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国际性和地域性
——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说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邵大箴
2003年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举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发出许多有意义的话题。与当前世界上一些推进前卫艺术的双年展不同,它主要展示绘画与雕塑作品,而不是在西方普遍流行的装置艺术。这并不意味着这次双年展的筹划者排斥和否定装置艺术,或者说不懂得装置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而是在全面考察了世界艺术的状况、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做出的自觉选择。近10多年来,观念艺术和采用新科技媒介和综合手段创作的“装置艺术”(installation),在中国也有不少人在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意否定这些事实和抹煞一些艺术家们的创造成果。装置艺术运用video等手段,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身,使观者或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直接与艺术家进行交流,在内容上也有干预社会现实、触及许多现实问题的,自有触动和感染人们心灵世界的力量。北京双年展的策划者们之所以决定把展品主要锁定在绘画与雕刻的形式上,不仅是考虑到一个展览选择展示对象应该有所取、有所舍,而且更考虑到,目前在西方世界己处于边缘地位、被一些前卫理论家们冷落的绘画和雕塑应该有生存的广阔空间和充分的发展余地。这不只是因为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正在有千千万万的艺术家们在进行绘画、雕塑创造这样的事实,促使我们做这样的思考和选择,还更因为,有十几亿中国人和无数其他国家的人民大众对这种艺术有殷切的期待。人们在优秀的绘画、雕塑作品中仍然可以找到精神的寄托,得到感情的陶冶和审美的享受。绘画、雕塑这种形式己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和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们形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铭刻着人们对现实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绘画、雕刻有无限的思想容量,它远不像有些人描绘的那样,仅仅是富有者“赏心悦目”的工具,而因形象地刻画社会、自然的多采面貌和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倍受人们的关注。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品能经得起人们不倦的解读、欣赏和思考。它的表现媒材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样式和风格语言却可以随着社会生活、人文思潮的变革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家感知的变化不断拓展。两种主要力量在推动着绘画与雕刻艺术向前发展,一种是社会群体对艺术的需求,另一种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体的人内心感情的涌动。这两种力量互相影响、交织,迸发出创造力和美的激情;还有看似静止和沉默不语的大自然,它千变万化的姿态和无穷尽的内涵,激发人们的想象,启发人们的思考。总之,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培育和滋养着艺术家们,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源于表达感情和交流感情需求的绘画与雕刻,与人性、人的内在需要密切相连。只要有人存在,绘画与雕塑就必然有存在的价值,它是不会消失的。需知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电子、数码时代,人类生产手段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改变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对自身的认识,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也相应地改变着人们相互交流的手段,同时改变着艺术创造的媒介、艺术作品陈示的方式。但最基本的实体—人和人性,并未根本改变。我们要看到“变”的一面,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恒定”即不变的一面。既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情交流的基本方式并未改变。同样作为思想和感情交流手段的绘画、雕刻也会在适应新的需要中继续得到发展。我们理性地看到新艺术品种、门类的出现是必然的趋势。新趋势、新思潮对传统观念和表现样式的挑战和冲击,贯穿整个人类美术史。新旧之间的矛盾形成的张力使艺坛在变幻中显示出勃勃生机。新的观念和品种“咄咄逼人”,传统的观念和品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寻求适应新生存空间的方式,做以古开今、推陈出新的努力。多元观念、多种形式相互激荡,显示出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历史证明,艺术创造中的所谓新旧之间只能是互补的关系,一个吃掉一个是不可能的。
这次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是“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创新,是世界各国从事各种类型艺术创造的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不过在怎样理解创新这一问题上彼此是有分歧的。人们常常把艺术创造中是否有“当代性”作为艺术新与旧的标志,可是什么是艺术的“当代性”呢,则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艺术的当代性与人们当代的生存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离开人们生存现实的艺术很难有真正的当代性,这是从内容上说的;同时,它的表达方式也应该与之相适应,不应该是陈腐和落后的。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遇到的现实生存问题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各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和要求各民族、各地区的艺术,而要尊重他们的创造。艺术中的“地域性”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它意味着艺术的地方特色,是可以和“当代性”同时存在、相互兼容的。正是当代艺术具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才使艺术的当代性有丰富的内容;也正是有当代性的追求,各地区的艺术才表现出时代的风采。
