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亚明,宋文治,陆俨少,唐云,何海霞,黄胄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今的国画市场上被人们所关注,那么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来谈一谈他们的作品,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现在在中国画研究院从事美术理论研究的专家陈履生先生,陈先生您好。
  陈履生:你好!
  主持人:据我了解目前在国画市场上卖得比较好的作品,有很多都是近50年来在国画画坛上比较活跃的那些著名画家的作品,那么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履生:总体来看,如果是我们把时间框定在20世纪中期的话,那么这批作品,比方说有很多的高的价位,比方说傅抱石,他40年代的作品有一千多万的记录,拍卖的记录,比如说潘天寿,在50年代、60年代的作品有七百多万的,那么像李可染也有六七百万的记录,这些高价的记录基本都是和那个时代的生活,和那个时代的整个社会发展是有一定的关系,比方说这个李可染画的《万山红遍》,那么几次出现在拍卖场上面,屡屡创造它拍卖的高价,当然《万山红遍》这件作品,最早他是有好多件,那么最早一件出现在1963年,那么它基本上和那个时代,是那个时代艺术的一个代表,是一个时代的艺术代表作,所以类似像这样代表性的作品,在市场上往往都有比较高的成交记录。
  因为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说这个时期,它表现出群体性,它不是某一个画家,他有很多画家,比方说在北京地区,那么以北京画院为代表的有一批画家,比方说还有一些像黄胄,像何海霞,像上海陆俨少,像江苏的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那么这批画家他们带有一种群体性的特征,那么还有一些像西安的石鲁,长安画派,那么赵望云、石鲁又是一批人,那么在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批的画家整个烘托了画坛的盛世,同时他们留下的作品也给我们收藏与投资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空间。
  主持人:的确,这些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是比较看好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那么接下来我要给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位国画的收藏爱好者,他喜欢画画,并且得到过那些已故画家的指点,同时还收藏了不少他们的作品,一起来看今天的《访贤探宝》。
  陈先生你看刚才这位《访贤探宝》的主人公,他因为画画结识了那么多著名的画家,所以他才能有幸地收藏到这么多他们的作品,可是我们现在这些收藏爱好者,要想收藏到这些画家的作品就不那么容易了。
  陈履生: 我们现在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是要通过货币的交换来获取商品,所以相对来说就要困难一点,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现在我们要获得一个作品的话,还面临最大一个问题就是真伪的问题,现在赝品横行天下,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不仅仅持有货币就能获得一件作品,或者获得一件精品,更重要的就是说你要有一个鉴别的能力,有鉴别真伪的问题,有精品和一般作品的问题,因为在中国画创作中有一种随意性。现在我们收藏现代画家的作品,通常是有这么几个渠道,最主要的渠道就是拍卖行,拍卖行现在在国内基本上是很多城市都有,特别一些经济发达的一些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这些地方都也一些拍卖公司。
  第二个渠道就是画廊,那么现在各个城市都有大小不等,规模不一的画廊,画廊里边也有这类作品出现,那么同样是有一个真假的问题,同时像现在还有,有些像北京、上海,有一些博览会,那么广州也有一些博览会,博览会上也有一些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比较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三个是一个通常的渠道,还有一些渠道就是民间的渠道,从一些过去的收藏家,从画家的家属,从画家的学生,从画家的朋友甚至给画家看过病的医生,甚至给画家裱过画的裱画匠等等,这些民间的渠道也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真品和赝品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收藏爱好者的一大难题,那么您作为一个理论家和藏家,您是不是给观众朋友谈谈这方面的经验。
  陈履生:收藏这些现代画家作品的话,首先一点就是说你要对这个画家的历史定位有一个基本了解,首先要了解这个画家他在美术发展史上的地位,那么这个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画的价值的高低,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地位比较高的画家,他的作品价位并没有到一个相应的位置上,但也有一些就是说,他这个地位是一般的,但是作品的价位已经超于他的地位之上,这个就是说给藏家有一个选择的空间,也是为你投资、收藏,给你提供了一个选择的一个机会,那么这是一个方面,主要就是说你对美术史的知识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第二个你要对他的市场状况你要有一个了解,就是他的作品的价位现在是什么,他跟同时期的画家之间有一个比较的问题,比方说60年代,这两位画家是同样具有一定声名的,艺术地位,整个创作的情况基本上是相当的,但是其中有一位可能现在的价格就比较低,那么受制于市场的原因,因为可能市场因为宣传得多,或者是有炒家来炒作等等,他可能已经到了一定的定位之上,但另一位画家可能他现在还停留在原来那个位置上,没有经过市场的运作,没有上去,那么类似这样的比较也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说你要知道有一个真假的问题,那么这个真假的问题是无处不在,在我们上面所说的,就是获取这些作品的途径之中,每一个途径都有可能产生真伪的问题,有一种说法,这个书法市场或者叫拍卖公司,他是考验藏家的场所,因为这个里面完全是一种,看你的,就是靠看你的眼力,你如果认识到这个东西,他说是假的,而你认为是真的,而且确实是真的话,民间里面一个俗话叫捡漏,但是多数是打眼,就是看走眼了,都是这么一种情况,要知道时时要注意有一个真假的问题。
  那么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我想就是说要对他整体的,这个画家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估计,那么这个估计是建立在学术基础上的,就是当你买这件作品的时候,你是买的它的最高价,还是买的它的一个中间价,还是买的它的最低价,那么这些东西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这个估计可能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评估,对它整个的市场状况,整个对它的宣传,学术的认可,方方面面的社会的知名度等等,比方说过去我们在80年代发现的黄秋园,那么就是一个例子,当时他在过去的史书里面,过去的所有的评论文章里面都没有他,但是后来发现了他,认识了他的价值,那么他在市场上就有比较好的表现,就类似这样的情况也会有。
  最后一点我想就是说如果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最好请专家作参谋,因为毕竟术业有专攻,你可能不是搞的这个专业,尽管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尽管你也有一定的基础,尽管你也有收藏的经验,但是在这一定的专业范围之内,你可能是过去收藏李可染比较多,那么现在可能有一张张大千来了,那你可能就对他不熟悉。
  主持人:好的,收藏字画必须要有丰富的书画知识和鉴赏经验,所以要多看多研究才行,尤其是要多看看画展,最近由北京画院主办的国画"大匠之门"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次大型的名家国画展就展出了一大批著名画家的作品,一起去看一看。好的陈先生,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话题只能说到这儿,非常感谢您到演播室来,谢谢您。
  陈履生:不客气,谢谢。
  主持人:也感谢观众朋友们收看今天的《艺术品投资》节目,明天的16:05我们再见。
发表于 2004-12-3 14: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梅花之缘[转帖]

结合文、图,对作者的画有所领悟。笔墨气韵很足,枝干成形原气之鼓荡与梅花界定生气之充盈,可以见得用笔用墨的功力和对梅花这一题材的深刻理解。通过巧妙构图和绢白之气的切割,主题梅花的凌寒高傲及极强生命力的表现也算淋漓。不失为好作品。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