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在李清照去世不久,南宋初年的词坛又出现一为才女.其才情及诗词不亚于李清照.她就是断肠词人朱淑真.
朱淑真大约出生在绍兴十年左右.她是杭州城里普通的一个小户人家女儿.家资尚丰,幼时随兄入馆,逐渐显示出过人的才情.虽是小家碧玉,少女时期的朱淑真在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当时文坛最出名但晚年落魄的李清照.绍兴晚年,李清照已是近七十岁的妇人.生活从无着落.靠在青楼填词作曲,给富贵人家写喜贴为生.
在一次为某贵夫人祝寿,李清照填了<长寿乐.南昌生日>一首,有歌女当场演唱.十余岁的朱淑真因天资聪慧,也被邀请在场.朱淑真早闻李清照的大名,对她的词也都熟记在心.两人在酒宴上一见如故,长为忘年之交.从此,李清照的词风和文化思想影响了朱淑真的一生.
绍兴二十六年,李清照七十三岁.把平生所有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知识都传给了朱淑真.不久病重去世.李清照一生的浪漫生活对与少女时期的朱淑真影响很大.但她的家庭条件却让她无法和李清照相比.在她的内心里幻想着将来也能嫁一个象赵明诚那样的儒雅男人.她在闺中的生活处处都模仿李清照的痕迹.少女时期是天真浪漫,充满幻想,无忧无虑的.诗词也走李清照的婉约清纯,又有怀春风情的风格.
李清照少女时游玩有<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朱淑真 <秋夜舟行宿前江>:扁舟夜舶月明秋,水面鱼游趁闸流。更作娇痴儿女态,笑将竿竹掷丝钩。
两人的风格和文笔及为相近.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朗万首诗。
——朱淑真《秋日偶成》
闺韵年华,情窦初开,对爱情的美丽想往悄然萌动,这两首诗词,就很真切地展现了她对李清照的崇拜和少女对爱情的朦胧感悟与追求。在对爱情的幻想中,朱淑真比李清照又更为大胆.李清照是大家闺秀,礼教让她稍有含蓄,可朱淑真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家碧玉,所有的礼节对她都没有什么作用.她所表现的是直白,火热.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浣溪沙》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朱淑真《前调》
一个是眼波才动就被人猜了出来自己所想的,也是含蓄地怕被人猜到.和情郎约会于月下她也顾虑被人发现.而朱淑真则是"娇痴不怕被人猜"还要和衣睡在情郎的怀里.分手归来懒倚在妆台旁回想刚才的缠绵情景.
可是幻想终究成为不了现实.她和李清照的最大差距就是身世不同.李出身于官宦豪门.而她只是杭州最普通的一个小家少女.想和李清照一样钓得一个心仪的金龟婿实际不可能的.父亲无甚文才,觉得能把女儿嫁出去,不愁衣衫和厨上盐米就可以了.在各种资料中都指责朱淑真的"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其实天下父母心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在南宋,就是现在我们的偏远农村,父母识字不多,不了解儿女心事的还大有人在.在他们的思想里儿女成家后只要不愁吃穿,日子过的宽裕就是幸福.
朱淑真出嫁后结束了她的少女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同时也破灭了她的浪漫幻想.她过早地走入了李清照晚年时的忧郁情怀.她无力反抗这不和谐的婚姻,一个才情横溢的女人,和一个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的市井男人生活是多么的悲哀啊.她在抑郁中煎熬,终日愁绪满怀,所有的美好瞳景都化为了乌有.这中情绪在词中尽展无余.也成就了断肠词的流传.
诗: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愁怀》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黄花》
词: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送春》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春怨》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生查子》
其中<生查子>被后人选为宋金“十大曲"(十大乐)排名第八.和<阳春白雪>十大曲,说明宋元时期朱淑真在民间的影响要更大一些.同为女性,李清照词就比朱淑真词有更多的文人趣味,朱淑真词则有更为鲜明的女性化的敏感,文辞也浅显通俗得多。魏仲恭《断肠集序》说:“比来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每窃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可见其在民间是广受欢迎的。
欧阳修那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词,长期以来曾被误会为朱淑真词。朱淑真曾经因此引来许多非议,“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 (王士禛《池北偶谈》) 。如明杨慎《词品》卷二就说:“朱淑真《生查子·元夕》,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道耶!”王士禛曾加以辨析,指出那是欧阳修词,并提出疑问:“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 (《池北偶谈》)实际上,致误的原因很可能就与“十大曲”的这首《生查子》有关,如前所言,这首词在宋元时代是一篇影响很大的名作,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词也曾广为流传,在传播过程中,两篇作品的作者就有被混淆的可能。从两首词的水平看,欧词比朱词更佳,而朱词却因是“十大曲”之一而名气更大,于是,《生查子·元夕》词就有可能被误认为“十大曲”中的《生查子》,当然作者也就会随之被误为朱淑真了。
羽翼不相宜”的婚姻,让她在忧郁中憔悴.一切曾有的绚烂如同幻觉,继而绝望。在幽怨悱恻中凄美哀怨独舞.
三十多岁的朱淑真没有得到一天所想要的感情,爱情的幻想让她在憔悴中消沉忧伤,最终熄灭。没有过一瞬间的绚烂.
在她抑郁去世后,娘家把她的所有诗词和文章书籍都焚烧在了她的灵前.流传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三个才情绝代的女人,她们相隔近千年,却在才情和思想上有着很大的牵连.她们就是谢道韫,李清照和朱淑真.李清照的一生和谢道韫及为相似.都是豪门出身,少女时期和出嫁后的生活都很浪漫甜蜜.都在中年后发生巨大的变故,丧夫.李清照从小就以谢道韫自比,在<青玉案,送别>中有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完全就是以谢自居.但她们的幸福生活却毁了另一个才女朱淑真.
写完这七篇文章,我有了一次很深的思考.白天有人问我:一苇,你写这些女人,最喜欢的是谁?我还没有想过喜欢哪一个,但在心里最感动最想看到的却是薛涛.她是一个成熟的女人.没有过多的矫情.也许,这就是男人梦中所需要的那种女人.有痴情,爱情,亲情(母性),温情,包括激情.
[/watermark] |
|