艺术创造要不要具有地方特色,本来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但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全球化”思潮泛滥,有人鼓吹艺术风格的所谓“国际化”,似乎当今的艺术创作都要向“国际潮流”看齐,地方特色己无关紧要,更不需要有什么地方画派了。甚至还有人认为,提倡艺术的地方特色或地方画派就是维护狭隘的、保守的地域性。
我们要弄清什么是艺术的“国际潮流”,当今世界有没有公认的国际潮流。在东西方历史上都有过对重要的、影响很大的艺术思潮,但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国际潮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沟通日益快捷频繁,文化艺术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也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国家依靠“强势”地位推行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给人造成错觉,似乎他们的文化艺术代表着国际大趋势,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也是得不到其他民族认可的。世界上的艺术历来是多样的,各民族、各地区富有特色的艺术创造使世界艺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强势国家推行的充其量是一种时尚文化和摩登思潮,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上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更显重要。当然,这决不意味着要搞文化艺术上的自我保守和自我隔绝,而是在知己知彼和注意广泛吸收营养的情况下,坚持从现实生活出发、做富有本土特色的创造。
参加首届北京双年展“主题展”的,除了中国154位艺术家的154件的作品外,有来自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45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423件作品。它们风格各异,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当代社会生活,称它们是“绚丽多姿”是完全不过分的。有人以为这些绘画雕塑作品不反映当代世界最摩登的潮流,展览没有“前卫性”,这是事实。其实展览主办者和策划人本来就不追求一些人心目中的“前卫性”。他们认为,有些在过去艺术潮流如德国的新表现主义、意大利的超前卫、法国的新写实主义中显示过锋芒的艺术家们的近几年创作,因为触及社会现实,在艺术形式语言上有所追求,仍然应该被认为是有当代性的艺术。西方艺术界著名策展人温琴佐.桑福(Vincenzo Sanfo)认为,欧洲艺术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掀起的“超前卫”即质疑美国波普和装置的艺术的运动,重新提倡单纯而直接的艺术,重新创造出一种自然及其神秘之间的共生关系。这次来自德国新表现主义和意大利超前卫艺术家们的阵容强大而整齐,德国有乔治.巴塞利茨、海因茨-海尔曼·尤切克、约克·伊门道夫、格拉德·克利德纳、马库斯·吕佩尔茨、A·R·彭克,意大利有皮耶罗·皮奇·坎内拉、山德罗·基亚、奥尔马·加利亚尼、米莫·帕拉迪诺、拉巴拉马等:他们的艺术创作是欧洲优秀传统在现代的延续和发展。俄国有三位艺术家送来了作品,其中有在俄国画坛上颇负盛名的萨拉霍夫,还有新秀卡柳塔。他们的具像作品功力扎实,重视色彩与肌理的表现,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神秘因素隐约透露其中,赋予作品以一定思想深度。白俄罗斯普罗科普佐夫的作品格调清新、质朴。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绘画和雕塑,从本民族的现实生活和文化传统出发,构思、立意和表现语言各有特色,显示了他们对当今艺术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的作品无疑给双年展增添了光彩。
参展的中国艺术家主要以中年为主,有成就的老年艺术家参加的较少,目的为了使中青年艺术家们有更多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作品主要是中国画、油画和雕塑,有少量带有装置因素的作品参展。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和风格包括两条路线,以传统继承为主的和以“中西融合”为主的,油画和雕塑也有相当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都在努力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努力反映时代的面貌。许多作品的主题触及敏感的现实问题,如人们的生存状态、城乡的差距、环境保护等。参展作品表明了中国美术家们的实力和信心。
经过双年展评审团的评审,有13名艺术家获奖。获最佳作品奖的是《新的解剖》(意大利,奥尔马·加利亚尼)、《攻击2》(德国,乔治·巴塞利茨)、《无题》(伊朗,努斯拉图拉赫·穆斯勒米安)。埃及、芬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瑞士的六位艺术家获优秀作品奖。美国艺术家萨姆·弗朗西斯获纪念奖。《踱步之二》(中国画,王颖生)、《哥们姐们》(油画,张晨初)、《中华根》(雕塑,郭振宇等)获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奖。需要说明的是,大型软雕塑《中华根》的创作者们郭振宇等人是聋哑人。
双年展开幕后,9月21-23日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国各地区的百余名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们,就艺术的当代性与地域性、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绘画和雕塑的状况与未来发展前景、女性艺术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为这届双年展增添了学术气氛。
温琴佐.桑福预言,“如果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艺术趋势会发生一次新的、革命性运动的话,那必定是在中国。”我觉得,不论怎么说,21世纪的中国将会在世界艺坛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似乎对此有所预示。
将在2005年秋天举行的第二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目前己在筹划之中。新的展览将以发扬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为其主题内容。传统的绘画、雕塑艺术如何在新的历史情景中,在新的科技时代,体现人文精神,表现人性中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以抵制和克服光怪陆离的浮浅时风和人性中的弱点,是当今各国艺术家们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相信这一主题会引起各国艺术家的注意,我们也期待展览的成功。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首届和第二屆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人之一、双年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总主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