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齐辛民 秋萍
查看: 2644|回复: 1

[原创]以情入书,以书达意------赏析毕颖之的书法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3 20: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以情入书,以书达意
------赏析毕颖之的书法艺术
吴东民
毕颖之(1910---2003),一九三三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术学院,受教于国画大师齐白石、陈半丁诸名家,专攻国画、书法和篆刻。毕颖之擅长大写意花鸟,一生创作了大量国画作品,而他的书法艺术却鲜为人知。
这幅行书作品“寿”字(纵75厘米×横55厘米 ),创作与一九八九年,雄健雅正,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作品无题款,只将齐白石大师亲刻的“毕颖之印”钤盖在作品的左下角,潇洒大方。书与印的大小、色彩对比十分明显,书印合璧,相得益彰。赏其作品,无不被其艺术魅力所折服。
一、以情感意象入书。情感意象的模糊性与自然界清晰鲜明的物象不同,前者更加引人联想,暗示意境。《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神思”篇中写道:“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说明了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思路敏捷开阔,打破时空限制,脑海中展示出情感意象与自然物象,并考虑如何用完美的技法达到心手合一。“观其书法,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朱长文《续书断》)。晋卫铄撰写的《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所说的“纵横有象”的美学主张也是指作者“迁想妙得”的情感意象。“寿”字的横画上部“    ”,浑厚苍茫,云烟氤氲。“寿”字横画下部的“    ”,万毫蓬松,筋脉相连,老辣深沉,若经历沧桑风雨的“万岁枯藤”。主笔横画厚、重、粗、长,墨色变换、断续延绵,若翻滚而来的“千里阵云”。这里的笔墨用“万岁枯藤”“千里阵云”等意象形容是如此得贴切!这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所具有的生命活力而散发出来的生命气息,这生命气息与传统书法文脉又是相承的。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长,并汲取其丰富的营养,艺术之树方能根深叶茂,立得住,站得牢。
二、以国画笔墨入书。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中指出:“不明笔法墨法,而章法之间力求清新形似,虽极精能,气韵难求苍润。”又曾云:古人书画,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加揩拭,然后将笔墨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毕颖之深谙古人笔墨之道,用水之法,做到以书入画,又能以画入书,融会贯通,亦在情理之中。笔墨的变化与写大字用斗笔密切相关,用斗笔蘸墨,笔毫丰盈,水墨饱满,揩拭后,宜使笔尖笔肚笔根墨色不同,浓淡色阶和谐。写意画用笔,不论中锋和侧锋,一笔下去能够做到浓淡轻重有变化,这在“寿”字中得到了充分显现。其横画上部“   ”,水墨淋漓,气象万千,似一幅水墨画。中间的“中”,则将“口”改为两点,进行了简化概括,这也是写意画中常见的变形手法。然而,改变字的笔画结构并不是作者的初衷,而是挥运中的随机应变,反映出作者的胆识和果断。尤其是主笔长横“一”,其中有几次大的顿挫起伏,有明显的阶段可寻,浓淡交替,枯湿相映,节奏感极强。毕颖之将国画笔墨技法成功运用到书法创作中,不落蹊径,出古人头地,这在当代中国书坛别开生面。
三、疏密有致,方正中含圆欹。“寿”字大腹实,小腹虚。上部纵横交织,密不透风。下部以虚写实,板眼清晰,布白得当。承上启下的主笔长横,则若担夫载物、拱桥飞架,既有曲势又有力度,促成全字血脉相通,趣味隽永,是全字的关钮。横画的笔顺呈顺时针大圆弧,而下部的“口”取耸肩斜势,“寸”的竖钩则呈小圆弧,上下左右转合呼应,有太极之意。最后的一“点” 是字眼,由两笔写成,颇具匠心。全字的笔势走向平正中含圆欹,多样而统一。
现代书法家、曾任北平大学校长的沈尹默曾指出:“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现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有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欣赏毕颖之的“寿”字就有这样的艺术享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古往今来,健康长寿一直为世人所企盼,毕颖之创作“寿”字时,已八十岁高龄,身患震颤性神经麻痹症,虽病魔缠身,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奋发精神,挑战自我,以神奇的意象、绝妙的笔墨,再现坎坷人生,谱写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想追求的生命交响曲。毕颖之精湛的书法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境界,令人赞叹、令人感动,引领人们去欣赏、去感受心灵的慰藉。
[/watermark]
发表于 2005-12-1 0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以情入书,以书达意------赏析毕颖之的书法艺术

吴兄可好!今日读到此文如见人,更如目睹了吴兄认真、刻苦、钻研学习之精神,敬佩!

北京德深源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5215号-2
联系信箱:qpgzsh@163.com 联系QQ:745826460
联系电话:13466526077,010-521008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